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徐公子胜治的文并转载评论:[角色]不完整的人格——少年风君子批判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320 回复:18

[作者系列] 推荐徐公子胜治的文并转载评论:[角色]不完整的人格——少年风君子批判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hyxhyc

ZxID:724288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1 0
推荐徐公子胜治的文并转载评论:[角色]不完整的人格——少年风君子批判
— 本帖被 路小透。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1-03-22) —
[size=4]徐公子胜治的书最早是看了《鬼股》,这本书很多人觉得无法接受,因为第一部神欺鬼骗的结局他们觉得太过残酷无法接受,但是我恰恰最喜欢这本。除了《鬼股》是偏灵异类的以外(可以归为灵异+都市吧),其它三本都是修仙文。
如果不喜欢看修仙文的话也推荐一看,因为徐公子的书无论哪本其实主题都在讲“人性”。正如灵山的简介所言:人们总是忍不住去幻想穿越与重生,能将心中一切遗憾从头补偿,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的世界构建成一座完美的灵山,究竟之处,还是那一句古语——灵山只在汝心头。
他的几本书因为都有风君子出现,所以[color=#ff0000]建议最好是按顺序看吧。1神游-2鬼股-3人欲4《灵山》,[/color]第二本比较无所谓(如果你不想看非修仙文的话大可以跳过),其它三个因为相关较重,所以还是照顺序来看的好,比如人欲里就有提到神游的结局。
我看过的所有修仙文中能跟他相提并论的确实是没有的,他的修仙文就像卫斯理写的冒险一样,总是煞有其事的,让人快要信以为真了。

[color=#ff0000]神、鬼、人三部曲[/color]
发现一部长篇无法完成心中欲构建的、那过于庞大的思考体系时,我决定写下三部。   我是谁从何而来?在世间如何为我?现实将往何处去?
附上两本书的简介:
神游 小说作者:徐公子胜治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
  我有书半卷,逍遥曰化形。
  挥请仙佛退,送与鬼神听。
  副墨闻于讴,参寥传玄冥。
  一指掩天地,齐物自忘情。
  ——
  面对文学与传说中的玄幻纷呈时,你是否也梦想拥有这份神奇的精彩人生?其实不必去遐想仙界与异星,玄妙的世界就在你我的身边,身心境界可以延伸到的极致之处。
  这世上真有异人吗?真有神迹吗?——梦境可以化实!妄想可以归真!
  一位市井中懵懂少年是如何成为世间仙侠,又如何遭遇红尘情痴?请舒展心灵的触角来《神游》。
[url=http://www.paipai.fm/r/][color=#0000ff]http://www.paipai.fm/r/[/color][/url]

[color=#ff0000]人欲 小说作者:徐公子胜治[/color]
醉饮世间穿肠药
  梦怀红尘枯骨刀
  历劫由来谁一笑
  仙踪飞尽羽衣飘
  ——
  若人心可测,能见多少欲望横流?
  小白有一双神奇的眼,不仅能看清极快与极远,还能窥测人心中真实的那一面。纯真小白学会在虚伪中成熟,如果能看透他人的欲望,你就可以实现心中所想。
  你想要什么?
  ——
  阅读提示:如果您是对所谓意淫、种马、后宫等等情节坚决的反感者,请您绕道勿看也勿评。我不会刻意写这些,也不会刻意不写这些!人间那些事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如此而已。[/size]
[size=4] [/size][url=http://www.paipai.fm/r/][color=#0000ff][size=4]http://www.paipai.fm/r/[/size][/color][/url]

[color=#ff0000]这个贴子基本上是为了转载以下这个评论啦,以便留底一下。因为写得太精采了,连回贴的人也回得无比精彩!所以我会连同回复的贴子也一起搬~~~~~ 因为有点长,懒得看的请不要看,毕竟没看过书你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
[/color][置顶] [精华] [角色]不完整的人格——少年风君子批判
发表人:男人小心
想了很久,还是写这么一个帖子吧,批判一个人物,就是徐公子笔下《神游》中那位少年风君子。确切的说,不是神、鬼、人三部曲中刻画完整的风君子,而是《神游》中封印神识入世历劫之前的那个风君子。

