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太后系列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996 回复:5

[人文通史] 传奇太后系列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笙歌醉

ZxID:9261188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燕燕。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07-20 0
传奇太后系列
[color=#ff0000] 1 契丹萧太后[/color]

常觉得现在的电视剧例如某某秘史之流将历史篡改的太厉害,但是看看古代的《杨家将》,才知道现在的编剧不过是班门弄斧,要说篡改历时,还真比不过古代的那些演义小说的作者。

  历史上契丹萧太后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奸臣潘仁美的原型潘美是个忠义仁厚的臣子。

  萧燕燕名萧绰,父亲萧思温是契丹贵族,母亲则是契丹公主,其父无子,萧绰姐妹三人,她从小就表现的和姐妹不同。

  萧绰本来和世交之子韩德让订下了婚约,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辽景宗为了借助她父亲的力量,要迎娶萧绰,于是萧家跟韩德让退婚,萧绰进宫成为皇后。

  辽景宗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很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事业,但自幼身体一直不好,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他的皇后萧绰。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这可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绰可代行皇帝职权。

  可能有无数道学家觉得辽景宗此举不妥,怕女人僭越夺权,但是看看中国的历史吧:一国皇后就算外戚专政夺权,但是最终江山还是给予皇帝的后代,例如吕后、武则天、慈禧等等。但是若是一心想压制女人的力量,重用宦官、权臣等等,最后只能国破家亡,社稷不保,子孙很可能遭到血腥屠杀。例如东汉的灭亡亡于宦官,唐朝的灭亡亡于安史之乱后各地割据势力坐大,北魏、后周的灭亡亡于权臣大将。秦始皇对女人有心理阴影终身不立后,秦朝实亡于宦官赵高之手;汉武帝怕子少母壮女人干政,杀死太子生母钩弋夫人,结果政权全被霍光操纵,若非霍光无心篡位,若非被汉武帝逼死的卫子夫的重孙汉宣帝聪敏,后果也很难说;唐玄宗最终不立武惠妃为后,结果却因为自己贪图享乐导致安史之乱,各地节度使坐大,埋下了唐朝败亡的伏笔。

  虽然辽景宗在当时的汉人心中只不过是个不懂礼仪的蛮夷,但是他比很多汉人皇帝聪明的多!

  在这段时期,萧绰在皇帝丈夫的指导下接触政务,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辽景宗病危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韩德让曾跟萧燕燕有过婚约而对他有什么芥蒂,依旧让汉人血统、出生贵族、父亲曾被封王、颇有学识和能力的韩德让以及契丹宗室大将耶律斜轸成为顾命之臣。

  辽景宗英年早逝,当时萧绰才30岁,她的儿子才12岁,她的父亲萧思温在多年前因为政治斗争被杀,萧绰没有兄弟,无外戚可以依靠。这时候她丈夫死了,辽国又有很多武功赫赫的宗亲对皇位虎视眈眈,拥兵自重控制朝廷,此时她的情况真正是岌岌可危。在当时那种混乱时期,在一个崇尚武力的王朝,儿子继承父亲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常有武力强大的宗室大将会自己篡夺皇位,这和游牧民族由强者当酋长的情况是一样的。当时契丹只有一些汉化倾向,因此权力宝座有能者居之而非子承父业这种风俗还是存在的。

  史书上说当时她哭着对信任的臣子说:“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怎么办啊?”

  她这种做法一是求助示弱,激起男人们保护弱女子的雄心,二则是试臣下的忠心,可见她很有手腕。

  对她的话,大将耶律斜轸、重臣韩德让回答:“只要信任我们,有什么可以忧虑的。”

  萧绰很满意,于是让耶律斜轸、韩德让参决大政,并把南面军事委派给大将耶律休哥。后又让韩德让总管宿卫事,保障她母子的安全。韩德让与她密议,随机应变,剥夺了觊觎皇位的各路诸侯兵权,立她的儿子梁王耶律隆绪为皇帝,是为辽圣宗,尊萧绰为皇太后,摄国政。韩德让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参决大政。韩德让很得萧绰宠信,撤换了一批大臣,并下令诸王不得相互宴请,要求他们无事不出门,并设法解除了他们的兵权。靠这样,辽圣宗和萧绰的地位才稳定下来。

  想想和她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后周世宗柴荣的孤儿寡母的悲惨下场,再想想宋太祖死后他的孤儿寡母的下场,我们不得不赞叹萧绰的能力。她用一己之力改变了自己和儿子的命运。

  萧绰和韩德让本有婚约,他们不会如同演义小说中所说的青梅竹马,但是因为两家是世交,他们以前见过面,互有好感则是很可能的。

  如今,萧绰成了寡妇,无人可以依靠,韩德让又是掌握实权并且很有智慧的重臣,萧绰母子需要一个依靠,于是跟韩德让再续前缘。说到这里,古代的道学家一定又要鄙视萧绰身为皇太后,竟然做出这种事情,可是这又怪谁?谁让他们制定制度让女人一定要依靠男人?本想压迫女人而制定的制度,最后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些道学家男人还不反省,将所以责任推给女人,实在可笑。若是那些死去的皇帝在天有灵,是想自己的老婆备受欺凌,儿子被杀,还是如此好好守住自己的江山?我相信辽景宗会选择后者。而且契丹人当时汉化不是很严重,没有受到太多的封建礼教的毒害,因此并不认为女子改嫁有什么不妥。

  于是萧绰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之后便跟韩德让双宿双飞,做起了有名无实的夫妻。也有说二人确实成婚,但是因为后代史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因此没有写出来。

  二人本是门当户对,此时也是琴瑟和谐,想必二人之间也是有感情的,这种关系又有什么不好呢?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清初的一大疑案,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

  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会成为一个扑朔迷离的疑案呢,其实只要知道当时的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了。

