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论点,总结出人之一生纷扰红尘的思想误区。
很不错的结论。
或许与国情不同,与传承数千年的国人思想不同,不过,在经历明清两朝的漫长历史,国人思想已从古人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而至功利之心无往不利的兑变。所以,有时感觉,某些国外思想,却比国人更贴近古人思想。在这个视频中,陈果老师说过她自己的经历,在国外的那种对于国家的那种渴望。不过,这也是由一种国家荣誉感所造成的。便如陈果老师‘朋友论’中所提的无用思想,无功利之用。国家荣誉感,是与自身切身利益所息息相关的一种思想。这里,也是一种功利之用。
孤独是一种自成世界的姿态,
是一种圆融的姿态。
孤独是完整的状态。
孤独是即使世界只有一个人,
也不会有丝毫感伤。
而寂寞是一种逃离状态。
是无法自处,渴望人群的状态。
虽然不是很同意这一段话,因为和我所理解的孤独寂寞不同。
或许是因为这两种状态,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寂寞的。
孤独和寂寞,其实是没有界限的。
陈果老师的孤独寂寞论,里面所相互交通的地方很多。
孤独的人,可以是欢快的,可以是积极的,可以是毫无忧虑的。
若是孤独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所有姿态都是这般正面的,
那么,这个世界,同样有着太多孤独的人。
陈果老师用来表达这一论点的人物是她所认识的一位老音乐家,
他的生活是悠闲的,是富足的,是心情宁静的。
他的生活是自得其乐的,却不是孤独的。
孤独寂寞是一种心理姿态。
他不分正反两面。
而这个论点,
在陈果老师朋友论中曾说过这一一句话,
孤独的人也是需要朋友的,有了朋友,那他孤独的心灵不再是冷冰冰的。
而孤独是思想的流浪者,是心灵的一份析居。
而不是自得其乐的乐园。
孤独的人喜欢思考。
喜欢回忆,
喜欢遥想,
喜欢对曾发生的,未发生的事情反复思考。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孤独是一种精神状态。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但是若是说孤独是少数人所有的一种圆融的高尚姿态,我却不同意这样一句话。
孤独可以是高尚的,可以是崇高的。但却不是少数的。
孤独是隐藏在每个人心底的一种思想。
孤独是一种片刻的姿态。
或许在某一时刻,你就会变成孤独的。而又在下一刻,你却发现,你是快乐的。
寂寞是一种自我沉沦的思想。
寂寞与孤独是相通的。
孤独使人高尚,寂寞使人沉沦。
这是我的理解。
孤独是种积极的状态。
寂寞是一种消极的状态。
虽然表达不同,但本质却相同。
都是一种心理境界。
所差别的只是状态名称。
这就相当于武侠小说中的正邪之分。
我把孤独比作正派高手,寂寞比作邪派高手。
孤独,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经过二十年,因为自己心中的欢乐,创造出一手堂堂正正,大气盎然的高超剑法。
寂寞,沉沦于自我世界中,经过二十年,因为心中偏激的思想,创造出一手邪气盎然,鬼气森森的诡异剑法。
两者不分高下。
你能说,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他们的本质同样是在自我世界中思考。
只是所思考的方向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不同。
所以,
孤独与寂寞,是相通的。
而不是毫不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