  所谓批判,只是从我理解的角度做一番剖析,也分析一下小说人物的品鉴过程,我想作者应该也是带着批判的态度来刻画的。

  因为《神游》是以石野的视角,从侧面去描写风君子的,很少直接触及到风君子的内心世界(这是与《鬼股》的不同),徐公子在这里埋了很多伏笔没有明言,或许是不想明言。

  批判之前,容我先赞,而且是真心而赞。《神游》中的那个嬉皮笑脸的少年风君子塑造的非常鲜活,使人过目难忘,从文学做品刻画人物的角度,相当之成功。他聪明绝顶、率真洒脱、有情有义,有棱角却不偏激,任情却不意气,大胆而不拘小节,处处体现出非凡人的魄力和手段。

  他令人神往却不遥远,然而他内心真正所思所想,依然深不可测,甚是有点天心难测的意味。

  他到底是凡人还是神仙?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在他遇到天月“点醒”之后到自我“封印”之前,这样的追问始终或明或暗的存在,风君子自己也回答不了。生而为仙的风君子虽嬉皮笑脸但并不真正的快乐,“在世仙人”的身份成了他的桎梏,也成了他的悲剧根源。

  这是个不完整的悲剧人格,本文很长,容后再述,还是先赞。

  设一问,假如真有高人就在你我身边,你希望他是什么样的人?不要带入小说中的任何角色,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我们自己,我希望他是谁?我的第一念就是风君子,绝不是那些号称直指本心、杀伐果决、绝情断欲之辈。所以看这样一个人物,带入的角度不要起妄,否则会很难受。

  《神游》《鬼股》《人欲》这三部曲,刻画了风君子完整的蜕变与成长轨迹。但这对于一个“合格”的小说家来说并不值得大赞,刻画一个人物的成长与转变,本就是长篇小说的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者最特别的高明之处在于《神游》与《灵山》的衔接,不苟言笑、不伤天下有令众生、威仪不容冒犯的清风(青帝),与总是嬉皮笑脸、调皮捣蛋、四处借神通一用的风君子,言行举止迥然不同也是两种性格。但读者却几乎都能看出他们有似曾相识、一脉相承之处,哪怕是相隔千年、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真真切切就如作者所说——殒身堕入轮回之后,多少世修行尽消,神识重新洗尽,做为这个“人”来说,等同什么都没了。而从因果缘法论还有些玄妙之处,此“人”的心性发端可能还有当初痕迹。

  风君子确实不是清风或青帝,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心性发端确实有当初痕迹,看完《灵山》再读《神游》——风君子果然青帝的是一缕残神!塑造人物的笔法能完成这种玄妙的意境,实在很不简单,真的是太传神了!

  扯远了,下面正式批判少年风君子。

(未完待续……)


回复:

仔细想了想你那一问,在老顽童模式和风君子模式之间挣扎了良久,最终还是觉得有个风君子这样的高人在身边比较理想,有时候内心的距离也是会产生美感的。

赞一个“他令人神往却不遥远,然而他内心真正所思所想,依然深不可测,甚是有点天心难测的意味。”

风君子的不快乐,在他给石野的那封信里体现的最突出,记得他修行的第十重楼名字叫做“问天”,而他封印神识之前(或者说三山法会谈“何为修”之前)的心境,就如同一个不被父母所喜得孩子,在夜深无人的时候大声呐喊“既然不喜欢我,为什么还要生我!”一般。

或许这么比喻有点儿不伦不类,不过那句“天何公于我,天亦何不公于我”确实给我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也或许正因为有了诸如此类的种种疑问和矛盾,才有了后来关于“何为修”的思考,求证了知、得、合来处去处的答案。最终做出了从世间来,到世间去,既来之,则安之,不怨天,不尤人的决定。

未证道的风君子本来就不是个完人,他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同样很个性化。对楼主的正式“批判”很好奇,期待批判之后的东西。



正文:
(一)这小子不像人 2 楼




(一)这小子不像人

  先看《神游》中,作者如何借石野的视角描述风君子出场——

  “心里正想到风君子,偶尔从二楼的窗户向外看去,就看见风君子正从西门处走来。只见风君子右手拎着个黑色人造革公文包,就像个下乡的干部,左手端着一把紫砂茶壶,就像个公园溜鸟的老头,晃着不丁不八的方步,就像个逛市场的主妇,鼻梁上架着金丝变色镜,就像个三流小报的记者。总之一句话,怎么看怎么不像个高中生。”

