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2770 回复:28

[其他] 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mylord

ZxID:3331904


等级: 热心会员
倦怠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5-03 0
— 本帖被 天若舞 执行合并操作(2010-08-20) —
 



中国古典家具术语一览

以及家具描写



几案


        人们常把几案并称,是因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难以划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几是古代人们坐时依凭的家具,案是人们进食、读书写字时使用的家具,其形式早已具备,而几案的名称则是后来才有的。

  关于几和案的实物,从考古发掘情况看,自战国至汉魏的墓葬中,几乎每座都有出土,有铜器、漆器、陶器等多种质地。

  从种类上来分,
案的种类  食案、书案、奏案、毡案、欹案。

几的种类    宴几、凭几、炕几、香几、蝶几、花几、茶几、案头几。

  由此可知,几案的样式之多,且又各有各个用途,在厅堂殿阁的布置上,和其他家具一样,也各有其特定的规


 





明 乌木边花梨心条案
说明: 高81.5厘米,长111.5厘米,宽28厘米
  案面乌木攒边,镶独板花梨木心。直牙条,小牙头,扁方腿,两侧腿间安横枨,腿及横枨均四面打洼,前后打大洼,两侧打小洼。腿部四个棱角作混面线,混面与打洼线结合处作双打洼细皮条线。直腿外撇,侧脚收分,正面跑马叉和侧面跑骑马叉明显可见,显现了明式家具的特征。




明 铁梨象纹翘头案
说明: 长343.5厘米,宽50厘米,高89厘米
  此案案面用厚度近10cm的独板制成,连同两端翘头系一木连做。直牙条,牙头做出卷云纹曲边,雕象纹,象鼻微卷,两象合之又似下卷的云纹。牙头以夹头榫结构与案腿相连。案腿素混面,侧腿间安挡板,用厚材透雕出大朵垂云,居中悬挂,四角镶云纹角牙。足下带托泥。为减少器身重量并保留看面的厚度,案里挖出凹槽,槽内有阴刻“崇祯庚辰仲冬制于康署”款。据此得知此案制成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款识应为当时的主人购置时所刻的纪念款。康署为今广东省德庆县。
  此类大案造型浑朴凝重,存世较少,而带年款者更少,对研究明代广东家具的风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 铁梨螭纹翘头案
说明: 高90厘米,长363厘米,宽68厘米
  案面两端翘头,面下直牙条,腿、牙头、案面间用夹头榫结合。牙条两端雕相对的回纹,牙头作卷云形。直腿外撇,两侧腿间安插挡板,透雕螭纹。
  大型翘头案一般摆设在正厅正中或宫殿内两侧山墙下,为陈放大型陈设品而用,与平头案相比更具装饰性。此案造型古朴,纹饰流畅,端庄稳重。




清康熙 填漆戗金花卉纹炕案
说明: 高39厘米,长160厘米,宽30厘米
  案面两端鳅背圆翘头,壸门式板腿。案面开光内为红色钱纹锦地,雕填茶花、蝴蝶和洞石。开光外为红万字方格纹锦地,雕填牡丹、葵花、荷花、茶花四季折枝花卉。案板边沿和腿部均戗金双勾红线,填彩暗八仙纹、戗金流云,散布折枝花卉纹。左右板腿里外均以彩漆雕填缠枝勾莲纹。红色漆里,刻“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此案原贴有 “寿康宫在帐”字条,说明此物曾陈设于寿康宫。寿康宫为皇太后、太妃的居所。此物为康熙时宫廷制品。




清乾隆 杉木包竹黄画案
说明:清宫旧藏 高86.5厘米,横194.2厘米,纵82厘米
  画案杉木胎,通体包镶竹黄。案面之下为回纹透空攒牙子,四腿上端与案面连接,支撑着案牙的下部。两侧腿间安装罗锅枨,云头形足。
  此案采用竹黄包镶,在大型桌案上极为少见,堪称清代家具之珍品。










清晚期 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八角几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82.5、宽44厘米



晚期 酸枝木镂雕镶理石双层几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82.5、宽44厘米



清早期 紫漆描金山水纹海棠式香几
说明: 高86厘米,长54厘米,宽44.5厘米
  几面海棠式,高束腰,壸门式牙子,牙头镂雕成卷云形。三弯腿,足端上翻,雕镂空花叶,足底承圆珠,落在海棠式束腰四足座上。香几通体紫漆地描金,几面饰山水纹,束腰透雕卷草纹,几身遍饰蝙蝠、磬、如意纹等吉祥图案,间饰回纹及卷草纹。此香几的造型虽为明式,但其富贵华丽的纹饰已显现出清代风格。在清代宫殿中,香几为摆放陈设品所用。




乾隆 文竹小炕几
说明:清宫旧藏 横54.5厘米,纵24厘米,高29厘米
  此小几呈长方形,以松木为骨架,在其棱角处镶嵌紫檀木细丝,中间贴饰极精细的竹黄,色泽淡雅。几面正中镶瘿木心,侧沿两端雕饰回纹。腿子为竖直方材,缩进几面以内,其上端饰以透雕拐子牙头,前后两腿间各施横枨两根。
  文竹技法属于竹刻工艺中的新起之秀,其取材于成熟南竹,将竹劈开后翻转其里,再以竹之内膜贴于木或竹制的器物上,制作难度较大,耗工巨甚,由于文竹用材所用的竹之“内簧”大料难得,故在使用上也是惜料如金,文竹成器多为一些小件文玩,可以说“文竹无大器”,而用于家具装饰上则更是少而又少。此小几造型灵秀可人,颜色清新淡雅,在故宫现存的文竹器物中可以说是精巧之作,弥足珍贵。




清乾隆 剔红福寿纹炕几
说明: 高34.5厘米,横94.5厘米,纵25.5厘米
  炕几长条形,以红雕漆工艺制成。通体剔红花纹,几面回纹边内浮雕拐子纹及卷草纹,正中饰蝙蝠及鲶鱼纹。几面下镂空拐子纹托角牙,侧沿及腿浮雕蝙蝠、卐字、桃及拐子纹。几两侧腿间有开光洞,开光下沿饰上翻的如意云头纹,最下承海水纹托泥。几底面正中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竖行款。
  清代家具署款识的极少,故此几对研究清乾隆年间家具工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乾隆 紫檀雕花方几
说明: 横38厘米,纵38厘米,高87厘米
  几紫檀木质,方形,束腰呈方瓶立柱式,透雕方瓶多个。花牙上透雕西蕃莲纹,花牙下之横枨上雕卷叶纹,枨子中心透雕西蕃莲纹并由雕花柱与花牙相连。腿上部雕西洋花纹,中部雕成方瓶状,下部方材直腿上雕方瓶纹。几足雕卷云纹,下承饰西洋花纹的托泥之。在中式家具上雕饰西洋花纹是典型的清式家具的做法。此几为室内陈设器,应置于宝座之前。









椅凳


  我国古代椅子出现在汉代,它的前身是汉代北方传入的胡床,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已为常见之物。唐以后,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在宫廷中,所使用的椅子都是极为华丽的。宋代帝后像中描绘的椅子都有用彩漆描绘的花纹,结构也趋于合理。宋代还流行一种圈背交椅。交椅又名“太师椅”,在家具种类中,也是唯一的椅官衔命名的椅子。所谓交椅,是指前后两腿交叉,交接点作轴,可以折叠的椅子。北方民族最先使用,其特点十分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

  交椅在元代家具中地位较高,只有地位较高和有钱有势的人家才有,大多设在厅堂供主客享用,妇女和下人只能坐圆板凳和马闸。到了明代,椅子的形式已很多,如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

