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侠的过去与未来------对当代武侠创作者的精神呼唤 By 孙晓(转载)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385 回复:9

[原创评论] 浅谈武侠的过去与未来------对当代武侠创作者的精神呼唤 By 孙晓(转载)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乱舞殇女

ZxID:11176203


等级: 派派贵宾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6-14 0
浅谈武侠的过去与未来------对当代武侠创作者的精神呼唤 By 孙晓(转载)
— 本帖被 路小透。 从 品书评文 移动到本区(2013-03-18) —
昨天找关于武侠作者对于武侠前景,创作等诸多看法的材料,于是才看到孙晓的这篇。
足足看了3遍有余,感触很深。很多东西是我之前没想到,恐怕之后也想不到的。
孙晓对于当代武侠的生存思考不可谓不深。受益很多,觉得以后应该也用的到。


[backcolor=#ffffff][table=80%][tr][td]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4]对当代武侠创作者的精神呼唤 By 孙晓[/size][/color][/b][/align]
[align=left]我为什麽写武侠? [/align][align=left]当今古的张编辑告诉我,需要写一篇关于我自己的故事时,我居然发现自己不会写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align][align=left]作为一个作家,我们会先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身关切的议题,于此同时,我们也会观察读者的兴趣,在两个集合裡访查切入点,最终完成我们的论述。只是当我写了数百万言的故事后,却怎麽也料想不到,书写自己的故事却原来是最艰难的。[/align]
[align=left]有的作者会希望自己的人生如同故事一样精彩,所以才有人会选在广播电台裡切腹自杀,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希望成为公众的焦点。我想,作者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就是作品本身。无论以什麽形式发表,只要作品含有灵魂的质量,都能替作家说出他们的心裡话。 [/align]
[align=left]然而,宣传还是要进行的,因此我选择了一个根本性的议题,一个作品绝不可能替我解释的题目,我为何要写武侠? [/align][align=left]首先,我必须提出一个问题,反问所有阅读本篇文章的读者,请问,你有多久没读过武侠小说了? [/align][align=left]
一、你有多久没读过武侠小说了? [/align][align=left]究竟有多久了?我们有多久没读过武侠小说了?应该很久了吧。若把问题更加窄化,请问,你有多久没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了?那麽,这个答案可能更为可怕,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在他一生当中,从没阅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 [/align][align=left]金庸在武侠界的地位有多麽强大呢?有一个说法,金古温粱,加上新一代名家黄易,以及台湾的诸大家(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萧逸……),从排名第二的古龙乃至于到最后一名的作家全数加总,他们的销售量还不及金庸的十分之一。[/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这句话并不夸张,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台湾总计卖出过三百万套,营业额接近新台币四十亿,别忘了,金庸一共有十四部作品,除开倚天屠龙记以外,还有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等长篇巨著,保守估计,他的销售总额累积达到新台币一百五十亿以上。(换算为人民币四十亿)。这还不包含香港与大陆,以及其他改编形式的收益。[/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说完了伟大的武侠全盛时期,我们来看看武侠的近况,由于我自己没有做过市场调查,手上除了销售额以外,并没有其他统计资料可供佐证,因此我只能提供一篇报导,让读者明白香港武侠市场的现况。 [/align]
