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反盗墓] 十大“毒招” —— 附赠一个“招外招”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6537 回复:9

[其他] 【图文】 [反盗墓] 十大“毒招” —— 附赠一个“招外招”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随芸语

ZxID:5995051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370013246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2-02 0
【图文】 [反盗墓] 十大“毒招” —— 附赠一个“招外招”
[backcolor=#ffcccc]
[align=center][table=90%][tr][td]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attachment=11340685] [/align]
[color=#660066][size=2]  在中国的丧葬史中,盗墓现象从未灭绝过。一代代官盗私盗各显神通,穿梭于帝王将相的陵墓之中,攫取财宝。为保全尸首,古代陵墓往往设置了反盗墓的“毒招”。反盗墓与盗墓的拉锯战就这样持续了千年。[/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0066]盗墓,令死者不安,生者不宁。[/color][/size][/color]

[color=#660066]  既然盗墓者那双贼眼对新坟旧冢虎视眈眈,反盗墓就成为必须。在古代,与风水一样,如何保全逝者的尸骨,让死者在阴间永获安宁,是葬前葬后均要考虑的问题。[/color]

[color=#660066]  《易经》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如果从反盗墓的角度来理解,“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应该是中国古人最朴素,也是最原始的反盗墓构思。这种构思在后代都有运用,宋代书画家米芾便曾如此葬过亲属。明冯梦龙编撰的《古今笑史·痴绝部》中记录,“米芾好奇,葬其亲润州山间,不封不树。尝自诧于人,言莫有知其穴者。”[/color]
[color=#660066]
  后来,反盗墓花样就多了。

  如朱元璋,民间传说,他死前精明死后聪明,在自己的葬事上用尽心机。明人朱国桢所著的《皇明大政记》称,朱元璋下葬那天“而发引,各门下葬”,此即南京民间至今流传的说法,朱元璋出殡那天,十三座城门同时抬出了棺材。

  从下列所述的种种手段里,可以玩味出古人特有的反盗墓玄机。
[color=#660066][/color]
[color=#660066] [/color]
[/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一:“虚冢”设疑干扰[/b][/size][/color]

[size=2]  [color=#ff3366]后赵始主半夜偷埋山中[/color][/size]

[color=#ff3366][size=2]  曹操的所谓“七十二疑冢”,就是一种著名的防盗手段。[/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疑冢防盗,有一个考古名词,叫“虚冢”。虚冢,只是秘葬方式之一种,又称假坟、虚墓、虚葬、潜葬、潜埋。说白了,就是造若干假的墓穴,而将真尸葬地隐匿。[/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传说中的著名的虚冢,当属孔仲尼的弟子为其设的五座虚墓。晚清文人俞樾著《茶香室丛钞》引《东家杂记》称,当年孔子的坟西侧有五座假坟,都是石头砌成的。这些坟都是他的弟子为他造的,目的是防止被后人盗掘。当时孔子的儒家观点仅是诸子百家之一种,并不是人人都赞成的,反对派多多。联想此背景,弟子为其造假坟,干扰对手还是有理由的。[/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据说后来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曾命人掘开了这些虚冢,里面竟然跑出了一只白兔子。此说显然是无稽之谈,不可信。但从中可以透露出,盗墓掘坟,在孔子那个时代已是一种社会现象了。为了防止惨剧的发生,反盗墓成了必须考虑的事情。[/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东晋之后的十六国时期后赵(公元319-351年)始主石勒,字世龙,羯族,上党武乡人。初归效刘渊,据有襄国。石勒后杀前赵(公元304-329年)末主刘曜称帝,拥有冀并幽司豫兖青徐雍秦十州之地。[/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在当时的十六国中,后赵最为强盛。石勒当了15年皇帝,于咸和七年(公元333年)病死。死后,石勒采取“虚葬”手段,处理自己的后事,夜里偷偷下葬,“夜瘗(yì 埋葬)山谷,莫知其所,备文物虚葬,号高平陵。”[/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史上记载石勒的葬事相当低调。《晋书·石勒》(卷105)记载,石勒病危时,曾下遗诏:“三日而葬,内外百僚既葬除服,无禁婚娶、祭祀、饮酒、食肉,征镇牧守不得辄离所司以奔丧,敛以时服,载以常车,无藏金宝,无内器玩。大雅冲幼,恐非能构荷朕志。中山已下其各司所典,无违朕命。大雅与斌宜善相维持,司马氏汝等之殷鉴,其务于敦穆也。中山王深可三思周霍,勿为将来口实。”[/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石勒的葬事与曹操所为如出一辙,秘葬的同时施行薄葬。据说石勒的墓内没有金银宝珠宝随葬,丧事也极为简单,官员参加丧礼都不被允许,以绝世人掘陵取财之歹念。[/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石勒的反盗墓手段,其实在其死之前已经过“实验”,石勒葬母时便是“虚葬”。《晋书·石勒》(卷105)记载,“勒母王氏死,潜窆山谷,莫详其所。既而备九命之礼,虚葬于襄国城南。”[/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另据时人所记,石勒秘葬在渠山,当夜从城里同时抬出了十多具棺材,以迷惑老百姓。后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十三城门出棺”,是否是受到石勒秘葬方式的影响,现在不能肯定,但其反盗墓的灵感,应该是一致的。[/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石勒死后由其第二子石弘继位,可能儿子太年轻了吧,让其侄儿石虎夺了皇位。石虎废石弘为海阳王,自立“大赵天王”,并迁都于“邺”城。[/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石虎死后葬显原陵。从史料记载来推测,显原陵亦为虚冢,石虎并未葬在陵中。《资治通鉴·晋纪》(卷100)记载,东穆武帝升平三年(公元359年),前燕皇帝慕容儁(jùn 古同“俊”)做一个梦,梦见石虎咬其膀子,一怒之下去挖掘显原陵,欲鞭尸泄忿,但打开了陵穴后,并没有找到石虎的尸体。于是慕容儁“购以百金,鄴女子李菟知而告之,得尸于东明观下,僵而不腐。”[/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找到石虎的尸体后,“儁蹋而骂之曰:‘死胡,何敢怖生天子!’数其残暴之罪而鞭之,投于漳水,尸倚桥柱不流。”后来前燕为前秦灭亡后,告密者李菟也因此被杀了,被桥柱子拦住留下的石虎尸体,得到重新收葬。[/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类似“虚冢”,史书上的记载还有——[/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南燕献武帝慕容德)其月死,即义熙元年也,时年七十。乃夜为十余棺,分出四门,潜葬山谷,竟不知其尸之所在。”(《晋书·慕容德载记》(卷127))[/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人莫不闵之(指为父杀仇家的张琇),为诔揭于道,敛钱为葬北邙,尚恐仇人发之,作疑冢,使不知其处。(《新唐书·孝友传》(卷208))[/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中国盗墓史上的第一波高潮出现在汉末,帝陵民冢被盗严重。后世对反盗墓便格外重视,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以假乱真、以“虚葬”手段处理后事的防盗方式普遍流行。[/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传说,诸葛亮在死后便设疑冢多处。现位于汉中盆地定军山下的诸葛亮冢,就有真假之疑。诸葛亮秘葬定军山与他当年的经历有关。定军山是米仓山向西北伸入汉中盆地的支脉,曾是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时兵戎相见的三国古战场。诸葛亮在北伐生涯中,曾在这一带驻军镇守,在山中推演八阵图,教兵演武,北伐曹魏,此山遂得名“定军山”。[/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诸葛亮死时有遗命,“葬汉中定军山”。目前立碑的“诸葛武侯真墓”,其实是虚冢;而未说真冢的“武侯之墓”,倒被被认为是真的,由此民间有了“真墓不真,假墓不假”一说。一般认为,诸葛亮的真实葬处是“武侯之墓”,位于定军山西北角,占地300多亩。实际这两处墓都是假的,“诸葛武侯真墓”,是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陕甘总督松筠,依当年诸葛亮疑冢说而垒;“武侯之墓”是诸葛亮的衣冠冢,也不是他的真身所在。[/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虚冢不只是汉人惯用的反盗墓招式,北方少数民族也喜欢,但多称“潜埋”。[/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宋书·索虏传》(卷95)记载,当时的鲜卑族即有这样的习俗,“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至于葬送,皆虚设棺柩,立冢椁,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以送亡者。”所以,这一时期的大型墓葬至今没有发现。[/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b][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b]
[align=center][attachment=11340686] [/align]
[b][color=#ff0000][size=4]反盗墓招二:构筑“崖墓”阻挡[/size][/color][/b]