  凳,最早并不是我们今天坐的凳子,它是专指蹬具,相当于脚踏。它成为坐具,也是汉代以后的事。凳的形式有方圆两种,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影木心者,有各种硬木心者,有木框漆心者,还有藤心,大理石心者。宋代以后,用材及工艺都很讲究。









清 紫檀嵌竹丝梅花式凳
说明: 高46厘米,面径34厘米
  凳为五腿梅花式,紫檀光素座面,侧围牙子、罗锅枨,腿部正中起槽,当中填嵌竹丝,打洼束腰,浮雕冰梅纹。
  此凳造型优美,小巧精制,在做工和色调的处理上更是恰到好处,为清中期苏式作品。










清晚期 酸枝木镶螺钿公座椅(带几)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椅高96、长62.5、[宽47厘米, 几高80、长45、宽34厘米
  整套八椅四几共十二件。靠背上分别雕鹰、熊、雀、鹿等动物,以树石作陪衬,并镶嵌五彩螺钿。广州方言“雀”、“爵”同音,取“英雄爵禄”之意。广州人习惯上将这种形式的扶手椅称为公座椅,陈设于厅堂,既实用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在公馆、祠堂中尤为常见。




靠背椅

   靠背椅产生于南北朝,唐代以后使用的更加普遍。椅面一般为方形,有靠背,拱形搭脑。靠背椅的造型特点就是靠背无扶手,并且靠背搭脑不出头。这种椅子的靠背有不同形式,有称其为“一统碑式”椅子的。另一种被称为“灯挂椅”,他的横梁长出两柱,又微向上翘,犹如挑灯的灯杆,故而得名。在用材和装饰上,硬木、杂木、彩漆描金,填漆描金、各色素漆和攒竹等做法皆有之。明清时期的靠背椅制作更加精细。在选材方面,一般选用红木和楠木。



清晚期 紫檀镶理石靠背椅(带几)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椅高98、长58、宽50厘米, 几高80、长41、宽41厘米



清晚期 酸枝木镂雕龙纹小扶手靠背椅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96、长60、宽45厘米



清乾隆 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
说明:清宫旧藏 通高101厘米,长48厘米,宽39厘米
  此椅的搭脑、立柱、腿牙及底枨均以湘妃竹制成,惟靠背板心及椅面为黑漆木。背板板心上部饰描金福磬纹,中上部开圆形团寿透光,中部以下饰描金蝴蝶菊花纹。椅的黑漆座面无纹饰,座面之下安有攒拐子牙,四条腿直下,至底端安有管脚枨。
  此椅朴素清雅,结构简洁工整,竹制构件与黑漆椅面、背板相互衬托,为典型的清中期家具风格。





扶手椅

   有扶手的背靠椅的统称,除了圈椅、交椅外,其余的都叫扶手椅。其式样和装饰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常和茶几配合成套,以四椅二几置于厅堂明间的两侧,作对称式陈列。



清晚期 酸枝木镂雕龙纹扶手大椅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115、长72、宽51厘米



清道光 海山仙馆铭紫檀木扶手椅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105、长70、宽52.5厘米
  海山仙馆为清代广州富商潘仕成在荔湾的别墅,建于道光年间,是广州历史名园之-:此椅靠背嵌有”海山仙馆”铭,应为海山仙馆所用之物。




清 乌木七屏卷书式扶手椅
说明: 高82.5厘米,长52厘米,宽41厘米
  此椅通体用圆材。靠背、扶手仿窗棂灯笼锦式,共7屏,中间最高,两边依次渐低,卷书式搭脑高出椅背。座面下安罗锅枨加矮老,足端安四面平管脚枨,正面横枨下加罗锅枨,两侧及后面安云形角牙。
  此椅造型方正而用材圆润,构架空灵,保持了明式风格,然其座围采用攒框和活杆拼接,使后背垂直,则为由明向清过渡转化的风格特征。





圈椅

  圈椅,由交椅发展而来。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感到十分舒适,颇受人们喜爱。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我们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后来逐渐发展为专门在室内使用的圈椅。它和交椅所不同的是不用交叉腿,而采用四足,以木板作面,和平常椅子的底盘无大区别。只是椅面以上部分还保留着交椅的形态。这种椅子大多成对陈设,单独摆放的不多。圈椅的椅圈因是弧形,所以用圆材较为协调。圈椅大多采用光素手法,只在背板正中浮雕一组简单的纹饰,但都很浅。背板都做成“S”形曲线,是根据人体脊椎骨的曲线制成的,为明式家具科学性的一个典型例证。

  明代中后期,有的椅圈在尽头扶手处的云头外透雕一组花纹,既美化了家具,又起到格外加固的作用。明代人们对这种椅式极为推崇,因此当时多把它称为“太师椅”。更有一种圈椅的靠背板高出椅圈,并稍向后卷,可以搭脑。也有的圈椅椅圈从背板向两侧延伸通过边柱后,但不延伸下来。这样就成了没有扶手的半圈椅了,这种椅子造型奇特,可谓新鲜别致。

  圈椅是明代家具中最为经典的制作。明代圈椅,造型古朴典雅,线条简洁流畅,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天圆地方”是中国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观,不但建筑受其影响,也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之中。圈椅是方与圆相结合的造型,上圆下方,以圆为主旋律,圆是和谐,圆象征幸福;方是稳健,宁静致远,圈椅完美的体现了这一理念。从审美角度审视,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与书法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具有中国泼墨写意画的手法,抽象美产生的视觉效果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圈椅的扶手与搭背形成的斜度,圈椅的弧度,座位的高度,这三度的组合,比例协调,构筑了完美的艺术想象空间。
  


明 黄花梨螭纹圈椅
说明: 高103厘米,长63厘米,宽45厘米
  此椅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通过后边柱向前顺势而下形成扶手。背板稍向后弯曲,形成背倾角,颇具舒适感,板满雕双螭纹。四角立柱与腿一木连做,“s”形联帮棍。席心座面。座面下装壸门卷口,雕卷草纹。腿间管脚枨自前向后逐渐升高,称“步步高赶枨”,寓意步步高升。四腿外撇,称侧脚收分,意在增加器物的稳定感。圈椅为明代常见椅式,由交椅演变而来,上半部还留有交椅的形式。





玫瑰椅

  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常见的式样是在靠背和扶手内部装券口牙条,与牙条端口相连的横枨下又安短柱或结子花。也有在靠背上作透雕,式样较多,别具一格。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追溯起源,是吸取了宋代流行的一种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扶手椅并加以改进而成的。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画中一再出现,只需把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其大貌就很像明代广泛流行的玫瑰椅。为了轻便适用,小型的椅子不需要有脚枨,而扶手的下降,更是合理的改进,免得把坐者的两肘架得过高以致感到不舒适。





清 黄花梨六螭捧寿纹玫瑰椅
说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高88厘米,长61厘米,宽46厘米
  此椅靠背镶板透雕六螭捧寿纹,下以圆形螭纹卡子花支垫。扶手横梁下装壸门牙,浮雕螭纹。藤心座面,下装券口牙子,浮雕螭纹及回纹。圆腿直足,腿间装步步高赶枨。
  此椅靠背、扶手下壸门牙及座面下券口牙子装饰趣味颇浓,靠背的透雕纹样尤为精细雅致。




交椅
  坐具。因其交椅下身椅足呈交叉状,故名。据资料考证,起源于古代的马扎,也可以说是带靠背的马札。





  
  官帽椅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所谓四出头,实质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背板多为“S”型,而且多用一块整版制成。南官帽椅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作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椅背有使用一整版做成”S”形,也有采用边框镶板做法,雕有图案,美观大方。












