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540,#ffffff,#000000,1][tr][td]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名为《西游记》的著作主要有三部:其一为元道士丘处机(全真七子之一)的地理著作《西游记》;其二为杨景贤的杂剧《西游记》;其三为“华阳洞天主人”(一般认为是吴承恩或李春芳)的小说《西游记》。《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今天,我们不说《西游记》乃古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的一个巅峰作品,也不说《西游记》无论文笔还是构思,谋篇布局更是远在《三国演义》、《水浒传》之上,只说说小说中主要人物解读。
1、孙悟空:在小说刚开始叫“石猴”,后因找到了花果山水帘洞自称为“美猴王”,再就是自封“齐天大圣”和玉皇上帝封他为“弼马温”。那么。“齐天大圣”是什么意思呢?玉皇上帝为什么封他为“弼马温”呢?“孙悟空”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
在《西游记》中一共有7位大圣,排列第一的无疑是齐天大圣美猴王;第二位应该属于通风大圣猕猴王,就是那个假美猴王;第三位是平天大圣牛魔王,也就是铁扇公主的老公、红孩儿的老爹;第四位是混天大圣鹏魔王;第五位是驱神大圣禺狨王;第六位是移山大圣狮驼王;第七位是复海大圣蛟魔王。
齐天大圣:与天地一样地位崇高的圣人。齐天:意为与天的寿命一样长;大圣:古代指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在佛教称佛和高位菩萨为大圣。
“弼马温”:古人们在马厩中养猴子,这样能有效的趋避马瘟。猴子天性好动,每每当这些马松懈倦怠的时候,猴子就会去撩拨它们。这样就使马时刻保持忧患心理,并且还得到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马队对血虫病的抵抗能力,所以猴子便有了“弼马温”之称。
关于他的姓氏“孙悟空”,《西游记》原文里记载猴王说自己无父母,所以无姓。祖师便说:“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孙悟空很是高兴,祖师又说:“我门中有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这就是他名字的由来。
从佛学上讲,“悟”又分为渐悟,和顿悟;渐悟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逐渐的都明白了。最后所有宇宙真相全都明白,大彻大悟。顿悟,是所有宇宙真相突然都明白了。像我们佛祖释迦牟尼佛,还有禅宗六祖慧能都是悟得道的。
“空”,佛学上有“五蕴皆空”一说,那么什么是“五蕴”呢?“蕴”,可以简单理解为对某一样具体物品的承受或感受。“五蕴”即:
(1)、色蕴,我们识别一样东西,无非就是从它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而佛教将形状称为“相”,将颜色称为“色”,“色蕴”,可以理解成为一切外在的、可以用眼睛直观感受的东西。
(2)、受蕴,就是色蕴的升级,因为除了视觉之外,我们还有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身)、感觉(意),也就是六根。“受蕴”,是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感受。
(3)、想蕴,是一种思考的过程,是一种经验的表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思考。这种思考的结果无论对错,都会形成积累,并成为下次同样情况或环境下的判断依据。
(4)、行蕴,这实际上是一种回归,即我们在第一次遇到一件事后,会做出一些经验总结,但这些经验不一定是正确的,这就需要下一次时间的验证。
(5)、识蕴,是指在经过思考和事件后得出正确的选择,得到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可靠的判断依据,也就是经验。
“五蕴皆空”指的是一种遥远的思想境界,它并不是说五蕴没有任何意义,而是已经将五蕴看得通透,已经不会再为五蕴纠结,完全可以忽视五蕴的存在,这就是五蕴皆空。
总之,五蕴皆空说的是放下,但不是失去;说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说的是享受,而不是迷恋。“悟空”,就是对世间的的事都明白,六根清净,不论是身体任何器官所接受的感受还是对事情的判断以及经验的总结,都能看得通透。
2、须菩提祖师: 须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收孙悟空为徒,传授给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有人把《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串起来,说什么《西游记》中的须菩提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准提道人,其实,须菩提是释加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他是《金刚经》的主角,整本《金刚经》都是以须菩提提问,佛祖答他的提问而成的。是被吴承恩顺手拿来传授孙悟空七十二变化和长生不老的法门的。有谁不信去看看《金刚经》就知道了。
3、猪八戒:猪八戒的俗家名字叫猪刚鬣(“鬣”音同“列”),原是天界玉皇大帝麾下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下放到人间修行,有稀里糊涂的投了猪胎,被孙悟空收伏以后,唐僧给他取名“悟能”,别名“八戒”。