[align=left]这篇报导是近两年所作,文中提到香港武侠的凋零,作者不无感慨的指出,全港最盛的时刻,曾有数百名以上的专职作家,对比今日的萧条景况,当真不可同日而语。文中引述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某助理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新秀作家的水准明显下降,才是近年武侠小说热潮减退的最主要原因。」他指出,「由于金庸、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align]
[align=left]在这样的论调下,他做出了结论:「所以,在金、梁退出江湖后,武侠小说就一直陷入低谷,(中略)这是造成金庸的作品翻拍又翻拍(中略)的原因。」 [/align][align=left]在这篇报导裡,记者反应了很多武侠读者的心声,他们其实并没有放弃武侠,只是因为武侠界没有新一代的优秀作品产生,这才逼迫他们放弃了武侠阅读,故而不是他们抛弃了武侠,是武侠先抛弃了他们。因为武侠小说「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align]
[align=left]实情真是如此吗?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台湾销售了百万套,直逼「倚天屠龙记」的空前记录。这个故事是什麽呢?我简单描述一下它的内容。 [/align][align=left]有个孤儿,他的双亲被一个神祕的坏人所害、死于在一个极端神祕的事件中。孤儿失去了父母,从此饱受欺凌、居无定所,受尽了世间冷眼,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父亲当年学艺的门派,于是刻苦练武、发愤图强,他为报亲仇,一面细细调查父母当年的死因,一面努力练功,也好壮大自己……当然,这个孤儿天赋异禀,学东西往往过目不忘,比别人就是快上个几倍…… [/align]
[align=left]读到这裡,倘使读者朋友曾读武侠万卷书,自当知晓这是什麽样的公式。当然读者朋友心裡必也思索著:【好熟悉的情节,莫非是柳残阳先生的哪部大作?抑或有人东施效颦,又来抄袭神雕侠侣的杨过了?】 [/align][align=left]答案是,这个故事压根儿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大名鼎鼎、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 [/align]
[align=left]二、从哈利波特看武侠前景 [/align][align=left]哈利波特的父母被神祕坏人干掉,孤儿为父报仇,咬牙切齿、走遍天涯海角,最终来到【魔法学校】练功,预备成仙。这就是号称「自圣经以降,史上最畅销书籍」的故事骨干。 [/align][align=left]行文至此,不难想像读者们会生出一个疑问:「为何中英文学家的成长背景相差十万八千里,却会写出如此神似的故事?」莫非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文章一大抄,原来十九世纪已经把小说写完了,剩下就是互相「借镜」了。然后,我们猜想出版人会得到这样一个深刻启发:「原来旧瓶装新酒也能畅销,是不是只要把杨过的蛤蟆功换成时光空间魔法,全真教改成霍华魔法学校,照样可以吸引眼球?」 [/align]
[align=left]以上全都是废话,我们只想弄明白,明明是相同骨干的故事:【孤儿为父报仇、寻寻宝、练练功、抱美女】,为何武侠小说以这样的故事作为骨干,会遭读者讥笑讽刺,冷笑谩骂,而【哈利波特】却会在华文读者中创下千万册以上的销售量? [/align][align=left]是喜新厌旧的缘故麽?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麽?或者是流行的威力、网路的浪潮,这一窝蜂的热潮终于选上了【哈利波特】? [/align]
[align=left]以上的问题有千百种答案,谁也说不准。然而不管答案是什麽,都无法改变武侠小说凋零的事实。那麽,身为一个武侠小说的创作者,我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何类似的情节、相同的手法,放在哈利波特上可以造成热销,放在武侠小说上却会被人讪笑?这到底是什麽原因?莫非真是武侠界后继无人? [/align]