清 紫檀嵌珐琅绣墩
说明: 通高52厘米,面径28厘米
  绣墩造型仿腰鼓,面、底径相若。上下两端各雕玄纹两道,玄纹外侧浮雕象征固定鼓皮的乳钉,玄纹之间以浮雕卷草纹卡子花界出6格,每格各嵌夔龙纹珐琅片一块。腹腔中间为6组海棠式开光,彼此衔接。开光内另镶紫檀木板,边缘雕出云纹圈,当中镶蝙蝠纹及宝相花纹珐琅片。
  此绣墩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床榻


        我国床的历史很早,传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箦床,吕望作榻。有关床的实物当以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彩漆床为代表。汉代刘熙《释名·床篇》云:“床,自装载也”,“人所坐卧曰床”。当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西汉后期,又出现了“榻”这个名称,它是专指坐具的。《释名》说:“长狭而卑者曰榻”,“榻,言其体,榻然近地也,小者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榻是床的一种,除了比一般的卧具矮小外,别无大的差别,所以习惯上总是床榻并称。

  直到六朝以后的床榻,开始打破了传统习惯,出现了高足坐卧具,此时的床榻,形体都较宽大。唐宋时期的床榻大多无围子,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使用这种无围栏的床榻,一般是须使用凭几或直几作为辅助家具。

  辽、金、元时期,三面或四面围栏床榻开始出现,做工及用材都较前代更好。到了明代,这种床榻已盛行,结构更具科学性,装饰手法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如①架子床。通常的做法是四角安立柱,床顶安盖,俗谓“承尘”,顶盖四围装楣板和倒挂牙子。床面的两侧和后面装有围栏,多用小块木料做榫拼接成多种几何纹样。因为床有顶架,故名架子床。②拔步床。其外形好像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围栏。还有的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廊子,廊子两侧放些桌凳小家具,用以放置杂物。拔步床虽在室内使用,却很像一幢独立的小屋子。③罗汉床。它的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最简单的用三块整木板做成。围栏两端做出阶梯型软圆角,既朴实又典雅。

  清代床榻在康熙以前大体保留了明代的风格和特点,乾隆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清代风格。其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以致志向繁缛奢靡,造作俗气。







清晚期 酸枝木镶螺钿贵妃床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106.5、长185.5、宽60.5厘米



清中期 紫檀荷花纹床
说明: 高116.5厘米,长224厘米,宽132.5厘米
  此床紫檀质,面装屉盘,面下束腰,鼓腿膨牙,内翻马蹄足,床面上装三屏风式床围。束腰及牙条浮雕荷花莲蓬纹,腿、足部雕密不露地的荷花纹,床围透雕荷花莲蓬纹。
  此床的雕刻采用穿枝过梗的手法,使得纹饰彼此贯通,连成一体。荷花枝叶蔓延,生动逼真,与木材之坚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得起“工精料良”四字。





架子床

  汉族卧具。床身上架置四柱、四杆的床。有的在两端和背面设有三面栏杆,有的迎面安置门罩,更有在前面设踏步并加设—罩(拔步床)等。式样颇多,结构精巧,装饰华美。装饰多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花马山水等为题材,含和谐、平安、吉祥、多福、多子等寓意。风格或古朴大方,或堂皇富丽。



清 黄花梨月洞门架子床
说明:清宫旧藏 高227厘米m,横247.5厘米,纵187.5厘米
  床由床屉、床围、立柱、月洞门、倒挂牙子及床顶等多件组成。各结合部位均用活榫,便于分解组合。床身正面装椭圆形门罩,民间常称此为月亮门。床围以三部分组成,均为雕如意云头纹加十字形构件攒成透棂。床面为棕屉,上附花眼藤席。床面下高束腰,周围用竹节形矮佬界出16格,格内镶板,并浮雕花鸟蔬果,图案无一相同。束腰下承托腮。四面牙板与腿足作成壶门形。牙子边缘起线,对称浮雕螭纹及卷草纹。四腿三弯式,云纹足。此床之雕饰十分精致。




罗汉床

      弥勒榻一般体形较大,又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类型。有束腰且牙条中部较宽,曲线弧度较大的,俗称“罗汉肚皮”,故又称“罗汉床”。罗汉床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实用家具。



明 黄花梨十字连方罗汉床
说明: 高89.5厘米,长198.5厘米,宽93厘米
  床身通体以黄花梨木制成,床围以十字连方的形式攒成。后背上层双横梁,中间以矮佬分为数格,镶嵌带有梭形开光洞的绦环板,唯两端的绦环板没顶到头,疑为后改。席心床屉,下衬硬板。屉面下带束腰,壼门式牙条,边沿起线并与腿子里口边缘交圈。拱肩三弯腿,外翻云纹足。
  此床造型简练舒展,上繁下简,相互呼应,具有浓厚的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明 黄花梨卷草纹藤心罗汉床
 说明: 高88厘米,长218厘米,宽100厘米
   罗汉床设三屏式床围,每面均装壸门圈口。藤心床面。壸门牙上雕卷草纹。三弯腿,涡纹足。腿、足上亦雕卷草纹。
  此床造型简练舒展,尤其是壸门圈口围子,通透中显出几分轻便灵秀,为明式风格的典型作品。





拔步床

  拔步床,又叫八步床,在《鲁班经匠家境》中被分别列为“大床”和“小床”两类,其实是拔步床的繁简两种形式。拔步床的独特之处是在架子床外增加了一间“小木屋”,从外形看似把架子床放在一个封闭式的木制平台上(这种平台北京或称“地平”)平台长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平台四角立柱,镶以木制栏围,有的还在两边安上小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长廊。长廊两侧可以安放桌、凳类小型家具,用以放置杂物。这种床形体很大,床前有相对独立的活动范围,虽在室内使用,但宛如一间独立的小房子,这种家具在南方比较常见,床架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挂帐子。
  拔步床造型奇特,整体就像架子床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在室内如同一个独立的小屋子一般。平台长出床沿二三尺,四周镶木质围栏,还有在两边安上窗户,使床前形成一个小走廊,走廊两侧放置桌椅或其它杂物。这种床常常用在南方,四周的床架可以悬挂帐子用以避蚊。



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床·明·中期
  此床通高2460,长2390,宽2320mm,体形庞大。拔步床也称“八步床”示其巨大。挂檐及横眉部分均镂刻透雕,表现古代人物故事;前门围栏及周围档板刻有麒麟、凤凰、牡丹、卷叶等纹样,刀法圆熟,工艺高超,体现出明代中期的典型风格。
  据《通俗常言疏证》引《荆钗记》:“可将冬暖夏凉描金漆拔步大凉床搬到十二间透明楼上”,并谓:“今乡村人尚云拔步床,城市人反云踏步床,非也”。拔步床即床体外设置踏步,且踏步上设架如屋,即有飘檐、拔步及花板。架子外再设架子的“大床”。









屏联



        屏风的使用在西周早期就已开始,称之为“”。最初是为了挡风遮蔽之用,后来不断发展,品种趋于多样化,不仅有高大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屏风,也有较小的床屏、枕屏,有专用的,也有纯装饰性的陈设品。

  汉唐时期,几乎有钱人家都使用屏风。其形式也较前代有所增加,由原来的独扇屏发展为多扇屏拼合的曲屏,可叠,可开合,汉代以前屏风多为木板上漆,加以彩绘,自从造纸术发明以来,多为纸糊。