那么,什么叫“悟能”呢?悟是什么意思呢?悟就是心灵实践,或者叫做“修证”、“体证”等。与上述“悟空”的“悟”义同。“能”
就是“能够”的意思,“悟能”就是能够顿悟。
那么“八戒”又是如何解释呢?佛家弟子可以分为居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两大类,居家修行的佛门弟子统称为居士,只要皈依了“三宝”(即:佛、法、僧),持守佛门“五戒”即可。五戒是指:“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这是成为俗家佛门弟子最低的标准。如果修行者认为自己已经可以随心持守“五戒”了,还可以持守“八戒”,也就是在前“五戒”的基础上,增加“戒香华”(素衣素容)、“戒高广大床”(简居静处)、“戒非时食”(正午后禁食)。统称“八戒”。也是俗家佛门弟子的最高戒条。
唐僧为猪刚鬣取名为八戒,实际上有一种警示和调侃的成分,唐僧希望以此来激励猪八戒一心向佛,摒除杂念,早日修成正果,但是猪八戒在去往西天的路上,却没理会唐僧的良苦用心,仍然偷懒、贪吃、好色。
4、沙和尚: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伏,负责挑担。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使用的兵器是月牙铲。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归纳地说:“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皈依佛就要“悟”空,进行“空”的实践,但是人的思想被各种无名烦恼所占据,像猴子一样一刻也不能安静。它头上的紧箍咒,也叫“定心真言”,唐僧念了一路,一直到西天才得以消失。孙悟空的“大圣”本领,则是人的智慧本心的象征。
皈依法就要持戒。“悟能”和“八戒”。没有戒律就没有佛法,佛法能寓于持戒之中。守戒即是悟能。小说把“悟能”设计成猪,代表人的愚味无知和贪欲。
悟净是僧人的形象,净是悟空、悟能的结果。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5、唐僧:俗家姓名“陈祎”,“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
作为师父的三藏法师,是本具佛性的肉眼凡胎的众生代表。他有 慈悲心,但是却识别不了妖魔。三个徒弟都可以腾云驾雾,唯独他不能。通往西天和遥远路程,他要一步一步地走下去,他必须在九九八十一难的各种困境和魔障的生死博斗中悟空、悟能、悟净,最后修成正果。这一点象征意义非常重要。九九八十一难中的妖魔鬼怪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是自己的心。那些妖魔鬼怪不约而同地要吃唐僧肉,是比喻贪欲妄念对自己身心的损害。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一个人的最大的敌人确实是自己。
6、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全称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由此可知,玉帝相当于神仙中的政权最高统治者。
其实,玉皇大帝原本姓张,名叫友人,是姜子牙的随从。当时姜子牙封神,360位神都封完了,就剩一把金交椅空着,生面贴着写有“玉皇大帝”的字条,这时就有人问:“丞相,这玉皇大帝的椅子有谁来坐”?姜子牙原本想把玉皇上帝这个位置是想留给自己的,但也不便明说自己坐,于是随口就说:“有人坐”。这时,站在后面跟班的张友人听到“有人坐”,嗤溜一下走到前面,对姜子牙说:“丞相,本人就叫友人。”说完就往椅子上一坐,刚一坐上,还没等姜子牙反应过来,只见金光一闪,就被一道金光罩住。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上玉皇大帝。可是差点没把姜子牙气晕过去,没办法,只能把自己封为“石敢当”,所以姜子牙当场对玉皇大帝说:“我咒你们家从今往后男的为盗女的为娼”。
7、王母娘娘:亦称为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 由此可知,王母相当于公关处的负责人,还兼职着婚姻登记处和妇产科的工作。
有关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关系,从典籍里的记载来说,这两位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政协的主席和妇女协会主席之间的关系一样。在很多资料上可以证明他俩不是夫妻关系,只是在《西游记》中他俩好像是夫妻,而实际上王母娘娘并不是玉皇大帝的老婆,而是玉皇大帝的老娘。只是因为这两位,一个以男性形象出现,一位以女性的形象出现,同时还分别担任了古时候男性和女性所能从事职业的最高职位,由此才在小说、话本、演义中穿凿附会的安排成了夫妻。
说到这里,严格的来说,王母的正派老公应该叫做“东王公”,故而王母又有“西王母”“金母”的称呼,显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位所以东方女性神祗的老大是住在西昆仑的缘故。
8、太白金星: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明星。古时,以金星辰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太白」。亦说:「东方有启明,西有长庚」。传说太白金星主杀伐,古代诗文中多以比喻兵戎。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现今人们对他的认识就是一位白发苍苍、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我国本土宗教——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是核心成员之一,论地位仅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下。最初道教的太白金星神是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以后形象变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在我国古典小说中,多次出现太白金星的传奇故事,可见他的人气之旺。在脍炙人口的《西游记》中,太白金星就是个多次和孙悟空打交道的好老头