  从后文描述来看,这小子岂止不像个高中生,简直就不像个“人”,作者如此描写他的出场,显然在隐晦的暗示什么。

  一个未满十五周岁的少年,一个每天上学放学的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止?可以折射出他的内心世界,他潜意识里没把自己当周围这群人的同类。

  先不谈修行神通,就说市俗中正常的做事,班主任要风君子写检查,这一小子疑似在酒后写了一首文采飞扬的长诗交了上去,这能说明他并未真正认同或者认清自己的身份与处境,无意中用这种方式表达与宣泄出来,但这是没有必要的,对人对己都没有意义。

  柳菲儿这个老师也很有意思,难怪石野会喜欢,没有直接批评风君子,而是批语这是检查不是作文,打回去重写。

  对比一下性情质朴的真人石野,因为陪风君子一起出去喝酒,他也受连累写了一份检查,同样不是正常的检查,而是一封给班主任的疑似情书。看起来他做的比风君子更过分,石野是风君子教出来的徒弟,甚至有些让人担忧,这好孩子会不会让风君子“带坏了”?

  但实际的情形完全不同,石野获悉汤家父子针对柳菲儿的阴谋,想到他唯一能提醒她的办法。虽然可能被误会,受曲解,面对一个中学生难以承受的尴尬,但他还是做了,真正的遇事当为。相比石野的“情书”,风君子那首莫名其妙的长诗,从做“人”的角度黯然失色。

  风君子有很多招人喜爱之处,但也莫名其妙的带人恨,有人为什么厌恨他却形容不出来。他不像个人,偏偏混迹人群中,一言一行流露出的那种隐含的态度,没把自己当众人的同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石野那种质朴的性情可以无所谓,但设想一下,尚云飞这种人和他在一起打交道的时候,是不会很舒服的,却又说不清道不明。

  别说尚云飞说不清,就连风君子自己恐怕也说不清,或者说他根本没意识到。

  七叶是什么人?七叶的心胸既高远又险狭,自负自重到顶点,他确实也有自负的资格。风君子那么聪明能看不出来吗?然而风君子提着黑如意带着面具第一次去找七叶,开口就说:“坐下,我要收你当徒弟。”——明知七叶不可能答应,你说他带不带人恨?

  就算不带入七叶,在旁观者的角度,有人也会觉得风君子此举不妥,虽然风君子自己看的很清楚,但他并不在乎。他不仅不像一个人,而且没把自己当人,这是另一点该批判的地方,本文第三节中再论。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十三岁那年误入忘情宫见到了天月大师,被天月点醒了身份。天月与其说是“点醒”他,倒不如说从此给了风君子一个沉重的背负,直到他年满十八岁以前,始终没有解脱出来。

(未完待续……)


回复:

  风君子像不像“人”我不好说,不过他的性格和行为肯定是最让自视甚高、自命不凡、眼高于顶、偏执狂这几类人痛恨、讨厌的,或者说他天生就是这几种人的“克星”。

  风君子的超然、淡定会让这些人相当不爽,他凡事取其二的行事风格在他们看来则更像是一种侮辱,至于他心性深处的高洁、眼睛里融不进沙子的作风则把这种矛盾推向了不可调和的悬崖边。

  风君子不欲争,偏偏拥有了很多,而且全是这些人最希望得到的东西。

  尚云飞身为活佛的弟子,师叔级的高辈分自然是他所得意的,然而风君子却能和他师傅平辈!七叶天人之资,一世修行速度之快匪夷所思,自然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自负,结果在生而为仙的风君子面前处处碰壁,化身五五又如何,那仅仅是风君子的起点而已!灵顿侯爵风流倜傥、显赫多金,自然对猎艳自信满满,偏偏他最倾慕的女人先给他发了张上帝好人卡,接着又放弃一切荣耀爱上了风君子!
  
