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纸扎艺术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9012 回复:3

[宗教民俗] 民间纸扎艺术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燕歌既远。

ZxID:1509727


等级: 内阁元老
  掐死你这个小纤腰!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20 0
纸扎,渊源于古代民间宗教祀祭活动,以后逐渐成为庆祝节日的一种装饰艺术。明清时遍及城乡,每逢节日或喜庆之际,民间艺人则充分施展其技艺,扎制成高意诙谐的“老鼠攀葡萄灯”,喜得贵子的“麒麟灯”,望子健康的“鸭(压)子灯”,祝贺新婚的“鸳鸯灯”,祈求丰收的“金鱼灯”,以及名种花草、鸟兽等。这些色泽艳丽、造型拙朴、寓意明快的各类纸扎品,均取竹、木、线、纸为主要材料。以竹、木为骨架,以线团缚部位,糊彩纸以装饰。为喜庆欢快的活动频添几份色彩,同时也为哀丧、祀祭场面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纸扎源流

   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扎纸、扎纸库、扎罩子、彩糊等。

      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灵棚、戏台、店铺门面装潢、匾额及扎作人物、纸马、戏文、舞具、风筝、灯 彩等。

    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牌坊、门楼、宅院、家禽等焚烧的纸品。

    这里所涉及的纸人纸马主要是指与民间丧葬及祭祀活动相关的纸扎,简称为“纸扎”。

  迄今发现最早的纸扎实物,是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古墓群中发掘的纸棺。棺体骨架用细木杆扎成,从前至后,有五道弧顶支撑作支架,再糊上废纸,外表为深红色。此棺长2.3米,前高0.87米,宽0.68米,后高0.5米,宽0.46米。纸棺糊制的废纸,大多是唐天宝十二年至十四年(公元753年~755年)的庭西、西州一些驿馆的马料收支帐单纸。

      根据考古现场遗迹分析,安葬死者时,先将死者放在一片糊有废纸的苇席上,然后再罩扎制纸棺。根据墓主人随葬品买地券上的记载,年代为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这具特殊的纸扎棺材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纸扎称谓及主要用途不尽相同。北宋称为“装銮作”“打纸作”“冥器作”“纸铺”等。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前几天,市井街坊里开始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缎带、五彩衣服等,这些都是扎好架子糊上纸制成的。其中还记载:“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书中描述每年从九月下旬开始卖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为的是在十月的朔日祭祀之用。根据明人著《如梦录》所述,专门从事纸扎制作的人称为“扎彩匠”,其经营场所为“纸扎铺”“纸马铺”“纸马香铺”等。纸扎铺也卖“寸鸹扇子”,有扎彩匠扎“显道神”,其头约有五尺高、六尺围圆,这种纸扎是王府出殡时都要使用的。清代于敏中曾在《日下旧闻考》记载了京城办丧事出殡的情形以及纸扎的样子。书中描述的大意是:当时办丧事出殡的花费很大,参加出殡的人多达五百人,有丧车、铭旌。铭旌高达五丈,上面缠绕着帛布,一次丧事要耗费一百多匹帛,还有香亭幡盖仪从等。

        另有用纸扎糊的供奉物品,仅是纸糊扎的房屋就有数十间;出殡的路上,还有专门在死者棺木旁歌舞的优童,一路上跳竿走马,表演一些戏曲。《帝京景物略》也有记载,十月朔日,民间有这样的习俗:纸扎作坊用五种颜色的剪纸做成男子的衣服,有几尺长,称为“寒衣”,几乎家家要在夜晚祭奠,在家门前将寒衣焚烧掉,称为“送寒衣”。各种文献的记载说明,历史上纸扎的样式是多样的,在民间丧葬或祭祀活动中的使用非常普遍。

  供奉纸扎与民间的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形成是原始社会以来墓葬殉葬俑的发展和演变的结果,用丧俗艺术形式来悼念死者,对世人来说能起到安慰和调节伤感的作用。最初的殉葬品,可能是用活人活物来充当的。奴隶社会,贵族死后盛行以活人殉葬。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意识到这种行为过于残酷而逐渐被废除。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俑,可能是用茅草扎成的草人,孔子称之为“束草为人形”的“刍灵”。后来又发展为用木偶人陪葬,大体上可以看出有些像人形,古代统称为“明器”。

  作为明器的俑有各种形态,据《古明器图录》记载,“介士”为主人守卫,“奄竖”可以为主人“随侍”,“侏儒”可以为主人“作剧”。

        秦汉以后,由于制陶业的发展及普及,陶制俑又逐渐代替了牛、羊殉葬品及木俑。从陪葬俑的逐渐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手工业的不断进步,推动人类文化不断发展,并使一些陋习被废除,丧俗艺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变革,因而便出现了像秦始皇兵马俑那样壮观的随葬规模。

