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color=#CCCCCC][table=80%][tr][td]
这几天清华建校百年庆典,声势浩大,从莘莘学子到白发苍苍的教授跟两院院士,再到年少有为的老师与多学科各层次的厚实与发展,且不论政界的那一批,光学术界就让人艳羡不已了。果然人才辈出,人杰地灵之处。但凡是理工科的学生必然多少有些清华情结,虽然清华不是人人可以去得。校训固然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但究其历史,建于1911年的清华出身毕竟与公办的“京师大学堂”不同,而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师资也好课程也好早期都是由美国人决定的——这跟东北有些名校最初是由俄方牵头创办的一样——但因赔款退回而创办的学校,才会有初期清华学生“知耻而后勇”的说法。
也许不堪回首,但这却是上世纪初的真实中国国情。从近代史开始,中国的历史似乎多半与耻辱相伴,而上世纪初的中国,政权与社会都处于极度的不稳定与割据中,民间自然也是一派乱像。当有作家在那个时间段来到中国,你说,能让人留有什么样的印象?
几乎每个作家,尤其是早期正统派作者——而非推理或者现在的轻小说领域——都绕不开中国命题。或者这是因为国文课里的很多古代作品都是中国名著与汉诗有关,日本文化包括日本语里的汉字的本身,都是跟唐代历史与文化分割不开的。而古代汉语与经典本身是现代文学的基础。即使日本古代也有自己的经典,但也脱不开植根于唐代文化的源头。也因此,正统的作家本身,至少是脱不开唐代命题。
比如田中芳树与梦枕貘,都有写过中国为题材的历史小说,皇名月也有过中国题材的历史作品。别的且不说,取材肯定是曾经行至中国的,对于历史的研究与考证一点都不含糊,甚至于经常让人扼腕:为什么那么有中国风那么有古韵而雅致的中国历史作品,不是出自国人手笔?
但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是芥川龙之介。
没人能否认芥川的地位。不需要黑泽明的电影来佐证,也不需要按芥川奖的地位来讨论,固然英年早逝,但以鬼才之身降临这世间,“行文精雕细刻,立意独辟蹊径,构思缜密严整”,作品全部是短篇小说、游记随笔杂记评论等等。没有长篇巨制,非以寿终,就能站到他的文学高度,不能说是奇迹,而完全是他的个人能力与思想所致。短篇小说其实不好写,想要写的好的短篇更非一日之功,而只写短篇却又篇篇精致深刻渐臻极致、让人叹为观止的,估计近现代文学史里这样的范例并不多。
但估计很少人读过他的《中国游记》,1921年3月至7月,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海外特派员,芥川龙之介来得中国,旅行于各地,攥写游记,刊登在报纸上,后集结成一个小册子。说实话这并不是他作品中的上佳之作,通篇都是一些旅途中的负面情绪。那个年代的中国不可能给人留有很好的印象,加上初到中国他就生病因而整个行程苦不堪言,甚至落下病根——这成为芥川龙之介中国行最被人诟病的一点,身体的不康健肯定也与最终消极悲观与压抑心理有关——所以中国行本身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很不堪的一件事。成效并不好,心情抑郁,身体因此搞坏,但,那却是那个年代的,真实的中国。
从他的游记里行文到处能看出来他浓重的失望。作为作家,芥川龙之介本人强闻博记,精于汉文,读过的古典作品可能比国人还多,汉文典故可能比国人还熟稔,在那样的作家的浪漫主义想法的支撑下,接触到上世纪初战乱纷繁民不聊生,处处脏乱不堪的城市,何况还让他吃尽了苦头。在这样的知识结构与文学家的浪漫之下,与这样明显的极端的现实的矛盾,让他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抵触。所以他的失望与郁闷可想而知。他在行文里毫不掩饰这一点,这册薄薄的在文学史上没什么地位本质也没太多意义的游记里,通篇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与观感,不知道那个时期来到中国,而且是文化上很有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敏感而纤细的作家,算不算彻头彻尾的悲剧。这跟片段阅读上一篇堺雅人来到中国完全是两番景象,当然,也完全是两个差距甚大的时间段。
他跋山涉水来到心仪已久的中国,却被民国时期的悲惨中国给狠狠地刺激了一把,从他在中国的几个月就没遇见什么顺遂的事情总觉得可以理解他的愤懑,虽然很多中国的读者对芥川的《中国游记》是颇有反感。但让一个抱着满怀热忱的人,看见一个最不堪的中国,心理上最受打击的却是芥川本人。于是心情诉诸于文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只能被现实的满目疮痍给完全扫了兴致,一场大病更让他缠绵病榻影响终身。“六年后,健康状况恶化的芥川自杀了。他的死与这次中国之行密切相关。”
虽然中国行本身对芥川本人来说是最失败不过,甚至于影响到了他短暂的一生。但究竟还是很想说,那个时期的中国,芥川他曾经来过。
[align=right]= 书评组 叶如来 =
[/align][/td][/tr][/table][/backcolor]
[ 此贴被沉蔹在2011-04-26 02:5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