  我妈妈曾经说过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会去赞美别人,我觉得在风君子身上同样适用。赞美未必要去用嘴说什么表扬话,一个发自身心的欣赏眼神、真诚地给予肯定的语气、略显惊诧的表情、偶尔的放水示弱、行为上的大力支持、不必要争锋上的放弃认输以及绝对的信任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转化为赞美。

  但是这些对风君子来说是比较难的,太多太多其他人自认为难得的成就,在他而言轻而易举,这样就使得他那样的淡定、漠然,极少出现大惊小怪的情况。他的那些敌人们,对他的敌视或许有一半原因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不甘心,对破坏他们自我评价的风君子的不甘心。
  


正文:
(二)骨子里的高贵 6 楼





  首先申明,这第二节的“批判”是一种伪批判。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风君子这个形象本身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地方,但是看见这样一个人物,有些人甚至包括不少“网文老白”,潜意识中会有一种非常的不适,进而恨不得把他踩翻在地。

  这种“恨”从何而来,从“存在”的角度,有潜在的庞大读者基数,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很“合理”。还是先看《神游》第四回中,芜城中学何卓秀校长在文*革中批斗柳依依的父亲柳子规时,那一段内心独白——

  “平时高高在上的人也一样被我按倒在地!你比我有学问!你生来比我优越!所有的人都尊敬你!我恨你说话时那种风度!恨你走路时那种姿势!可是你也有今天!也一样被我踩在脚下!所有的人都对我欢呼!这感觉太棒了!……”

  柳子规何罪于何卓秀?当然没有,这是事实。但这并不能阻止何卓秀恨他,这也是事实。徐公子既然写了这个桥段,想必对这样的“事实”很清楚。

  还是回头再看风君子,不论是在虚无飘渺的修行界,还是在芜州市井的寻常人中,他都出身于标准的名门世家,骨子就带着形容不出的高贵,自然而然毫不做作,小说中他就是这种出身,不这样反倒不正常。

  但让有些人看到了,不由自主就有一种感觉,恨不能一脚踩翻,吐着口水骂上一句——叫你丫装逼!叫你丫自恋!

  这一种出身,就足以让很多人不适应了。有些读者找不到阅读网文习惯性的“起始代入快感”,再加上《神游》是以石野的第一人称视角写的,更加无法适应这个角色的超然存在。

  现在的流行网络小说中,出于对读者“起始带入快感”的注重,主角一般都出身草根背景。而设定中所谓的“名门世家”,要么是被主角揭露伪善、消灭基业,搜刮财物、建立威望、抢夺各种秘籍、宝藏,送菜添菜用的。要么是被主角分化、利用、联合,收服麾下以显威能的,顺便还有美女添英雄色。

  徐公子要是也这么写,那么《神游》主角“应该”是七叶,结局也是七叶君临天下。

  可是偏偏没有,作者写了风君子这么一个角色,而且写端正超然。风君子不仅高贵、出身名门世家,而且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为了维护信念不惜付出自己,最终到达了心境与行止修证的相印圆满。

  怎么可以这样写呢?这一个人物应该被打倒、践踏才对!——如此才有发泄的快感啊!

  但风君子只是一个书中的人物,不能把他怎么样,异化的“批判”矛头往往便针对作品甚至作者出现。曾经看过一篇网上“喷子”的评论,说作者写这本书,是站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典型的装逼自恋。

  这已经是荒诞的接近于口不择言的扯谈了。书中的风君子只是站在了七叶这种人的对立面,站在了那些真正的偏执自恋狂、自以为可以任意践踏红尘者的对立面,一心维护红尘内外的安定,而且他做到了。

  但这种言论的出现,也不是没有原因,潜意识中的缘由上文已经解释了。那么应该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呢?

  首先第一方面,《神游》中“真人”石野的一句话给了解答:“人生而有贫富,但贵贱在于心。”

  这一句话有双层含义,真正贵贱要看一个的心境行止,你如何看待自己,又有怎样的立身行止?俗话说英雄莫问出身,英雄不嫌出身低,同时也不嫌出身高。在《灵山》中孙思邈的话又有了另一种注解:“你莫管他是人是仙,就看他如何与人打交道。”

  徐公子的作品中,风君子、石野、白少流、梅振衣的出身各不相同,而梅振衣甚至带有复杂的双重特性。

  然而另一方面,这种批判是不可避免的,它不在于书中风君子这个人物本身有什么不对,而在于读者自己。假如内心深处有一种充满妄想的自我中心偏执情结,就像《神游》中的七叶那样。那么风君子的存在,确实让人感到很难受。

  “恨人有、欺人无”,反省一下我自己,偶尔也有过类似的念头,还好并不偏激。

  本文是批判少年风君子的,在《鬼股》中而立之年的风君子,早已封印神识、浪迹远方成了一个真正的“人”、风尘中的国士,经历了人格完整的蜕变。注意作者在“神女心”中的一段描写——

  “那人虽然衣衫破烂,满脸血迹看不清五官,但是他的举止却很从容,从容中甚至有一份优雅……”这说明风君子的人生虽然经历了蜕变式的转折,也忘记了修行神通,但骨子里真正可贵的东西的没变。——但是再想一想,假如我是何卓秀,他是柳子规,更加带人恨!

