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186 回复:9

[人文通史]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1-01-29 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王位更替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00]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分裂的中国大地上兴起的国家数量极多,局面纠纷复杂,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这期间的王位更替,更是缤纷繁杂、各式异样,既有对前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对后来阶段的开启,更有只属该阶段所有的独特之方式:东晋门阀政治下的王位更替。[/color][/font][/color][/backcolor]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color=#000000][/color]
[/color][/backcolor][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三国时期的王位更替[/color][/backcolor]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魏:得失皆由篡[/size][/color][/font][/b]

曹魏是三国中面积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打拼下这片江山的是曹操,他的父亲曹嵩是桓帝时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曹嵩的出身来历,早已成了疑案,有的说他是由曹腾的本家过继过去的,有的说他夏侯氏的儿子,真相到底如何,现在也没法知道了。
在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的形势下,曹操代汉自立为皇帝的条件已经比较成熟了,但他却没有这样做,而是说“吾为周文王矣”(《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注引《魏略》),将建立魏朝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继承人。
曹操对立嗣以长的规矩不怎么在意,但还是遵从立嗣以嫡的原则的,因此,在他的二十五个儿子中,有资格成为继承人候选的,就只有皇后所生的四个儿子了。这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其中曹熊早死,曹彰虽然打仗十分勇猛,但也被排除在继承人候选之外,到最后曹操对继承人的考察和选择,就成了在曹丕、曹植中的二选一了。
曹植在文学上的才华是很出众的,曹操本人也是一个文学家,自然对他颇为欣赏,但曹操在他的生活中主要是以政治家的面目出现的,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更是如此。曹植在政治上也是有一定才能的,他“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受到曹操的肯定,还得到了在曹操出征时镇守都城的培养和重用,有几次差点就被立为太子。
但是操植行为放任,“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魏志•任城陈萧王传》),而曹丕则善于矫情自饰,颇有政治斗争的才干,所以在继承人的竞争中,曾遥遥领先的曹植最后还是败给了曹丕。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被曹操立为太子。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曹丕正式登基为帝,国号为魏,魏朝便正式取代汉朝而建立了。曹丕是为文帝。
曹丕在即位后,对曹植这个曾经的竞争对手进行了一系列打压,不但杀害了支持他的丁仪、丁廙等人,还将他本人由王贬斥为侯。后来曹植的王爵虽然得到了恢复,但却失去了参与政治的机会,在黄初四年的时候,他上疏曹丕,希望自己能为魏朝的统一和建设出一分力,曹丕为了防止他东山再起,始终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对于手握重兵、能征善战的曹彰,曹丕也是一登基及撤销了他带兵的权力,进而剥夺了他参与政治的权力,遣归封国。
曹丕的皇后郭氏没有儿子,曹丕就一直没有立太子。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病重的曹丕,这才立庶长子曹睿为太子。同月,文帝曹丕去世,时年二十二岁的太子曹睿继位为帝,是为明帝。
