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木梳,万丝情缘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557 回复:14

[人文通史] 千年木梳,万丝情缘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莫の桑

ZxID:10084895


等级: 内阁元老
泡面味的奶茶~~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5-29 0
千年木梳,万丝情缘
— 本帖被 瑶池碧落 从 素材组工作区 移动到本区(2011-05-29) —
[table=500][tr][td]
[backcolor=#ffffff][table=500][tr][td]
[size=2]说起梳子、香镜……红楼梦中那一个美人手持桃木梳子,颦笑间相映于玉檀香镜的典雅画面,是否在你脑海萦绕久久未散?

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古诗《木兰诗》中就有“脱帽著头”、“当窗理云鬓”等诗句,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梳子的紧密联系,它不仅可以用来梳理头发,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保健器具,经常使用,对养生、健体和美肤都有益处。
[attachment=11331033]

[color=#ff0000]梳子,据说源于汉代。[/color]千百年来,木梳、香镜、胭脂一直是古代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笔下的“红娘”。一个个如花似玉、柔情万种的美人手持桃木梳子,梳理着缕缕青丝,盘起千姿百态的发髻,醉倒了多少英俊年少?梳子自它诞生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不仅可以用来梳理头发,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保健器具,用木梳梳发,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头皮和颅内营养吸收。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梳头有深切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color=#ff0000]梳子有两类,一为梳,一为篦,二者的区别只在齿的疏与密,齿与齿排列稀疏的是梳子,细密的是篦子。[/color]

[color=#ff0000]篦梳,又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color]。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云:"栉,梳篦之总名也"。古人兴蓄长发,梳篦为每日梳理头发的必备之物。梳子齿距疏松一些,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的密,用来筚去发间的污垢,保持头发清洁,不长寄生虫,使人焕发容光。梳篦还可以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并能插于发间作首饰。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相传炎帝死后,蚩尤起兵复仇。同其他许多人一样,常州梳篦工匠赫连也被拉去打仗。涿鹿一战,蚩尤被轩辕皇帝打败,赫连被俘入狱。看守皇甫得知他会做木梳,劝他连夜赶制一把,献给嫘祖娘娘,以免死罪。然而,不等赦免令到,赫连已人头落地。轩辕黄帝十分心疼,遂委派皇甫督率工匠照样制作。后来,赫连和皇甫被制梳业尊奉为祖师。
[attachment=11331034]
[color=#ff0000]制篦业的祖师当是陈七子。春秋时期[/color],陈七子为吏,因罪入狱。因狱中生活条件极差,陈七子头上生满虱子,奇痒无比。一次,陈七子被狱卒用毛竹板痛揍后,发现毛竹板裂成了一条条篦片。陈七子将其整理扎压后,用其清除头上的灰垢和虱子。这就是最初的篦箕。据说,后来每年农历2月18日和9月28日,梳篦业都要举行仪式,祭祀祖师,以祈求自己"生意兴隆"。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当时运河两岸的整街满巷都是篦梳作坊,故有木梳街、篦箕巷之称。站在文亨桥上,头顶皓月,年眼垂花市街、篦箕巷,月光、灯光、波光交映,水声、步声、橹声、劈竹声相汇成乐。古人吟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时为常州西郊八景之首。

[color=#ff0000]盛唐时,[/color]当地梳篦花色繁多,不胜枚举,大的竟有二尺多长。北宋以来,质地日趋贵重,金银栉具相当流行。大文豪苏东坡曾 有"山 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的诗吟。元代,常州梳篦从运河经长江出海,随着"水上丝 绸之路"传到海外。
[attachment=11331035]
[color=#ff0000]明清时代,[/color]文献中关于常州梳篦的记载渐多。明代关于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的记载,把左运河畔篦箕巷的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到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户皆为"的景象。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农历7月总要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梅木脊梁象牙的高级梳篦,并在10月间连同6套龙袍、600朵宫花送到紫禁城,作为贡品进献皇帝,这就是"宫梳名篦"的由来。据说,慈禧太后对常州的梳篦尤为钟爱。

[color=#ff0000]辛亥革命后,[/color]梳篦的需求量因人们剪辫而激增。当时还流行着一种"刘海篦箕"的小型篦子,许多人身上挂个小口袋,袋里装一把刘海篦箕,引为时髦。后来,常州的梳篦逐渐传入海内外,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