  好像作者也曾说过一句来形容这种情况:内心中的一根刺被拨动了,刺原本就在心里,此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

  而这些已与风君子本人无关,所以上述是一种“伪批判”。

  但少年风君子,行止有没有真正值得批判之处,与他的出身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呢?有,当然有!而且与上述的“伪批判”密不可分,甚至也分不清楚,否则也不会导致缺憾人格的悲剧。本文第三节将重点分析。

(未完待续……)




回复:

楼主诠释的太好了,看透这样一层旁人也许没看出来,或者看出但无法表达 憋在心里又难受的东西。
很佩服,忍不住来灌水。

开始的时候,都说风君子是悲剧性的,他愤懑自己是在世仙人,我懵懂不知为何。不知有没有人跟我有过同样的念头——既是仙人,高人一等,读书都可以过目不忘。别人也许辛苦一世也修不成的道法,一入他眼,境界自成,还有什么不满于老天?看到楼主的第二段我有些明白了。因为他内心的孤独,既是仙,却要与这一群人呆在一起,受之所缚,与之周旋。《灵山》里说仙人连跟一般凡人说话都觉得难受,更别说与其打交道。不知风君子是否有这一层的无奈。他彷佛亡国沦落的皇帝一般难受,当然这个比喻并不恰当。落难皇帝还会失了从容,他的优雅从容却从来没被抹掉哪怕一丁点。
楼主说他惹人讨厌,有人恨不得把他踩在脚下。因为他高贵,他从骨子里的高贵让他对其他人总有一些不屑。也许他在修行界人已经无比高大,但他甚至不屑于这些人的推崇。他受伤倒在医院,明明已经醒转,却装晕。那么多人为他而来,他连一点表示都没有,一切只叫徒弟去应付。
这样一个人,试问能不惹人厌吗?那些被他无视却又自视甚高的人能不以踩他的脸蛋为乐吗?他总是那么优雅,怎能不受人嫉妒。试想各位看官代入其中,作为七叶,以他的骄傲怎愿意被风君子一直踩在脚下?
这些却不是他故意为之,在他来说,这些都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不对。他不属于这个地方,这些人跟他半毛钱也没有。他有一颗仙心,超脱尘世,却长了一副人身,混迹其中,徒之奈何!



回复:
高!实在高! 把社会中因为权 钱交易等黑暗事情众多导致的大众仇富 仇官的普遍现象说的一清二楚!--既然现实中的平等无法实现,那么就通过代入感来自我意淫。很多人讨厌 鄙视别人的特权,但是往往一旦自己有机会特权,则也是十有八九成为自己原来讨厌 鄙视的那类人中的一员。唉。。。
回复: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还有人很讨厌风君子的哟?哈哈。我是先看了人欲再看鬼股,再看神游的,反正我就没有看到一点点风君子让我讨厌的地方!
回复:
千人看同一个人,可能会产生千种不同的感受(感情),就像楼上有人在批判风君子,有人才发现原来竟然有人会讨厌风君子。然而不管是别人的批判也好,赞美也好,风君子依然是那个风君子,不因受众人批判而变得低贱,也不因受众人称赞而变得高贵。这是风君子的修行,也是风君子的境界。

然而风君子没有受影响,却影响了其它的人,也许有那些在批判的人,也许有些在赞扬的人,也许还有一些路过的看客。然而不管这些人受了何影响,能说是风君子之过吗?非也!世间之乱世人自取,众生之忧何来于他!