曹睿年纪尚轻,在即位前又不接交朝臣,过问政事,曹丕担心他不能负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在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又指定了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四人辅政。曹睿即位后,很快就将握有重权的曹真、司马懿由中央调往外地,既委以方面重任,又确保了政由己出,很有效的避免了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的大权旁落,权臣执政的局面。曹睿的这种处理办法,是值得一书的,同时也证明了他父亲曹丕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曹睿没有儿子,在青龙三年(公元235年)的时候,他就收养了宗室曹芳和曹询为养子,为继承人的选择做准备。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明帝曹睿去世,临死前立曹芳为太子,令曹爽(曹真之子)与司马懿辅政。时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继位为帝,是为邵陵厉公。
按照曹睿遗诏的意思,朝廷大政应该由辅政的曹爽和司马懿共同决定。但在开始的时候,兵权和朝廷重职,都把持在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的手里,司马懿则被任命为有高名无实权的太傅,大权全归于曹爽之手。
面对这不利局面,大野心家司马懿一方面假装生病,麻痹曹爽,一方面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儿子司马师等亲信安插在要害职位上。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等人陪同曹芳离开都城洛阳到祭扫曹睿的陵寝,司马懿借机突然发难,控制了洛阳,关闭城门,并以太后之令免除曹爽等人的职位。
此时曹爽等人虽然局面被动,但如果他听从桓范的建议,带着皇帝前往旧都许昌,以天子的名义调集四方兵力讨伐司马懿,则胜败尚未可知。但曹爽在犹豫许久之后,却抱着“不失为富家翁”(《晋书•宣帝纪》)的幼稚想法,选择了束手就擒,让司马懿轻易的取得了政变的胜利。几天之后,曹爽等人被诛灭三族,曹魏的大权,就完全落入司马懿手中了。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死,长子司马师继续执掌大权。在此期间,曹魏宗室及忠心大臣被一一铲除。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忠心于曹魏政权的大臣李丰等人,企图从司马师手中夺回大权,事泄被杀。对此有所不满的邵陵厉公曹芳,也被司马师废黜,改立曹霖(曹丕之子)的儿子,时年十四岁的曹髦为帝,是为高贵乡公。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懿次子司马昭继续执掌大权。曹髦在位期间,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继续大肆铲除曹魏重臣。逐渐长大的曹髦对傀儡皇帝的身份十分不满,想要从司马昭手中夺回大权,但他不能韬光养晦,把自己的意图隐瞒起来,一举一动都暴露于司马昭眼中;又不能深谋远虑,制定可实行的周密计划,而想凭借自己的血气之勇,以一己之力除掉司马昭。
景元元年(公元260年)五月,曹髦率领数百仆人出宫讨伐司马昭,虽然他拔剑亲自迎战,但在司马昭手下贾允的大军面前,这种以卵击石的举动轻易的就被击败,他本人也被刺死。
高贵乡公曹髦死后,司马昭迎立燕王曹宇(曹操之子)儿子,十五岁的曹璜为帝,更名为曹奂,是为元帝。到这个时候,曹魏已如当初的汉献帝一样,成了孤家寡人,完全失去了夺回政权的可能。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晋位为晋王。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司马昭去世,太子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同年十二月,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曹魏正式灭亡。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蜀:虎父有犬子
[/size][/color][/font][/b]
刘备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算是刘汉的宗室,但到汉末的时候,家族早已落魄了。刘备的父亲虽然曾担任过州郡的小官,但去世很早,大概也没能留下多少积蓄,所以刘备的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贩履织席。在汉末的割据势力中,刘备的初始条件是最差的一个,他的最后能够建立蜀汉,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是毕生努力的结果。
黄巾起义爆发后,刘备家庭所在一带的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为了自卫,出钱让刘备组织武装对抗黄巾军,刘备就此走入了历史舞台。刘备因破黄巾军有功,被封为高唐县令,后来高唐县被黄巾军攻破,刘备就前去投奔了公孙瓒。