  满人是金人的后裔,努尔哈赤起兵的时候国号本就是“后金”,后来皇太极了解到汉人对于金人在靖康之变后的作为深恶痛绝,为了减轻这种逆反心理,于是改国号为“清”。满人入关之前,是马背上的民族,当然没有受过我们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封建礼教、贞操观念的毒害,在那时候,女子改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因为丈夫死了,女子无依无靠,儿子娶庶母,小叔子娶嫂子本就是他们的常态。

  因此,皇太极死后,年轻无依的孝庄下嫁多尔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时也不觉得有什么羞耻。这件事情在中国当时的附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中也有记载。

  只是后来,顺治渐渐长大,孝庄给他找到老师都是汉人大儒,顺治深受汉人学说的影响,觉得母亲嫁给叔叔是非常羞耻的事情。接下来清朝的皇帝个个都用儒家学说来管理百姓,都意识到了孝庄和多尔衮的行为如同“禽兽”之举一般,于是一个个的想要抹杀这个事实。于是命令史家不得照实记载,而是想方设法掩盖,这件本来很正常的事情也就变成了疑案。

  孝庄本人在后来的岁月,也一定受到了封建礼教的影响,因此对康熙交代自己陵寝事情的时候,只能说自己一辈子都是为了康熙父子,也就不想去惊动皇太极长眠了,也就是说不合葬。这在我国封建王朝是很少见的事情,太后就算活的再久,最后还是要跟皇帝合葬,明英宗的妃子、后来的周太后本不是皇后,为了剥夺正室钱皇后跟皇帝合葬的机会,换取自己跟皇帝合葬,费了老大的劲,孝庄如此做法恐怕是独一无二就此一例吧!最后孝庄的梓宫(棺椁)到了雍正朝才正式下葬。

  回到正题萧绰身上来。

  因为萧绰跟韩德让的事情,竟然引发了一场宋辽之间的大战,这也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儿皇帝石敬瑭为了一己私欲,将作为中原屏障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自此以后,中原门户大开,契丹人就如同掐着中原人的脖子一般,随时可以大兵南下,中原政权处于一种很不安定的情况中。

  说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宋太祖,也只有灭掉南唐和后蜀这些汉人政权的能耐,对于契丹也是无计可施。

  因为燕云十六州在契丹人手里,开封城唯一的屏障就是黄河,但是黄河冬天会结冰,那时候契丹人只要挥师南下,数日间就可以兵临城下。都城毫无天险可守,被别国如此虎视眈眈,这种情况在古代是非常让国君忧虑的事情,在冷兵器时代,开封绝对不是一个适合做首都的城市。

  因此,太祖一直想迁都长安,但是这愿望他生前一直无法如愿。有说是因为开封的漕运比较好,长安运输粮草不方便;有说是因为赵光义的势力在开封已经形成,丞相赵普又帮着赵光义,赵匡胤被掣肘,无可奈何。总之,终其北宋一朝,首都都是开封。

  萧绰的儿子即位的时候,已经是宋太宗在位的时期了。跟宋朝后来那些皇帝相比,宋太宗还算是一个能打仗的皇帝,见过点世面。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事情自然是他心中最大的愿望。当然,这个愿望一直存在北宋所有皇帝臣子心中,成为了一种魔咒,最后正是为了收回燕云十六州,才导致了靖康之难,这也是后话。

  太宗听说辽国权力交替,皇帝年幼,母后临朝,想趁此机会出兵燕云,一举收回这些中原的屏障,只是又畏惧契丹人的勇猛,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有个从北方回来的迂腐无脑的臣子跟太宗说,辽国的太后跟臣子私通,这样一来他们的国民自然不满,国家一定非常混乱,我们出兵一定能打赢他们。

  听了这个话,太宗算是吃了个定心丸,下定决心攻打辽国。

  可笑这些人是何等的迂腐愚蠢!人家国家女子改嫁是正常的事情,不像你这样封闭落后,自己不行还要压迫女人,搞的国没了就好了。人家国家国民不管太后是否改嫁,只要百姓安居乐业足矣,只要政策有利于民生足矣,风化跟国本有什么关系!在这个方面,被汉人鄙视的“蛮夷”契丹确有先进之处。人家太后改嫁再如何“有辱国体”,总比南宋偏安一隅任凭妻女姐妹母亲受人凌辱要好。

  宋太宗攻打辽国,想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战役最终以惨败告终。宋太宗本人身重三箭,坐驴车逃回开封,大约马都打没了。大将杨业(《杨家将》里的杨令公)被俘绝食而死。小说和影视作品都说杨业是撞碑而死,但是现实永远没有小说那样惨烈。当然,萧绰也不会把亲生女儿嫁给敌将杨四郎,更不需要将亲生女儿送给异邦皇帝为妃来获取情报。

  宋太宗如此惨败,北宋后来的皇帝更不敢再兴夺回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心中认为契丹就是虎狼之邦。萧绰一个弱质女流能控制这些如虎如狼的大将,可见她的能耐。

  数年后,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即位。

  萧绰因为治理得当,使辽国内百姓安居乐业,军队也很有战斗力。她借口要讨回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之地为名,大举伐宋。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气魄,真的很不简单,就算武则天,也没有做出这样的伟业来。

  辽军除了在瀛州遭到宋军抵抗外,势如破竹,两个月后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就是首都北边起堡垒作用的军事重镇。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方。迁都是对的,但是迁都的时机不对,要么早迁,要么安定之后才迁,怎么能兵临城下之时迁呢!

  宰相寇准坚持不要迁都,并请真宗御驾亲征,真宗被迫同意,到达澶渊前线,宋军士气大振。

  (说到这里不禁感叹,若是北宋末年宋徽宗之时,有一个寇准这样的良相,宋徽宗又肯听他的话,屈辱万分的靖康之变根本不会发生。)

  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达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辽军败局已定。

  这个形势其实对辽国很不利,但是尽管如此,无能的宋国皇帝还是不会把握机会,如同被吓破胆的惊弓之鸟一般,急于求和,生怕自己身陷战火之中,毫无统观全局大局为重的思想。

  萧绰虽处劣势,却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平安撤回。宋朝此后每年需向辽朝缴纳白银十万两、帛二十万匹。作为汉人来说,这是何等屈辱?但是作为女人,或者作为一个持所有民族融合平等观点、客观看问题的人来说,不得不佩服、仰慕萧绰的魄力。

  澶渊之盟达成,辽宋和平相处一百多年,直到辽国灭亡,同年,北宋因为靖康之难也灭亡,真是“休戚与共”啊!