  屏风的种类有地屏风、床上屏风、梳头屏风、灯屏风等;而若以质地分则更多,如玉屏风、雕镂屏风、琉璃屏风、云母屏风、绨素屏风、书画屏风等等,不一而足。

  明代以后出现了挂屏,已超出了屏风的实用性,成为纯粹的装饰品。





清乾隆 乾隆御制《穿杨说》屏风
说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共12扇 高282厘米,每扇宽54厘米
  屏心为乾隆皇帝御笔《穿杨说》,纸地墨书,行楷,全篇共538字,分别裱贴于12扇屏风上。文末“御笔”两字下钤“乾”、“隆”2印。屏风下部裙板为红漆地,饰线刻戗金双龙捧寿纹。
  此屏风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专为御书《穿杨说》而制作。乾隆皇帝读《战国策》时对“百步穿杨”的说法产生怀疑,便召善射名手试验,无人成功,遂作《穿杨说》一篇以抒己见,认为“百步穿杨”不合事物情理,不是射中一叶,而是射中杨树。如果专指杨树叶而言,亦非指定的一叶,而是一树之叶,从而申明读书要辨真伪,明事理。其行文字迹潇洒流畅,苍劲有力,一气呵成。




清 紫檀边座嵌玉石花卉宝座屏风
说明: 通高237厘米,屏高204厘米,座高33厘米,通宽304厘米,中屏宽48厘米,侧屏宽38厘米
  此屏为九联活页八字式。光素紫檀木边框,嵌凿绳纹铜钱。屏心米黄色地,分联镶嵌各色玉石花卉,每联首均刻乾隆题诗。屏每联上下端饰紫檀木雕开光勾莲花纹,并各附紫檀木雕如意纹边开光勾莲毗卢帽,下设紫檀雕开光勾莲沿板三联木座,黑漆描金云蝠纹屏背。
  此种紫檀雕刻嵌饰百宝的工艺以其精妙华美著称当世,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赞云:“其费心思工本,为一代之绝。”





地屏

        大屏风则特指落于地面,俗称“地屏”。



清乾隆 紫檀嵌玉云龙纹地屏
说明: 高156厘米,横234厘米,厚53厘米
  地屏紫檀木制成。底座两侧作成十字形,各有三个站牙抵夹。屏心两面装饰工艺不同,正面嵌以碧玉碾琢的海水江牙及云龙纹图案,周边饰绦环四道。背面以描金漆手法装饰,所饰图案与正面相同。地屏上端装云龙纹屏帽。
  乾隆时代处于清代鼎盛时期,各项手工艺技术高度发展。嘉庆以后,国力衰退,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下降。此件乾隆时期的地屏代表了清代家具艺术的最高水平,且大件嵌玉制品存世量极少,愈显珍贵。





围屏

        可以折叠的屏风。一般有四、六、八、十二片单扇配置连成。因无屏座,放置时分折曲成锯齿形,故别名“折屏”。围屏屏扇屏芯装饰方法一般有素纸装、绢绫装和实芯装,又有书法、绘画、雕填、镶嵌等表现形式。
  是明清时期常用的家具,一般应该是曲折V形放置!




清 紫檀嵌染牙广韵十二府围屏
说明: 横530厘米,通高192厘米
  围屏的边框用紫檀木制做,其上以银丝錾夔纹和蝙蝠纹。围屏共12扇,分别以图案和文字描述广西历史上十二府的风貌,从左至右依次为:桂林府、平乐府、浔州府、南宁府、思恩府、镇安府、柳洲府、庆远府、太平府、泗城府、郁林府、梧州府。每扇屏从上至下由4部分组成:上方的眉板镶嵌用象牙雕刻的蔬菜或果品;中间是以象牙雕刻并施以五彩描绘的一府风景,艺匠们将秀雅清丽的山水和当地的人物风情琢刻在高89cm、宽36cm的屏心上,岩岭幽渺,风光无限,众多人物各尽其态,历历在目;下方镶嵌象牙板一块,雕刻本府名称、历史和地理位置等说明文字;最下方的裙板镶嵌象牙雕刻的各式博古图。
  据《清史稿·广西地理志》记载,广西十二府的名称在雍正七年(1729年)已完全形成。再以此围屏的做工、技巧、艺术风格推断,应是一件清代乾隆朝初期由广西制造的贡品。其艺术手法相当高超,反映了清代中期广西手工艺的发展水平,对研究广西牙雕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清乾隆 金漆点翠玻璃围屏
说明: 高174厘米,宽390厘米
  围屏由12扇组成,下承八字形底座。屏框黑漆地,以描金手法装饰各式折枝花卉。屏心黑色沙地,以点翠技法镶嵌各种花卉。每扇屏框内镶透明平板玻璃。裙板饰蘷纹端角,中间为描金折枝花卉。围屏周边以金漆彩绘的边牙及屏帽作装饰。
  此围屏整体造型稳重大方,装饰图案色彩艳丽,堪称清乾隆时期家具艺术的精品。





插屏

    几案上的一种摆设。于镜框中插入图画或大理石、彩绘瓷版等,下有座架。插屏一般都是独扇,形体大小各异。大的约有3米高,多设在室内当门之处,根据房间和门户的大小,来确定其高度;小的则只有20厘米。插屏和多扇座屏的作用相差不多,主要是用来挡风和遮蔽,在室内,它又有装饰作用。这种插屏以双面心为佳,如果是以山水、风景为内容,则更美。由于山水、风景都具有由近及远、层次分明的特点,虽置于室内,却能起到开阔视野、消除疲劳的效果,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
  插屏的材质一般有:缂丝、竹雕、紫檀、青白玉、镶嵌瓷板、各种名贵木材等。



清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说明:清宫旧藏 高36厘米,宽31厘米,厚17厘米
  插屏主要框架为紫檀木制,由屏框、站牙、屏心三部分组成。屏框下缘透雕相向的夔龙纹,上缘及左右两侧浮雕卷云纹。站牙亦透雕出夔纹形象。屏心镶嵌一块青玉,从上至下透雕猪、豹、兔、羊等群兽形象,屏心下部两侧对称凸出两只昂起的鹰首。插屏背板素面,卸下后可见里面圆形铜镜,衬托着屏心正面的群兽玉雕。此屏紫檀雕夔龙及云纹华美,玉雕精细严整,为清代宫廷生活中的观赏品,日常陈设于案几上,体积虽小而气韵颇饱满。




清中期 牙雕三阳开泰图插屏
说明:清宫旧藏 通高60厘米,屏心纵46.6厘米,横33.8厘米
  插屏边框以红木制,屏心为染牙,镂雕、镶嵌三羊婴戏图。松梅下,竹石曲栏前,一童骑羊,一童掌扇,一羊随行,又一童手执树枝驱策一羊,组成一幅“三阳开泰”图。曲栏间之染牙地子嫩绿可爱。屏背面为洒金黄绢地,行楷书唐代诗人朱延龄五言诗《秋山极天净》:
  雨洗高秋净,天临大野闲。葱茏清万象,缭绕出层山。
  日落千峰上,云销万壑间。绿萝霜后翠,红叶雨来殷。
  散彩辉吴甸,分形压楚关。欲寻霄汉路,翘首愿登攀。
  插屏的画面以清代画家姚宗翰的画稿为蓝本,运用了雕牙、染色、洒金沙等多种工艺手法,制作精湛,堪称清宫陈设品中之佳构。




挂屏

        贴在有框的木板上或镶嵌在镜框里供悬挂用的屏条。
        清初出现挂屏,多代替画轴在墙壁上悬挂,成为纯装饰性的品类。它一般成对或成套使用,如四扇一组称四扇屏,八扇一组称八扇屏,也有中间挂一中堂,两边各挂一扇对联的。这种陈设形式,雍、乾两朝更是风行一时,在宫廷中皇帝和后妃们的寝宫内,几乎处处可见。明代以前,屏风多趋于实用,主要用于遮蔽和作临时隔断,大多是接地而设。好奇者出于欣赏目的,做炕屏(设在寝室后墙,充当炕围子)、桌屏(陈设在条案和书桌上的小型插屏)等,形制虽小,却不失屏风的形式。挂屏和小插屏所不同的是,它己脱离实用家具的范畴,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陈设品。