[align=left]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从一个人身上谈起,这个人就是知名的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olkner,1949年诺贝尔奖读主)为例子,这位福克纳与其他诺贝尔奖得主不同,他的突破并不是体裁性的突破,他专注的主题并非是耸动的、解构的、政治性的,如同性恋、种族歧视、反暴政、求民主这些学院派酷爱的体裁,他的突破是在于文学表现的视角,在「喧譁与骚动」中,读者发现了许多的第一人称章节,而这些第一人称的「我」,实则并非同一人,有的是白痴、有的是坏人,而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屋簷下,这种视角的突破带来了剧烈的衝击,使文学借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 [/align]
[align=left]读者看到此处,当油然而生一个慨然;「无怪那位教授先生会认为武侠小说会有瓶颈,比起文学界来说,它的创新早已停滞啦!」倘使您真这样想,您对武侠的冷漠以及凉薄,当真让人心寒,二十馀年前,名家温瑞安在台湾联合报发表的作品:「请你晚一点动手」,便实验了福克纳的变换视角手法,故事叙述两男争一女的爱情故事,文中不断切换三人的视角与思惟,使传统的故事得到全新的生命力。那麽,这既然是二十馀年前的创作,又是这麽崭新、突破的创作技法,为何他们还会说:「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align]
[align=left]答案很简单,我猜,该篇报导的记者,或者是被採访者,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看武侠小说了,在这个网路世代中,他可能早已去打高尔夫、去看达文奇密码,去看Harry Potter,或上互联网漫游去了,总之他的休閒生活早已脱离了武侠阅读圈,他们对金庸带有一种怀旧式的情感,然而他们也用金庸这两个字,为自己的武侠阅读划上了句点。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宣称武侠小说的创作已经死亡了。这不啻谋杀了武侠小说最后挣扎的机会,将之放逐到无边黑暗之中。[/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鸡生蛋、蛋生鸡,到底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如何相遇的呢?是先有读者,还是先有作者?抑或是先有作者,还是先有读者?我们该如何追本溯源呢?直追到史记、三国演义的诞生麽?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只知道武侠的读者已经散去,武侠的创作者也已凋零,成了一片荒漠。 [/align][align=left]金庸成就了武侠,也终结了武侠,当「金庸」二字成为拒绝武侠的理由时,不啻是金庸自己的悲哀,也是武侠文学的悲剧。 [/align]
[align=left]三、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武侠的生机何在 [/align][align=left]没有任何一个文种会死亡,只有市场先死亡,文种本身才会随之死亡。 [/align][align=left]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初公演时惨澹一片,骂声四起,然而「天鹅湖」并没有导致俄罗斯舞剧的灭亡,因为观众并没有散去。也因为观众还存留著,「胡桃钳」、「睡美人」这些戏码才能不断公演,最后为「天鹅湖」做出了翻案。 [/align][align=left]无论现实的理由是什麽,今日武侠面对的是一个极空虚的市场,有点像是华文阅读市场,任何世界知名出版公司都会摩拳擦掌,信誓旦旦,认为这是一个十三亿人外加海外八千万人的惊人单一文种市场,然而投入之后,却很快发觉自己的作品其实只能印刷两千本的悲惨事实。 [/align]
[align=left]很多人说,好的产品需要靠好的行销,说到这裡,我们立刻联想到关于台湾农产品的争论。 [/align][align=left]每年夏天,台湾农民会陷入一种情绪的盲动之中,他们一方面期望老天爷做美,不要天灾、不要人祸,让田裡长出美好的果实,然而当老天爷真的应允祈祷之后,却惊觉大批的果实跌到史上最悲惨的贱价,以致于全数喂给猪吃,或是任其腐烂、倾倒入海。 [/align]