  萧绰和她教育扶持的儿子辽圣宗死后,辽国再无英主出现,渐渐没落,否则也不能使重文轻武、孱弱的北宋维持那么久的时间了,也不会使辽国叛逆完颜氏兴起,建立金王朝,最终被金国所灭。

  北宋徽宗时候,金国要打辽国,想跟北宋联合。当时的情况北宋跟辽国本就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可是北宋昏君奸臣因为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完全不管天下大势,毅然跟金国联合对付辽国。

  看到这里不要以为北宋君臣想要收复故土到底有些魄力,其实只是因为奸臣童贯想要封王,只有收复燕云才能理所当然的封王,于是去忽悠皇帝,皇帝又好大喜功想要面子,于是作出如此错误决定。

  金国在东北边对辽国催枯拉朽,但是北宋的军队却连那样衰败没落的辽国军队都打不过,依旧无法靠自己的实力收复燕云十六州。在这次战斗中,金国摸清了北宋的底细,灭了辽国之后连气都不喘一下,直接兵临开封城下,灭了北宋。这也是后话。

  辽国在辽圣宗时期达到全盛阶段,这有萧绰很大的功劳,同时,她也教子有方。

  再说说为开创辽国盛世起到了卓越贡献的重臣韩德让,他的命运比吕不韦、多尔衮好的多。

  “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进入相对稳定时期。韩德让官至大丞相,总知南北院枢密使府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萧绰利用摄政地位,先赐韩德让名“德昌”,再赐皇族姓氏,取消奴隶身份(跟满清一样,汉人身份再高,依旧是奴隶包衣的身份,实在可悲),成为契丹贵族。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赐他名“耶律隆运”,对其“至父事之”,赐铁券几杖,入朝不拜,上殿不趋,左右特置护卫百人。

  这幕情景,我们在秦始皇和顺治帝年幼的时候都曾看到过,只是待到这些皇帝成年之后,和母亲有染但是却辅助自己有功的功臣皆没有好下场,忘恩负义至极,还自以为自己忍辱负重功高盖世。韩德让则是另类幸运者,即使辽圣宗成年掌握政权,依旧对他很尊敬,展示出辽圣宗超越时代的人本思想。

  辽统和二十九年正月,韩德让从圣宗伐高丽,还师,卒于军中。此时萧绰已经过世三年,辽圣宗也已经四十一岁,早已是掌握实权的英主。圣宗追赠韩德让尚书令,谥“文忠”,官给葬具,建庙乾陵(非唐高宗武则天乾陵,是辽景宗和萧绰合葬陵墓)侧,死后备极哀荣。

  民间流行的戏曲小说,如十七世纪开始流行的《杨家府演义》,将萧太后描写得昏庸短视,把女儿嫁给敌将,最后甚至编造出宋灭辽,萧太后羞愧自尽,被宋朝降格为妃安葬的情节。尽管演义完全歪曲史实,其中的情节却在数百年来已深植民间,不能不说古代那些人实在太会意淫。又说辽宋和平是全是杨家将的功劳,虽然我不否则杨家一门忠烈,但是在演义中太过抬高他们的地位,尽显宋朝君王昏庸无能,太不符合史实,虽然可以激起汉人的民族自豪感和雄心壮志,但未免太过盲目。

  总体来说,萧绰治国有方,听到好的建议必定采纳,赏罚分明。为了笼络群臣,她给许多大臣加官进爵、或是绘像于景宗乾陵(类似于唐太宗的凌波阁功臣像),使群臣尽其忠而效其力。为了取得人心,她又作了许多平反工作。例如统和元年十二月,下令凡是结案发落而有冤枉者,可以到御史台上诉,她还多次亲自审诀滞狱。后来她又把以前契丹人和汉人发生纠纷时重责汉人,改为契丹人和汉人同罪同罚,调整两族关系。

  总而言之,在她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她是一个值得称道的明君。正是因为她的努力,辽国延长了不少年的国祚,她的行为推动了时代的进步。

  一代异邦红颜,胜过无数宋朝须眉。

[color=#ff0000]2 汉代吕后[/color]

  说起吕后,一般人都会想起可怜的戚夫人,可怕的人彘,觉得吕后是个极端残忍的人。相比,史书中记载曾经把王、萧二人砍断手脚放在酒坛子里做成“骨醉”的武则天反而没有给人那么可怕的印象。可能是因为武则天其他的事迹很多,而是否曾对王、萧二人做过那样可怕的事情尚有疑问,因此淡化了这件事情的影响。

  至于吕后,她确实残忍的杀死了戚夫人和刘如意母子,但是戚夫人在得宠之时迷惑刘邦,想让刘邦易储这件事也应该是真的,那么戚夫人曾经是跟武则天立场一样的人。我们推测,她可能是因为恐惧吕后权势,为了活命才做出这样的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她如果夺嫡成功,会怎么样对待吕后,这就很难说,也许只是赐死,又或者幽禁,毕竟那么残忍的事情也并不是人人都做的出的,而吕后早已在屠杀几位大臣的事情上小试牛刀了,又经历过残忍的战争,血与火的考验,思想和心志应该跟一直被刘邦好好保护呵护的娇滴滴的戚夫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了。戚夫人是最终的失败者,落得了极其悲惨的下场,因此千百年来,所有人都将同情的目光放在了戚夫人身上,而认为吕后是个极其可怕的女人。

  只是,我认为真正害死戚夫人的是刘邦本人。我们来看看吕雉在成为太后之前所经历的一切吧!