清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说明: 长163厘米,宽118.5厘米
  紫檀框雕夔龙纹,屏面蓝绒地,画面中用黄金制成山石、小草、桂树以及流云、明月等饰纹,满目金秋美景。屏面左上角有嵌金楷书乾隆“御制咏桂”诗一首:
  金秋丽日霁光鲜,恰喜天香映寿筵。
  应节芳姿标画格,一时佳兴属唫篇。
  赓歌东壁西园合,风物南邦北塞连。
  幽赏讵惟增韵事,更因丛桂忆招贤。
  金挂屏精美典雅,制作精良,流行于乾隆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锤錾工艺的成就。












柜架


        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

  古代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却是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古代还有“”这个名称,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汉代有了箱子这个名称,器物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两晋以后又有了“”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

  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柜橱类家具也丰富多彩。如:

  1、闷户橱。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上较桌案发展了一步;
  2、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
  3、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
  4、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总之,箱柜也和其他家具一样,因用途不同而制法多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既美观又实用。









清 紫檀龙凤纹立柜
说明: 高162厘米,长83.5厘米,宽32厘米
  立柜紫檀质,对开门,框内落堂镶板,雕夔龙夔凤上下飞舞。门框外侧边各嵌铜镀金錾花活页两对。两门间嵌铜镀金錾花面页,安云形拉环三枚,上装活动立栓。柜内有抽屉架,安抽屉两具。门下为柜膛,膛面雕双夔龙纹。柜膛内有闷仓,闷仓上装两块活动仓板。四腿直下,包铜套足。
  此柜做工精美,雕饰繁缛,所雕龙首凤头颇具古玉遗韵,而龙凤之身形婉转好似卷草,两种风格在此完美交融。这种既存古意又有新意的纹饰应符合乾隆朝好古、仿古之风尚。




清早期 黄花梨柜格
说明: 高200厘米,横106厘米,纵12厘米
  柜格黄花梨木制,上部之格三面开敞,四边雕五宝珠牙条和圈口。下部之柜对开门,柜门为平素面。柜内中部有两抽屉,屉面中心配铜拉手 。两腿间安直牙条,方腿直足。
  此柜格造型质朴,几无雕饰,从而愈显现出黄花梨材质的自然之美。此柜格主要体现了明代家具的风格,只有五宝珠和圈口的出现表明其已具有清代家具的一些特征。




明 黄花梨连三柜橱
说明: 高91厘米,长215.5厘米,宽60.5厘米
  柜橱黄花梨木制,案形结构,橱面两头翘起,面下两端与橱身相连处有花牙。橱面下设三具抽屉,装白铜拉手、插销及锁鼻。抽屉下为柜,对开两扇门,门旁有可装卸的余塞板。四腿外撇,侧脚收分。
  此橱具有桌案和柜两种功能,既可储物,又可作桌案使用。这张黄花梨连三柜橱做工精细,是明式家具的标准器。










清中期 朱漆雕填描金花卉纹架格
说明:清宫旧藏 高166厘米,横94.5厘米,纵48.5厘米
  “架格”亦称书格,其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4足,取横板将架之空间分隔成若干层,层板左右或设栏杆,或安券口,有的后面设背板,有的在中间安设抽屉,其式样多变,不拘一格。
  此架格方材,格分3部分,上部分两层,四面全敞,中有格板相隔;中部为3行平行的抽屉9个,抽屉脸上有椭圆形把手;下部正面装鱼肚形圈口,其余三面装板。格身满饰填漆描金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描金莲纹、描金兽面纹及描金草龙戏珠纹。架格直足,足间装罗锅枨,几乎接近足端,枨上又装矮佬。
  此架格设计奇特精巧,装饰繁缛丰富,充分体现了清代家具“工精料细、苛求华美”的风格特点




清康熙 黑漆嵌螺钿花蝶纹格
说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高21厘米,长114.5厘米,宽57厘




博古架

  室内陈列古玩珍宝的多层木架。是类似书架式的木器。中分不同样式的许多层小格,格内陈设各种古玩、器皿,故又名为“十锦槅子”、“集锦槅子”或“多宝槅子”。每层形状不规则,前后均敞开,无板壁封挡,便于从各个位置观赏架上放置的器物。
  博古架上放什么东西合适且好看
  博古架上可摆放一些,玉器、陶瓷、瓷器、鎏金。(古灵精怪)的新旧兿术品古玩。
  古:有历史价值。
  灵:手工灵巧。
  精:不要太滥,要有代表性。
  怪:奇特少见。


清晚期 黄花梨博古格
说明: 高112.5厘米,横80厘米,纵32厘米
  此格通体以优质黄花梨木制。齐头立方式,正面开七孔,其中一孔装门,高低错落,上部镶透雕拐子纹花牙,下部镶瓶柱式栏杆。格下部正中对开两门,门心板对称浮雕梅花。门内有小抽屉一具。两腿间装垂云纹洼堂肚下牙。格两侧为四段攒框镶绦环板,分别浮雕拐子纹及博古纹。
  此件木格以中国传统的木器做法和装饰风格为主,惟开孔下部所镶瓶柱式栏杆带有西洋意趣。这类作品多出自清宫造办处木作之手。




中药柜

  中药柜:亦称中药橱、药柜子、药斗子,贴墙摆放;其高不过鼻(1.60米,我国普通人身高为1.60—1.80米),宽不超臂展长度(两臂伸展宽度1.70米)。有“平视观上斗,展手及边沿”的特点。由于药柜上下左右七排斗(不包括底层的三个四格抽屉),故又称七星斗柜。因其调剂药品,方便易取,找药容易,故又有“抬手取,低头拿,半步可观全药匣”的特点。斗面呈长方形(左右宽20厘米,上下高15厘米),稍微高出柜面(0.2~0.3厘米),四边倒棱,加之醒目规律的黑色隶书药名,使整体斗柜表面布局层次分明,雅致美观,白色洁净,紫红古朴,为历代名家之首选。一斗三格,等份正方,可容普通根茎质重饮片1千克(1公斤),故称斤斗。药斗内右侧斗傍上面镶嵌有可涂擦的标价板,以便零售,且以10克为准。对盛装含糖及黏液质较多饮片的药斗,加装抽拉斗盖,以防污染。斗柜特点:放置药品种类多,方便药品调剂,是医院、药店等中药饮片经营者的必备药柜。



明 黑漆描金双龙纹药柜
说明:清宫旧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高94.5厘米,宽78.8厘米,纵57厘米
  药柜通体髹黑漆,形制为一封书式。长方形双门作对开式,有腰串两根。采用格子门的式样,为当时惯用的做法。门正面及柜两侧面饰描金开光,内描金升降双龙戏珠纹,门里面及柜背面为松、竹、梅、蝶和茶花图案。柜内中心有八方旋转式抽屉80个,两旁各有长屉10个,每屉分为3格。共可盛药140种。每个抽屉的外面绘有泥金标签,尚留有墨笔药品名的字迹。最下层另有3个大抽屉。柜上装有铜饰件,柜门的铜合叶为球状。药柜背面有泥金填刻楷书“大明万历年造”六字款。
  此柜的金色纹以黑漆作底,山石图案还采用了绘画中皴点的方法,此做法可称为黑漆理描金。






其他



民国 酸枝木镶螺钿半边台
说明: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83.5、长113.5、宽49厘米







清中期 紫檀平角条桌
说明: 高88.5厘米,长174厘米,宽45厘米
  桌体紫檀木制,平角立方式。桌面与桌腿的连接为粽角榫结构,面下用直材攒成罗锅枨。桌面与枨子之间用双矮佬支撑桌面。直腿,内翻回纹马蹄足。
  此条桌造型简练舒展,结构科学合理。