[color=#ff0000]用料精良 制作讲究[/color]

我国最早的栉当为1959年山东宁阳大汶口出土的距今约六千年的象牙梳。从已出土和一些民间传世的梳篦看,汉、唐、宋各代各有不同。汉代的呈较长马蹄形,纹饰一般以云气纹为主,间有入羽鸟兽等;唐代的呈马蹄形,下部略宽;宋代的为月牙形。古代的梳篦多为木制或竹制以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
[attachment=11331036]
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其中,竹料主要取自苏南、浙西等地的优质阴山壮竹,产自这些地方的竹料不仅质地坚硬、富有韧性,而且经久耐用,木材主要选用红木、枣木、石楠和黄杨等名贵树种。用黄杨制作的梳篦,因其木质细腻、纹案清晰,并具治头痛、去痒等功能,尤为珍贵和流行。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相传制篦祖师爷陈七子是七十三岁死的。俗话说:"七十三,鬼来缠",人们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改称篦箕为七十二道工序。

[color=#ff0000]既是保健品又是妆饰品[/color]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木制梳篦,或其它材料制作的梳篦,除其能用来梳头的实用功能外,它还具有保健功能和妆饰工艺欣赏价值。
[attachment=11331037]
用梳、篦梳头养生、古已有之。养生家将日常梳头当作自我保健之法和养生的重要手段,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 "头当数栉、血流不滞、发根常竖"。明人谢肇制《五杂组》卷一二亦载: "梳为木齿丹,云: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因此,梳子还得了个美名"木齿丹"。清宫的《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长时间梳头,这使她在花甲之年仍满头秀发。自古天下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平均寿命短,除"烟、酒、色"等恶习因素,恐怕与极少梳头不无干系。因此,经常使用梳篦进行梳头能起到治病健身、健脑长寿的作用。

梳、篦还具有妆饰作用以及较高的工艺价值。在我国古代,梳篦是八大发饰之一,妇女们常把精美的梳篦插在发髻上,当作发饰,时间一久,还形成了插梳之风。
[attachment=11331038]
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宋代妇女崇尚插梳,不次于唐代,而且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元朝以后插梳之习,渐趋式微到明清时,差不多已被遗忘。近代和当代妇女虽不普遍以梳篦插髻妆饰发式,但有些妇女,尤其是少数民族子女仍沿袭着用精美梳篦来作发饰。

[color=#ff0000]与梳篦有关的风俗[/color]

另外,梳篦在民俗、礼俗、婚俗、丧俗中也很有趣味。

梳篦买卖制造业,在古代和近代行业中,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权利,它在旧时的十三行买卖中被列为头行。

梳子在一些民族婚俗中也起着一定的用途,在印度比尔部落有个叫巴个利尔的节日,该节日历时七天,是男女青年选择伴侣的好机会。姑娘头上插着许多小梳子,这都是求爱者送的。在这里梳子是美好的象征。在我国古代和现在某些北方农村,梳子仍作为必需的陪嫁物品。

相反梳子在有些民族中却又是非常忌讳的。在我国藏民族中,必须把梳子用后藏在较隐蔽的地方。如果女人把梳子插在头上去迎接客人或者从事其它活动,则认为是很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业。而日本,梳子在外极受冷遇,其原因是在日文中梳子的发音与"苦死"同音,意为极其辛苦。

梳子在我国古代丧葬风俗中还作为随葬品放入棺木。在考古工作时发现很多出土的墓葬中均有不同材质的梳子,据考古研究发现,这种随葬的梳篦就其制作工艺的精粗,选料的优劣,以及摆放的位置均能反映出死者的社会地位和等级高低。竹篦至今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仍被作"祭祖"的悼念物品用以焚烧。

[color=#ff0000]古老木梳融入现代气息[/color]

泾县是全国最大的木梳加工生产基地。现有木梳生产企业60余户,拥有十几种木梳品牌,开发出保健木梳、工艺木梳、竹梳等5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现年产木梳6000万把,年创产值4500万元,从业人员达19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
[attachment=11331039]
泾县木梳采用上等黄杨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枣木等天然名贵材料,传承了传统的手工制梳工艺,采用高温高压等独特工艺处理,结合现代磨齿抛光等独特手工工艺精致而成。其色泽美观自然,梳齿圆滑、光洁,手感极佳。其造型有人物、花鸟、月形、条形、柄形、镶拼等。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有的大逾数尺,有的小盈寸;可随身携带早晚梳理,也可以陈列于室赏玩观摩;既是日常起居的必备之物,也是赠朋送友的纪念佳品。长期使用可有效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具有清脑提神,滋养头发,促进睡眠等功效,对防治白发、脱发、眩晕心悸等有较好的效果。

