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针灸器具与针灸歌诀(带图)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0194 回复:4

[其他] ★ 古代针灸器具与针灸歌诀(带图)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索索的猪

ZxID:8212267


等级: 内阁元老
到处走,不着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03 0
针灸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据大量古文献的记述和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的研究,一般都认为起源于距今约10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端倪甚至上朔到距今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砭石,被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原始医疗工具,《说文解字》释“砭,以石刺病也”。只有在新石器到来以后,随着石器制作技术的进步,才有特定形状的医用砭石出现。它是先民们用来剖开痈肿,排脓放血,或用以剌激身体的一定部位以消除病痛的工具,是后世金属刀针的前身。
+

砭石
简介:石质,内蒙古呼和浩特大窑村出土。
+

砭石
简介:新石器时代。70年代初出土于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长7cm,宽3cm。尖端锋利,两侧有刃,先民们可用以放血、破痈、去腐肉。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
玛瑙石叶
简介:新石器时代。1964年出土于西安浐河西岸。长10cm,宽5cm。是仰韶时期先民们的生产工具,也可有用于破痈排脓。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
石刀
简介:新石器时代。内蒙古乌盟头道洼遗址出土。质地玛瑙,长约2cm。绿色一件,赭色两件,有锋刃,先民们可用于放血、破痈。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
砭镰
简介:商代。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第14号墓出土。石质。长20cm,最宽处5.4cm。置于一漆盒内。经考证系当时的医疗用具。
+
砭石
简介:商周。玉石质,最长6.2cm,最短1.7cm。现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玉石针
简介:商周。最长18cm,最短2.5cm。现藏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砭针
简介:战国时期。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木召采集。铜质。长4.6cm,刃宽0.15cm。此针一端为针尖,腰呈三棱形;一端为半圆状刃。尖端用以刺病,刃端用以放血。这表明不仅医疗工具有了进步,而且人们已经懂得采用放血疗法治疗某些病症。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骨类针具
+
骨针、骨锥、骨镞、骨笄
简介:新石器时代。骨质,生产和生活用具,亦可用于医疗。现藏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博物馆。
+
骨针(附针筒)
简介: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多年,1980年内蒙古包头东郊出土。针最长10.5cm,最短3.8cm;针筒长15.3cm,用动物肢骨加工而成。疑为复制品。
+
骨针
简介:新石器时代。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出土。长分别为16cm,9.2cm。两者尖端锐利,针体光滑,尾部无孔。现藏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骨针
简介:甘肃临洮县马家窑出土的骨针。

金属类针具
+
青铜针
简介:西周。陕西扶风齐家村出土。通长9.2cm,针体呈三棱形,末端尖锐,可以放血、刺病。现藏于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
金银医针
简介:西汉。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计金针4枚、银针6枚。四根金针完好,制作精致,针长在6.5~6.9cm,直径0.12~0.18cm,均比现在常用的医针粗。针柄略呈方形,约在其上中1/3交界处有一圆形孔,针体细长呈圆形,以针尖的形制来判断,可分为3种:三棱形的为锋针,用作放血;尖锐的为毫针,用作针灸;圆钝的为鍉针,用作点刺。银针残缺无法辨认。据研究,这批金银针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述形制相似,可以确认为早期针灸专用针。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
仿汉墓金针
简介:有毫针2枚、鍉针1枚和锋针1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仿制。

木制类针具
+ 
棒针(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明代。江苏省江阴市夏颧墓出土,长5.7cm,以坚韧木料制成,表面光滑细腻,酷似骨针,系排脓用具。现藏于江阴市博物馆。

少数民族针具
+
蒙医放血刀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清代。197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采集,铜质,长8.3cm,是蒙医放血疗法所用的刀具。现藏于陕西医史博物馆。
+
放血刀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征集,铜质,长11cm,传世品,藏医和蒙医放血疗法的主要用具。现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针盒及针筒
+
木质插针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木质,高2.6cm,长4cm。针筒正面阴刻隶书“祖传针筒”4字。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象牙针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清代。高1.5cm,长10cm,宽2cm。外周阴刻山水人物图,填以墨色。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此贴被索索的猪在2009-11-04 01:0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那个 ..


晗晚

ZxID:1015274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08-23 0
在手机不好复制,谢谢楼主了
果冻宾宾

ZxID:15586704

等级: 略有小成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谈恋爱,谈恋爱,两只都是公的,两只都是公的,真变态,真变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8-01 0
挺吓人的……这个,果冻受不了……果冻爬走
o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04 0
把这些搞懂得话,可以当老中医,出门行医了





索索的猪

ZxID:8212267


等级: 内阁元老
到处走,不着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03 0
+
竹雕藏针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清代。高10.5cm,口径1.5cm。上下盖均以象牙制成,针筒外层为透雕人物图。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
象牙藏针筒
(摘自《中国医学通史》)
简介:清代。长22.5cm,口径1.2cm。盖上饰以虎钮。正面刻有隶书“秋天一色”,反面刻有兰花、梅花纹饰。现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

