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容写了很多好书,广为人知,但我个人认为此短篇小说《空巢颂》是作者运用多年写作功力及思想结合而成的精品,它深刻地描述了一个老人的内心世界,这书适合所有人看,无论是老人,还是老人的子女、孙子女们,你们想要了解父母或爷爷奶奶的心态和思想吗,一定要看这本书。
除了对老人内心世界的勾勒,此书更是揭示了人到黄昏的情景心情,我在读此书时,一直在想象将来自己风烛残年的境况。
看了这本书,才真的对父母、爷爷奶奶或其他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了解,而这也加深了我对生活的了解,以及鞭策我做出对未来合理的期望。
朴实的语言,幽默的文笔,感人心脾的情感,尽在谌容的《空巢颂》
没有首发地址
文章选段欣赏: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两句老话张仙北先生不但烂熟于心,而且在他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中得以见证。突然的龙卷风;突然的大海啸;突然的全球变暖,老天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事儿多了,“不测”如同家常便饭,根本不足为奇。至于旦夕之间的祸福,作为人,他老人家也算是尝过了:旦夕之间他成了孤儿;旦夕之间他成了父亲;旦夕之间与亲人阴阳两隔;旦夕之间……张仙北自以为旦夕之间的祸福也经得多了,怎么也能处变不惊,死猪不怕开水烫了吧?没想到哇,他还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当祸事又在旦夕之间降临,他照样是心惊肉跳六神无主,把平日里的一腔傲气,一味嘴硬,万事不求人的准则,通通丢到了脑后。他服了,躺下了,看来这一刀是躲不过去了。
也不知是生病的人太多,还是全中国的病人都跑到北京来治病,反正北京的医院里床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紧紧张张的。张仙北先生幸亏是急救站送来的,好歹立刻住进了病房。病房真小,只是满满的塞进了四张床加上四个小床头柜,除此之外,再也放不下别的什么了。张仙北就在进门的第一张床上。自从住进了病房,“张仙北”这个名字就消失了,他被称为“一床”!耳边传来的都是:“一床吃药!”“一床打针!”“一床留便!”到了这地步,张仙北也不敢再计较,暴脾气也没了,他倒还没忘了劝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比起当年头破血流时的没人理,你这就是在天堂,知足吧你!
其实,张仙北先生还应该算是个明白人。他怎么能抱怨医院呢,他反反复复地就是抱怨自己老不争气。一想到如此兴师动众的被人送进医院,就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丢人丢到姥姥家了!特别是知道儿女都买了飞机票,马上就要来北京时,他更是十分的懊恼。他一直在猜,是谁通知他们的?医院?不太可能。因为他已经跟大夫讲了,开刀他自己可以签字。一定是学校方面通知的,大概是怕我死了他们不好交代!这点儿医学科学常识他们是应该有的,就算我是胆结石需要开刀,也不算大手术,也不至于闹出人命来,何必闹得这么鸡犬不宁?!
病房里开着一盏小灯,只见老先生在床上翻来覆去。他一会儿想儿子刚从北京飞回深圳,又要从深圳飞回北京,飞来飞去的人家生意还做不做?还不是怪你这老头子折腾人!一会儿又想,外孙要考大学,女儿跑到北京她家里谁管?影响了外孙的前途谁负责?再亲不过隔辈亲,外孙可是他老人家的心尖子……
护士进来查夜,发现老先生还没有睡着,就让他吃两片安眠药。张仙北从来没有吃安眠药的习惯,但是此时,护士已经一手举着半杯温水,一手拿着安眠药片,像幼儿园老师似的殷切地望着他了。张仙北先生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就一闭眼吞了下去。他嘴上说谢谢,心里却颇不是滋味:到了医院还有什么人身的自由?还有什么人体的尊严?人老了,就剩下倒霉了……张仙北先生就在安眠药的帮助下,怀着满腹的牢骚进入了梦乡。
清晨,他从梦中醒来。梦的什么全不记得了,睁开眼,只见张军和张小倩都站在床前。一双儿女关切怜悯的眼神,使张仙北突然觉得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温情的目光。他侧身假装咳嗽,然后仰面躺在枕头上,把被子往上拉了拉,企图避开他们的眼睛。
“爸,您觉得好点儿吗?”张小倩的声音透着那么不自然,好像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