早期 紫檀卷云纹炕桌
说明: 高37.5厘米,长108.5厘米,宽70.5厘米
  桌面冰盘沿下雕仰莲纹。打洼束腰,托腮上浮雕连续如意云头纹。牙条与牙边、腿内侧边相连,边沿凸起阳线,牙条每面各雕四朵大卷云纹。鼓腿膨牙,内翻回纹马蹄。
  紫檀家具多素面,此桌仍为明式,但纹饰雕刻已趋繁多,当处于紫檀家具由简单朴素向繁缛华丽发展的过渡时期。




清早期 填漆戗金龙戏珠纹宴桌
说明: 高86厘米,长135厘米,宽101厘米
  宴桌木胎髹红漆。桌面双层。上层桌面四边起拦水线,正中葵花式开光,内饰线刻戗金双龙戏珠纹,四角及四边亦饰龙戏珠纹,侧沿饰云纹;下层桌面整齐地镂4排24个圆孔,为稳固其上所置之碗足而设,孔间饰升龙。高束腰分格镶绦环板,饰龙纹,束腰四角带角牙。拱肩三弯腿,外翻卷云式足,壸门式牙条与腿交圈。牙条及腿足饰龙戏珠纹,壸门曲边髹金漆。
  此桌是清前期皇帝用膳的宴桌,制作考究,装饰华丽,体现了皇家独有的气派。





清中期 紫檀雕花长桌
说明: 高93.5厘米,长208厘米,宽64.5厘米
  此桌紫檀木制,无束腰,桌面与桌腿间为粽角榫结构,四面齐平。桌沿下的牙子透雕拐子式云纹,当中打洼。桌沿与腿边缘起线,中间微微鼓起,即俗称的混面双边线。方材直腿,回纹马蹄足。
  此桌材美工精,具有很高的水平。








宝座

      本指神佛或帝王的座位。后泛指尊贵的席位,即显赫的或重要的人物专用的椅子;亦指这种椅子所象征的地位。



清早期 金漆龙纹宝座
说明:清宫旧藏 高165厘米,长109厘米,宽60厘米
  宝座通体髹金漆,五屏式座围,靠背三扇,左右扶手各一扇,五扇的高度从背部中央到两侧扶手依次递减。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均透雕龙纹,靠背搭脑中间高两侧低,两端作出垂云纹翘头。三扇背屏上安有横枨,分3段嵌装绦环板,上段及中段雕饰云纹和龙纹,下段锼出壸门亮脚。座面嵌装硬板,座面下束腰上铲地浮雕结子花。束腰上下有莲纹托腮,窪堂肚牙子上满地浮雕睚眦纹,四条腿作鼓腿膨牙状,足端雕外翻的狮足,足下踩有厚硕的须弥底座,显得端庄稳重。
  此供座为奉先殿所用之物,是清宫中供奉于神位前的宝座。




清 紫檀雕荷花纹宝座
说明: 通高109厘米,宽98厘米,纵78厘米
  宝座通体紫檀木。座面方中带圆,素面。座面以下束腰,鼓腿膨牙,带托泥。靠背、扶手做成七屏式,活榫安装。宝座整体满饰荷花、荷叶纹,靠背枕头处之宽厚横木雕成一柄荷叶形,雕工光滑圆润。
  此宝座属单独陈设类的家具,在宫中往往和屏风、宫扇共用,设在屋宇明间的正中,位置固定而不轻易挪动。
  宝座取材厚重,木质精美,造型圆浑,舒适耐用。宝座上的荷花、叶、梗、藕皆以自然形态布满整体,颇类元明时期雕漆花卉器物上的雕刻手法,在传世的明代家具中仅此一件。




明末 剔红夔龙捧寿纹宝座
说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通高102厘米,横101.5厘米,纵67.5厘米
  宝座木胎,通体剔红花纹,卷曲纹搭脑,靠背透雕夔龙捧寿纹,两侧扶手亦透雕夔纹,座面边框雕回纹,座面下束腰上雕刻连回纹,有托腮,直牙条,鼓腿膨牙,内翻卷珠式足,下承托泥。
  此宝座无论靠背、扶手还是座面、腿牙之上均雕刻缠枝花纹,枝叶满布,密不露地,从雕刻风格看,应为明末清初的作品。



树围

    树围,又名护树围子,为庭院中护花木之用。此树围雕刻精美,为传世孤品。


明 黄花梨镂雕捕鱼图树围
说明: 高94.4cm,长109cm,宽62.5cm
  树围四面镂空,每面分三层打槽装板。前后两块围板上层透雕葡萄纹;中间透雕捕鱼图,刻画渔夫摇橹、撒网的生动情景;下层为菱花式透棂。左右两块围板纹样与前后两块基本相同,只是中间为透雕花卉图。腿间有云头形壸门牙板,方腿直足。围板之间以活榫连接,可拆分成四块。
  树围,又名护树围子,为庭院中护花木之用。此树围雕刻精美,为传世孤品。






镜台

      家具。镜奁之大者,兼储妆饰品,上可架镜,故名镜台。《初学记·魏武杂物疏》:“镜台出魏宫中,有纯银参带镜台一,纯银七子贵人公主镜台四。”《法书要录·古今书评》:“衞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


清 黄花梨五屏风式凤纹镜台
说明:清宫旧藏 高77厘米,宽49.5厘米,纵35厘米
  屏风、镜台两部分均为黄花梨木。台座以上为五屏风式,屏风脚穿过座面,植插稳固。中扇最高,向左右递减,并依次向前兜转。搭脑挑出,头作龙头或凤头状。台座为柜式,两开门,内设抽屉三具。横枨下有屈形牙板,四腿施双灯草线并凸出座面,与座面望柱相连形成拦板。柱头与腿上端均雕一狮,与柱、腿为一木连作。
  镜台雕刻的图案以龙、凤、莲、狮纹为主。屏风四边扇全部透雕龙纹、缠枝莲纹等,惟正中一扇用龙凤纹组成圆形图案,外留较宽的板边,不施雕刻,至四角再镂空透雕,运用虚实对比的手法,使透雕部分突出。使用时,有一木架置台座上承接圆镜,镜面斜倚在屏风上,使器物更见和谐。










明 黄花梨官皮箱
说明: 高38厘米,长37厘米,宽26.5厘米
  箱盖内有一方形浅屉。箱正面为对开门,内分三层,设抽屉5具。箱盖、门上安铜饰件,箱体两侧装铜提手。下有座台,底边为壸门式曲边。
  此箱为官员出行时盛物之用,明代使用较多



清初 红漆描金龙纹箱
说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通高117.5厘米,横73.5厘米,纵57.5厘米
  箱体红漆地,四面及盖顶均采用彩金象手法饰深浅不同的两种云纹,用黑漆理手法饰龙纹。箱子下部有两穿孔,以便于穿绳。底座髹漆,束腰下鼓腿膨牙内翻马蹄,带托泥。
  从云纹和龙纹装饰及漆色的风格特点判断,此箱应为康熙时制品。箱体作工精细,龙纹及云纹线条流畅,表现出较高的绘画功底和漆艺技能,为清初具代表性的漆家具。




清 柏木冰箱
说明: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高82厘米,长91厘米,宽90厘米
  冰箱柏木质。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4个铜钱纹开光,用于将箱盖提起。箱内设一层格屉。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格屉下放置冰块,将食品置于屉板之上,而箱内四壁用铅皮包镶,可以隔绝外面的热气进入箱内,利于冰块保持低温,对箱内储藏的食品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冰箱外部的两个侧面各安两个铜提环,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处均包镶铜片,足下连托泥。此冰箱造型简洁实用,设计巧妙,颇具实用性。






