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2014年度十大语文(用词)差错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78 回复:1

[其他] 【咬文嚼字 】2014年度十大语文(用词)差错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高町奈叶。

ZxID:6328416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酷拉小夹
心欲满树香馨熏,叶若相惜恰相知。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02 0
【咬文嚼字 】2014年度十大语文(用词)差错
[table=450,#99cccc,#99cccc,1][tr][td][color=#ffffff][/color][align=center]
[b]【咬文嚼字 】2014年度十大语文(用词)差错[/b][/align]
[table=450,#ffffff,#99cccc,1][tr][td][/td][td] [/td][td][/td][/tr][tr][td][color=#99cccc] ▅







▅[/color][/td][td][table=400,#99cccc,#99cccc,1][tr][td]
[table=100%,#ffffff,#99cccc,1][tr][td=1,1,1%] [/td][td]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说,发布“十大语文差错”的目的是为了开设“语文大课堂”,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减少语文差错。
其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唤醒社会对母语的敬畏之心,激发民众准确、规范地使用母语。

[color=#ff0000][b]①“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b][/color]

 “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color=#ff0000][b]②“入驻”误为“入住”
——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常见错误[/b][/color]

  “住”与“驻”都有停留的意思;但是“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color=#ff0000][b]③“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b][/color]

  有媒体提出“单独二胎”的说法。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简称“单独”没有问题,但把“两个孩子”简称为“二胎”,是不准确的。“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color=#ff0000][b]④“国际间”
——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错误[/b][/color]

  “国际”自然是指国与国之间。其后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把“国家间”说成“国际间”,这是一种病态表述。

[color=#ff0000][b]⑤“通信”误为“通讯”
——常见于MH370失联事件报道[/b][/color]

  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许多媒体都把“通信”误为“通讯”。“通信”特指用电波、光波等传送语言、文字、图像等信息,如“通信设施”“通信系统”等等。“通讯”是“通信”的旧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早于2006年已审定公布“通信”为规范词形。“通讯”则专指一种新闻体裁。

[color=#ff0000][b]⑥“拘留”误为“逮捕”
——明星“污点”事件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b][/color]

  2014年8月14日,房祖名因涉毒事件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当时许多媒体报道时却说“房祖名被警方逮捕,成龙代为致歉”等是错的。“拘留”和“逮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拘留”包括“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房祖名当时属于刑事拘留。“逮捕”是司法机关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强制羁押审查的刑事措施。房祖名经审查,北京检察机关在9月17日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对其批准逮捕。可见,“逮捕”是在“拘留”之后发生的事。

[color=#ff0000][b]⑦阿拉伯数字和“几”连用
——经济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数字用法错误[/b][/color]

  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媒体上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70几美元”,“油价跌至60几美元每桶”。“70几”“60几”应写成 “七十几”“六十几”。
  “几”是数词,表示二至九之间的不定的数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明确规定: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如:几千、二十几、 一百几十、几十万分之一。

[color=#ff0000][b]⑧“碑文”误为“墓志铭”
——清明纪念活动报道中的常见知识错误[/b][/color]

  墓志铭,一般分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写成,记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等;铭,则用韵文写成,内容是对死者的赞扬、哀悼等。
  墓志铭刻在石上,埋在墓内。在墓地上不可能看到墓志铭。碑文是刻在墓碑上的文字,内容为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以及子孙姓名等,有时也刻有死者的生平事迹。

[color=#ff0000][b]⑨“松树”误为“鬆树”
——影视作品中的常见繁体字使用错误[/b][/color]

  在影视作品中,常有用繁体字的场合。多部影视作品中,“松树”误为“鬆树”。如年内热播的《红高粱》电视剧中,便有“三徑寒鬆含露泣”的联语。 其实,“松”“鬆”是两个不同的字。“松”即松树,本有其字。“鬆”本义是头发乱蓬蓬的样子,引申出与“紧”相对的意思,进一步表示酥脆、放开、解开等义。简化字颁布实施后,“松”“鬆”合并为“松”。但“松树”不能因此写成“鬆树”。

[color=#ff0000][b]⑩“折桂”误为“折桂冠”
——文体新闻报道中的用典错误[/b][/color]

  2014年8月31日,香港小姐总决赛落幕,邵珮诗获得冠军,许多媒体称之为“折桂冠”。这是杂糅了“折桂”与“桂冠”两个不同的典故。
  古代把名列第一比喻成“桂林之一枝”,后世便用“折桂”指科举及第,现也指考试或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而“桂冠”是用月桂树叶编制的帽子,古希腊人常授予杰出的诗 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也可指冠军。“桂冠”可以夺得、赢得,但不能说“折”。这一错误也常见于体育比赛报道中。

《咬文嚼字》近年挑出的部分常见差错:
最容易写错的字:“冒”
易混淆的字:“蜇”与“蛰”
常混淆的词:“受权”和“授权”
发酵:“酵”字统读为jiào,不再读xiào
“潟湖”误为“泻湖”
王立军“服法”并非“伏法”
“棱镜门”事件“泄密”不是“泄秘”
温岭“杀医案”误为“弑医案”
法制新闻报道中“囹圄”误为“囫囵”
交通安全新闻报道中,“酒驾”“醉驾”纠缠不清
“兄弟阋于墙”误成“兄弟隙于墙”
使用汉字数字时,弄混“零”和“〇”
街头店招中“羊蝎子”误为“羊羯子”
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被误为《天堂蒜苔之歌》
[/td][td=1,1,1%] [/td][/tr][/table][/td][/tr][/table][/td][td]




































































[color=#99cccc] ▅







▅[/color] [/td][/tr][tr][td][/td][td] [/td][td][/td][/tr][/table][/td][/tr][/table][/align]
最 美 好 的 日 子 ,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1-04 0
已审核。

真的受教了,再次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