  吕雉在嫁给刘邦之前,吕家经济条件不错,而刘邦只是个亭长,又是个无赖,据说是吕太爷觉得刘邦并非池中物所以选择他当女婿,但是吕雉早期的日子并不好过。刘邦在跟吕雉结婚之前,跟一个姓曹的寡妇通奸,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做刘肥,这个是刘邦的庶长子。而吕雉跟刘邦婚后生下一儿一女,儿子刘盈是刘邦的次子,女儿鲁元公主是刘邦唯一见于史书记载的女儿。

  刘邦后来犯了什么过错被秦国官府通缉,于是到大山里去躲藏,当时吕雉不仅要替他操持家务,做农活,养育幼小的儿子,照顾刘邦年迈的父母,还要到山里给他送饭。官府找不到刘邦,就老是找吕雉麻烦,甚至要将她拘禁起来,幸亏刘邦有些好友帮忙疏通,才没有受到更大的伤害,当时这个女人一定过的极为艰辛,不可说他们不是患难夫妻。

  后来,刘邦起事,并且有了一定的势力,敢跟项羽抗衡,结果又打不过人家,被人家撵的抱头鼠窜,当时吕雉和刘邦的父亲已经被项羽抓走,吕雉一对年幼的儿女跟刘邦坐在同一辆马车中逃跑,后有项羽兵马紧追不舍,刘邦觉得两个孩子太重,使车跑不快,于是将两个孩子狠心的推下车去,旁边骑马跟随的大将不忍心,将两个孩子抱起来又放回车中,刘邦又嫌车慢,将两个孩子又推下去,那大将又抱起孩子,如此再三,最终才使两个孩子幸免于难。

  吕雉被擒在项羽军中,刘邦六亲不认,连项羽要烹煮他的父亲他都根本不在乎,怎么会在乎一个妻子呢!吕雉在楚军中随时有被杀的可能,就算不被杀,强势男人为了报复对手,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侮辱对方的妻子,若是吕雉被污,那么刘邦这种负心薄幸之人是绝对不会再要她的,对她来说就算活下去也是生不如死的命运。因此,在楚营的几年,她一定天天都活在战战兢兢中,既要为两个年幼的孩子担心,又要为自己的生命和贞洁担心,这种日子想一想也让人寒心。

  虽然项羽残暴,但是到底是个有义气的人,最终他没有污辱吕雉,这一点使史学家在评价他的时候都使用赞许的口气,这一点应该让那些只会拿女人泄愤的男人感到汗颜。吕雉终于平安清白的回到刘邦身边。

  不久后刘邦登基为帝,吕雉到底是正妻,刘盈是嫡子,到底是同甘共苦过的家人,不管是因为顾念旧情,还是为了名声,又或者怕身旁共患难的大臣寒心,他最终立吕雉为皇后,刘盈为太子。

  不过,此时的他早已对吕雉没有兴趣,他身边已有了更多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色艺双绝并且生下聪明儿子的戚夫人就是他最宠爱的一个,在吕雉在项羽营中受苦的时候,刘邦一直沉醉在戚夫人的温柔乡中。

  因为宠爱戚夫人和儿子如意,刘邦动了易储的心思。吕雉这些年受尽磨难,好不容易苦尽甘来,但是丈夫却嫌她人老珠黄,根本不碰她,更不要说给点安慰和关怀。她还要时时刻刻担心刘邦易储,那样的话,她只能成为冷宫废后,儿子将来也性命堪忧,她这些年的苦就白吃了。

  幸好和刘邦共过患难的大臣多有些忠义之人,刘邦一次次提起易储之事,却一次次被这些大臣驳回顶住,最终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位置。刘盈九岁成为太子,十六岁即位,刘邦在位的这七年吕后每天是多么的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啊!若是刘邦活的久一点,如意长大有了自己的势力,最后结果如何还未可知呢!

  吕雉唯一的女儿自然也是她的心肝肉,刘邦有一次在跟匈奴的战争中曾被困于白登,为了活命逃脱,除了用张良的计策重金哀求匈奴阏氏之外,更答应将女儿鲁元嫁给匈奴单于。虽然脱困之后撕毁了婚约,但是在当时吕雉一定是肝肠寸断。

  鲁元公主后来嫁给赵王张敖,夫妻二人关系不错,赵国又是个挺富庶的国家,日子还过的不错,以前受过的苦总算有些回报。可是刘邦外出巡幸路过赵国的时候,张敖执子婿礼甚恭,反遭辱骂,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找茬,又或者讨厌吕雉母女才有此行径,又或者是为了爱子如意搞个好封地。赵相贯高等对刘邦的行为感到很气愤,自发的谋刺高祖,未遂。次年事发,张敖也被牵连入狱。后因贯高极力辩白,张敖得赦,却被贬爵宣平侯。赵国那块大肥肉就赏给了刘邦最心爱的三子如意。这件事情一定吓坏了吕雉母女,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更是伤透了吕雉的心。

  一个女人经过了这样多的磨难和煎熬,不被逼的心理变态才怪!

  最终,刘邦知道易储无望,也为戚夫人和爱子的将来担心,他了解吕雉是个恩怨分明有恩报恩的人,为了保护儿子,安排曾经在殿上力争保护刘盈太子地位的忠臣周昌做如意的国相,希望通过这个办法保得如意一命。但是对于戚夫人,他也就未做任何安排,使其任凭吕雉鱼肉,可见薄情寡义之深。

  刘邦死后,戚夫人被罚每天穿布衣舂米,命运悲惨。吕雉召如意回京,但是周昌忠于刘邦,不让如意回京,吕雉计谋不成,于是换成召周昌回京,周昌不能违背诏命,临走之前叮嘱还未成年的如意无论如何都不要离开封地回京。

  周昌回京之后,被吕雉软禁,然后再召如意回京。如意一个小孩子,突然间失去了疼爱自己的父亲,又跟母亲分隔两地,没了主心骨,根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接到诏书也就奉命回京了。吕雉找机会毒死了如意,接着,残杀了戚夫人。这个故事读史之人都耳熟人详,也不用我多言了。