[color=#ff3366] [size=2] 皇家受启发创“以山为陵”葬式[/size][/color]
[color=#ff3366][/color]
[color=#663366][size=2]  虚冢设疑,虽然可以迷惑世人,给盗墓者造成干扰,但虚冢还是有坟头的,所以盗起来很容易,一个个掘开不就真相大白了?元人陶九成曾称,“会须尽伐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操尸”,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依古制“不树不封”,又与后来传统丧葬习俗相悖,与主流孝道不符。况且,帝王们多喜欢张扬后事,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既要威仪,又要安全,那只有把墓穴造成坚固一些。“依山为陵”,将墓穴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便成了又一种反盗墓流行招式。[/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依山为陵,显然比平地起穴那种封土式陵墓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由于墓穴筑在山中,普通的民盗、散盗是不可能得逞的。但这种葬法一般人家也造不起,造不成,非帝王陵寑、王公贵族墓冢不可为。[/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这种开凿于山崖之中,不另起坟丘类型的墓穴,考古界惯称“崖墓”。一般认为,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于唐朝,开创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的昭陵玄宫,开凿九嵕山(今陕西省礼泉县境内)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十三陵,也都是这种类型的陵墓。 [/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但防盗效果显著的“以山为陵”,并非李世民首创,只不过到了唐朝,这种葬制更为成熟罢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因山不藏,不复起坟”,才是最早。霸陵位于今西安市灞桥区境内,所在地有一个很好听的叫法,“凤凰嘴”。当年,刘恒命工匠在此地的北山上,斩涯为冢,凿洞为玄宫,以水为陵号。[/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依山为陵也非刘恒首创,只能说是帝王陵中的第一。这种墓在西汉时已颇为流行,如现今考古发掘发现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山东曲阜鲁王墓、徐州龟山汉墓,都属同样结构,在山崖中开凿了巨大的洞穴而成。[/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崖墓,历史很长,早在战国时期即已出现,分布在江西省境内的武夷山地区崖墓,形式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及联洞群葬,棺用整木刳成。经考古多为战国古墓。从这点来说,皇家的“依山为陵”反盗葬式,是受到了民间崖墓葬制的启发。崖墓在南方临江河少数民族中间极为流行,至今仍有。到了东汉,崖墓,则多俗称“蛮洞”。[/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size=2] [/size]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三:“铁水浇筑”加固[/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3366] 民间以“粪水术”轻易破之[/color]

 [color=#666666] 将墓穴开凿于山之中,坚固异常,防盗效果自然也非同一般,但是也存在明显“漏洞”,其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color]
[color=#666666]
  如何封闭洞口,如何反盗墓,工匠煞费苦心。铁水浇筑,就是其中的硬招之一。