衣架



明 黄花梨龙首衣架
说明: 高188厘米,长191.5厘米,宽57厘米
  衣架搭脑两端雕出须发飘动的龙首,中牌子上分段嵌装透雕螭纹绦环板。立柱下端有透雕螭纹站牙抵夹,如意云头式抱鼓墩。中牌子下部和底墩间原有横枨和棂板,现尚存被堵没的榫眼痕迹。各部榫卯均为活榫,可拆装。
  衣架为卧室家具,脱下的衣物可搭在搭脑和中牌子的横杆上。因古代皆穿长袍,所以衣架也做得较高而使衣物不至垂地。此件衣架造型简洁明快,合乎实用,装饰纹样具有鲜明的皇家风格。





肩舆

  即轿子。起初只是作为山行的工具,后来走平路也以它为代步工具。初期的肩舆为二长竿,中置椅子以坐人,其上无覆盖,很像四川现代的“滑竿”。后来,椅子上下及四周增加覆盖遮蔽物,其状有如车厢(舆),并加种种装饰,乘坐舒适。这种轿子就是“轿舆”,唐宋以后盛行的就是这一种。抬轿子的人数因轿子的种类而异,少则二人,多则数人。清代有所谓“八抬大轿”,用八个人抬,这是高级官员乘坐的。



明 花梨肩舆
说明:现藏于故宫博物馆 横64厘米,纵58厘米,高107.5厘米
  肩舆的形制与圆后背圈椅类似。靠背板、鹅脖及联帮棍上均挂有夔纹角牙,靠背板之下有云纹亮脚,靠背板下的三面嵌装四段带有炮仗洞开孔的绦环板,绦环板下为高束腰,束腰上嵌装绦环板,两根抬杆正好可夹在束腰里。座面之下的腿足间装券口,足端踩在长方形高束腰台座之上,台座面装藤屉。肩舆的座面、束腰及台座的四边均嵌有铜镀金包角。
  此肩舆为仿圈椅的形式制作而成,靠背与扶手使用圆材,一木连做,弧线圆婉流畅,雕刻花纹精湛传神,造型洗练大方,其悦人的艺术效果已远远的超出了实用价值。






关于家具的一些术语



挤楔



 

    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魔术

    从一件损坏了的,很脏的,松开了的或畸形的家具到恢复到它原来的面目,完整的形状并给予一个崭新的生命,这整个过程就叫做魔术。这不仅需要用心去理解,还需要由世代相传的一流手艺。这是古董家具的精髓所在。



瘿木


缅甸花梨木瘿木(树瘤、影子木)名片盒

    亦称影木,“影木”之名系指木质纹理特征,并不专指某一种木材。据现在北京匠师们讲,有楠木影(或作瘿)、桦木影、花梨木影、榆木影等。《博物要览》介绍花梨木产品时提到:“亦有花纹成山水人物鸟兽者,名花梨影木焉。”我国辽东、山西、四川等地均有生产。《博物要览》卷十云:“影木产西川溪涧,树身及枝叶如楠。年历久远者,可合抱,木理多节,缩蹙成山水人物乌兽之纹。”书中还提到《博物要览》一书的作者谷应泰曾于重庆余子安家中见一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二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



          《新增格古要论》中有骰柏楠一条云:“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骰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按《博物要览》所说瘿(影)木产地、树身、枝叶及纹理特征与骰柏楠木相符,估计两者为同一树种。

    《古玩指南》中提到:“桦木产辽东,木质不贵,其皮可用包弓。惟桦多生瘿结,俗谓之桦木包。取之锯为横面,花纹奇丽,多用之制为桌面、柜面等,是为桦木影。”

    影木的取材,据《新增格古要论》骰柏楠条和《博物要览》影木出产品第条介绍,似乎取自树干,把其木纹形态描绘为“满架葡萄”。而《新增格古要论》“满架葡萄”条中记载:“近产岁部员外叙州府何史训送桌面是满面葡萄尤妙。其纹脉无间处云是老树千年根也。”我们现在还时常听到老师傅们把这种影木称为桦本根、楠木根等。可知影木大多取自树木的根部,取自树干部位的当为少数。

    取自树干部位的多取树之瘿瘤,为树木生病所致,故数量稀少,瘿木又可分南瘿、北瘿,南方多枫树瘿,北方多榆木瘿。南瘿多蟠屈奇特,北瘿则大而多。《格古要论·异木论》瘿木条载:“瘿木出辽东、山西,树之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花大而粗,盖树之生瘤者也。国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而坚硬,好做马鞍鞒子。”

    这里所说的影木和瘿木,取材部位不同,树种也不一样,但纹理特征却大体一致,制成器物后很难区分,以致人们往往把影木和瘿木混称,有的通称影木,有的通称瘿木,由于瘿木比其他材料更为难得,所以大都用作面料,四周以其他硬木镶边,世人所见影木家具,大致如此。




开门

      成语“开门见山”的腰斩,用来评价一件无可争议的真货。也有呼作“大开门”的,那就更富江湖气了。



爬山

  原来用于评价修补过的老字画,过去旧货行的人将没有落款或小名头的老画挖去一部分,然后补上名字的题款,冒充名人真品。而在老家具行业,特指修补过的老家具。


叉帮车

  就是将几件不完整的家具拼装成一件。此举难度较大,须用同样材质的家具拼凑,而且还要照顾到家具的风格,否则内行一眼就能看破。要看清物器是否完整,是否有拼接或修改,用行话说,是“头茬货”还是“叉帮车”。


生辣

    指老家具所具有的较好的成色。



包浆


这上面没有漆没有蜡,是包浆使它光洁鲜亮。

    老家具表面因长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迹,因为有汗渍渗透和手掌的不断抚摸,木质表面会泛起一层温润的光泽。



皮壳

    特指老家具原有的漆皮。家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木材、漆面与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被慢慢风化,原有的漆面产生了温润如玉的包浆,还有漆面皲裂的效果。



做旧
   


    用新木材或老料做成仿老家具,以及在新家具上做出使用痕迹,以鱼目混珠。


年纪

    老老家具的年分。



吃药
 
    指买进假货。



掉五门

    这是苏作木匠对家具制作精细程度的赞美之语。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后,将同样的几只置于地面上顺序移动,其脚印的大小、腿与腿之间的距离,不差分毫。这种尺寸大小相同、只只脚印相合的情况,就叫“掉五门”。



后加彩



 

    指在漆面严重褪色的老家具上重新描金绘彩,一般多用于描金柜。



蚂蟥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因浅浮雕的凸出部分呈半圆状,形似蚂蟥爬行在木器表面,故得此名。



玉器工



  特指家具表面的浅浮雕参照了汉代玉器的纹饰和工艺,在硬木家具上比较多见。



坑子货

    指做得不好或材质有问题的家具,有时也指新仿的家具和收进后好几年也脱不了手的货色。



叫行

    同行间的生意,也称敲榔头。



洋庄

  做外国人的生意。



本庄

    做国内人的生意。



鼓腿膨牙



  指家具的腿部从束腰处膨出,然后向后内收,顺势作成弧形,足部多作内翻马蹄行。



三弯腿



    将桌类家具的腿柱上段与下段过渡处向里挖成弯折状,弯腿家具的足部多为内翻成蹄形。



落膛





  指闷户柜、圆角柜等家具抽屉或门下面的空间,因不易被发现,可用于存放一些比较贵重的物品。



束腰



      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是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分。有束腰的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指在家具面沿下作一道向内收缩、长度小于面沿和牙条的腰线。束腰有高束腰和低束腰之分,束腰线也有直束腰和打洼束腰之分。束腰家具是明式家具的重要特征。



托泥





 

      指家具的腿足之下另有木框或垫木承托,可以防止家具腿受潮腐烂,这一木框或垫木就是托泥。供桌和半月桌一般会有托泥。



硬屉与软屉

    硬屉指家具椅面、榻面用木板镶作,软屉则指用藤面编制成面芯。



抱肩榫





        指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所用的榫卯。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夹头榫