        汉代实行“举孝廉”,在政治、伦理、道德诸方面,都以孝为标准。为倡导孝道,提倡厚葬,俑及其他明器的制作规模之大、样式之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唐宋之际,随葬明器及俑仍有一定规模,丧俗文化又融入外来文化的因素,加上中国道教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信仰更加普遍,与之相关的丧葬及祭祀用品也出现了新的形式。造纸术发明并成熟以后,纸被运用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到北宋时期,烧纸俑、纸马开始盛行,纸扎成为宋代以来丧葬习俗艺术的主要类型之一,遍及我国各民族。纸材料的诞生和普及是纸扎艺术发展的首要条件。随着宋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丧俗纸扎形成一个专门行业,京城有专门经营纸扎的“纸马店”。

        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曾提到杭州繁华市场的“舒家纸扎铺”“狮子巷口徐家纸扎铺”。明清之际,纸扎成为丧俗和鬼节的主要用品。

        从一些地方志记载来看,明清纸扎工艺之精湛远远超过宋元,应用也更广泛,成为当时各个阶层丧俗和祭祀活动的主要用品。值得注意的是,自宋代以来,丧事必需供佛,或请僧道为死者祈祷祝福,到元明清直至近现代一直延续这种风俗习惯。

      丧祭过程中要用纸钱、纸人、纸马、纸房子、纸供具,以礼待鬼神。祭祀丧俗主要目的在于厌胜、巫术、符咒、兆验、占卜等。由于人们迷信灵魂,便出现了各种招魂、拘魂、礼魂、送魂的丧俗形式。从史前时期陪葬的石器、玉器、陶器,到后期的青铜、漆、木、瓷类的明器和俑,以至宋代之后出现的纸扎祭灵,表明丧俗活动也通过种种样式表达人类的情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当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时,对尸体的处理很简单,其情境为,《易·系辞传》中记有:“古之葬者,原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这种埋葬方式近乎于对待野兽。随着社会礼仪、伦理观念及感情因素的加强,人们便把丧葬列入人生中重要的礼仪之一,这源于生者希望故去的亲人在冥世也占有更多财富,生活得更好的心理。随着丧俗规模的不断扩大,丧俗艺术也根据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不同的葬俗形式而发展起来。

  考古发掘及有关史料表明,唐宋之前,绝大部分俑和明器是用不易腐烂的硬质材料制成,如石器、玉器、漆器、青铜、陶器、瓷器等等,宋代之后,随着佛、道文化对民众的影响,焚香、烧纸、焚烧纸人纸马便随灵魂升天的“生命二元论”意识而逐渐兴起。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丧俗艺术形式也在演变,对鬼魂的崇拜更倾向世俗化、功利化,更注重人情。

        人们或因表达对死者的哀思,或利用悼念形式减轻对死亡的退避、恐怖之情,或者出于相信死者的灵魂存在而彼此转生,死者家属都要尽其义务,按当地风俗习惯,进行各种丧葬活动。如常见的丧舞、哭丧、扎台唱戏、鸣放鞭炮,制作各种明器及武俑、乐俑、伎俑、侍从俑和纸糊马车等,或将死者的生平和相关的民间故事、鬼魂传说、宗教活动刻画在墓室、棺椁、棺罩上,或建造陵墓、塑像、立碑等等,这些丧俗活动,都采用了丰富的艺术样式。
  在长期对自然和为生活的抗争中,人类创造了一种能安慰悲伤、调解消极感情的方式,即用祭祀来供奉先人,用丧俗形式来悼念死者。

        近代民间,“喜丧”的形式较流行,这是人们对丧事处理的又一新的样式,它不象以往的只是单纯信仰鬼魂,而更多注重人生观念和情感表达。百姓对鬼魂有了多种解释,有时认为鬼魂可有可无,有时又使之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把奇怪的不可思议的事说成是“出鬼”,又把某些疾病说成被死者鬼魂所缠而致。这种迷信观念是原始鬼魂观念的发展和衍变,人们的鬼魂意识也失去了它原本的含义。

        “喜丧”风俗对丧亡的理智而达观的态度显然受到了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影响。至迟在唐代,喜丧风俗就已兴起。《旧唐·音乐志》记载当时制作一种偶人,称为“窟磊子”,也叫做“魁磊子”,用以“嬉剧歌舞”,是一种“丧家之乐”。

        宋至明清丧事期间,搭台演戏,乐队鸣奏。棺罩上扎制戏出,主题为人或动物,其目的是取悦于鬼魂,以庇佑死者家族。人们认为在殡尸期间,对于刚离开人世的亲人应给予一种慰藉。一切哭丧、吊孝、祭祀、守灵、送纸钱、烧纸马等都不外乎是为取悦于鬼魂而安慰亲属的具体做法。

        丧俗的所谓“颂鬼”,实际上是安慰人,所以丧葬扎俗发展为“喜俗”形式,使祭祀更体现为深厚的人情味。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强烈的感情色彩,带有人类最朴素、最纯真的感情色彩。在丧葬用品中,从俑、冥器到纸人纸马的衍变,表明了民俗艺术的沿续和发展,是生存在民间社会的“活化石”。