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公孙瓒派刘备救援受到曹操攻击的徐州刺史陶谦,刘备就留在了陶谦那里,驻扎在小沛(今江苏沛县东),同年十二月,陶谦病死,去世前将徐州交付于刘备,刘备代领徐州刺史。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出兵争夺徐州,此前前来投靠刘备的吕布乘机发难,占领了徐州治所下邳(今江苏瞧宁西北),刘备回去解救,被吕布击溃,只能向吕布求和,还驻小沛。
刘备回到小沛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展起了万余人的军队,吕布觉得受了威胁,就又出兵攻打,刘备被击败,只得前去投靠曹操。
汉献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派刘备进攻袁术,受了汉献帝衣带诏的刘备乘机脱离曹操的控制,与袁绍联合。第二年,曹操亲自进攻,将刘备击败,刘备投靠袁绍。第二年,曹操再次进攻刘备,刘备又被击败,只得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刘表没有统一天下的志向,安于自守的局面,刘备投靠他之后,虽然受到礼遇,但却无用武之地,客居的身份也决定了他无法形成自己的根据地,兵源和粮饷都无从保障。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出兵进攻刘表,刘表不久即病死,次子刘琮投降。刘备率领军民往江陵方向撤退,被曹操追及并击溃,刘备逃往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与刘表长子刘琦联合。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组成孙刘联盟,在同年的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这一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刘备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原因。
赤壁之战后,刘琦成为荆州刺史。第二年,刘琦病死,刘备在取得孙权同意后,自称为荆州牧,终于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但荆州处于四战之地,刘备所占领的又只是其中一部分,刘备要想有所作为,不得不想法扩大自己的地盘。因此,在荆州站稳脚跟后,刘备就转而向蜀地发展了。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统治蜀地的刘璋,因为外有汉中张鲁的威胁,内部又受到益州土著地主集团的反对,就派法正迎接刘备入蜀北击张鲁。刘备委任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率兵数万人由长江水道入蜀。刘备入蜀以后,没有北上进攻张鲁,而是回头攻打刘璋。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选择了投降,刘备自称益州牧,蜀地就此归入刘备的统治之下。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刘备占领蜀地之后,孙权按照当初的协议要求收回荆州之地,为刘备所拒绝,孙权出兵攻占荆州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孙刘之间的矛盾便激化了。此时曹操攻占了汉中,刘备担心益州失守,只好与孙权讲和,两家平分荆州。与孙权议和之后,刘备领兵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终于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夺取了汉中之地。
公元221年,曹丕代汉自立的第二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刘备是为昭烈帝。
刘备虽然占领了蜀地和汉中,但刘璋的旧部人数众多且有一定影响力,刘备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拉拢;对给刘璋造成了相当麻烦的益州土著地主集团,刘备则采取了恩威并举,打拉兼施的手段;对长期跟随自己的文武官员,刘备更是委以重任,使其成为稳定和治理蜀汉政权的重要支柱。通过这样的一些措施,刘备很快就初步稳固了自己在蜀地和汉中的统治。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北伐,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孙权乘机出兵进攻关羽根据地,使关羽在南北夹击下兵败身亡,荆州之地被孙权占领。公元221年7月,刘备率领大军东下,以为关羽报仇为名讨伐孙权,孙权求和,为刘备拒绝。第二年的闰六月,负责抵御的东吴大都督陆逊在夷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大败蜀汉军队,损失惨重的刘备退兵至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猇亭之战后数月,曹丕出兵攻打吴地,孙权再次派使者与刘备讲和,刘备同意,吴蜀再次缔结联盟。
公元223年四月,昭烈帝刘备病死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太子刘禅继位为帝,诸葛亮、李严辅政,刘禅是为后主。
