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冷血屠夫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593 回复:8

[其他]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冷血屠夫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君知澜梦

ZxID:8590325


等级: 热心会员
TNND,真烦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3 0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下,让历史永远记住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行!

第一位,秦国白起当值无愧

      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率军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焚毁夷陵,向东进兵至竟陵,楚王逃离都城,避难于陈。 
      同年,白起受封为武安君。(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武安城在武安县西南五十里。战国时赵邑,即赵奢救阏与之战处。) 

      (公元前331—257年),一称公孙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任左庶长,领兵攻韩之新城。十四年,任左更,出兵攻韩、魏,战于伊阙山,斩获首级二十四万,又俘虏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渡过黄河攻取韩之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因立了战功,迁升为国尉。昭王十五年,拜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大小城池61座。昭王十六年,他与客卿错联合攻下垣城。昭王二十一年,攻赵国,夺取光狼城。昭王二十八年,率秦军攻楚,夺取鄢、邓等五城。昭王二十九年,攻陷楚国的都城郢,烧毁夷陵,向东挺进直至竟陵。楚王逃出都城,徒都于陈,秦国就以郢城为南郡。白起屡立战功,被封为武安君。之后,又攻取楚图的平安巫与黔中二郡。昭王三十四年,破魏于华阳,芒卯败逃,俘获魏将三人,斩首13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于河中。 

      公元前264年(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陷五城,斩首五万。次年又攻韩之南阳,取太行山以南地,逼使韩国与上党交通断绝。昭王四十五年,他领兵攻韩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完全切断了韩与上党郡的交通线,上党守将冯亭不愿降秦,归附赵国。昭王四十七年,秦将王龁攻上党,赵国遣老将廉颇屯军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拒秦,秦、赵两军相持于长平。秦昭王采用范雎反间之计,使赵王以赵括代廉颇。赵括只能纸上谈兵,无实战经验,到长平之后,不恤将士,出兵频繁攻击秦军,结果大败被围。秦暗中派白起为上将,王龁为副将,以奇兵偷袭,再将赵军拦腰截断,使其首尾不相顾,然后分割包围。是年九月,赵军食尽,苦战突围,冲杀四五次,终不能出。赵括亲率赵军战斗,被秦兵射杀于战场,士卒40万人投降。白起下令将全部赵兵坑杀。长平之役,赵国丧失兵力45万人,秦军亦“死者过半”。公元前259年,即秦军完全占领上党的次年,秦军又取赵国太原(今山西霍山与句注山地带)。秦国相范雎忌白起,请许赵、韩割地以和,罢兵数月,复命王陵攻赵。王陵攻邯郸,受到赵军顽强抵抗,秦昭王命白起代之。白起不肯行,又以王龁代之。王龁攻邯郸!亦不能取胜,范雎用王稽为河东守将,郑安平为将军攻赵,被信陵君在邯郸城外打败,郑安平被围,降赵。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以白起违抗君命,假托病情,又散播怨言,便与范雎商定,派使赐白起剑,令他自杀。时白起流放在杜邮(在今咸阳市东北),接到昭王命令后,想到长平之战坑杀赵国降卒有错,于是自刎而死。


ps:将军的手里一般都是沾满鲜血的,很无奈,对得起君王,对得起百姓,却对不起自己和家人,其实他们也很伟大,保卫着自己的国家。
       
第二位,三国曹操当仁不让

        魏武帝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操去世后被葬于高陵。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一、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二、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四、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虽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五、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六、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七、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不是曹操亲自所为,但若无曹操默许甚至下令,部将岂敢屠城

说他是屠夫无可厚非!

ps:其实对于曹操我没啥感觉,并经已是作古很多很多年的人了,也看过关于曹操的小说,当然小说里的曹操是个痴情的人,可是我刚刚看到原来曹操有那么多的夫人,子女,不过我蛮佩服他的丁夫人的。

第三位,忽必烈


      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成吉思汗之孙,蒙哥汗(宪宗)弟,蒙古族。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讳名呼必赉,睿宗第四子,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的第二子(总第四子)。元朝的创始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语尊称薛禅皇帝。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1260年——1294年在位。