[color=#ff0000]木梳保养常识[/color]
[attachment=11331040]
由天然材质制作的梳子会随着温度与湿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不要将梳子长期放置在潮湿的环境中。如需清洗,可用中性清洁剂进行清洗,清洗完后放在毛巾上晾干,并放置在通风处阴干。如遇梳子弯曲变形,可将梳子浸湿后将突起面向上放置即可。

[color=#00ffff]----------------------------------------------------我是华丽的分割线---------------------------------------------[/color]
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容工具。

[color=#ff0000]我国古代使用梳子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color]

[color=#ff0000]1959年在山东泰安大汶口一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中出土了两件象牙梳[/color],其中一件整体呈长方形,长16.7厘米、宽8厘米,有16齿,梳背饰3个圆孔,梳体镂有“S”、“T”和长条形纹,制作精致,令人赞叹。
[attachment=11331041]
[attachment=11331045]
[attachment=11331046] 
[color=#ff0000]我国古代制作梳子的原料有多种,如象牙、骨、石、玉、铜、竹、木等[/color],以木质的为最多;而象牙梳子使用的时间最长,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有用象牙制作梳子的,不过象牙梳愈往后数量愈少,这可能是由于木梳的大量出现和象牙日趋减少价格昂贵的缘故。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出现了铜梳子,在陕西宝鸡竹园沟西周墓曾出土两件铜梳。1972年在山西长治分水岭一座春秋墓中出土一件残长5厘米、有45齿的竹梳;而以木制作梳子大约是战国早期之事。竹、木梳的出现意味着古代制梳用料的重大转变,使大量制作梳子成为可能。
象牙梳
[attachment=11331047]
竹梳
[attachment=11331044]
铜梳
[attachment=11331043]

中国古代梳子上的装饰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梳子上的装饰工艺流行刻画技术,如在梳体上刻画或镂出圆形、S形等纹饰。商周时期仍以刻画技术为装饰主体,纹饰有云气纹、几何形纹等。从战国时期开始,梳子的装饰出现了绘画和浮雕工艺,用漆描绘或在梳体上雕刻出各种图案,有人物、花鸟、动物、云气等。


1978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西汉初期47号墓中出土了一把木梳。此梳长9厘米,宽6.3厘米。上部呈圆弧形,下部原有17齿,现残留15齿。上部两面均剔刻花纹,一面为一匹奔马,丰腴矫健,马首作鸟头状,尖喙圆眼,叶状尖耳,头顶有大而弯曲的长冠,长尾垂地,冠与尾饰条斑纹;另一面为一怪兽,四足立地,长尾上翘,强壮有力,口里正吞食另一小动物,尚有一条腿垂于怪兽口外。兽身饰豹纹,尾饰条斑纹。在如此小的一把木梳上部竟然雕刻出如此生动而精致的画面,实为难得。此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attachment=11331042]
一把小小的梳子,在伴随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梳子能承载起一片无言的心意。

栉是古代梳发工具的总称,它包括梳子和篦子。在我国历史上享誉海内外的传统梳子则属[color=#ff0000]江苏常州的“宫梳名篦”、福州工艺品三宝之一的“牛羊角梳”、广西桂林的“楠竹梳篦”,[/color]它们制作历史悠久,工艺讲究,取材精良,雕、刻、绘、烫等技艺精湛,造型极为美观。

[color=#ff0000]常州梳篦第一家[/color]
[attachment=11331050]
古有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 常州梳篦相传始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常州赋》中有“削竹成篦,朝京门内比户皆为”的记述,“文亨穿月,篦梁灯火”是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历史上常州梳篦的生产盛况由此可见一斑。清代时期,苏州织造局每临年关,总要到常州定制一批高级梳篦,向朝廷进贡,所以常州梳篦又有“宫梳名篦”之美称。清末太监李莲英为西太后梳头用的常州产象牙梳至今留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1910年,南洋大臣物产会、南洋劝业会分别授予常州梳蓖金质奖;1915年,常州梳篦在美国旧金山和平博览会上获银奖。