“省身心是名灵山”,我私下以为公子在书中的“灵山心法”有自省身心之意。缘何自省?所见,所闻,所感莫不可以自省。就像我们见到这么一个风君子,为何喜欢,为何讨厌,为何赞扬,为何批判。如果不能自省,那么一切对自己都显得毫无意义了。也许我们没法达到灵台清明,不受外缘之扰的境界,但总能有所收获。

回复:
风君子无所谓高贵不高贵,有高即有低,高低皆是别人眼中的他,他只是他。

曾经看过某些灵修类书,其中写到关于“我”的——一般的人,是要通过别人的评价虾米确定自己的存在;而“真我”,就是“我就是我”,不必依靠别人的确实而知我之存在。

风君子“我”自在,而在别的需要靠别人评价而确实自我存在的人面前,他们的“自我”找不到确认自己的位置,所以会对风君子产生恨。
回复:
讨厌风君子的人,人格可能是有问题的人,心性是不会怎么样的;
世间君子与人无伤,其心之悯,其行之正,皆无可挑剔。
草木不伤生,人可则身受;君子不伤人,人可自寻烦恼业障。
人之身受在于草木可与人同情;人之寻业,在于无药可救。
君子不伤人,人可自寻烦恼业障。-------君子不伤人,人却自寻烦恼业障。
回复:
其实在楼主写的里面,根本就看不出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能够看到的,只是你从这个角色的形象出发,来进行设身处地的构想,少年风君子的原形,在现实中,你可以去参考下钱钟书当年的少年事迹,其实就能够明白许多。
不完整人格,在心理学里面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不完整的,自我本我超我的不可调节性,充分证明了这点,姑且不说你后面的文章是好是坏,单单就这个命题来说,就证明了你用词的不严谨,准确的说,用不成熟可能更好一点。
我没看过《鬼股》和《人欲》,但是从公子的《神游》以及《灵山》来看,所谓的修仙之类的,实际上是在修人,对自我人格的一种适应性的发展,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就要有对比,于是有了风君子,很奇怪的是,在这两本书中,无一例外的,都将清风/风君子这一类人做了对比对象,这样就使得我们来评判,我不知道公子写书的初衷是什么,也许,他只是想做下自我批判吧,他认识了一种人,而想做另一种人,在不断的思考中,来进行的对比选择,我宁愿相信, 他是属于清风那一类。
在很多年少成名的人中,类似于风君子这一心态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楼主的批判,仅仅是站在旁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一类人,虽然你后面的评论还没出来,但是在你前面的话里面,已经充分的展示了这一点。这种评判的方式,对于人物的思想活动不免的偏颇。其实也不能说你什么,在公子的书中,这本来就是一个配角,他的个性与其说是鲜明,还不如说是符合我们心目中的这种人的形象,无所不知但是又漠然,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在很多时候,你都可能会无端的生出一种取悦他的心态,因为去取悦他会对你造成一种成就感,但是在某些时候,你也会有愤慨,因为你觉得你们是平等的。说句实话,在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在大多数时候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你一旦有某些事需要他认真对待的时候,你就会对他的态度有了一种无力感,使得你离奇的愤怒,这样使得你去讨厌这种人,而并不是象楼主所说的那样。楼主所说的那种情绪,对美好的亵渎以及对神圣的玷污,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不管那个人是否是风君子这个原形,所以你是混淆了这个概念,貌似有点跑题。
再说风君子,在灵山(神游)里面,梅对其一直是仰望的态度,即使他最后到达了这个高度。为什么这个人让梅仰望而不能正视呢?一开始,清风就是以仙人的姿态出现,这种出身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显得极其重要,英雄不问出身,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句骗人的空话。换句话说,假如要做一件事,高官子弟总是比平民百姓容易。第二,他的处世方式让梅感到新奇,但是梅自己根本就做不到那一点。很多人心中都在向往着风君子的处世方式,前面说过,风君子更多的体现是一种年少成名的人,这种人是很让你羡慕的,但是你却学不了他,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说某些话做某些事不屑于某些东西,但是你做不到,因为这么做付出的代价你承受不了,比如说,他讨厌官官相护,那么就会想尽办法来批判来做这个出头鸟,但是很多人都不会这样去做,他们没有这种傲气。第三,对时俗功利的漠然使得梅反省不了自己。在书里面,风君子/清风并不能看成是一个脱离时俗的人,但是他却可以对很多事漠然,比如说在《神游》里面的高考。梅即使有了很多可以使这个不重要的身份,却还是不敢随便的对待。而在灵山里面,梅去帮助父母,如果不是主角的话,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弊,但是梅却没办法不做,这种对时俗的做法使他没办法去学清风。
听楼主话里的意思,《鬼股》和《人欲》应该是风君子成熟了,如果这书是接着的话,在《神游》里面就有了提示,风君子自我封印,只是将他自己的身份放下,来适应这个社会,可以说是从尖锐走向圆滑的过程,也许这样的他,象那些睿智的老人一样,但是应该想到的是,为什么我们要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呢?
回复:
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其实说来也是说,不是一种人思考方式绝对不一样的意思吧。
现在非要解释成不容你我的程度算是过了些。
风君子不是人中异类,他本非人,落入世间留有残神,所以自己就显得异类于人,明晓很多,导致他很多时候不为所求,语焉不详。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说半句废话的陌生人,还跟你态度不好,你能不厌烦他?
回复:
回40楼,“其实也不能说你什么,在公子的书中,这本来就是一个配角,”公子的4部书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风君子(清风),梅振衣也好,梅野石也好,都是笔法上的主角,实际上的配角,公子所表达的真正想法也是通过风君子来表达的,而不是那些笔法上的主角!
回复:
好一个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书友的不同看法我略有赞同。
生而为仙的身份影响了身为“人”的风君子的童年,从而影响他的一生,也是他一直的困惑,甚至是一种悲哀。我看大家都是在谈论徐公子的书而不是谈论风君子这个人物,既然标题是“[角色]不完整的人格——少年风君子批判”,那么就要从人本身出发,自我封印神识,就说明了他的一种摆脱,生而为仙的超凡与超脱于世对他来说是不现实的,风君子不是青帝,但风君子的状态是不是青帝的一种愿望呢,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了,书已完本,或许徐公子后有续篇对此做出一番解释,可是徐公子自己还没有“完本”,又怎么会对针对自己的代入做出结局呢,呵呵,大家可不可以这样设想一下“青帝——公子——风君子”“悲哀啊!~~这本就是公子的YY,我们不需要了解的太透彻,现实中的公子想超脱于世,但市井却是最大的牵拌,所以风君子就是公子的内心写照,正所谓事不过三,公子有些砸脚了~~才引起了大家的意由未尽而刨之啊!~~悲哀”