  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忽必烈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早在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先后召僧海云(宋印简)、僧子聪(刘秉忠)、王鹗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问以儒学治道。先后任用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屯田唐、邓等州。

  蒙哥汗三年(1253)率蒙古军攻云南,四年灭大理国。九年,攻打南宋鄂州(今湖北武昌)时,得知蒙哥汗死讯,决策北还,争夺帝位。十年,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称汗,始建年号中统。其幼弟阿里不哥也在和林(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称汗。至元元年(1264)打败阿里不哥,后迁都燕京(今北京),改称大都。八年建国号为元。十六年灭南宋,统一全国。又进攻日本安南占城爪哇等国。在位期间,注意选用人才,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地方建立行省,开创我国省制之端。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开辟中外交通,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把境内民众分成四等,民族压迫较重。

  蒙哥大汗在1259年去世后,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哈拉和林被选作蒙古帝国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中原开平自立为大汗。于是阿里不哥与忽必烈开始争夺汗位。虽然忽必烈在这场斗争中获胜,但中央汗国外的四大汗国则因他违背大汗选举传统以及他的“行汉法”主张而纷纷与他断绝了来往,脱离了他的统治范围。至此,忽必烈的政权只包括中原地区、西藏和蒙古本土。

  1271年,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并开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他的军队用了六年时间攻陷重镇襄阳,但以后的进展则相当顺利。1279年,在厓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统治全中国。

      在其攻陷成都后下令屠城,共屠杀成都民众120万余,罪孽深重,这并不是第一次屠城,在蒙古军的进攻徒中,这中屠杀处处可见,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杀孽最重的一个.

ps:一个新政权的建立,总是由太多人的鲜血和白骨堆积起来的,站在高位的人手里都是鲜血,这是很正常的。

第四位,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明万历古三十四年(1606年)9月18日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虽然他小时候读过一点书,但他是个十足的无赖、恶棍和流氓。他在军中曾经犯法,本来是要被斩杀的,只因为相貌生得威猛而被人求情,这才免于一死。
      在明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反明的号召在米脂起义。之后不久,他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崇祯八年(1635年),张献忠与李自成因小故开始分裂,张献忠率部攻长江流域,李自成攻黄河流域。从此,中国大地上的两支农民起义军,一支在北方席卷天地,一支在南方横扫千军。
       
      1644年乱贼张献忠入川,9月成都沦陷,献贼称帝,随即在成都平原拉开了一幕四川有史以来最残酷的大屠杀。张献忠不但杀官绅,也杀士民。古蜀以来四川三千年文明史跌入最黑暗的年代。成都府十室九空,府南两河“尸为之塞,不能行船”,成都平原顿成旷野,天府之国数年之间竟虎狼遍地。这是对张献忠的残酷的描述,不愧屠夫称号!

ps:不多说了。

第五位,清朝多尔滚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降生在赫图阿拉,生母阿巴亥,姓乌拉纳喇氏。这时,努尔哈赤已不再是地位低微的小部落头领,而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的“聪睿恭敬汗”,并且正在进一步发展统一事业,为建立清朝奠定基础。当多尔衮诞生未满百日,努尔哈赤就率大军进攻乌拉,最终灭亡了其妻阿巴亥的母国,多尔衮母子面临着被打入冷宫的危险。但是,由于努尔哈赤优待降顺者的政策,以及阿巴亥富于心计,善为周旋,使他们母子安然度过难关,随着时间的流逝,多尔衮也步入了台吉的行列。 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的时候,曾经指定他最疼爱和器重的十四子多尔衮作继承人。可那时多尔衮才十五岁,年纪太小。八子皇太极依仗自己掌握后金八旗中的正黄旗和镶黄旗,势力强大,夺得了继承权。

  

  公元1616 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年号天命,两年后以“七大恨”告天,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揭开了明清战争的序幕。在对明战争节节胜利中,后金内部的矛盾斗争也不断发生。天命五年(1620)九月,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台吉、莽古尔泰台吉、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阿哥、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①。 也就是说,从此时起,多尔衮以八龄幼童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这样一个改变后金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是从当年三月努尔哈赤休弃滚代皇后富察氏开始的。当时虽然给大福晋富察氏头上加了四条罪状,但是都缺乏足够的根据,例如四大罪之一,便是代善与富察氏关系暧昧②,实际上,是有人对他们进行陷害。 富察氏被休弃之后,取代她作为大福晋的正是多尔衮之母阿巴亥。这样,努尔哈赤爱屋及乌,多尔衮及其兄弟阿济格、多铎地位上升便在情理之中了。