  被西汉广川王刘去盗掘过的战国古墓魏襄王冢就是这样。《太平广记·冢墓》(卷389)记述,“襄王冢,以铁灌其上,穿凿三日乃开。”正史所记、最为著名的铁水封陵,当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据《唐会要》记载,“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唐十八陵》(陈安利 著)所述, 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乾陵的考古勘查,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 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墓道与墓门间用吞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工程如此复杂,为关中十八陵所罕见。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结果表明,目前没有发现乾陵被盗的痕迹。可见,武则天的反盗陵手法是相当成功的。

  在民间,铁汁固墓也成为反盗墓的手法。从古人的记述中可以发现,如唐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阳杂俎·尸穸》(卷13)记述了一个故事:

  刘晏判官李邈,庄在高陵,庄客悬欠租课,积五六年。邈因官罢归庄,方欲勘责,见仓库盈羡,输尚未毕。邈怪问,悉曰:“某作端公庄客二三年矣,久为盗。近开一古冢,冢西去庄十里,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倒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旁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固以铁汁,累日洋粪沃之方开。”

  道高一层,魔高一丈。盗墓者破招手段“粪水术”很绝,或者说很另类:天天用酸性很强的粪水来浇灌锈蚀铁汁,经过若干长的时间,竟然也让其打开了。看来,再强的反盗墓招式也有致命缺陷。
[/color][/size][/color][/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b][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b]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4][attachment=11340687] [/size][/color][/b][/align][b][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b]
[b][color=#ff0000][size=4]反盗墓招四:“积沙”、“积石”生畏[/size][/color][/b]

[color=#ff3366][size=2]  郭庄楚墓安全设计一环套一环[/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崖墓”防盗效果显著,普通的土丘墓也不是没有办法防盗。[/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常见的是“深挖洞”,将墓穴挖在深处,如秦汉墓穴都设于十几米深的地下。记述中原、北方地区丧葬制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称,“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择地斩草,冢穴高深。”同时再置坚固的石椁,防盗的效果更好。棺椁以木质为多,石质棺椁安全性肯定要优于木质棺椁。盗墓者常用盗墓工具斧、凿,要想很快盗开棺椁,应该更费周折。[/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在这些反盗墓常规措施之外,土丘墓最绝的反盗墓招式是“积沙”、“积石”。这种墓也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积沙墓”或“积石墓”;如果是复合型,则是“积沙积石墓”。[/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积沙墓”俗称流沙墓,是盗墓者最为头疼和害怕的墓冢类型之一,出现时间更早,不会晚于春秋战国时期。营建时,开挖十几深以上的、面积达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据堪舆术定好棺椁的朝向、方位后,以炒干的细沙埋葬棺椁,而不是以土回填。沙子积埋到到了一定位置和厚度后,才以泥土覆埋,并将四周夯实筑牢。[/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为什么要将沙子炒干?一是可以保持地下干燥的环境,防止尸体腐坏;二是强化防盗效果。干燥的细沙如水,流动性极强强,盗墓者根本无法挖掘盗洞,沙子边挖边淌,盗洞根本难以成形。就是挖成了,风险也很大,极容易造成塌方,让盗墓者成为殉葬者。[/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流沙墓”在现代考古中多有发现,位于今河南上蔡县境内的郭庄楚墓,就是一座典型的流沙墓。[/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2005年5月,考古专家对郭庄楚墓进行了全面发掘。结果令人吃惊,连有数十年考古经验的专家都深感意外。原因倒不是出土了价值连城的陪葬品,千余件战国时期楚式青铜器物和大量的玉器出土,而是这座墓独特的防盗设计。参与发掘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俊才事后透露,整座墓的防盗招式一环套一环:大墓深达17米,其中10米多埋的都是沙子。又置假棺迷惑盗墓者,在主棺的正上方和侧方,加修了两个假棺材。为了逼真,还放置了小件陪葬品。墓道走向设计亦绝,不像通常大墓那样墓道直达墓底,而是改变方向。盗墓者顺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见真正的棺室。[/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上蔡为秦丞相李斯故里,境内古墓很多。这座楚墓内丰厚的陪葬品,能历两千多年而不被盗出,完全因为这环环相扣的反盗墓设计。现场发现,此墓大大小小盗洞多达17个,其中年代最早盗洞挖于战国时期,位于墓室北口外约3米处,这是一个阶梯式的斜向洞,向下发现积沙后停止。最厉害的盗洞是东汉时期7个盗洞中的一个,盗墓者对墓室东部采取了“大揭顶”盗法,严重破坏了墓室结构。[/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现代盗洞最多,有9个,大多采用了定向爆破的方式,其中最远的一个盗洞是横向引洞,有27米长,进入墓室后采用了架设竹木巷道的方式盗掘。现代盗墓者为防止塌方,借鉴了煤矿工人挖煤时木板支撑的办法,用竹木板遮挡流沙,竹木板不够长,还用了合页连接,这个方法使盗洞穿透椁板,直逼棺的附近,盗墓差点就成功了。[/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郭庄楚墓的积沙中还有积石,并不是单一的积沙墓。积石,这也是古人反盗的一招,比积沙的使用更宽泛。吕不韦所处时代,“国弥大,家弥富,葬弥厚。含珠鳞施,玩好货宝,锺鼎壶滥,舆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诸养生之具,无不从者。”为了反盗墓,便“题凑之室,棺椁数袭,积石积炭,以环其外。”[/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1988年,在太原金胜村发掘的251号墓属春秋晚期大墓,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75年。据公开的发掘报告,墓附近的车马坑内,出土各类随葬品三千余件,大多数是青铜器。其中仅礼器就达140件,内有两组七鼎。金胜村位于晋阳古城西郊,是晋卿和上大夫的主要墓地。251号墓的发现为研究晋文化及三家分晋前后的历史,提供的极为重要的资料。春秋时代,九鼎象征着周天子的王权,七鼎代表的是诸侯王,251号墓墓主却拥有两组七鼎和三重漆棺,地位显赫。此墓的主人后被推测为当时最具实力的无冕之王、晋国正卿赵简子。[/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顺说一句,赵简子墓在史上有被盗的记载。《晋书·石季龙载记》(卷107),“邯郸城西石子?冈上有赵简子墓,至是季龙(后赵始主石勒的养子)令发之,初得炭深丈余,次得木板厚一尺,积板厚八尺,乃及泉,其水清冷非常,作绞车以牛皮囊汲之,月余而水不尽,不可发而止。又使掘秦始皇冢,取铜柱铸以为器。”[/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251号墓为“积石墓”提供了实物资料:打开后发现,面里“积石积炭”。积石是为了砸死盗墓者,积炭则是尸体防腐需要。已考古发掘过的固始墓、曾侯乙墓、中山王陵和魏王陵均属大型墓葬,椁内外大都积石、积沙、积炭。积石一般置放在墓圹的四周或四角,但郭庄楚墓的积石防盗设计最佳。[/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考古人员在葛庄楚墓积沙层中共发现了积石1000余块,最小的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这些石块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当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大致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墓者从不同的部位进入。散乱分布在积沙上层的乱石,残存50余块,重量、大小、位置均无规律,防不胜防,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size][/color]