[align=left]为了解决这种悲惨的两难情况,曾有一个知名的台湾学者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问题不在生产,而是在于市场,台湾的农产品之所以会受制于环境,其实是因为农民不懂得包装,故而不知道如何增加自己的附加价值(Added Value),他认为经由一些产品外包装的美化,可以逐步开拓出一个忠诚的市场,透过品质的提升,终于能使台湾的农业发展成类似瑞士的精密工业(手表、刀艺),成为世界知名的产业。[/align]
[align=left]这样的论点并没有错,任何产品都需要包装,使其「精緻化」。文学作品如此,农产品也如此,试想一件美观耐用的女性大衣,在产地製造之后,出厂成本大约是人民币一百块,然而挂上某些品牌之后,却可能要人民币一万块,一百倍的增值空间,谁不趋之若骛? [/align]
[align=left]然而,提出这个论点的学者,却漏说了一件事。 [/align][align=left]法国的成衣品牌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技术优良的工厂,而是因为有顶尖设计师的存在,然而很少有人提及,这些设计师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因为他是所谓的「设计天才」、「时尚先知」,而是因为法国有数千种以上的时装杂志,这些杂志的总订阅量动辄超过一千万份,分类之细,让人歎为观止,这才打造出论坛顶端那几颗亮眼的宝石。 [/align][align=left]法国的服装杂志,可以轻易销售百万本,台湾的服装杂志,销售五万本成为大开香槟的理由。此事不难推想,设计师会选择哪一个论坛发表自己的作品? [/align]
[align=left]没有论坛,就没有巨星,瑞士的工艺、法国的成衣,这些成就都如同冰山上面的那个角,冰山隐藏在海面下的庞大实体,足以让人震慑屏息。想在空虚的基础上打造宝石,那是荒唐之至的笑话。 [/align]
[align=left]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会死亡,除非根部先死亡,植物本身才会随之死亡。 [/align][align=left]产业为什麽死亡?理由可能有一千万种,然而过程只有一个,当投入的资金无法开始回收时,论坛渐渐被拆毁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选择退出,资金更少了,产品更差了,市场因而更小了,于是又有更多的参与者入不敷出,只能选择离开,于是资金又更少了,产品更劣质了,使得市场更加萎缩,直到死亡…… [/align]
[align=left]这种恶性循环的过程,其实不只在武侠小说上可以发现,在台湾的电影、甚至电视,都可以轻易见到这种过程的踪迹。那麽,我们要怎麽办呢?该如何找回那些武侠的老读者? [/align][align=left]我想,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很多人以为武侠的振兴需要依赖老读者,事实上这种观点就是武侠长年低迷不振的关键原因。 [/align]
[align=left]长期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使金庸本人再次复出,他也无法扭转乾坤,带动武侠走回舞台的最巅峰。为什麽呢?因为我们所处的时空已经变了。 [/align][align=left]
四、当武侠成为一种回忆 [/align][align=left]当我还在念初中时,每天心裡渴望一件事,礼拜六赶快到来,那样我就有香港无线台的武侠剧可以看了。 [/align][align=left]八零年代,娱乐品是匮乏的,每週一次眼巴巴的娱乐,就是那一点东西。二十年过去,我们身处于一个娱乐爆炸的新时代,每一个人都能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娱乐,从网路上的成人影片到电玩,从纽约到巴里岛,从乡间到都市,我们缺乏的不是娱乐品,而是娱乐的时间。 [/align]
[align=left]那麽,六百万的武侠书迷呢?难道他们真的不可能回来读武侠吗? [/align][align=left]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武侠迷的类种来分析。 [/align][align=left]当我们把武侠读者做一个精密的区分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目前的阅读人口中,忠实的读者(Heavy User)几无例外的都是学生,从初中到大学都有。超过二十二岁以上,却还自称在阅读武侠小说的人,只剩下两种,一种是真读者,他们还在接触武侠新作品,并且主动搜寻资讯,参与论坛,即使年纪一大把了,还是满口的「独孤九剑」、「九阳神功」,这样的人可称之为「拒绝长大的人」,另一种人则是毫无购买力、也无阅读兴趣的「老读者」,他们可以被归类为-----拒绝「承认」自己已经长大的人。 [/align]