刘禅在位的前期,蜀汉政权的朝政基本上由诸葛亮控制。在最初几年,诸葛亮一方面继续巩固蜀地和汉中的统治,一方面南征南中,稳固后方,对外,则巩固吴蜀联盟,使得占据巨大优势的曹魏政权首尾不能兼顾,同时,诸葛亮大力发展生产,为即将展开的一系列北伐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公元227年到公元234年的八年期间,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北伐战争,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的胜利,但最终还是由于后勤供给困难等原因,没能取得战略性的成果。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临死前推荐蒋琬为自己的接班人。在蒋琬执政期间,蜀汉政权主要是休养生息,没有进行过大型的北伐行动。公元246年,蒋琬去世,费祎继续执政。公元253年,费祎被刺杀,姜维职掌了蜀汉的兵权。
姜维取得了兵权之后,连连兴兵北伐,此时蜀汉政权的政治已经开始腐败,这样的大兴兵戈,严重的加重了蜀汉政权的经济负担,姜维的北伐又没能取得太大成果,蜀汉政权的衰落也就加剧了。姜维本人,也受到猜忌,不敢返回首都成都,只能带兵驻扎在外。这样的情形就给了曹魏政权可乘之机。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率领十八万大军大举进攻,很快就进逼到成都附近,刘禅出降,蜀汉政权就正式灭亡了。刘禅本人,在投降之后,又活了八年,于公元271年去世。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吴:皇帝与权臣[/size][/color][/font][/b]

让孙家登上汉末政治舞台的是孙坚,奠定了孙吴政权基础的则是他的长子孙策。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在攻打刘表的时候被黄祖射死,孙策时年十七岁。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袁术让投靠自己的孙策进取江东,孙策借机脱离了袁术的控制,很快就在江东建立了根据地。第二年,袁术称帝,孙策与袁术决裂,继续全力经营江东,很快就基本统一了江东之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弟弟孙权继位。
孙权继位之后,没有参与到长江以北的混战中去,而是全力经营长江以南,把现在的广东、福建和湖南的大部分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统治范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曹操大军南下,很有可能一举吞并江东,一统天下。在这危急关头,孙权听从鲁肃、周瑜等人的建议,联合刘备和刘琦,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战后,孙权又听从鲁肃的建议,借给刘备荆州之地,让刘备得以拥有自己的根据地,具备了进占蜀地和汉中,建立蜀汉政权的基础,从而避免了东吴政权独力对抗强大的曹魏政权的局面。三国鼎立局面的得以形成,与孙权所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有莫大关系的。
在刘备取得蜀地和汉中,关羽的大举北伐又取得巨大成果,蜀汉政权的发展一时有盖过曹魏政权的势头,孙权便派兵进攻关羽的根据地,将关羽统治的荆州之地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在陆逊于猇亭大败刘备之后,孙权又听从陆逊等人的建议,没有进行追击,防止了蜀汉政权过于削弱,让自己成为曹魏政权主要对手的局面的出现。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基本稳固下来了,而曹魏强,蜀汉、东吴弱的局面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孙权就继续实行与蜀汉政权结盟联合的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避免了曹魏政权对自己的过大压力。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同时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是为大帝。孙登于公元241年夭亡,孙权就在次年立了孙和为太子。另外一个儿子孙霸十分受孙权的宠爱,萌生了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朝廷的大臣也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太子,一派支持孙霸。孙权对此十分心忧,担心自己去世后两个儿子会因为争夺帝位而引起内乱,就于公元250年废黜了太子孙和,同时将孙霸处死。同年十一月,孙权立少子孙亮为太子。