回复:
对于楼主的话,有很多我不敢苟同。
恨风君子的人或者说站到风君子对立面的人主要有尚云飞、七叶、灵顿,而实际上,这三个人做错了,风君子阻止了他们,楼主的批判很没道理。
楼主说,风君子没把自己和普通人当同类,这更没道理了,他本就不是人,何况他比起七叶反而更把自己当人:七叶觉得自己凌驾众生之上,把众生当作蝼蚁,准备“拟己心为天心”(没写错,不是天条原话),虽说天条还管不到他,但他的确错了。
楼主说风君子“检讨”一事不像人,其实如果不看他身为在世仙人的设定,仅仅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父亲当官,母亲做生意,虽然当时他爸还不是多大的官,母亲生意也不算大,但也身份地位也是很不错的了,风君子学习又好,狂傲一点完全正常。
不过,标题没错,风君子的确人格有缺陷,他自己也说过,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说他性情三流。若是现实中交往,我觉得石野比风君子更不像普通人类,他性情太好了,做事简直是圣人,石野在同学中根本就没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风君子倒有俩铁哥们:常武和周颂。
在起点,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就是徐公子这四本,相比较我不喜欢梅振衣和白中流,还是喜欢石野和风君子。徐公子新书《地师》的主角游方我也不是很喜欢,当然,现在才刚开始,以后难说。
另:徐公子是不是对佛门不怎么待见啊,书中的佛门中人的行为,让我看了郁闷。。。

回复:
风行天下,无孔不入,肆意而为,何言君子?
[ 此贴被hyxhyc在2010-04-30 02:40重新编辑 ]
lijialu

ZxID:534719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11 0
写的好长啊
lolosese

ZxID:5055713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8-31 0
偶也大爱 很是强大
kkfvic

ZxID:595038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11-16 0
最近正在看,,,,
希尔伯特

ZxID:1097261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1-05 0
还没有看到这四本,先看了《太上章》,挂念青帝的下落,就跑进来大概看看他的后世……原来他还是一直不快乐?令人痛心!!!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