1926年,常州梳篦又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解放后,常州梳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和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令人爱不释手。美国电影《星辰女娇娃》中,女主人公以常州梳蓖为胸饰。印尼前总统苏加诺访华回国也将两把常州篦箕作为纪念品带走。2000年,常州造型工艺梳篦成为中国(芜湖)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特别推荐的旅游商品。2002年,在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活动中荣获金奖,梳篦钥匙圈获银奖。

常州梳篦系天然材料,如黄杨、檀香、石楠、樱桃木等制成,其质坚纹细,色泽清艳,历28道工序方制成木梳,梳齿润滑,造型美观。常州梳篦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玲珑精致的工艺欣赏品,被称为“神奇美妙的饰物”、“凝固的细雨”。

[color=#ff0000]桂林梳篦,宫梳名篦[/color]
[attachment=11331048]   
桂林梳篦是桂林市著名工艺品之一,广西传统名牌。相传为唐代赫绪所创,距今已有达1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宋、元、明各代,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质量日益提高。清代时,桂林梳篦曾被选入宫廷使用,被誉为“宫梳”、 “名篦”。现在的桂林梳篦,有竹篦、骨篦、牛角梳、黄杨木梳等,都是采用优质原料,以传统技术为主制作的。它品种繁多,造型优美,用以装饰的题材多以桂林山水为主,雕画精细,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桂林竹篦采用当地特产的楠竹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它具有篦齿柔韧,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现产的808名篦、608花齿、708翻花山水篦等,畅销国内外,历来享有“名篦”之誉。
  
桂林骨篦,早在清代便行销于市,它是在竹篦的制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与竹篦不同,其篦梁由青竹改用羊角,相传是在明代制作木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至清代已达到了较高的技艺水平,角梳更值称道,它透明坚固,花纹喜人。
  
桂林黄杨木梳系采用名贵的黄杨木精制而成。制梳艺人善于选料,因料施艺,制成鲤鱼梳、竹节梳、半圆梳、猪心梳等式样,款式新颖,古朴典雅,早在清代就得到王公贵族的赞赏,有“宫梳”之称。

[color=#ff0000]福州角梳,冰清玉洁[/color]
[attachment=11331049]   
福州是中国头梳的三大产地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1976年初,在福州市北郊新店一带挖掘的南宋贵族王升墓中,发现黑水牛角制的黑色半圆形角梳6把,可见福州的角梳业至少有700多年的历史了。18世纪末,福州市的角梳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当时,制梳专业户李逢球发现宰牛场的水牛蹄壳价格十分便宜,便大量收购来做成角梳,结果他做的角梳被一位琉球的茶叶商人看中,大批订货外销。李逢球备受鼓舞,举家从福州的紫阳迁居到南门外沙境(现斗中街一带),以“李盛兴”为号正式开店,以后子承父业,一直以制梳为生。福州著名的角梳“三记”(李发记、李厚记、李祥记),就是由他们父子创立经营的。
  
19世纪30年代,福州的角梳业进入鼎盛时期,大小店号多达150多家,邹振记角梳庄(邹宗惠)的“飞鹰牌”、李厚记角梳庄(李逢球)的“航海牌”,润光厚角梳庄(蔡寿穗、蔡寿达)的“童 牛牌”角梳最负盛名。1935年4月,邹振记角梳庄邹元华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动锯角机,并重金聘请漆画工艺师朱庄,运用漆画工艺技法,在角梳齿路上方绘制虎、豹、狮、象和古典人物、山水景色等,在当年的国际性工艺品“小吕宋赛会”上荣获金奖。据说巨商胡文虎曾出价半斤黄金购买获奖的“牛角虎图梳”(不足3两重),角梳价比黄金,一时传为佳话。
  
福州的制梳业讲究技术和质量,选料只选质地坚实、不易弯裂、不伤皮肤的“南牛”(南方水牛、黄牛)和“北羊”(新疆、内蒙古绵羊)的角,选蹄只取水牛蹄。经过锯、开、劈、凿、流、打坯等工序制出初坯,再经过改、办、复、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然后在角梳上印上文字,描上人物、山水、飞禽、走兽,贴上金银箔后方能成为成品。由于选料考究,工艺精细,福州的角梳多次在国际上获奖,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角梳厂生产的“民航牌”角梳,款式曾多达200多种,有半月形的京梳,有一端齿间宽、一端齿间窄的鸳鸯梳,带柄的烫发梳,还有广式的、西式的、英雄少年式的等等,名目繁多。更有一种成套的梳子,它以穿山甲、狗、猫、虎等动物形状配套,或以古琴、琵琶等乐器形式配套,浑然一体,画工精巧,形象逼真,即使作为室内的陈设品,也颇具观赏性。
  