[color=#669966][size=2]  但流沙墓到了现代,已不再是盗墓者的克星了。现代盗墓者除了采用矿工“挖煤”的办法,对付流沙墓还有钢筒,一圈一圈接起来,形成盗洞,不再害怕坑被细沙回填和断面塌方。[/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五:“伏弩”、“悬剑”吓人[/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  唐风水大师计杀盗墓者[/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在所有的反盗墓手段中,最为神秘的是“伏弩”。[/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弩是什么东西?箭。伏弩,就是暗设在陵墓死穴(盗墓者必经之地)处,可以自动发射利箭的一种反盗墓机械装置。其原理与现代步兵使用的自动步熗相似,足可见古人在反盗方面的智慧。在古人来看,这也是一种高科技了,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相当成熟。[/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机弩的实战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徐市带数千童男童女去东海求“不老药”时,在蓬莱遇到大鲛鲁鱼受阻,便奏请秦始皇派神箭手与他同往,“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乃令入海者赍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自然,秦始皇在营造自己的陵墓不会不使用这种装置。史载,太子胡亥袭位后,“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的高等级高规格的陵寑才会使用。除了秦始皇的陵墓有“伏弩”,明确记载设有“机弩”的帝王陵寑还有汉武帝的茂陵。《后汉书·礼仪志》(卷105)内注引,“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以次百官藏毕。其设四通羡门,容大车六马,皆藏内方,外陟车石。外方立,先闭□户,户设夜龙、莫邪□、伏弩,设伏火。”[/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曹操的高陵内传说也设有机关,但此说不见于正史。蒲松龄所作的《聊斋志异·曹操冢》(卷10)记载,“许城外有河水汹涌,近崖深黯。盛夏时有人入浴,忽然若被刀斧,尸断浮出;后一人亦如之。转相惊怪。邑宰闻之中,遣多人闸断上流,竭其水。见崖下有深洞,中置转轮,轮上排利刃如霜。去轮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汉篆。细视之,则曹盂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宝尽取之。”[/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上文所引《酉阳杂俎》(卷13)“尸穸”里,在盗墓者在用粪水将铁汁封闭的古冢打开后,怪事出来了:“开时箭出如雨,射杀数人。众惧欲出,某审无他,必机关耳,乃令投石其中。每投箭辄出,投十余石,箭不复发,因列炬而入。至开第二重门,有木人数十,张目运剑,又伤数人。众以棒击之,兵仗悉落。四壁各画兵卫之像。南壁有大漆棺,悬以铁索,其下金玉珠玑堆集。众惧,未即掠之。棺两角忽飒飒风起,有沙迸扑人面。须臾风甚,沙出如注,遂没至膝,众皆恐走。比出,门已塞矣。一人复(一曰后)为沙埋死,乃同酹地谢之,誓不发冢。”[/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尸穸”中透露了“伏弩”的厉害,“箭出如雨”。这个古冢里的机关重重,反盗设计多样,不只有机弩,还有积沙,一个进入墓内的盗墓贼者反应慢了一点,就被积沙掩埋了。同则故事引《水经》言,“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一曰元)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按《汉旧仪》,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说明,墓设机关、积沙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反盗墓手法。[/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在墓穴中置放杀人兵器,除了“机弩”,还有“悬剑”,反盗墓原理差不多。被盗的名人墓中,唐朝风水大师袁天罡的墓里即有“悬剑”。[/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袁墓发现于民国年间,当年北京媒体曾有报道,并被考古学家卫聚贤作为案例写进《中国考古学史》。袁墓位于彰德城西北三十五里东灰营村,当时共发现两座古墓,除了袁天罡墓,另外一座是明朝赵简王墓。袁墓在该村后岗岭最高处,周约五十九尺,墓垣以砖砌成。内为清水一池,池深无底,池水中有锋利钢锥。[/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当地传言,附近李家坡盗墓者李某将袁墓打开,盗走了墓内的陪葬物金冠金剑,和20余件金具。“更有一剑悬于墓顶,有二人因以利刃击砍剑之强,落水而死,后将尸体捞出,尸身均被利尖穿烂。从此虽人皆知墓中有宝物[/size][/color][color=#663366][size=2],然无敢往取者。”不愧为风水大师,为自己死后墓穴的防盗设计独具匠心。[/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伏弩、悬箭都可主动出击,斩杀盗墓乾,还有一种被动利器,即在墓中或通往墓穴的地面上,置放带刺状物件,盗墓者踩上后,或伤或死,这在考古现场也有发现。[/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ff0000][size=4][b][attachment=11340688] [/b][/size][/color][/align][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六:“自来石”堵墓门[/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3366]孙殿英盗乾隆裕陵时炸开地宫[/color][/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其实,在“伏弩”发挥作用,自动射杀入侵进墓道者之前,还有一个“拦路虎”,也是反盗墓手段——用自来石顶死墓道。在帝王陵中,反盗设计严密,特别是后室(玄宫所在)的防盗更严谨。在专供棺椁运行的长长墓道上,从入口到地宫一般至少设有三道石门,多者七道,道道有机关,石门重达数吨至吨数十吨,门固若金汤。最外面一层俗称“金刚墙”,而金刚墙的位置相当隐蔽,没有知情者很难找到。[/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1949年后发掘的第一座帝王陵寑,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这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座被主动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寑。1956年5月19日,考古人员挖了第一铲土,但直到当年的9月2日,才找到传说中的、写有“此石到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的“指路石”,才找到了金刚墙。[/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在金刚墙的石门后面,顶有一根同样神秘的“自来石”。这块石头,其实是一根长方形的石柱,起抵门棍的作用,有“一石当关,万夫莫开”的奇效。定陵两扇石门十分沉重,做得高大工整,高3.3米,宽1.7米;顶门的自来石长达1.6米,上面尚存墨迹:“玄宫七座门自来石俱未验”。这是什么意思?专家至今也未完全弄懂。[/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棺椁摆定,人员退出,里面不留一人,这自来石是怎么将门顶住的?原来,秘密在石门和门轴的设计,两门的对接边缘扣槽,门轴上下端打磨成球状,又在两扇石门中间齐门缝的相同部位,打凿时多留出一个凸起的槽口。关闭石门前,工匠将自来石放在地面的石质凹槽内,通过一把特殊的工具,“7”字状、俗称拐钉的物件套住自来石。当人员从地宫中全部撤出后,先关起一扉门,工匠拉动拐钉,让其慢慢前倾,使之与石门上预留槽口对接。石条倾斜后,借助巨大的重量,会压迫有门轴的石门转动。这时候工匠迅速拿开拐钉,石门自动关闭,直至完全合缝。两端均插在石槽内的自来石便将石门死死顶住,不知窍门的人根本无法打开。[/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俗称拐钉的特殊物件,与钥匙的功能差不多。这种“开门”办法,在古代即为入户偷盗的贼人掌握,从门外可将拴起来的门轻松打开,造陵工匠、考古人员实际上借用了这种行窃技术。