公元252年,大帝孙权病死,十岁的太子孙亮继位为帝,有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辅政,孙亮是为会稽王。诸葛恪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为人又十分倨傲,在孙亮即位后,面对这主少国疑的局面,诸葛恪本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国内,整顿内政,稳定局势,控制好局面,但他却因为一次小的胜利而轻起边衅,于孙亮即位的第二年发兵二十万北伐,结果死伤惨重,大败而回,引起朝野内外的强烈不满。东吴的宗室孙峻(孙坚弟孙静的曾孙)借机派人将诸葛恪刺杀,取得了辅政的地位。
公元255年,孙峻病死,弟弟孙綝代替他辅政。到公元257年的时候,十五岁的孙亮已经颇有独立判断处理事务的能力,开始亲自过问政事,又选了三千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进行训练,表露出对孙綝专权的不满,这自然引起了孙綝的注意和防备。第二年九月,孙琳在得知孙亮想要设计除掉自己的消息后,就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废黜了孙亮,立孙权的另外一个儿子孙休为帝,是为景帝。
孙休也不甘于做孙綝控制的傀儡皇帝,他又比孙亮懂得掩饰自己的意图,一面做着除掉孙綝的准备,一面又对孙綝言听计从,终于设计将孙綝杀掉,将东吴的朝政大权收回到自己手里。
公元264年,景帝孙休病死,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丞相濮阳兴。此时蜀汉刚刚被魏消灭,交趾的郡吏吕兴又背叛吴国,形势对东吴十分不利,“国内震惧,贪得长君。”(《三国志•吴志•三嗣主传》),濮阳兴、张布等人就拥立二十三岁的孙皓(孙权故太子孙和之子)为帝,是为乌程候。
众人拥立孙皓这个长君,本来是希望他能够在这极其不利的形势下能有所作为,巩固统治,保全吴国不被魏(晋)吞并,但孙皓却是一个让他们失望的著名暴君,他“昵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三国志•吴志•张严程阚薛传》),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国的灭亡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第二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鼎足而立多年的魏蜀吴三国,至此全部消亡。而孙皓本人,在投降后又活了四年,于公元284年去世。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三国世系表[/color][/backcolor]
 

魏(220——265)

武帝曹操 —┬— (1)文帝曹丕 —┬— (2)明帝曹睿 ——— (3)齐王曹芳 
            │        220~226    │        227~239              240~254 
            │                    │ 
            │                    └— 东海定王曹霖 ——— (4)高贵乡公曹髦 
            │                                                    254~260 
            │ 
            └— 燕王曹宇 ——— (5)元帝曹奂 
                                      260~265    ——— 晋灭魏 魏亡 

 

蜀 (221——263)

(1)昭烈帝刘备 ——— (2)后主刘禅 
221~223              223~263  ——— 魏灭蜀 蜀亡 

 

吴 (222——280)

(1)大帝孙权 —┬— 南阳王孙和 ——— (4)末帝孙皓 
222~252    │                          264~280 
                │ 
                ├— (2)会稽王孙亮 
                │          252~258 
                │ 
                └— (3)景帝孙休 
                          258~264  ——— 晋灭吴 吴亡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西晋的王位更替[/color][/backcolor]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司马炎篡魏[/size][/color][/font][/b]

至少在曹髦死后,曹魏的政权已经完全由司马昭控制,但他也没有选择由自己来完成代魏自立的任务,而是将他留给了自己的继承人。
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的正妻王氏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司马炎和司马攸,司马昭就将司马攸过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攸的才干胜过司马炎,司马懿“每器之”(《晋书•齐王攸传》),司马昭也很喜欢他,曾经表达过想要立他为嗣的话。不过司马炎的相貌十分独特,“发委地,手过膝”(《晋书•武帝纪》),又受到大臣何曾、裴秀等人的支持,所以在公元264年的时候,司马昭还是立了司马炎为世子(太子)。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为晋王,同年十二月受曹奂的禅让称帝,是为武帝,晋(西晋)朝就正式建立了。
