我是因为教授才去看哈利波特的,
有点本末倒置了,教授的同人文看了不少,亲世代的几个人物在原著中都是侧面描写的。但是因为“悲情主义”的色调,西弗勒斯斯内普在中国十分受欢迎。
有位教授迷觉得如果没有经历过莉莉拒绝与死亡的教授那么就不是教授了,我觉得教授是一个比较真实丰满的人物,追求力量,冷漠,毒舌,暴躁,其实我并不觉得教授是情圣或者正义人士,当他最开始向邓布利多求助的时候,他的目的只是莉莉而已,对于大小波特并没有要帮助的意思,试想一下,如果当初预言中的孩子与莉莉没有关系,估计教授会一直是个食死徒,起码在伏地魔第一次失败之前一直是这样。
我觉得这个推论可以从教授与伏地魔的成长经历来推论,在哈利波特中,伏地魔、斯内普、哈利三个人的童年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三个人之所以归宿不同,是因为在求学的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爱。相对于人们对于西弗VS莉莉之间的爱情,我更倾向于这是一种救赎,莉莉的友情实际上起码填补了教授“无爱”的空白,贯穿哈利波特中的教授,依然称不上善人,与哈利的“博爱”相比,教授仅仅是为了救赎,这是教授的悲哀。
深入读哈利波特,我觉得这不是一本令人愉快的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称作一本悲剧,特别在布莱克家族所有成员追求理想信仰,但最后几乎全部殉道这些情节上,非常明显。当然你如果把它当做一部史诗性作品来看,而不是魔幻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