[/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盗墓者打开第一道石门后,未必就能找到第二道门。陵墓内一般设有多条迷道,搞不好人就走进了迷宫,出不来。找到第二道石门,也未必就能打开第三道门,道道石门背后的“机关”也不尽相同。[/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兵分几路。在盗慈禧陵寑时,进入地宫的最后一道石门便拦住了他,一时无法打开。本来打算用炸药炸开的,担心震坏陵内宝物,遂改用笨法子,撞。四十名士兵用粗木杠子,硬将石门撞开,方得以进入。调查人员后来在现场调查时发现,顶门的自来石被撞断成几截。[/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另一路士兵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时,更出了奇事,怎么都打不开玄宫前的石门,顶也顶不开。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后,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最后一道石成了拦路虎,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石门炸开后,士兵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其它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独乾隆的“走”了下来,成了“自来石”,将石门死死在顶住,以致士兵无法将门打开。[/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迷信的说法是乾隆地下有知,知道将有贼人要来盗掘裕陵,自己只身下来顶门。但同样奇事在1975考古专家清理裕陵地宫时又出现了,乾隆的棺椁又“走”下来顶门了。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的地下水浮力作用,将棺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而且乾隆的梓棺四角有重石固定,如果是地下水的浮力作用,当有很大的波浪才成,而渗进来的水显然不存在这个条件。乾隆棺椁顶门一事,至今专家未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考古结论,成了有趣的谜题。[/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自来石是明清帝王陵常用的封门方式,还有的利用“杠杆原理”进行顶门反盗设计,秦汉时期常用。摆放在门后的石条会自动翘起来,将门顶住,外面怎么也推不开。要想顺利开启,就得想办法将石条压平。1968年,考古人员开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墓室门时,便发现了这种反盗设计。[/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七: “伏火”令人恐惧[/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3366]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前“火”力暴露[/color][/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正好《汉旧仪》里所言,“将作营陵地,内方石,外沙演,户交横莫耶,设伏弩、伏火、弓矢与沙,盖古制有其机也。”这段文字中透露出,古墓中的“伏火”是古人反盗墓设计的传统手段之一。[/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这种古墓也有一个名词,“火坑墓”,有些地方的盗墓者俗称“火洞子”。[/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曾震惊世人的长沙马王堆1号墓(“辛追墓”),就出现“伏火”。这座墓的发现颇有传奇,该墓位于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据地方志记载,此处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故名马王堆。[/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1971年,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需要,大陆各地纷纷开始以“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为内容的备战运动。驻守旁边的军方医院看到高达几十米的马王堆,决定将高堆挖空,建一座秘密的地下医院。打孔探测中出现了异常,有一种冰凉的气体从孔中喷出。作业人员想试试喷出的气体压力有多大,便往里面灌水,但水竟然反溅了出来。有经验者便想到了“火洞子”,划着火柴一试,凉气“叭”地一下就烧了起来,推测下面必有未经盗掘的古墓。[/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作业部队及时将异常情况报告了湖南省博客馆。1972年初,考古专家对此墓进行了全面发掘,2000年前那位叫辛追的五十岁轪侯利苍夫人,得以出现在现代人面前。参与考古发掘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事后的考古报告中,记录了马王堆有“火”一事。[/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伏火”,颇令盗墓者恐惧,不小心就会被烧死。古代这样的墓不少见——[/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既发傅太后冢,崩压杀数百人;开丁姬椁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汉书·外戚传》卷97)[/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盗发白茅冢,棺内大吼如雷,野雉悉雊。穿内火起,飞焰赫然,盗被烧死。”(《酉阳杂俎·尸穸》引侯白《旌异记》)[/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张浮休云:盗夜发咸阳原上古墓,有火光出,用剑击之,铿然以坠,视之,白玉帘也。”(《邵氏闻见后录》卷27)[/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焦四盗墓)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自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清稗类钞·盗墓类》)[/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但古墓中的“伏火”到底是不是反盗设计,学术界却存有争议。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有机物在缺氧的封闭环境分解成可燃沼气所致。实际上,并不能如此断定,或许古人已发现此原理,才有意在墓中置放有可分解物质。[/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墓中有无“伏火”,成为盗墓者判断古墓是否被前辈盗过的经验之一。如果有火出来,基本上可以断定,此墓完好无损,地下陪葬多多。[/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八:“毒墓”望而生畏[/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  毒气冒出竟然毒死天上飞鸟[/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6699cc] “伏火”是否是古人有意在墓中置放了某种未知物质所致,目前并没有直接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但在墓中置放有毒物质,却是可以肯定的。[/color][/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古人反盗墓的手段多种多样,虚冢、崖墓、流沙墓、火坑墓这类墓反盗的成功机率相对较高,但其中问题也有,就是设计过于复杂,一般人家也难以做到。但有一种方法却比较简单——在墓内置放有毒物质,形成毒墓;或在尸体涂上特殊物质,制造尸毒。盗墓贸然进入这种毒墓,便会中毒死亡,轻者也会成了废人,遭到所谓的报应。[/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古籍中,“毒墓”的记载很多。汉广川王刘去盗掘战国古墓魏襄王冢时,除了发现墓是铁汁浇灌之外,在打开后还有惊人发现,里面竟然喷出一种有毒气体:“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之,七日乃歇。”[/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酉阳杂俎·尸穸》记述:“贝丘县东北有齐景公墓,近世有人开之,下入三丈,石函中得一鹅,鹅回转翅以拨石。