福州洪塘街制造的“洪塘梳”是福州制梳业中的名牌产品,它以洪塘地区的特产、不会被虫蛀的“簧竹”为原料精制而成,首创者是明代洪塘郭厝里郭界三,因其制作的梳子放在洪塘妙峰山脚下林厝山的一片山崖上让太阳晒而得名。洪塘梳根据梳齿疏密,分为“全线”和“半线”,它外表光滑雅致,色泽鲜艳,结实耐用。
  
福州的角梳造型美观,结实耐用,温润而不挂发,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深受海内外宾客的喜爱,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百年进步博览会上,“童牛牌”角梳与脱胎漆器、纸伞同获金奖,被并称为“福州三宝”。
[/size]
[/td][/tr][/table][/backcolor]
[/td][/tr][/table]
[ 此贴被莫の桑在2011-05-29 19:2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魔衣

ZxID:1313014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1-06-02 0
好长的帖子
感觉梳子总是和女子密不可分呢

alicel

ZxID:11264283

等级: 才华横溢
小乐乐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1-06-02 0
很全呢~~
本人也很喜欢木梳呢~~
谢谢楼主的分享咯~~
一直相信1

ZxID:1403088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6-02 0
— (瑶池碧落) 请不要恶意灌水,恶意灌水包括:纯表情、纯数字、纯字母等毫无意义的内容,以及同一内容重复连续发帖。请规范发帖,你会喜欢上派派的。 (2011-06-02 16:31) —
= =
又二每文

ZxID:7216582


等级: 热心会员
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6-01 0
感觉木梳给人很舒服的感觉~很美丽。
金鱼花火

ZxID:646768


当时明月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5-30 0
梳子的意思很好
竹伊哝哝

ZxID:10270747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昭昭木暮
一周年~(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5-30 0
很漂亮呀~~

话说木梳神马据说常用能长黑发……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5-30 0
啊。。好精致的木梳啊。。好帖。。

我大三的时候在武汉买了把88块的檀香木的梳子。感觉不咋地。。

后来毕业之前买了把桃木梳。。才15块钱。。梳起来反而更好些。。

于是我再也不买檀香木的梳子了。。(偏见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素净淡雅

ZxID:106429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唯衍玦
工作,潜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5-30 0
梳子和我每天都见面,哪怕不和手机见面呢,也要和梳子见面~~
陌殇然

ZxID:12515686

等级: 读书识字
懵懂不知摘星事 直到流萤舞成眠 鸢尾花开何如旧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5-29 0
都好美~~~
懵懂不知摘星事 直到流萤舞成眠
夜露申

ZxID:13221883

等级: 热心会员
配偶: jidewho
云之群,隐藏饥渴之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5-29 0
梳子真的很好看。。。我又想起来我应该买梳子了,断齿了。。。

 
阴妃

ZxID:828397

等级: 寒窗墨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5-29 0
长见识了,谢谢
雁影行洲

ZxID:12379684

等级: 才华横溢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5-29 0
好漂亮的梳子,不过,我看过的和梳子都是恐怖小说的说。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5-29 0
已审
O(∩_∩)O~
莫の桑

ZxID:10084895


等级: 内阁元老
泡面味的奶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5-29 0



跟木梳有关的故事:

一、“猴耙耙,齿齿稠,黑树林里刮老牛”。

这是一个谜语,猜的是一件生活用品,它叫篦梳。篦梳是梳子的一种,用竹子制成。旧时,妇女用来篦头发里的虱子和虮子。篦梳的外形好似一段鱼骨架,当然梳齿比鱼肋骨稠密得多。中间的梳脊是两片大小相同的长型竹片,将一排比牙签还细的薄竹针夹住,两端再夹两块形状似古“月”字的骨片,用胶粘牢,再用桐油浸过,梳脊上还绘有彩色的龙凤花草等图案。