司马炎称帝时,蜀汉政权已经被消灭,与晋朝对抗的,就只有偏安于长江之南的吴国了。此时吴国在孙皓的统治下,“将疑于朝,士困于野……各有离散之心……克可必矣”(《晋书•羊祜传》),羊祜等人先后多次请求兴兵伐吴,并密令益州刺史王浚大造舟船以为顺流东下的准备,司马炎本人也颇有此意,但当时朝议的主要意见是要先解决秦、凉二州数度反叛的胡人,又认为立国数十年的吴国根深蒂固,不可能一战即克。
直到公元279年,司马炎才大发军队进攻吴国,此时“吴之将亡,贤愚所知”(《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晋军的灭吴进程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吴主孙皓于次年投降,中国各地就暂时统一到晋朝之下了。
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之所以不能长久保持,被轻易的篡夺,是由于它所实行的过渡削弱宗室的政策,所以在称帝之后,就大封宗室,所分封的诸侯国不但地广人众,而且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同时,为了防备这些诸侯王的势力过于强大,规定各诸侯王“徒享封土而不治吏民”(《文献通考•封建考十二•晋诸侯王列侯》),剥夺了他们任免封国内官吏的权力。
曹魏的时候,因为天下纷乱,征战不熄,各地的州郡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司马炎在统一全国以后,认为天下已定,州郡的武装力量没有必要继续保持下去,就裁撤了所有州郡的军并,只保留了极少数的武吏。这样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能依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合理施行,对于巩固晋朝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形成一个较长时期的大一统王朝,是很有帮助的,但司马炎一刀切的态度却失之粗暴,不但没能取得想要的结果,反而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司马炎称帝后,对才干出众,人望极高的司马攸虽然大加封赏,更是任以要职,实际上却是颇为防范的。在他晚年的时候,更是意识到这样一个兄弟的存在,对太子的继承人地位有着巨大的威胁,尤其是这个太子十分愚钝,近于白痴的时候。
皇后杨氏为司马炎所生的儿子中,长子司马轨在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所以在泰始三年(公元267年)的时候,杨皇后的次子,九岁的司马衷就被立为了太子。泰始八年(公元前272年),司马炎的宠臣贾允(贾允在司马炎被立为太子的事上出了不少力),把自己十六岁的女儿贾南风嫁给司马衷为妻。
对司马衷的愚钝,卫瓘等大臣知之甚明,司马炎本人也有所了解,他也曾表达过对司马衷能力的担忧,还设计对他进行过考察,但却为贾南风所欺骗,觉得自己的这个儿子没有那么不堪。再加上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虽然年幼,却很是聪慧,司马炎觉得自己的这个孙子很像自己的爷爷司马懿,可以兴旺晋朝的统治,就断绝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司马炎在确立了司马衷的继承人地位后,就开始为他的顺利继承和继承后的统治进行安排。对于司马攸这一最大威胁,司马炎先是剥夺了他丈人贾允的实权,然后将他遣归封国,并对那些反对此举的大臣进行镇压和打击。司马攸终于在太康四年(公元283年)的时候,愤怨发病而死,彻底让司马炎放下了心。
永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炎病重,临终前下诏以汝南王司马亮和杨骏(杨皇后之父)共同辅政,杨骏与皇后等人私改诏书,督促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返回他的封国,以杨骏独自辅政,总揽朝政。四月,武帝司马炎去世,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惠帝。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八王之乱[/size][/color][/font][/b]

司马衷即位之初,朝政完全由杨骏把持,皇后贾南风是个很有权力欲的女人,对此自是十分不满,杨骏对她也有所防备,但他不是狡诈多谋的贾南风对手,很快就被设计除掉,夷灭三族。
杨骏死后,他手中的权力落入了司马亮和韦瓘的手里,贾南风就又利用司马氏诸侯王之间的矛盾,下诏令司马玮(司马炎之子)除掉了司马亮和韦瓘。司马亮和韦瓘死后,贾南风又否认给司马玮下过诏书,以擅杀大臣的罪名将其除掉。到这个时候,贾南风终于能够把朝政大权抓到自己的手中了。