复下入一丈,便有青气上腾,望之如陶烟,飞鸟过之辄堕死,遂不敢入。”墓内冒出的气体,竟然把天上飞过的鸟儿都毒死了,可见墓毒之厉害。[/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王充《论衡·死伪篇》(卷第21) “亡新改葬元帝傅后,发其棺,取玉柙印玺送定陶,以民礼葬之。发棺时,臭憧于天,洛阳丞临棺,闻臭而死。”到棺前查看的官员,竟然让棺中散了出来的臭气给熏死了,可见其气不是臭,而是毒。王充在书中推测了“毒气”来源:“臭闻于天,多藏食物,腐朽猥发,人不能堪毒愤,而未为怪也。”[/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古代人常使用的特殊“毒物”是水银。水银是一种液态金属,在中国古代有多种别名:铅精、姹女、汞、流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从这些丰富的叫法中,就可知道水银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水银用途广泛,还是古人常用的尸体防腐剂。在秦、汉及之前的陵寑中,使用水银的记录较多,齐桓公墓内便置有“水银池”。水银蒸发形成的毒气,给盗墓者制造了很大的麻烦。[/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时编地理书《括地志》称,“齐桓公墓在临菑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亦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堈,一所二坟。晋永嘉末,人发之,初得版,次得水银池,有气不得入,经数日,乃牵犬入中······” [/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置水银反盗墓设计的陵墓中,最著名的当是秦始皇陵。《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陵使用的水银量惊人,注满了陵内的整个地层,成了一个可怕的“地下毒河”。试想,在密封空间内,如果有盗墓者侵入,谁还能活着走出来?[/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古墓中的“尸毒”、“毒气”到底是古人有意放置,还是后天形成,在考古界也有争议。古人在临终前几日,知自己寿限到了,往往会服食丹砂一类的东西,以保证死后尸体久放不腐。还有一个原因,包括帝王在内的古人迷信增寿一类的“不老药”,如现代人喜欢保健药品一样,长期吞服。丹砂、不老药这些药中,都含有水银一类的有毒物质,累积在体内、骨络间,时间久了肯定要散发出来,客观上也形成了“尸毒”。[/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太平广记·墓冢》(第389卷)“王粲”条:“魏武北征蹋顿,升岭眺瞩,见一岗不生百草。王粲曰:‘必是古冢。此人在世,服生礜石,死而石气蒸出外,故卉木焦灭。’即令凿看,果大墓,有礜石满茔。一说,粲在荆州,从刘表登鄣山,而见此异。曹武之平乌桓,粲犹在江南,此言为当。”[/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这个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魏武帝北征乌桓时,登上山岭远望,发现有一片山冈寸草不生。王粲据此认为,这个地方埋有古墓。而且推定,墓主在世的时候,曾服用过生礜石(硫化物类有毒矿石,曾是古时“不老药”的原料之一)。死后毒气挥发出来,导致地面寸草不长。魏武帝将信将疑,让人掘开一下,果然有座大墓,里面填满礜石。从这个故事里可以现,这座古墓的“毒源”即是墓主生前服用或死后置放有礜石所致。[/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size][/color]
[color=#6699cc][size=2]  不管古墓中的“毒”是哪来的,但“毒墓”确实是存在的。所以,后世盗掘者或考古专家都会小心谨慎,防止“中毒”。一般情况下,考古人员在设计考古发掘文案时,针对高规格的古墓都会考虑是否有毒气或机关,提前备好有特殊功能的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在确证没有威胁生命的安全隐患后,才会打开墓室和棺椁。2007年初,考古专家在开启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时,即考虑到墓内有毒气或机关的可能,但由于此墓早在唐代即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并没有意外发生。[/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align=center][color=#ff0000][size=4][b][attachment=11340689] [/b][/size][/color][/align][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九:“灭口”殉杀工匠[/b][/size][/color]
[size=2][/size]
[color=#ff3366][size=2]  齐献王“杀群匠”未保不盗[/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在所有反盗手法中,殉杀活口是神秘的,当然也是最违反人权的。[/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当年嬴政于河北沙丘平台死去后,嗣位的秦二世胡亥将其尸体运回咸阳,葬于骊山附近已营造多年的陵内。葬事完毕后,为防止泄密,胡亥便下令不留一个活口。《史记·秦始皇本纪》(卷6)记载,“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胡亥究竟殉杀了多少活口,具体无数据,司马迁仅以“死者甚觽”了结。如果先后被罚去修陵的七十万人都被处死了,那将是世界殉杀之最了。[/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在早期帝王级葬事中,一般都会将工匠和知情人就地处决,这已成为一种旧例陋习,并美其名曰“殉葬”。实际上,这是防止知情者泄密而采取的灭杀活口行动,是一种反盗手法。[/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中国古代帝王葬事中最为著名的“殉杀”事件,是成吉思汗死后发生的。此事不只中国人有记述,国外人也留有文字。时游历东方、带有罗马教皇特殊使命的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在他所见所闻中便记下了殉杀经过。《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梁生智译)中译文是这样——[/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还有一项惯例,就是在运送灵柩的途中,护送的人要将途中遇到的所有的人杀死作为殉葬者,并对他们说:“离开现世到阴世去服侍你们驾崩的主人吧。”他们确信,这样被杀死的人在阴间还会成为大汗的奴仆。他们又把最好的马匹也杀死供主入在阴间享用。当蒙哥汗的尸体运往阿尔泰山时,护送的兵马沿途杀死了将近两千人。[/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传说当年慈禧入葬时,负责大臣从工匠中挑选出81人负责封闭墓道,并告诉石匠们,完事后从另一预先挖好的隧洞出去。工匠心里明白这是要将他们殉杀,其中有一个石匠,老婆刚为他生了儿子不久,不想死。他干活时有意走神,脚下一滑,石头砸在身上,当场就昏过去了。监工以为石匠真的死了,便令人将尸体扔到荒山坡上的乱尸堆里。就这样,这名石匠捡回了一条命。孙殿英盗掘清东陵时,找到了这名工匠,从他嘴里获得了地宫入口的秘密。显然,这传说并不可信,是一种文学描写。当年给孙殿英提供地宫情报的,是参加过慈禧安葬全过程的晚清遗老,名叫苏必脱林。[/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但灭杀活口并一定就能保证反盗一定成功。《资治通鉴·梁纪》(卷160)记载,“甲申,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纳其柩而塞之,杀其群匠。及齐之亡也,一匠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size][/color]