9、太上老君:道教天神、教主。为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扇子。 相传其原形为老子(其实“三清”都是老子一人化出来的,道教以“一生二、二生三”的原理,把老子化为三清,在《封神演义》中予以体现)。 老子原名李耳,春秋战国时期人,写有《道德经》传给了关尹子,关尹子传给了壶子,壶子传给了列子,列子传给了庄子,庄子写了《南华经》与《道德经》构成了道家学说的老庄思想。
西汉时期的张道陵(道教尊称为张天师)以老、庄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后来的道教)。由于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奉老子为太上老君。
唐代皇室,为寻找有影响力的李姓祖先为皇室脸上贴金,以老子李耳为同姓,崇奉太上老君,累加尊号。唐高宗尊太上老君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三上尊号,称“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10、二郎神杨戬:二郎显圣真君;清源妙道真君;昭惠显圣仁佑王。其母亲瑶姬仙子(玉皇大帝的妹妹)因羡慕人世间夫妻生活,私自下到人间与杨天佑结婚,并生有二子一女,长子杨蛟,次子杨戬,女儿杨婵的(即三圣母),
杨戬的师父是名门昆仑派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弟子有金毛童子。杨戬也被人们称为“二郎神”,中国神话传说中一个重要人物。人神混血,力大无穷,法术无边,撒豆成兵,通晓七十二般变化,额顶生神眼。
杨戬血统高贵,身世坎坷,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曾经力抗天神劈山救母,也曾出手阻挠其外甥沉香救母(见宝莲灯)。杨戬也是我国神话中第一得力之战神,作为玉皇大帝的外甥,他与玉帝的关系并不好,“听调不听宣”便是极度的个性的表现。
11、哪吒:道教中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命他永镇天门。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大哥金吒,二哥木吒,含他本人都是天将。
哪吒因杀九龙犯了天规,为不连累父母,遂割肉还母刻骨还父。而抱真灵求全於世尊之侧(抱真灵在佛祖面前求情)。世尊亦以其能降魔(佛祖也认为他能降服妖魔),故遂折荷菱为骨、藕为肉、丝 为筋、叶为衣而生之。
12、托塔天王李靖:李靖,道教典籍并无此神此人。家住陈塘关,有三子一女:李金吒、李木吒、李哪吒、李贞英。后修道成仙,晋升仙班。因为右手中常托玲珑宝塔,又被称为“托塔李天王”。
13、东海龙王敖广:东海龙王名敖广。在中国以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故此东海龙王排第一便是理所应当,东海龙王为四海龙王之首,亦为所有水族龙王之首。
东海龙王为司雨之神,但其保持着较大的特殊自由性,人间降雨由其它江河湖井龙王完成,很少需要东海龙王亲自降雨。海洋管辖之权为龙王所有,天庭一般任其自治。
东海龙王主宰着雨水、雷鸣、洪灾、海潮、海啸等。曾下陷东京、水淹过陈塘关。
14、如来佛祖:《西游记》中说到如来佛祖,到底说的是哪一位佛,吴承恩老先生没说清楚。
“如来”是佛的另一个称号,“如”,在佛经中称真如,是绝对真理。“如来”,是说佛掌握着绝对真理来到世上说法以普渡众生的圣者。“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是自觉觉他觉满或无上正遍知觉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圆满。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等等许多佛,都可以称为“如来佛”。
但《西游记》中把“如来佛”讹传成一个人,并所参考的现实原型应该是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这样会直接导致很多人对佛教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种误解根深蒂固。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现任教主,教主,教化的主人,老师。释迦是能仁爱,牟尼,寂灭也。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不慈爱,喜欢争斗竞争。心不清净,妄想多,思想复杂。所以佛为我们示现慈爱和寂灭的榜样。
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无量光,无量寿,无量觉之义。净土法门就是忆念阿弥陀佛。
15、观音菩萨:本名观世音,梵语音译为“阿那婆娄吉低输”或
“阿婆卢吉低舍伐罗”,观音菩萨(普陀山、慈悲第一)与我国汉族寺庙中的文殊(五台山、智慧第一)、普贤(峨眉山、吃苦第一)和地藏菩萨(九华山、忍耐第一)一起,并称为四大菩萨。在佛经中,称观音为大慈大悲的菩萨,受苦受难的众生,只要诚心诚意地念诵其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其名即由此而来。