[align=left]这是什麽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读烂了所有金庸的作品,几乎倒背如流,由于司马翎、卧龙生的作品无法吸引他,因此他立志非金庸不看。然而他还是自称是个「武侠迷」。 [/align]
[align=left]这样的人非常之多,我们身边随时都可以找到几个,有趣的是,倘使金庸有朝一日再次提笔,他们真的会去阅读麽?
我们可以看看金庸新版作品的成绩,在台湾市场裡,即使有媒体不断的报导,加上万众瞩目的等候,然而,新版的上市并不如预期,非但未创下当年三百万套的销售成绩,事实的销售量恐怕连区区的三十万套都不到,对于这个事件的失败,老武侠迷不会认为是金庸的失败,也不会认为是武侠的失败,他们会振振有辞的解释自己为何会拒绝新版,因为他们不希望既有的完美被改变,改版根本是错的。 [/align]
[align=left]实情真是如此麽?既然旧版是完美的作品,自称是「老武侠迷」的读者们,为何不赶紧去选购一套旧版的「倚天屠龙记」?要知道新版发行以后,旧版会越来越难买到啊!是因为家裡还有一套麽?不可能,要知道图书是会破损脱线的,更会因各种缘故而遗失,例如我八年前购买的倚天屠龙记,如今只剩下残破的一两部,其馀都已失散,既然老武侠迷如此崇拜金庸,为何不将之补足呢? [/align]
[align=left]新版不买、旧版也不要,难道是因为网路散佈、免费下载导致的惨剧吗?自称是「老武侠迷」的读者们,请问你们最近一次在电脑上读完金庸是什麽时候?甚至可以这样问,你们上次全本读完自己下载印製的金庸全集,又是在什麽时候? [/align][align=left]面对现实吧,你……早就放弃了武侠。 [/align]
[align=left]当年躲在被窝裡的青涩少年,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有的成家立业,有的踏遍关山万里,有的经历过落榜、事业失败,累积了无数的人生沧桑,这就是当年阅读金庸的那批孩子的写照。 [/align]
[align=left]这些自称是「武侠老读者」的人们,并不会认真的思索他们为何早已放弃了「武侠」,当出版人遇上他们,总以为自己挖到了宝,因为这些「老武侠迷」总是聚精会神的说起九阳神功、九阴真经,彷彿还沉浸在武侠的奇幻世界裡无法自拔,然而,当出版人急忙端出一本「少年易筋经奇遇记」时,这些「老武侠迷」却消失无踪了。 [/align]
[align=left]「老武侠迷」永远不会承认一件事,他们已经长大了,就如同少女们沉浸在王子公主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老武侠迷也痴迷于张无忌练神功、韦小宝娶七个老婆等等情节,那麽我们可否这样说,拿出这些「畅销元素」出来,就能把他们找回来吗? [/align]
[align=left]错之极矣。 [/align]
[align=left]如同沉迷于王子公主爱情故事的少女们,她们因为太高兴而快乐地嫁人了,之后惨遭家暴、离婚、破产,沦落到酒店上班,可当你向她们提起白雪公主的童话幻想时,她们仍会绽放笑容,但是,当你要把这种东西推销给她们,让这些人掏腰包出来购买一本回家看的时候,她们的笑容依然不变,只是她们的玉手是否那般快乐地伸向钱包?我存疑。 [/align]
[align=left]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多变,早让武侠读者们脱离了迷幻梦境。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大到无法再幻想自己是张无忌、韦小宝,大到对那种泡泡美女、寻寻宝、搞奇遇的「成人童话」早就丧失了兴趣。他们不像是少年英雄张无忌,二十岁就已天下无敌,他们毋宁更像是朱元彰、常遇春。他们对世界的关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对国家社会民族种种变迁的思考,也不仅仅是武侠所能承载,他们早就走出去了,就像是已经长大的少女早已把注意力放在「Sex and City」这样的影集上,武侠的旧有读者早已从其他文种中得到启发,而这批早已长成的菁英,恰恰是武侠全盛时代的老读者! [/align][align=left]武侠对于他们,只是一种回忆,缅怀青春的回忆。每当他们提到武侠,仍然眉飞色舞,不同的是,他们其实早就不看武侠了,那麽,他们又为何老是自称自己是「老武侠迷」呢?答案很简单,他们长大了,却拒绝承认这个事实。[/align]
[align=left]就像是睡觉要抱一个洋娃娃。因为童年是那样的美好。那是一种眷恋的心情。 [/align][align=left]