  此外,代善由于处处计较而失去乃父的欢心,又听信后妻的谗言而虐待已子硕讬,这就为觊觎其地位的人们带来了反对他的口实,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其“太子” 地位的被黜。这样,在努尔哈赤共治国政的制度下,多尔衮兄弟便第一次成为均衡力量的鼎足之一。 多尔衮此时还不是旗主贝勒,而仅与其弟多铎各领十五牛录,他毕竟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政治地位不如阿济格,甚至不如多铎。在天命年间许多重大活动中,都不见多尔衮的踪影。天命元年(1616)正月初一的朝贺典礼中,可以亲自叩拜努尔哈赤的宗室显贵中,阿济格与多铎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尔衮则不允许参与其中③。尽管如此,除四大贝勒和乃兄乃弟之外,多尔衮是领有牛录最多的主子,超过了德格类、济尔哈朗、阿巴泰等人,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颇有实力的一位台吉了。

  但是,好景不长。努尔哈赤在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十一日去世,临终前曾召见爱妻乌拉氏阿巴亥,似乎要授以遗命。但众贝勒早就担心多尔衮三兄弟力量迅速壮大,便在拥戴皇太极继位为汗之后九个时辰,迫令阿巴亥自尽殉夫,声称是太祖的“遗命”。这时候,多尔衮三兄弟的处境最为艰难,他们既失去了政治依靠,又面临着兄弟们对其所领旗分的攘夺,谁知道今后又会有什么灾祸降临?

  皇太极继位之后,虽未向他们开刀,但也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地位贬低很多,特别是皇太极在后来一系列加强皇权的行动中,更是都处压制他们的两白旗势力。连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都处处受挤,多尔衮兄弟又怎能幸免。但是,皇太极知道,若要削弱最威胁皇权的三大贝勒的权力,自己的实力还不够,还必须拉拢和扶植一些跟他无甚利害冲突的兄弟子侄,其中就有多尔衮。

  天聪二年(1628)三月,皇太极废黜了恃勇傲物的阿济格之旗主,以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①。这时候,多尔衮刚满十五岁。 少年多尔衮在夹缝中求生存,开始显示出他善于韬晦的过人聪明。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博取他的欢心和信任,而绝不显示自己的勃勃野心;另一方面则在战场上显示出超人的勇气和才智,不断建树新的战功。天聪二年(1628)二月,他初次随皇太极出征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立下战功,皇太极赐予“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①。半个月后,他就继任了固山贝勒。

  多尔衮少年得志,为他将来的进取开始奠定基础。 天聪三年(1629),皇太极率军攻明,多尔衮在汉儿庄、遵化、北京广渠门诸役中奋勇当先,斩获甚众,一年半后,他又参加了大凌河之役,攻克坚城的功劳也有他一份。天聪八年(1634),皇太极再度攻明,多尔衮三兄弟入龙门口,在山西掳掠,结果“宣大地方,禾稼践伤无余,各处屋舍尽焚,取台堡、杀人民更多,俘获生畜无数”②。

  当然,使他名声大振的是征服朝鲜和攻击蒙古察哈尔部之役。朝鲜和察哈尔被皇太极视为明朝的左膀右臂,是后金攻明的后顾之忧。天聪六年皇太极虽大败察哈尔部,林丹汗走死青海大草滩,但其残部仍散布在长城内外,于是天聪九年(1635),皇太极便命多尔衮率军肃清残敌。结果他首遇林丹汗之妻囊囊太后及琐诺木台吉来降,又趁大雾包围林丹汗之子额哲所部,使人劝其归顺,双方盟誓而回。这一次出征,多尔衮不费一刀一熗,出色地完成了皇太极的使命。更具重大意义的是,多尔衮从苏泰太后(林丹汗之妻)那儿得到了遗失二百余年的元朝传国玉玺,其玺“交龙为纽,光气焕烂”,后金得之,使皇太极获得称帝根据及招揽人心的工具。