据说观音生于夏历二月十九,涅槃日是九月十九,成道日是六月十九。这三个日子都是虔诚的信徒大事烧香供奉的重要日期。观音又作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在佛教中,他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
中国佛教寺院中,在大雄宝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常常塑有立于大海之中、鳌头之上的观音菩萨像。这是依据佛经所说,观音菩萨说法道场在南海之中的普陀洛伽山而创作。
观音菩萨像在中国长期流传过程中,发生了种种演变、中国的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因而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观音像,例如马郎妇观音、白衣观音、杨枝观音、千手观音、送子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罥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等,都是圣观音(或称正观音)的化身。宋代以后更出现了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菩萨像,这种类型的像成了观音菩萨像的主流,以至观音菩萨有着“东方维纳斯”的美誉。
16、牛魔王:《西游记》中的妖怪归纳起来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天庭有后台的,即上面有跟的,如黄毛怪(弥勒佛的跟班)、青牛精(太上老君的司机)、白毛老鼠精是托塔天王的义女等等;还有一类是游神野鬼,没有什么官方背景的,如白骨精之类。而牛魔王两边都不靠,他既没有任何官方背景,也不像白骨精那样没多大能耐,一棍子就要了命的二路货。他本领很大,而且孙悟空当年做美猴王时,他们当初七兄弟聚义,老大就是牛魔王,号称“平天大圣”, “日逐讲文论武,走杯传觞,弦歌吹舞,无般儿不乐。”
牛魔王的前身究竟是什么背景?中国神话历史上著名的牛还有那么几个,牛魔王肯定不是太上老君的(司机)那头青牛,《西游记》这青牛精后还也还出场过;也不是黄飞虎的五色神牛,黄飞虎后来封了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封神演义里也没介绍神牛的结局。还是牛郎的那头老牛,死后被牛郎背到天上去了,和牛魔王也没什么关系。
经考证,牛魔王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原为一个印度婆罗门教徒之子,后来皈依了佛教。公元401年,即后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被姚兴接到长安,尊为国师,经常在逍遥园给包括后秦王姚兴在内的3000弟子讲经说法,鸠摩罗什佛名远扬,经常有人为了听他讲经,从千里之外赶到长安。估计到开坛那天,街道上人头攒动,张三问:“干嘛去呀?”,李四答:“听‘鸠摩王’讲经去”,这张三又传给王五,王五又告诉马六,传来传去就成了“牛魔王”了。
牛魔王,是从“鸠摩罗什”的“鸠摩”演化来的,到如今印度都以牛为神物,把牛是当地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动物。鸠摩罗什起初信奉印度教,身边肯定带有很多以牛为标志的饰物,说不定整天戴着个牛形面具,以讹舛讹,后来就被传成“牛魔王”了。
17、铁扇公主:首先从《西游记》里可以知道,这铁扇公主不是妖怪,如果是什么花草鸟兽成了精,孙悟空肯定早就一眼看出来了,可孙悟空到翠云山上后夸翠云山“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颇有些仙气,可见这铁扇公主却是由人得道的。
孙悟空到翠云山,向打柴的樵子打听:“有个铁扇仙的芭蕉洞,在何处?”那樵子笑道:“这芭蕉洞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这罗刹女得道前必定真的是某国的公主。那么她到底是哪个国家的公主呢?又是在哪个朝代得道成仙的呢?
铁扇公主是某位君主的真正的公主,并且她得道的时间是公元294-394年之间,正是晋朝,西晋惠帝到东晋孝武帝。这铁扇公主罗刹女就是嫁给鸠摩罗什的龟兹国的公主啊,因为是“罗什”的媳妇,所以自称为“罗什女”。
龟兹国地近火焰山,而《西游记》里也有提示,说红孩儿是在火焰山修行的,估计实际上就是在龟兹,红孩儿当时如此弱小,铁扇公主肯定要照看,那地方又异常炎热,铁扇公主当妈妈的经常拿着个大芭蕉扇给孩子扇风,结果被人传说成了拿着个芭蕉扇的仙人,到了内地,就给叫成“铁扇公主”了。
18、红孩儿:红孩儿为什么起这样一个乳名,可能是龟兹国这地方太热,夏天把小孩的皮肤都热红了,也有另一条可能,鸠摩罗什为了纪念他父亲鸠摩炎,就以火为吉祥物,以火的颜色红色为幸运色,整天把小鸠摩罗什用红布包着,所以起了个小名叫“红孩儿”。看红孩儿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圣婴”大王,“圣婴”,是不是很有佛教的寓意啊,这就愈发明白了。
归纳起来说,这“牛魔王”也就是鸠摩罗什在公元382年娶了龟兹国的“铁扇”公主,几年后,生了个孩子“红孩儿”,又过了六、七年,鸠摩罗什炼得了“仙丹”或者是那个吕光将军给他的“仙丹”罢,“铁扇”公主和“红孩儿”娘俩一同服用,得道升仙而去。看后来的史书,鸠摩罗什到后凉、到后秦去传经,就再也不见有关她们娘俩的记载。
附记:鸠摩罗什一生译著颇多,译经为七十四部(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金刚经》),二百八十四卷。被视为中国佛教史上三大译僧之一(另两位是真谛、玄奘)。
[/td][/tr][/table]
[ 此帖被七家公子在2015-06-30 22:4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