五、让武侠振兴的方法 [/align][align=left]武侠终有复兴的一日,然而要怎麽复兴呢?理由可能有一千万个,过程却也只有一个。那是一种循环。当资金前仆后继的投入,在传媒上、电视上、电影上展现新一代武侠的魅力时,市场的良性循环即将展开,越来越多的新读者投入阅读市场,越来越多的作者执笔尝试,慢慢会有百家争鸣的一日。 [/align]
[align=left]然而,在期待这种海市蜃楼的同时,我们还要提出一个警告,我们要以「骑士文学」为借镜。 [/align][align=left]曾经盛极一时的西方骑士文学,在赛万提思写下「唐吉柯德」后走向灭亡。千篇一律的勇者斗恶龙、英雄救美女的陈腔滥调,再也无法勾起读者的兴趣,只留下几个童话故事让儿童睡前来听,那麽,当我们热切期待新一波武侠文学的盛世时,是否也要提醒自己,危机即将再次来临? [/align]
[align=left]任何文种都一样,当哈利波特出版完毕之后,一旦又出现黑利波特、卡利波特、阿利波特,毫无疑问,销售量只会下滑,当任何人打开武侠小说,都反覆看到这样的故事:「少年英雄练功报仇、搞美女、玩亲亲、打坏人、当皇帝」,当这种公式带来一次又一次的畅销,逐年以降,反覆试验,却也无法避免边际效益递减,公式已经烂掉、甚至臭掉,当所有人打开武侠小说,都已经预期这样内容的同时,即使金庸再次动笔,也无法挽救武侠必然毁灭的趋势。[/align][align=left] [/align][align=left]武侠是古典小说的一环,具有民族文学的特徵。也是大众接触文学的重要管道,当拥有六百万读者的武侠文学尚且不能生存时,不啻也暗示了正统文学的危机。他们势必要给压缩到更寒酸的小众裡,苟且偷生。因而我们这一代的武侠创作者,必须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我们是战场的前锋,绝不能失守,一旦我们失守了,大众对文字作品的兴趣只会更加的低迷。[/align]
[align=left]那我们该怎麽办呢?该怎麽做才能找回「武侠老书迷」呢? [/align][align=left]一直以来,我始终对找回那些自称「铁杆」的武侠老书迷兴趣缺缺。因为当金庸成为一种美好的人生回忆时,任何人都无法取代它,即使是金庸自己也无法做到,即使他再次提笔写了新作品,他也永远比不上旧的。 [/align]
[align=left]那麽,金庸该怎麽办呢?他的读者已经空洞化了,这群「铁杆书迷」看似忠诚无比,实则早已劫持了作者,逼得他动弹不得。那麽,金庸该如何维持一个真正具有活力、具有成长性的读者群? [/align]
[align=left]金庸能做的,是跳过那些已经长大的人们,开始寻找下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再次沉浸在杨过与小龙女的世界裡,就像是华文世界裡人人必经的文化洗礼,每一个华人青少年在成长期都必须经历过金庸,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使这样,想要在青少年裡创造风潮,金庸的挑战也越来越艰钜,他的对手是哈利波特,是漫画、是卡通,是好莱坞电影,也因此,金庸作品也正在努力地改头换面,这就是金庸作品开始与网路游戏、漫画等等娱乐品结合的原因。 [/align]
[align=left]然而单靠这样的做法是不够的,即使是金庸出手也不够。这是一个民智已开的时代,也是一个娱乐品丰厚的年代,整体的阅读人口正在快速下降。年长的人们打高尔夫球,年轻的一代打电玩,他们宁可把钱花在攻略本上,如果我们误以为自己还可以透过童话故事裡的情节来寻找出路,或利用「代入自己是主角」那样的公式裡来面向新时代,武侠只会更快的灭亡。 [/align]
[align=left]玩亲亲、打怪兽,我们比不过网游电玩;搞新潮,练玄功,我们赢不过奇幻魔法。想依靠拥抱青少年来存活,这是很危险的赌注。 [/align]
[align=left]武侠最终要能生存,依靠的不是网路游戏,也不是取悦青少年读者,更不能被自称是「老书迷」的读者所绑架,千万记住,那是最最可怕的毒药,只会腐蚀武侠的本质。过去二十年的历史告诉每一个人,武侠就是因此而灭亡。 [/align]
[align=left]武侠之所以是武侠,并不是因为「九阳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而是一种特殊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思辨。新一代的读者并不希罕练功,他们可以在网路游戏裡自己当主角,自己痛快练功,之所以还有人愿意阅读武侠,是因为他们并未被「公式」所绑架。唯独离开英雄泡美女,少侠练神功那样的童话公式,真正的人文关怀才会浮现字裡行间。也只有这样,武侠小说才能在众多娱乐品的夹杀中找到立足之地,并以文学的姿态,屹立至下一个千喜年。