  说到戚夫人之不幸,不能不提到一个同为刘邦后宫也为刘邦生下儿子的女人的幸。她就是汉文帝刘恒生母薄氏。

  薄氏本刘邦对手威豹的妻子,在丈夫兵败被杀之后照惯例以奴隶的身份入宫,境遇可怜。一日刘邦听到身边两位姬妾谈起这个女人,抱着日行一善的心理临幸了薄氏,之后立即将她忘记,但这女人竟然就怀有身孕,生下了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后刘邦也并未把这个女人放在心里,她只能和儿子过着远离争斗的凄清的日子。


刘邦死后,吕雉成为太后,大约是可怜这女人跟自己同命相连,于是让她出宫到刘恒封地去跟儿子团聚。由此可见吕后也不是嫉妒成性,她也有怜悯之心。对付戚夫人只不过是因为戚夫人大大的伤害了自己,让吕后多年中一直生活在恐惧中,所以才会如此报复。

  薄氏到代国成为王太后(比皇太后低一级,汉代亲王之母的封号),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因为刘恒很听话,后来吕雉也没有迫害刘恒。最终,在吕雉死后,吕家被诛,刘恒作为刘邦剩余儿子中的长子被众臣推举,成为汉朝第三代皇帝,薄氏也苦尽甘来,不用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她被尊为皇太后,汉文帝刘恒的孝顺在中国古代众帝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吕雉是一个狠毒的女人,然而对于薄太后来说,吕雉却不啻于是她的恩人。因此她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给吕雉足够的尊重,在当时那种群情激愤反吕的情况下,她依旧让吕雉跟刘邦合葬,也没有褫夺吕雉高皇后的身份。

  并非认为吕雉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就不残忍,只是在政治斗争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步棋差就万劫不复,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变的比最残忍的野兽还可怕。不是说戚夫人不可怜,只是这一切的根源都在刘邦身上。若他不是那样薄情寡性,如何会生出这样悲惨的结果。唐太宗尊重善待长孙皇后,他的后宫就从未出现任何为了夺嫡而血雨腥风的事情,就算武则天在他后宫也翻不起浪。虽然他的儿子也有夺嫡的事情,但是那是外戚和儿子们的事情,跟后宫的女人无关。

  古代男子评说女人,总喜欢说女人善妒,难道他们自己不善妒吗?恐怕妒忌的更狠。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和人私通,威胁到他的皇位,秦始皇将那男人五马分尸了不说,还将两个尚在幼年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杀死,何其残忍!就算在文明经过了几千年发展的现代社会,还常有男人因为妻子或者女友出轨而杀死情敌,难道是什么合理的行为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吕后的残忍并不比无数头顶着神圣帝王光环的男人要多。
  不提吕雉对付政敌的方法,再谈谈她处理国事的手段。

  她在刘邦死前,曾一一问出刘邦心目中的理想丞相人选,然后任用他们为相,虽然政治斗争很血腥,但是到底是权力顶峰的争斗,并未殃及老百姓。因为任用丞相得当,当时朝政尚算清明。到底是见过世面的人,在处理一些国家大事上面,吕雉大体上能做出对整个国家有利的事情,如此足矣。

  跟历代的皇帝相比,吕后的私生活也算好的,就算有一两个男宠,比起男性帝王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连个零头都没有,算的了什么!说她杀功臣残忍,哪个男性皇帝不残忍?朱棣的残忍程度过她百倍,还被奉为明成祖、永乐大帝呢!朱元璋杀政敌杀大臣杀贪官杀妃子的手段更加残忍,照样是明太祖,三百多年内受后代供奉。


  以下这段百度百科?吕后传的评论我觉得很好,附在后面。
  “吕后为人有谋略,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遂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太后)的第一个。
  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实梦注:汉初国家经过多年战乱,国力很弱,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而且刘邦在世的时候也曾被匈奴困于白登,差点被俘,因此吕后当政之初遇到这种问题并不是她治国无方。)
  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对历史的评价都是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框套套,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我们有幸生活在思想活跃的年代,使我们对历史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探讨。我觉得评论历史人物时候,不应在遵从以前的看法,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color=#ff0000]3 东汉邓绥[/color]


选择邓绥这个并不广为人知的女子在这里介绍,是因为这个女子是两种极不相同的人格的综合体,并不是说她人格分裂,而是她的人生在她成为太后的那一刻起裂为截然不同的两段。

  邓绥在入宫之前就已经是一个传奇人物了,因为她极其孝顺,极其贤德,简直可以上《列女传》,是当时女子的楷模。

  她本是为了给父亲守丧三年才推迟进宫,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根本没有人如她那样守丧,而她也是可以提前结束守丧进宫的,但是她坚持依照古制守丧,推迟进宫的时间,最终皇后的宝座被先入宫的阴氏夺去,她入宫的时候只得了贵人的头衔。以她的美貌贤德,若当时和阴皇后同时进宫,被封为皇后的一定就是她了。

  她入宫之后,虽然得到皇帝的宠爱,依旧贤惠忍让谦卑朴素,阴皇后对她十分嫉妒,多番刁难,邓绥的日子也过的战战兢兢极为痛苦。皇帝病重之时,阴后说出皇帝一旦驾崩就会族灭邓家的话来,邓绥悲痛欲绝,不想因自己祸害家人,前去自杀被人拦住。结果皇帝身体好转,得知这件事情,下旨废了阴皇后,立邓绥为皇后,三年后,皇帝过世,邓绥成为太后,此时她才25岁。

  邓绥年幼的时候就很爱读书,聪慧而有思想,在成为皇后之后,更是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当她为太后之后,大约是因为从多年的宫廷生活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能让人平安幸福的决定因素不是做一个贤德的人,而是手中握有权力。屈居人下朝暮恐慌的生活实在太恐怖了,她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也许此时她早已对自己年幼时那种倔强坚守的信念后悔了,因此,她决定扶植幼帝,垂帘听政,做一个大权在握的幕后天子。她下诏书自称为“朕”,和武则天的差别也就只差登基了。