仿古九针
九针是指九种医疗用具,包括长、短、大、小的针具和按摩用的圆棒和割治用的小刀,九种不同形状的针具各有不同的用途。
+++
仿古九针总图

镵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形似箭头,头大末锐,当末端一分处收小,形成尖端,后人有称为“箭头针”。近人在此基础上发展为皮肤针。
用途:浅刺皮肤而不能深入,用于泻血;治头身热症等。

圆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卵圆。后人有称为“圆头针”。
用途:揩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为按摩用具。

鍉针
形状:长三寸半,针头如黍粟形,圆而微尖。近人有称为“推针”。
用途:按压经脉,不能深入(“按脉勿陷”),为按压穴位用具。

锋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针身圆柱形,针头锋利,呈三棱锥形。后人称为“三棱针”。
用途:点刺泻血,治痈肿、热病等。

铍针
形状:长四寸,宽二分半,形如剑。后人有称为“剑头针”。
用途:割治痈脓外症。为外科用具。

圆利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末端尖锐,中部略膨大,针身反细小,圆而且利,能深刺。
用途:痈肿、痹证的深刺。

毫针
形状:长一寸六分或三寸六分,针身细小如毫毛,不伤正气。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具。
用途:通调经络,治寒热、痛痹等。

长针
形状:长七寸,针身细长而锋利。后人称为“环跳针”,近人又发展为“芒针”。
用途:深刺,治“深邪远痹”。

大针
形状:长四寸,针身粗圆。
用途:泻水,治关节积液。后人用作火针。
针刀
随着医学的发展,除针灸科之外,其他专科根据各科的不同特点,所使用的针具在《灵枢》记载的古九针基础上又有演变。
  例如明代《审视瑶函》记载了眼科针具图、清代《疡科会粹》记载了外科针具图、《医宗金鉴》更是记载了清代特有的“挑痘针”等等。

审视瑶函》眼科金针
简介:明·傅仁宇,1642年明刊本。金针柄以紫檀花梨木,或犀角为之,长二寸八九分,如弓弦粗,两头钻眼,深三四分,用上好赤金子抽粗丝,长一寸,用干麦调生漆箕入柄眼内。

《审视瑶函》眼科针刀
简介:明·傅仁宇,1642年明刊本。针刀用于割治胬肉攀睛。

《医宗金鉴》挑痘针
简介:清初设痘疹科,清代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痘疹的经验,而有“挑痘针法”,此图即为清代挑痘用针。

疡科会粹》针刀
简介:清·孙震元,图中铍针多达6种不同的规格,是对《灵枢》“铍针”的新发展;喉针是刺喉痈的针具;钩针多用于眼科;毫针、三棱针则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烙铁则用于外科。可见图中针具实为临床各科而设,不独用于外科。
针灸歌诀
四总穴歌
| 回阳九针歌
|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井荥输原经合歌
|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 十五络穴歌
| 八脉交会八穴歌
| 八脉八穴治症歌
|十二原穴歌
| 十二背俞穴歌
| 十二募穴歌
| 八会穴歌
| 下合穴歌
| 十六郄穴歌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百邪癫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心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寸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名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杼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床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间使鬼市上,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孤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口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肺之主大肠客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
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大肠主肺客
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
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脾主胃客
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廖,体重不摇心事妄,
疟生振粟兼体羸,秘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胃主脾客
腹  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响动心中惕,鼻衄唇喎疟又伤,
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
真心主小肠客
少阴心痛并干嗌,渴欲饮兮为臂厥,生病目黄口亦干,胁臂疼兮掌发热,
若人欲治勿差求,专在医人心审察,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小肠主真心客
小肠之病岂为良,颊肿肩疼两臂旁,项颈强疼难转侧,嗌颔肿痛甚非常,
肩似拔兮臑似折,生病耳聋及目黄,臑肘臂外后廉痛,腕骨通里取为详。
肾之主膀胱客
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艰履,若人捕获难躲藏,
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
膀胱主肾之客
膀胱颈病目中疼,项腰足腿痛男行,痢疟狂颠心胆热,背弓反手额眉棱,
鼻衄目黄筋骨缩,脱肛痔漏腹心膨,若要除之无别法,京骨大钟任显能。
三焦主包络客
三焦为病耳中聋,喉痹咽干目肿红,耳后肘疼并出汗,脊间心后痛相从,
肩背风生连膊肘,大便坚闭及遗癃,前病治之何穴愈,阳池内关法理同。
包络主三焦客
包络为病手挛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胁满腋肿平,心中淡淡面色赤,
目黄善笑不肯休,心烦心痛掌热极,良医达士细推详,大陵外关病消释。
肝主胆客
气少血多肝之经,丈夫 疝苦腰疼,妇人腹膨小腹肿,甚则嗌干面脱尘,
所生病者胸满呕,腹中泄泻痛无停,癃闭遗溺疝瘕痛,太、光二穴即安宁。
胆主肝客
胆经之穴何病主?胸胁肋疼足不举,面体不泽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如雨,
颈项瘿瘤坚似铁,疟生寒热连骨髓,以上病症欲除之,须向丘墟蠡沟取。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八穴治症歌
公孙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
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
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
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
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十二原穴歌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
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 此贴被索索的猪在2009-11-04 01:07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