高约160厘米
  踩莲船多见于民间游艺活动。往往是一年轻女子浓壮艳抹嬉戏其间,又一戏装男子导引穿行。所到之初,喝彩声迭起。鱼为金红色大鲤鱼。民间传说中,鲤鱼可跳龙门,是吉祥之物。鲤鱼的造型,头、尾微翘,胸、腹部下沉,有一跃而起之势。鱼身上涌动的波纹加强了动感。用色热烈明快,透露出昂然向上的浪漫情怀。

湘西纸扎艺术


纸扎艺术。本县的纸扎工艺,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一百多年以前,这一民间工艺就已经繁荣起来,清末至民国初期,县城有10多家纸扎铺子,散在大街、虹桥、东正街、十字街等处。

  纸扎工艺的主要材料是竹块、篾条、木棍等, 扎成各种人物、动物、花草、虫鱼、用具等形象, 糊以皮纸,施加彩绘,形象逼真,维妙维肖。以前南门外的向哑子,标营的侯应龙能制作各种纸鸢、飞鹰、蝴蝶、虾、蟹、蟆蛤、美人、戏曲人物物, 工艺精湛。正街的滕老叫、十字街的刘棒吾、聂方俊等都是纸扎的高手。
山东省曹县纸扎









海澄城隍庙纸扎艺术



        海澄城隍庙在龙海市治所之东5公里的海澄镇,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建筑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前后三殿,庙貌巍峨壮观,系龙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海澄城隍庙与北边晏海楼、西面文庙相互辉映,联成气势恢宏的月港文物建筑群。

  城隍神是道教所传的除暴安良、守城护民之神·海澄城隍主祀城隍爷是西汉御史周苛。

        楚汉战争时,刘邦命周苛守荥阳,项羽将刘邦围困于城中,纪信趁刘邦战车驰出时,引开楚兵,刘邦乘机突围,楚军攻破荥阳后生擒周苛,项羽重其英勇,劝降道:“为吾将,以公为上将,封万户侯。”周苛不为名利所动,被项羽怒杀。海澄县官民崇敬其勇敢精神和忠烈品质,奉祀为海澄城隍神。
  从远处望去,你简直不能相信,那些雕梁画栋、飞禽走兽都是纸糊的。龙海海澄镇“结彩楼”习俗在中断60年后得到恢复,11月2日起,人们就可以在海澄城隍庙欣赏到这一巧夺天工的闽南绝艺了。
  
  彩楼上的数百个人物、动物、植物造型,全是纸做的,栩栩如生,色泽鲜艳,气韵流动。纸扎造型栩栩如生题材多种多样,有《薛仁贵征东》、《吕布与貂蝉》等历史掌故,有《白蛇传》、《秦香莲》等民间传说,有“四大美人”、“金陵十二钗”,有龙、马、象、鱼等动物造型,甚至斗拱上也装饰了仿敦煌壁画的“飞天琵琶”。虽是纸糊的,却极具立体感,颇有雕塑效果。仙鹤的羽毛极具质感,却是白纸剪出的;彩楼前的两尊石狮,看上去完全是青石的质地,只有亲手触摸,才知道它也是纸制的。
        除纸扎外,彩楼上还有上百幅绸画:《千山万水》、《高峰小径》、《荷塘独居》、《春风吹绿》等,都出自民间艺人之手。
  一到夜晚,整座彩楼灯火通明,五彩斑斓,有如琼阁玉宇降落人间。
  据彩楼的设计者、74岁的张家苗老人介绍,在建国以前,每逢农历十月初十城隍爷生日,人们都要结彩楼以示祝贺。海澄纸扎艺术名闻厦漳,结彩楼便是纸扎艺术的集中体现。此前,最后一次结彩楼是在1945年,距今已整整60周年。此次结彩楼,并没有任何图纸,老人是凭借记忆、想象做出的设计。十来名纸扎艺人从今年春节过后开始忙碌,耗资5万元。
闽东霍童纸扎



纸扎属于灯技艺术,以纸为主要材料,扎出家具、房屋、城池、花木、山石等景致,配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飞禽走兽,操动暗中机关,表演历史故事等,人物鸟兽能作出相应的动作,或打斗或飞舞,人物能动口眨眼,鸟兽能飞扑腾挪。做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配上灯光、声乐、水、火更感真实,引人入胜。
[ 此贴被灬千ヽ在2010-01-20 18:5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萧雨夜弦。

ZxID:7026152


等级: 内阁元老
原名鈅纞,可以叫我小月,月小雨,还记得我的朋友记得握个抓再走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20 0
嗯嗯,这个粉不错~~
还可以弄个剪纸艺术

孟客

ZxID:1008341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百草春生
仿佛自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20 0
果然扎得栩栩如生,炯炯有神
中国人真是太心灵手巧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20 0
已审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