  后来评价都说邓绥一当上太后整个人都变了,对此颇有非议,历史上恐惧女性掌权的史学家们都对此感到很不满,以此诋毁她,教育后来的女人千万不要学她。因此长孙皇后在临终前跟唐太宗说自己在几年前太宗病重时本来准备一旦皇帝龙宾天便服毒自尽,只是不愿意做吕后。长孙皇后真正不想效仿的对象应该不是吕后,而是邓绥。因为邓绥在汉和帝死前名声简直可以和长孙媲美,但是在汉和帝过世后,她变的恋栈权位了。不知道是长孙皇后对自己还不够自信,又或者她早已知道当一个人拥有了绝对权力而没有限制的时候,任何善良贤德的人也会变的贪婪而不知节制的道理。

  客观来说,邓绥这个人执政时所做的事情比中国历史上大多数男性皇帝要好,此人个性简朴,不喜铺张,颇有学识,很有从政的能力,并且知道约束自家的外戚。若她是一个男性皇帝,恐怕在历史上的名声会很好,只是可惜,她是一个女人,因此多被人诋毁,被当时的继任皇帝汉安帝和朝臣感到很不满。

  在她死后,汉安帝终于亲政时,不久邓家即被诬告,邓骘兄弟等人自杀。而安帝打倒了外戚之后,信用宦官及乳母家之人,东汉的政治也开始日渐衰败。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此皇帝,不如邓太后执政他们更能安居乐业。

[color=#ff0000]4 北魏文明冯太后[/color]

晋朝之后,隋朝之前,中国经历了长达几百年的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纷乱而并未达到大统一的年代,其中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是当时被汉人认为是蛮夷的胡人所建,因此对于处于这个年代中的历史人物一般人少有了解。这里所要讲到的北魏拓跋王朝的冯太后就是古代太后中颇有建树的一人。

  冯太后本是官宦之女,祖上是北燕皇帝,她幼年时家里突遭飞来横祸,举族成年男子被杀,原因可能是当时皇帝忌惮她家的皇族身份,又或者她父亲真的有不轨之举,总之政治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她随例被没入宫中为奴。不过还好,她的姑姑冯昭仪是北魏太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因此她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太多的苦,但是从小家庭就遭受巨大变故,一定让她的心智极早的就成熟了。

  待她渐渐长大,一开始被选为北魏文成帝的贵人,四年后制作铜人成功,被立为皇后。北魏有两个很特别的后宫制度,一个是“立子杀母,母死子贵”,一个皇后候选人一定要制作铜人成功,否则不可被封后。当然,这两个制度都跟权力斗争有关,通过这些制度,有势力的人可以跟好的控制北魏的政治。

  冯氏成为皇后又九年后丈夫去世,文成帝之子献文帝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
  北魏有一个极其残忍的祖制,就是“立子杀母”,也就是儿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就会命其生母自杀。一开始这个制度大概是为了如汉武帝那样防止“子少母壮”摄政夺权而立,但是后来就渐渐变味,成为政治斗争迫害对手的一种手段。皇帝的长子一般在三四岁就被立为太子,然后他的母亲就被逼自杀,就的女人因为不想死,甚至使用堕胎等方法免于生出皇帝长子。就算被立为太子将来不一定可以继位,他的母亲也就白死了。很多时候,这不过是皇后逼死情敌的一种方法。

  冯太后不是献文帝的生母,而是养母、嫡母。因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辅政,定策诛杀权臣丞相乙浑,而后归政献文帝。随着皇帝年长,母子二人因为争夺权力而导致矛盾激化,献文帝因备受掣肘,心灰意冷,才二十出头年纪,竟然将皇位让给自己才四五岁的儿子孝文帝,自己当上了太上皇,希望借佛教遁世,但是依旧无法超脱,因一口意气诛杀冯太后男宠,冯太后最终将献文帝毒死,再度临朝称制。

  此时孝文帝还只有几岁,按照祖制,他的母亲也早被赐死,此时也成了天底下最尊贵但是最可怜的孤儿。冯太后是他名义上的奶奶,但是没有血缘关系。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孩子,冯太后如同对待亲生孙子一般抚养这个孙子。

  冯太后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段。冯太后本是汉人,虽然祖先鲜卑化,被汉人认为是五胡乱华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她到底仰慕汉族文化,极力推行汉化。在两度摄政期间,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之前是半奴隶社会)。北魏孝文帝当政期间,冯太后推动的汉化改革,如推行三长制、均田法、班禄制,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在冯太后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而在另一方面,冯太后和她的养孙孝文帝之间的关系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尽管冯太后毒死了孝文帝的亲生父亲,二人也没有血缘关系。这种关系在操控权柄的太后和皇帝之间是非常少见的,有点类似清代孝庄和康熙的关系。孝文帝后来也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只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他死后北魏就渐渐走向没落。

  冯太后称制达十四年,在世时将自己的三个侄女儿冯润、冯清、冯氏(名字不详)嫁给了孝文帝,在四十九岁这样的壮年逝世,死后谥号文明。孝文帝按照冯太后生前的要求立冯清为皇后,但是却非常宠爱冯润,最后废掉冯清,立冯润为皇后,这位冯润皇后就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幽皇后冯妙莲,孝文帝对她的感情之深,可以让孝文帝跻身进入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排行前五名,她的故事又可以写长长一篇文章来说,这里就不细说了。

  冯氏三姐妹竟然都没有为孝文帝生下子嗣,孝文帝的两任皇后都出自冯家,这也说明孝文帝是真心仰慕爱戴自己的嫡祖母的。女人做到文明冯太后这样的地步,也就足够了。

[color=#ff0000]5 北宋刘娥[/color]