[color=#666600][size=2]  齐献王又是虚冢,又是潜葬,还将大批工匠灭杀,使用了多种反盗墓招式,但参予工匠却将情况暗暗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虽然工匠遭诛,依然泄密。[/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反盗墓招十:“咒语”绝杀侵者[/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3366]古埃及金字塔致人死亡又现新谜[/color][/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上面所说的九种反盗墓设计都是“实招”。有一种“虚招”——咒语,也系一种反盗墓手段。虚招虽然虚,却不失高明,往往有效,从心理上绝杀盗墓者,令其不盗而退。[/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民间有一个传说,当年乾隆在兴建颐和园时便遇到过“咒语”。[/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海淀区,基址是昆明湖和万寿山,是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中国皇家行宫御苑。正式开动在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动工后,在现在的佛香阁底下,发现了一座明朝妃子墓。乾隆听说后觉得很好奇,便令人挖开看看。在挖掘过程中掘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乾隆立即叫停,不再往下挖,避免干扰明妃。但在上面建阁以压住阴气,这就有了佛香阁。[/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世界上最著名的“咒语”出自古埃及法老(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金字塔)——“谁要是干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死去时只有18岁。[/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及其同伴,进入了图坦卡蒙的陵墓。吐坦哈蒙的棺室由两个武士塑像守护,内有4个金色的神龛,一具水晶石棺和3个套棺。陵墓。戴着金面具的吐坦哈蒙,躺在纯金制成内椁。除了发现“绝命咒语”外,棺上还有一句话,“我看见了昨天;我知道明天”。[/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图坦卡蒙墓内陪葬品数量惊人,价值连城。考古人员整整用了10年的工夫,才将这批珍品整理完毕,目前均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图坦卡蒙的脸上有一道伤疤,通过X射线检查进一步发现,图坦卡蒙的脑后部受伤,考古学界认为当时一定发生什么大事,隐藏着秘密。[/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图坦卡蒙的死因还没有弄清,“咒语”应验了。[/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霍华德·卡特被小小的蚊子叮咬感染,而神秘死亡。到1935年,当年21名与霍华德·卡特一道参加图坦卡蒙陵墓考古发掘的相关人员,先后死于非命,“绝命咒语”的传说不胫而走,轰动全球。此后,在其它一些古埃及陵墓中,也发现了了类似的文字,警告亵渎这个墓穴的人会被鳄鱼或蟒蛇吃掉。[/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墓主给盗墓者“留言”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在中国的古代陵墓中,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的考古发现,多是如乾隆建佛香阁的一类的传说。[/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咒语”对盗墓者的威胁来自精神层面,可以造成很深很强烈的心理暗示。古人很相信“咒语”的神奇和魔力,中国盗墓史上甚至还有利用咒语盗开墓穴的说法(见本书《秘笈篇:“咒语盗墓术”一说到底是真是假》)。但“咒语”对迷信的盗墓者可能很有效,无神论者,大概不会相信这种的鬼话。[/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size][/color]
[color=#6666cc][size=2]  近来的科学发现证实,古埃及法老的所谓“绝命咒语”并不神秘,考古人员先后死亡之谜已被破解。埃及古文物学会秘书长、考古学家扎西·哈瓦斯博士认为,金字塔中充满一种可怕的致癌气体氡气,这是致考古人员非正常死亡的真正元凶。但新的谜团又出来,这高深度氡气是怎么产生的?是反盗墓设计的“毒招”?[/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ff0000][size=4][b][/b][/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b]招外招:“裸葬”[/b][/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ff3366][size=2]  “天下无不发之冢”[/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666666]从上面所列招式中可以看出,古人在反盗墓设计中匠心独到,设计精细。但盗墓的主要动机是盗取陪葬财宝,在物欲的驱动下,墓再坚,招再狠,“天下无不发之冢”。[/color][/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如何反击盗墓者,古人还曾寄希望于一种“识别剂”,抓住可恨的盗墓者。[/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唐人李亢在《独异志》(卷上)转录了《敦煌实录》中王樊墓被盗后发生的奇闻。当盗墓者打开王樊墓后,惊异地发现,王樊正与人在掷骰子赌钱。王樊见到盗墓者进来反应很平静,还赏赐了一杯酒给盗墓者。这反倒弄得盗墓者紧张起来,心里十分害怕,慌慌张张把酒喝了。但酒喝下肚后,盗墓者“见有人牵铜马出冢者。夜有神至城门,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发冢,以酒墨其唇,但至,可以验而擒之。”盗墓者饮下的竟然是一种特殊的有墨水功能的酒,嘴唇被染黑了。等盗墓者走到城门前,不费劲就守卒认出来,被绑。这种“以酒墨其唇”主意不错,但却是一种愿望,或者说想象。[/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比较现实的古代有识之士就想到了本文开头提到的最原始的反盗墓构思——“不树不封”。“薄葬”,曾一度在魏晋时期施行过,并为不少王公贵族使用。[/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三国时风云人物曹操,带头“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司马懿“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皇甫谧“无种树木、削除,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好多古人都是这样想过。[/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但“不树不封”、“薄葬”,多少还是葬,要随点东西,何况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石苞是西晋的开国功臣之一,《晋书·方苞列》(卷33)记载,“苞豫为《终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为达礼;华元厚葬,《春秋》以为不臣,古之明义也。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饭含,为愚俗所为。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定窆之后,复土满坎,一不得起坟种树。昔王孙裸葬矫时,其子奉命,君子不讥,况于合礼典者耶?’”但石苞死后,陪葬品十分丰厚,“及葬,给节、幢、麾、曲盖、追锋车、鼓吹、介士、大车,皆如魏司空陈泰故事”。[/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 [color=#ff3366] “不树不封”不如裸葬。[/color][/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6666][size=2]  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不少保存完好的古冢内空空,仅一具腐尸。如果说裸葬也算反盗墓的话,这应该是最有效果的一招。《三国志·魏书·后妃传》(卷5)魏国太后一语中的,“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皆由厚葬也”,裸葬确是高招。[/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align=center][table=88%][tr][td][color=#663366][size=2][/size][/color]
[color=#663366][size=2][color=#660066]  结束语:裸葬有效,却不是最彻底的一招,说得极端点,“裸葬”不如灰飞烟灭。如果大家早都能像现代名人周恩来那般想得开“骨灰撒掉”,盗墓,这个古老“职业”就不会存在,或者说早就就消失了。[/color]
[/size][/color]
[/td][/tr][/table][/align]