旧时的妇女好像从不洗头,至少北方的妇女是这样。但还是经常梳头的,梳子大都用榆木或枣木制成,桃木梳子为上品,在民间,桃木梳子还有避邪的功能。梳子基本上有三种,一种叫“大梳子”,梳齿较粗而且稀疏,用来整理蓬乱的头发。另一种叫“拢梳”,梳齿比大梳子细而密,比篦梳又粗而稀,用来整理发型。再一种就是篦梳。梳头几乎等于干洗,头发上的油垢就都粘到了梳子上。
  
由于经常不洗头,头上就生虱子和虮子,清理的方法就是用篦梳篦,但只能清除大部分而无法彻底根除。那时,在田间集体劳动的人们,休息时,男人们围在一起抽旱烟拉话,女人们就俩俩合作,一个躺在另一个的腿上,另一个就给她捉头上的虱子,一边拉话一边捉,话,拉得投己,“活儿”也作得仔细。那是一幅独特的乡村风俗画。

二、族妇女头上插木梳的来历   

古时候,在贵州省三都县居住的水族妇女头上是不插木梳的,后来因为木梳救了她们,才把木梳插在头上。   

有一天,几个妇女背着娃崽上山去做活。半路上,忽然听到一阵嚎叫,抬头一望,只见一群豺狗守在垭口上,绿莹莹的眼睛盯着她们。妇女们急了,就把荷包里的木梳向豺狗甩去。木梳在空中发出一阵啸声,豺狗以为碰上不得了的武器,夹着尾巴逃跑了。   到了坡上,妇女们把娃崽和竹篮放在田边地角,就忙活路去了。   

太阳当顶了,妇女们越走越远,只能隐约听到娃崽的哭声。   

这时,有条三尺长的蜈蚣虫从坡上爬下来。这条虫红头、黑身、红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妇女们看见了,吓了一大跳,紧紧盯着这条百脚毒虫。   

蜈蚣虫下坡后,就朝放娃崽的地角呼呼呼地爬去。   

妇女们这才想到娃崽危险,一齐喊叫着向地角跑去,但已经晚了。   

蜈蚣虫爬到娃崽身边,看到有许多黑油油的木梳守在那里,每只木梳都有十几对比自己更长的脚,以为碰到比自己更大的蜈蚣虫,就敢忙掉头逃走了。   

从此,水族妇女们便把木梳插在头上。

相关诗歌

女诗人路也的诗《木梳》:   
我带上一把木梳去看你   

在年少轻狂的南风里   

去那个有你的省

那座东经118度北纬32度的城   

我没有百宝箱,只有这把桃花心木梳子   

梳理闲愁和微微的偏头疼   

在那里 我要你给我起个小名   

依照那些遍种的植物来称呼我   

梅花、桂子、茉莉、枫杨或者菱角都行   

她们都是我的姐妹

前世的乡愁   

我们临水而居   

身边的那条江叫扬子

那条河叫运河   

还有一个叫瓜洲的渡口   

我们在雕花木窗下   

吃莼菜鲈鱼,喝碧螺春与糯米酒   

写出使洛阳纸贵的诗   

在棋盘上谈论人生   

用一把轻摇的丝绸扇子送走恩怨情仇   

我常常想就这样回到古代

进入水墨山水   

过一种名叫沁圆春或如梦令的幸福生活   

我是你云鬓轻挽的娘子

你是我那断了仕途的官人

送梳子的意义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   

送梳子代表一辈子都要纠缠到老,有结发的意思、有私订终身的意思。   

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的习俗。   

送梳子有几种说法:   

1.梳子代表相思,代表着对方很想念很挂念你!   

2.梳子每天都梳理头发也代表着它与你的密切性,代表着白头携老!   

3.梳子还代表爱情,古代一般有做定情的意思!   

4.梳子也代表健康,快乐!把烦恼一扫而过,把心结打开,而且梳头会给人精神,带给人自信!   

以梳为礼送母亲:让妈妈梳尽三千烦恼丝,祝她快乐,永远年轻!   

以梳为礼送老师:恩师永铭记,祝天下老师身体安康,快乐开心!   

以梳为礼送新娘:愿她俩恩恩爱爱,意笃情深,爱情永恒!   

以梳为礼送长辈:祝长辈健康如意,福乐绵绵!   

以梳为礼可以送亲戚朋友、送长辈领导祝他生意红火、升官发财、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 此贴被莫の桑在2011-05-29 18:04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