说到北宋真宗皇后刘娥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到“狸猫换太子”,中国人大约耳熟人详。刘娥就是故事中的刘太后,但是“狸猫换太子”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八贤王这个人,刘娥也未曾谋害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

  刘娥在宋真宗还是普通皇子的时候就已在王府中侍奉他,因为身份低微,当时的皇帝宋太宗根本容不得她,连王府都不准她呆,将她赶出王府。

  其实刘娥的祖父是五代时候的大将,父亲也是宋朝的指挥使,后来牺牲在战场上,她父亲没有儿子,很可能是因为亲族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想抢夺她们的财产,因此堂堂千金小姐竟然沦落到了市井之上成为敲鼓女郎。她这种情况和武则天幼年经历颇有些相似之处,大约凡是家庭遭遇大变,吃过这种苦的人,最终才可以成了大器。

  刘娥正是在街头敲鼓卖艺的时候遇上了出去游玩的皇子赵恒(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对她一见倾心,纳入王府,十分宠爱。

  当时刘娥很可能已经嫁人,对象就是被她称为表哥的龚美,只是这件事情到底没有正史依据。赵恒也许知情,但是并不介意;也许并不知情,但是后来刘娥跟龚美只是以礼相待,这也足够。因为刘娥家族没有男丁,因此后来临朝称制的时候扶植的都是龚美一家。

  后来刘娥虽然被赶出王府,但是宋真宗真心喜爱她,一直对她无法忘情,将她安置在自己的一名下属家中,有机会就偷偷去看望她,这样过了很多年。这种无名无分偷偷摸摸又看不到希望的日子刘娥一定觉得十分难过,也许她只是以为自己会如此终老一生了。但是世事难料,宋太宗一朝废掉了原来的太子,立赵恒为太子,之后赵恒竟然顺利即位成为天子,刘娥的命运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宋真宗即位的时候,刘娥已经36岁了,真宗还是将她接进宫中,立为美人。

  宋代后宫妃嫔等级基本上跟唐代一样,美人为正四品,虽然位分不高,但是宋真宗即位之初后宫美女不多,美人之上除了皇后之外并未封其他妃子,因此刘娥在当时后宫中地位仅次于皇后,由此可见宋真宗对刘娥的宠爱。之所以只给她美人的位分,大约是因为她身份低微,一时间无法给她过高的位分。正式将刘娥纳为后宫之后宋真宗对她连连加封,最后成为德妃。

  真宗的五个儿子连连夭折,没一个活的过十岁。郭皇后生下三个儿子都没养活,伤心过度去世。

  这时,真宗偶然临幸了刘娥身边的一个宫女李氏,李氏竟然有孕。虽然如此,但是真宗依旧不喜欢李氏,只是把她当做一个生儿育女的工具,她未能母凭子贵。真宗立即对外宣称刘娥有孕,一直都对所有人隐瞒孩子是李氏所生这个真相。

  虽然这时刘娥已经年纪很大,徐娘半老,那宫女青春少艾,但是真宗真正喜欢的还是刘娥。或许刘娥跟真宗心意相通,如花解语,又或许四十来岁的刘娥颇有成熟女人的魅力,持久的散发着与众不同的芳香。因此年轻女子虽然漂亮,但是却如青涩的果子,偶尔尝尝鲜还可以,却没有吸引人持久把玩的魅力。
  话虽如此,但是千年之后的我也真的很好奇,刘娥到底有怎么样的能力,能够让真宗对她如此死心塌地。

  宫女李氏的这个孩子竟然奇迹般的存活下来,他是宋真宗的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在刘娥生前,宋仁宗一直以为刘娥是自己的生母。李氏则在刘娥之前过世,临终前刘娥加封她为宸妃,以一品夫人礼仪下葬。客观来说,刘娥一直都没有虐待李氏,李氏因为沾刘娥的光,被皇帝宠幸,从卑贱的宫女成为崇阳县君,后又生下一女加封为才人,不过那个女儿夭折了。李氏的缺憾就是一生无法和亲生儿子相认。不过相比后宫里其他的宫女,辛勤到老什么都得不到,而且随时有被主子责罚处死的危险,李氏并非最悲惨的那个。后来在刘娥死后,仁宗得知真相,派人去看生母的墓地,得到回报之后也没有对刘娥的所作所为不满嫉恨。

  刘娥因为有了这个儿子,最终真宗能够力排众议将她立为皇后。在真宗死后,她成为太后,临朝称制。

  这位宋真宗,就是前面说到的和契丹萧太后签订城下之盟——澶渊之盟的宋国皇帝。此人颇有些懦弱,但是好歹可以任用贤能,自己也没有什么不良恶行,将国家治理的还不错,因此算是个守成之主,在历史上名声不错。

  刘娥因为年轻时长年幽居,博览群书,研习琴棋书画,早已才华出众。她通晓古今书史,熟知政事,每每襄助真宗,真宗根本离不开她。每日批阅奏章,刘娥必侍随在旁。外出巡幸,也要带上刘娥。

  朝中也有反对刘娥干政的人,刘娥效仿武则天的方法,建立自己的党羽,最终打败那些政敌。她也遇到武则天同样的难题——出身卑微,她本是刺史千金,却因父丧而家道中落,宋朝以士大夫为重,于是她多次追封自己过世的先人。
  真宗患病的时候,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和辽景宗一样,宋真宗也下诏书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刘娥虽非太子生母,也没有亲自抚养太子,但对太子视若己出,克尽母职,根本不是旁人所能离间,母子关系一直不错。

  刘娥称制的时候,相对宋朝其他皇帝,朝政清明,百姓安居,比北宋末代的几个昏君强过不止百倍。她勤政简朴,并不纵容外戚,若是男性有这样行为,少不得又被史家称为明君,被后世每日放在嘴边鼓噪称颂。

  值得一提的是,刘娥所处年代毕竟和武则天时代距离较近,武则天的榜样尚在人心,刘娥也不是没有动过称帝的心思。

  一次,她问臣子鲁宗道:“唐武后如何?”鲁宗道回答:“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听后,沉默不语。