  果然,皇太极闻讯大喜,亲率王公大臣及众福晋等出沈阳迎接凯旋之师,对多尔衮等亦大加褒奖。 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也在行伍之中。他率军进攻朝鲜王子、王妃及众大臣所居之江华岛,一方面竭力劝降,一方面“戢其军兵,无得杀戮”。对投降的朝鲜国王“嫔宫以下,颇极礼待”①。这使朝鲜君臣放弃继续抵抗,减少了双方的杀戮。 这两役之后,战局顿时改观,皇太极除去了后顾之忧,便可全力对付明朝。他在天聪十年(1636)改国号为清,年号崇德,南面称帝,与明朝已处在对等地位。多尔衮在这两大战役中所立的战功,也使他的地位继续上升。 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首率诸贝勒向皇太极行礼,这与十二年前的情形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年四月皇太极称帝,论功行封,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已列六王之第三位,其时年仅二十四岁。

  在此之后,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1638)他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给明朝以沉重打击。班师之后,多尔衮得到了马五匹、银二万两的赏赐②。崇德五年到六年,多尔衮又作为松锦决战的主将之一走上战场。起初,他由于违背皇太极的部署,私遣军士探家而遭到急于破城的皇太极的责罚③,但他仍以郡王的身份继续留在军中,一方面屡次上奏提出作战方略④,一方面率领四旗的护军在锦州到塔山的大路上截杀,并在攻破松山后率军围困锦州,迫使明守将祖大寿率部至多尔衮军前投降。松锦之战后,明朝关外只剩下宁远孤城,清军入关已是时间问题。

  多尔衮并不是一介武夫,这点连皇太极也看得很清楚,因此,在更定官制时,便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他统摄。根据他的举荐,皇太极将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升迁,利用他们的才智治国①。根据他的建议,皇太极又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②。此外,文臣武将的袭承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要经他之手任命③。在统辖六部的过程中,多尔衮锻炼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为他后来的摄政准备了条件。

  更需注意的是,多尔衮一直秉承其兄皇太极意旨,对加强中央集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崇德元年和二年,皇太极两度打击岳讬,意在压制其父代善正红旗的势力,多尔衮等人揣摸帝意,故意加重议罪④。崇德三年遣人捉拿叛逃之新满洲,代善略有不平,便被多尔衮抓住大做文章,上报皇太极,欲加罪罚⑤。这些举动,正合皇太极心意,他一方面对忠君的兄弟表示赞赏,另一方面又减轻被议者的处罚,以冀感恩于他。通过这一打一拉,来稳固自己的独尊地位。 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正利用皇帝的信任,逐渐削弱昔日曾打击他与母亲之人的势力,等待时机,觊觎权柄。
    由于在清军攻打扬州时明将领史可发拼命抵抗,在攻破扬州后多尔滚下令在扬州屠杀十日,杀的扬州血流成河,最后受尸体时多达80万具,是名副其实的屠夫!

ps:我怎着感觉没好人了。

本文来自: 历史中国
[ 此贴被君知澜梦在2009-11-13 13:44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黑白一点点

ZxID:6918244

等级: 热心会员
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4-29 0
额……制造扬州十日屠杀的那位仁兄也冷血呐~还有五代十国滴慕容冲……他可是将整个长安都屠了哟~
瀲漪玖聲

ZxID:4899793


等级: 派派贵宾
好累,睡过去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11-14 0
从古至今,那个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kit0702

ZxID:7009094


等级: 职业撰稿
長空秋水踏歌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11-14 0
朱棣的爹地也不是

淺 笑 踏 歌 來  ,  轉 身 甩 門 去 。
gh88195761

ZxID:90262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11-13 0
朱棣···原来不是···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11-13 0
站在权力的最顶端。。好人都会变成死人。。
悠悠蓝久

ZxID:9127305


等级: 文学大师
杯具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_<%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11-13 0
战争就是这么残酷的  唉
还好现在有舆论自由可以一定压制这种行为 不知道算不算进步
woshihongcha

ZxID:862096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不吃青菜
生活由心情决定,心情由我决定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3 0
太残忍了吧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3 0
已审。。已修改。。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11-13 17:52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