贾南风是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她在取得统治大权之后,虽然也免不了任命自己的亲党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也还是能够重用当时的一些名臣的,所以在她统治的前几年里,晋朝能够维持一个稳定的局面。
司马衷即位的当年,司马遹被立为太子,他既然少有贤名,又得到司马炎的称许,自然会为那些不甘心于贾南风专政局面的大臣们所期盼和重视,如此一来,逐渐长大的他(司马遹生于公元278年),就不可避免地成为贾南风的重大威胁了。司马遹本人又不懂得韬光养晦,避免引起贾南风的注意,所以在永康元年(公元300年)的时候,贾南风就将他废黜,进而将其杀死了。
司马遹的被废,引起了朝野内外的普遍不满,掌握着宿卫禁兵的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利用这个机会起兵诛杀了贾南风,并杀害了张华等朝廷重臣,独揽了朝廷大权。第二年,司马伦废黜司马衷,自立为帝。
司马伦的这一举动,自然招致了其他诸侯王的不满,齐王司马冏(司马攸之子)首先起兵,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常山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弟司马孚之孙)等群起响应,司马伦的亲信王舆等人也起来反对他。司马伦在内外受敌的情况很快就失败了,司马衷重新被拥立为帝,司马伦被赐死。
司马衷重新即位后,由司马冏总揽朝政进行辅佐。第二年(太安元年,公元302年)三月,司马衷的皇太孙去世,没有了直系的男性后代,按照立嗣以亲以贤的原则,应该立司马颖为皇太弟。司马颖实力较强,又颇有名声,受到朝野内外的瞩目,一旦成为皇位继承人,难免会危及司马冏总揽朝政的地位,于是司马冏就立了清河王司马遐(司马炎第十四子)的儿子,年仅八岁的司马覃为皇太子。
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司马颖和同样有希望被立为皇太弟的司马乂的不满。他们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分别起兵讨伐司马冏,司马颙也起来响应,司马冏很快就兵败被杀。由于司马颖和司马颙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封国留在都城洛阳,就由司马乂留在都城辅政。
司马乂既处在了辅政的位置上,与司马颖的冲突就难以避免了,而司马颙原本是想拥立司马颖当皇帝,自己做宰相的,与司马乂的冲突就更大了,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就以司马乂论功不平为理由,联合起来出兵攻打司马乂。
在这场战争中,司马乂的军队数量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他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取得了胜利,但很快就被包围起来,形势越来越艰难。到第二年的正月,洛阳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弟司马馗之孙)勾结部分禁军,把司马乂捉了起来交给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张方用火将其烤死。
司马颖进入洛阳,被任命为丞相,他通过屯兵城门,诛杀异己,更换宫廷宿卫之士等措施,将洛阳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再废黜皇太孙司马覃,自立为皇太弟之后,返回自己的封地邺城。
然而司马颖在执政之后的作为却让人大失所望。司马越就统帅禁军,拥戴着司马衷前去讨伐,结果却被司马颖击败,司马衷也被俘虏,洛阳则被司马颙乘机占领。此后司马颖很快就在幽州刺史王浚和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之弟)的联兵进攻下,败下阵来,不得不带着司马衷逃往洛阳。
此时洛阳已在张方(司马颙部将)的控制之下,司马颖执政的权力被剥夺。其后不久,张方带着司马衷、司马颖等人迁都长安,于十二月废黜司马颖,改立豫章王司马炽(司马炎第二十五子)为皇太弟。第二年(永兴二年,公元305年)七月,司马越以讨伐张方的名义起兵,司马颙等战败,司马越于第二年六月将司马衷迎回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相继被杀,朝政大权就落入了司马越手里。
从公元291年贾南风杀杨骏开始的,晋朝内部的大混战,至此方才宣告结束。因为参与其间的宗室诸侯王共有八人,在历史上就被称为八王之乱。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惠帝司马衷去世,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怀帝。司马炽有一定的政治才能,又勤于政事,如果处在承平之世,是能够稍有作为,成为一位“守成佳主”(《晋书•孝怀帝纪》)的。但经历多年内乱的晋朝,在此时已经处于日薄西山,危机四起的局面,而朝政的大权,又把持在司马越手里,司马炽就只能随着西晋王朝的崩溃而沦为阶下囚了。