  后臣子方仲弓奏表上疏,请刘娥像武则天一样建刘氏宗庙。一开始,刘娥飘飘然,却有些犹豫不决,跟老臣商量,最后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必这些臣子给她很大压力,而且她也想明白了若要如武则天般称帝,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流血的斗争,当时她年事已高,身体并不如武则天那样好,而且她又没有亲生的儿子,更没有庞大的家族,也没有武则天那种雄心,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以后再有臣子用各种方式进言献媚,她就公开表示反对。可见她到底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形势的人。

  同时,从这个事例也可看出,北宋之后,思想进一步禁锢,程朱理学的出现,对女性压迫更深,这种压迫不仅是律法上的,更是思想上的。因此女皇只可能出在思想先进、胸怀广阔的唐朝。

  刘娥晚年,自觉天命已不久,当时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娥还是想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感受一下做皇帝的滋味,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最后只能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大典这天,皇太后刘娥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娥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刘娥彻底还政于仁宗。

  最终,刘娥寿终正寝,享年66岁,死后亲族也未被打压。

  刘娥是聪明的,因为她自己无子,却并未效仿古代很多宠妃尽力谋害其他妃嫔的儿子,例如汉代的赵飞燕姐妹、明代的万贵妃。她借腹生子,又处理好了皇帝生母之事,最终得以善终。

  当然,也不是好心抚育别人的儿子都有好报的,例如曹魏王朝曹丕的皇后郭女王,尽力抚育甄洛留下的儿子曹叡,并未对他即位造成障碍,但是因为曹叡的生母是被曹丕赐死,死后还以法覆面安葬,结局十分悲惨,而当时在曹丕身边最得宠的人正是郭女王,虽然甄洛惨死只是曹丕薄情造成,郭女王在其中并没有起任何作用,她为人也贤德善良,最终曹叡还是害死太后郭女王。

  所以,事虽在人为,但是到底是什么结果,也看天意。

  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在古代常被人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不过在现代人看来,她却少了一点吕武的英气。

  《包公案》《七侠五义》等演义小说信口胡诌,对人物的描写只凭一己好恶,将刘娥说成那样一个恶女人,千年之来这种形象深入人心,演义小说的力量也真是大啊!

[color=#ff0000]6 清代慈禧[/color]


 吕后和慈禧可算是中国一头一尾两位太后。对于那位历史上名声极为残忍的吕后我用了数千字的笔墨为她开脱,恐怕读者也会认为我是党同伐异,只要是女性掌权皆认为是好人,也会为慈禧开脱,不过我从没有这种想法,因为无论如何,我真的找不到这女人任何可陈的善迹。
  慈禧此人,远远不能跟吕雉和武则天相比,因为这个人竟然没有一点国家的观念,没有一点为政为民的能力,整个人生只为一己私利,毫无廉耻,用任何语言辱骂之都不为过。
  靠自己获得权力的人(指不是世袭权力),没有一个人的身上不沾满别人的鲜血。因此,慈禧在权力斗争中杀死对手这些事情也就不再评价。
  问题是这个妖妇为了自己好好庆祝六十大寿,在国家那样艰辛危难之际,竟然挪用海军的军费给自己大肆庆贺。可是人家日本人偏不给她这个机会,在她大寿之前发动了中日甲午海战,让慈禧只能躲在宫中哀戚戚的度过她的生日。
  都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外敌入侵,本应该抛弃私怨众志成城的时候,她却一心求和,打压皇帝,拿珍妃卖官的事情说事,拼命扯光绪的后腿。她的淫威只会用在国人身上,一遇到外国侵略者,立即露出最卑贱无耻的嘴脸。
  此人极端无知,竟然想利用义和团去对付八国联军,结果义和团失败又迫于压力大肆逮捕杀戮义和团民。除了玩弄政治的能力之外,别无所长。为了一己私利可以牺牲民族利益,无耻之极。
  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无能的女子,却可以将那么多男性宗室、大臣握于掌心之中随意玩弄。其中恭亲王那样有才,醇亲王是皇帝的生父,是这些男人太过无能自私,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才斗不过这一介女流吗?
  为了让自己在死后可以压倒作为正室的慈安太后,国库本已空虚,慈禧却一定要重修自己的陵寝,花费大量国库经费。
  她有一句名言:“谁让我一时不痛快,我就让他一世不痛快。”那么人家侵略者多次让她不痛快,她有那个能耐让对方不痛快吗?只能屈膝求和。
  她夺走了亲妹妹唯一的儿子,使对方母子无法相见不说,一日她跟妹妹聊天时,妹妹言语上让她不痛快,她就赐了一名秀女给妹夫醇亲王,作为侧福晋,此女仗着有太后撑腰,连醇亲王对她都不敢得罪,她妹妹的日子有多惨!相比之下,武则天对姐姐韩国夫人,吕雉对妹妹吕嬃真的算很不错了。韩国夫人是自作孽,虽不是死有余辜,但却也不是完全无辜。吕雉为了救妹夫樊哙也花了不少力气。
  看了她的事迹,我只想说:评论一个历史政治人物,他(她)是否残忍,私生活如何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此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如何决断。


儿童手机网

ZxID:20239871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9-26 0
都是很牛的女人啊
衣果果

ZxID:18687905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9-22 0
楼主最后一句话说的真好
qqeeee5

ZxID:20347287

等级: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9-07 0
想要丰 胸的姐妹们,我建议还是喝NE丰 胸 茶吧,每天坚持喝茶,2个月后就可以见到增大的胸 部了。不用手术的痛苦,也不用术后的恢复。没有副作用,效果又好,非常健康的丰 胸方式。乐购时尚网QQ:876931865www.letgogo.com/#r-pscc  有卖这个,你可以看看
juncong1354

ZxID:20077749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9-06 0
已阅,真够传奇的!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7-21 0
已审,感谢支持素材区O(∩_∩)O~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