[/align][/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乱舞殇女在2011-06-14 15:2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 沉蔹

    派派币 +2

    佳作转载。

绒毛球球

ZxID:467852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梦dream
请假,深潜,极少冒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6-17 0
你不是文艺的人儿,你文艺起来不是人儿~哎╮(╯▽╰)╭


说的真的太好了~!其实现在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不只局限在武侠,一旦一种新的形式出现,过不久就会公式化,像穿越,重生,现在都有了僵化的迹象,穿越回去,穷的奋斗,然后遇到好男人,富的享受,或者往上发展最后被削弱,期间遇到好男人。。。重生就更套路,现在生活不好,发生事故,回到小时候,变成神童,奋斗,然后在青梅竹马和以后出现的好男人中选择,过上好生活神马的。。。。真是。。。。
看了这篇文真的很有感触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4

优豫

ZxID:13013433

等级: 热心会员
世间变数多繁,唇舌之软,可毁齿,可违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6-14 0
其实初看小说就是武侠小说,金庸的那些书也曾经翻来覆去的看,后来看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的,好吧,咱当初看黄易的寻秦记被其中的种马雷到后就没再看黄易的小说,但还是很迷武侠的。。。然后曾经一度不看武侠,不过,凤歌的昆仑、沧海,金寻者的大唐行镖和大唐乘风录,小锻的长安古意,又重新燃起了我对武侠的热情啊。。。好书还是有的,热爱武侠的作者和读者也是有的。。。武侠是一种不变的情怀

楼主留言:

是呀是呀。武侠也是儿时的记忆。很难轻易改变。
依旧还是有很多新武侠作者在努力。
我也觉得总有一天武侠还会以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重归大众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4
我喜欢那些穿越生死的拥抱,那些久别重逢的欣喜,那些历尽坎坷苦尽甘来终成眷属的幸福。我喜欢那些有爱的故事。
麒麟伴月

ZxID:9151371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Finsternis
叶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6-14 0
话说高中之前从来不看武侠,总觉得那是男生看的东西,和我姑娘家一点搭不上边,我是因为觉得会没意思所以不想看,于是也就没去看。而高中后也是极其巧合因为图书馆里就剩下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了(估计别的哥们儿都看够了),于是我抱着看看它究竟是何方妖孽,竟能使无数男淫迷失自我的想法,把它借了出来。。。。于是。。。。到如今,金庸的书除了鹿鼎记之外我都看过不下5遍= =。也不能说从此爱上武侠,但是确实深刻意识到,男女其实是可以大同的~o(╯□╰)o男淫们喜欢的东西,我也可以喜欢。。OJZ~

不过可能因为金庸的武侠也多写情的缘故吧,英雄总有一个或几个美人相伴,而英雄又多深情重情,所以其实看金庸的武侠一方面可以体验侠骨一方面也能YY柔情;让我很有快感。再加上金庸对武打动作和场景的描写很适合我YY的脑波频率,所以读金庸的书我总觉得很有画面感,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我仿佛都能脑内再现,格外陶醉,而古龙的小说我就不太适应,表示YY起来很困难,于是并不大看。对于文中金庸成为拒绝武侠的借口这种说法我深有同感,因为看了金庸的作品,而不自觉的会在其他书里寻找他的影子,找到了则喜、找不到则怨,或终觉若有所失,久而久之失去了阅读武侠的激情。

不过看金庸却让我彻底沦陷于功夫片中,不管拍的情节如何,只要有武打场面,我就十分倾倒,于是带功夫的电影在我这总有市场,不管拍的多烂我依然不管不顾的掏钱去看,虽然功夫片的情节设置实在多有雷同,但是丝毫不能抹杀功夫的美感以及看着不同的人展示各异的拳脚时如舞蹈一样的韵律,让我沉迷不已。

楼主留言:

噗~咱俩有点相像的地方,是我爹特别爱武侠,我小时候也喜欢看书,所以慢慢的就开始看金庸的武侠了。
后来在起点看各种类型的书,虽然依旧关注武侠但其实依旧不看很久了。看了这篇之后我也想是不是我也早已经放弃了武侠,只是还在标榜着自己是武侠迷,嘴上说着永远不放弃武侠的话,其实就算金庸重出江湖我可能非但没有曾经的痴迷,反而会吐糟一堆吧。
究竟想看什么样的武侠,武侠是否真的没落了,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但是武侠情怀的的确确是每个人都有的哇~古风什么的我也最萌了。不管是电影还是游戏我都喜欢历史背景的。嘿嘿。

[ 此贴被麒麟伴月在2011-06-14 23:0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3


扑倒秀秀

ZxID:1459356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6-14 0
阁阁╭(╯3╰)╮ 顶一个~  初中时候特别喜欢看武侠啊 从金庸先生的书入门  月月都买今古传奇武侠版 =。=
好的武侠看起来真是荡气回肠啊  不过现在好的武侠小说越来越少了 也好久没看了 这一段看言情看腻歪了  又想重拾武侠来着 但愿能淘到好书╮(╯▽╰)╭

楼主留言:

原来小景也爱看呐,武侠首推《英雄志》《天行健》呀~新武侠的那些作者我虽然看不太进去,不过也是不错的。
话说,小景肿么变成秀秀了?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2

payxjr6

ZxID:14174533

等级: 略有小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14 0
说得很好。
沉蔹

ZxID:4652564


等级: 内阁元老
容我沉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14 0
印象里自己的武侠是小说入门,比所谓的各种言情要早很多年,当然那时候言情很多人物也尚未横空出世就是。看的最全的是梁羽生的小说。

咳咳,其实只是占楼晚上再编辑。

叽里咕噜喵

ZxID:741944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6-14 0
每个中国少年都有一个武侠梦,即使我有玩网游,我也是在玩武侠类网游;即使我有外出旅游,也是往嵩山武当的跑;即使穿越无数,里面的男主要人气也需凭借一身高强的武艺;即使修真文很红,你要修真也得从普通的武功修炼开始,所以中国是尚武的国家,古是,今亦是。不过是现在写文的人多了,百家争鸣,所以就没有了类似金庸老先生那样的一枝独秀了。
就算是金先生的作品卖的很火,我却仍着迷过古龙的洒脱,温瑞安的奇诡,梁羽生的恢弘,黄易的大气,所以,就算没有作家的成就能超越金先生,我却觉得完全说道没有可读的武侠类文却是太过了,许多默默无闻的作者在努力,随便搜搜武侠类文也能找到很多,中国的武侠文没有灭绝,因为中国人的武侠梦没有灭绝。

楼主留言:

我觉得崇尚武力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武力在如今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在法制社会中武力也没有可发展的空间。这是与曾经的不同之处。
不过后一点我很赞同,武侠梦仍然存在,只不过应该脱离老一辈塑造出的武侠牢笼,从“侠”字出新,而不是只求“武”的花样繁多。
毕竟时代已然不同了,侠的理念也要跟着变化。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
二十丽姝

ZxID:13794653


等级: 热心会员
每次相遇都是一场意外的重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6-14 0
每个人年少时都有一个武侠梦。
苏贝尔丶

ZxID:14470232


等级: 热心会员
你自灯光下微笑,我在暗处舔伤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6-14 0
写武侠是因为喜欢靠自己的实力去立足这个世界。不畏强权,不畏强势。另一种梦想的寄托。不过现在真的很少看武侠了,因为武侠小说越来越难以有好看的吸引人的眼球了。所以只有自己写或者选择看其他类型的小说。其实说真的,我最早看的小说其实还是那厚厚的一本武侠小说!

楼主留言:

其实孙晓这篇就提到过为什么当下大众总觉得武侠小说越来越不好看的问题。比如说是否不自觉的拿金古这些经典作品做比较?
还有就是,在当下什么样的武侠小说才能算是好看的?现在愿意看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