  这是案形结体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四只足腿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腿足的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使外观腿足高出牙条及牙头之上。这种结构能使四只足腿将牙条夹住,并连结成方框,能使案面和足腿的角度不易改变,使四足均匀地随案面重量。



插肩榫



    也是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结构实质是相似的,也是足腿顶端出榫,与案面底的卯眼相对拢,上部也开口,嵌夹牙条。但足腿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条与足腿相交处剔出槽口,使牙条与足腿拍合时,将腿足的斜肩嵌夹,形成表面的平齐。此榫的优点是牙条受重下压后,与足腿的斜肩咬合得更紧密。



罗锅枨



    也叫桥梁枨。一般用于桌、椅类家具之下连接腿柱的横枨,因为中间高拱,两头低,形似罗锅而命名。



霸王枨



 

    霸王枨上端托着桌面的穿带,并用梢钉固定,其下端则与足腿靠上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榫头是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然后向上一推就挂在一起了。“霸王”之寓意,就是指这种结构异常坚固,能支撑整件家具。










其他类似帖子补充

古家具派别以及  古代家具的作伪手法
            http://www.paipai.fm/r5889599_u3331904/    (古代家具)

中国古家具的发展
          http://www.paipai.fm/r5888497_u3331904/    (中国古典家具介绍)

古家具派别
          http://www.paipai.fm/r5889567_u3331904/      (古代家具)

清宫极品紫檀家具欣赏
        http://www.paipai.fm/r5889561_u3331904/
[ 此贴被mylord在2010-05-04 20:21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1352451358 

ZxID:19321265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2-07-30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曦颜-看尽繁华

ZxID:1872611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2-07-12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真想转载到我的其他空间里,只能在这里留一下记号了,真的很不错,整理很全呢!
袖舞挽风

ZxID:1822815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2-07-12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多谢分享
lolomao

ZxID:290384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2-07-08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可惜没有下载啊
迷骷べ

ZxID:14977116


等级: 文学大师
久归,祝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7-21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好看
_____醚

ZxID:15027804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7-19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想看呐。。都没有图~~
冷雨寒空

ZxID:15480365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7-19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看看谢谢
xt8922

ZxID:15434854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1-07-15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为神马我看不了
一味药

ZxID:11966326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10-05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好多~
moonalin

ZxID:348181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9-16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长见识了!顶!!
sun19911229

ZxID:11289243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8-20 0
看到了啊,很精致,古人真是有钱~现在有钱人,嗯,MS很少有这样的了,都五花八门的,还是喜欢这样的~
雪霁初阳

ZxID:1054075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黛梦湘妃
车胤萤入疏囊,孙康雪映纱窗,匡衡凿壁偷学,苏秦刺骨悬梁.奋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8-20 0
图片去哪里了?  
雪霁初阳

ZxID:1054075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黛梦湘妃
车胤萤入疏囊,孙康雪映纱窗,匡衡凿壁偷学,苏秦刺骨悬梁.奋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8-20 0
古代床的起源与婚床赏析
起源
床最早起源于我国的商代,也有传说是上古时代的神农氏发明了床。
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简陋,睡觉只是铺垫植物枝或兽皮等,掌握了编织技术后就铺垫席子。席子出现以后,床就随之出现。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文字,说明商代已有床,只是不为睡觉专用。从实物来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阳长台关一座大型楚墓中发现的,上刻绘着精致的花纹,周围有栏杆,下有6个矮足,高仅19厘米。
春秋以来,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们写字、读书、饮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几。晋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中所画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还出现一种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为睡卧的专用家具。
唐代出现桌椅后,人们生活饮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动。床由一种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为专供睡卧的用品。
形制
中国古代家具中卧具形式有四种,它们是榻、罗汉床、架子床和拔步床。后两种只作为卧具,供睡眠之用;而前两种除睡眠外,还兼有坐之功能。我国汉朝以前中国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故生活中心必然围绕睡卧之地,待客均在主人睡卧周围。久而久之,形成了国人待客的等级观。直至民国初年以前,国人待客的最高级别一直在床上或炕上。榻和罗汉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卧,而是待客。自唐至五代《韩熙载夜宴图》以来,通览历朝历代的绘画作品,频频可以见到古人以榻或罗汉床为中心待客的场面。明代以降,特别是在清代,这种礼仪已成定式。
三国时期是中国低矮家具的形成期,人们多以席地坐卧为主,战国到东汉之前没有椅凳,这时的“床”包括两个含义,既是坐具,又是卧具。
榻: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榻大多无围,所以又有“四面床”的称呼。它在当时专指坐具,但在后来的生活中常被古人用作一种搬运方便,可提供临时休息的家具大量使用。
红木烟榻 
罗汉床:是指左右和后面装有围栏但不带床架的一种床。围栏多用小木做榫攒接而成,也有用三块整板做成,罗汉床有大小之分,大的罗汉床可供坐卧,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现在的沙发。古人一般都把它陈设于厅堂待客,中间放置一几,两边铺设坐垫,典雅气派,形态庄重,是厅堂中十分讲究的家具。
罗汉床 
架子床:是古人使用最多的床,它的做法通常是在床的四角安立柱,床顶部安盖,称做“承尘”,床的三面装有围栏,多用小料拼插成几何纹样,也有的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我们称为六柱架子床。也有在正面多加两根立柱,两边各安方形栏板一块,名曰“门围子”。正中是上床的门户。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块拼成四合如意,中加十字,组成大面积的棂子板。中间留出椭圆形的月洞门。二面围栏及上横楣板也用同样方法做成。床屉用棕绳和藤皮编结成胡椒眼形。四面床牙浮雕螭虎、龙等纹饰。也有单用棕屉的,做法是在大边里沿起槽打眼,把棕绳尽头用竹楔镶入眼里,然后再用木条盖住边槽。这种床屉使用起来比较舒适。架子床是明清两代很流行的一种床。
架子床  
拔步床:是我国一种造型奇特的床,它像一间独立的小屋子。顾名思义,“拔步”就是要迈上一步才能到达的床,从外形上看,它好像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个木制平台上,床前设浅廊,长出床沿三四尺,廊子的两侧可放置一些小型家具和杂物。此床多在南方使用,四面挂帐,既防蚊蝇,又可方便主人起居。
榉木嵌骨拔步床 榉木 清中期 浙江 270x210x250cm   
朱漆金雕挂檐拔步床 榉木 清中期 浙江 240x210x180cm   
  婚床
一生在世,半生在床。古人对床有着特殊的情结,特别是古代大户人家,更是不惜工本地把大量的精力、人力、财力花在了制作婚床上,婚床多为架子床和拔步床。考究的婚床又称千工床,顾名思义是指一天一工,一件婚床需要花费工时千工之多,也就是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制作好一张婚床。可见做工之奢华,费工之浩大。婚床是古人婚房的中心,不但是主人休息的地方,更是传宗接代的神圣家具。因此,古人对婚床的做工非常讲究。
       
[ 此贴被雪霁初阳在2010-08-20 10:3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伟兰草

ZxID:12240983

等级: 牙牙学语
喜欢风雨@因为风雨过后就是彩虹!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6-01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嗯!谢谢!对我好受有呀!
上羽蝶

ZxID:10906721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5-18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好帖
天才小痴

ZxID:9070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0-05-18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长见识了,写古代文的时候很有用~~~
auburn123

ZxID:8506311


等级: 职业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05-18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图文并茂,非常长见识!
usagijump

ZxID:8988459


等级: 专栏作家
坚决要为耽美事业做出一份贡献!!!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05-18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都很耐用
耽美才素王道~~!!
紫澜映池

ZxID:9565820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05-17 0
Re:中国古典家具名称术语一览  (附图85P)
很好看  应该也很结实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