[/td][/tr][/table][/align][/backcolor]
[ 此贴被梵天语在2009-12-02 19:28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天若舞

    派派币 +10

    基础分+我很赞同

yingzi64646

ZxID:9466547

等级: 牛刀小试
deng,等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01-16 0
很狠啊
guaiqian

ZxID:521261

等级: 文学俊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1-11 0
考古学家和盗墓者。一个是国家支持、一个是地下工作。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shuhai1990

ZxID:10092931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1-11 0
那个灌水泥还在笔记里看过,忽
冬菇千金

ZxID:609407

等级: 略知一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2-28 0
毒气那个强,连飞鸟都能灭了,哈哈!古人真智慧!
春雨入江南

ZxID:9059275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2-28 0
若古人都灰飞烟灭了,哪来的考古?
甘·朱利安

ZxID:9882526


等级: 自由撰稿
甘之如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2-06 0
好,好狠的招数!
残阳

ZxID:2014785

等级: 明星作家
青山更在青山外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2-05 0
很不错的帖子 搂住辛苦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2-02 0
帖子排版很喜欢,漂亮,干净

素材有一些盗墓相关知识帖,有兴趣可以搜搜看看
随芸语

ZxID:5995051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370013246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2-02 0
  呼......终于排版完成了!找到的墓葬图不多。。。大家多担待....

看完《盗墓笔记》以后,就对墓葬非常之感兴趣!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