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洛阳被石勒的军队包围,司马越以羽檄征调天下的军队前来解围,却无人响应,司马越只好放弃洛阳。十一月,司马越率领四万军队前赴许昌,次年三月于途中忧惧而死,他所率领的这支军队随即也被石勒歼灭。司马炽得知司马越去世的消息后,从洛阳出逃未果。六月,洛阳被攻破,司马炽被俘虏,在过了一段屈辱的生活后,于公元313年被毒死。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贾疋等人在长安立司马邺(司马炎之孙)为皇太子,次年四月,司马炽被害的消息传到长安,司马邺继位,是为愍帝。此时已是天下大乱,司马邺只能靠着滥封官爵的形式勉强维持政权的存在。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八月,长安被刘曜包围,司马邺等人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坚持了三个月后,于十一月初十出降,西晋正式宣告灭亡。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东晋的王位更替[/color][/backcolor]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b]王与马,共天下[/b][/size][/color][/font]

东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睿。司马睿是司马懿曾孙,琅邪王司马伷的孙子,他的父亲司马觐早死,就由他袭封琅邪王,在八王之乱期间,司马睿选择了支持封地毗邻的司马越。
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司马越北上的时候,任命司马睿为“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晋书•元帝纪》),在下邳镇守后方,到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将驻守之地改为建邺,并将都督之地扩大为杨、江、湘、交、广五州。司马越死后,司马睿在名义上就成为以上地区的最高统治者了。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司马睿被任命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建武元年(公元317年)二月二十八,平东将军宋哲到达建康(即建邺),以司马邺诏书的名义令司马睿总摄国家所有事宜。三月初九,司马睿即晋王位,次年三月初七,司马邺的死讯传至建康。三天后,司马睿登上皇帝之位,是为元帝,东晋就正式建立了。
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的进程,并不像上面概述的这般顺利,而是困难重重的。
东吴的政权虽为西晋所消灭,世家大族的势力却没有被削弱多少,他们对司马睿的态度是颇为冷淡的。没有他们的支持,司马睿想要在这里建立政权,没有相当的威望和实力是难以办到的。
然而,身为西晋皇室疏属的,“威名未著”(《晋书•王敦传》),“名论犹轻”(《晋书•王导传》)的司马睿,实在是缺乏足够的号召力;而他南渡客居的身份,更是让他没多大实力可言,可谓是两手都不硬。
如此一来,司马睿要想在建康立足,进而开朝立业,就必须要取得强大外力的支持。他所获得的这种支持,来自于南渡的世家大族。在东晋建立的前后这一段时间内,主要是以王导为领袖的琅邪王氏。
琅邪王氏既然在东晋政权的建立过程中,起了主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那这个政权的主要权力,就难免要纳入其手了。在司马睿南渡以后,王导始终控制着中央朝廷,他的从兄王敦又坐镇荆楚,手握重军,统辖着长江中上游的州郡,东晋政权的内外大权都为琅邪王氏所把持。司马睿的皇帝这一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只是名义而已。在东晋建立之初的时候,皇权就处在了相当的弱势地位上。
对于这一点,不但司马睿、王导等当事者心知肚明,当时的士民,也是知之甚详的,“王与马,共天下”(《晋书•王敦传》)的话,就出于当时人的口中。
权力与分享永远是天敌,更何况司马睿好歹是个开国皇帝,他岂能甘愿永远做傀儡皇帝的?所以他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得十分乐意继续维持共天下的局面,背地里却做着将他们手中的权力收归己手的准备。
所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司马睿采取的措施,也分成内外两部分:对内是重用刘隗、刁协等人,在中央抑制王导的权势,在外则是建立军事力量,以试图抵消王敦手中大军的压倒性优势。
琅邪王氏是不甘心放弃自己对东晋的控制的,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的名义东下,很快就攻克了东晋首都建康,杀了司马睿的将,散了司马睿的土。
王敦此次轻而易举的取得成功,与他强大的军事实力当然不无关系,但更关键的原因还是世家大族的支持。南渡的其他世家大族,在东晋政治的控制上,自然是琅邪王氏的对手,可这毕竟是内部矛盾;司马睿就不同了,他虽然表面针对的只是琅邪王氏,实际上却指向了几乎所有的世家大族。在司马睿这个外来的共同敌人面前,他们自然要支持王敦了。这与为争夺家产而互相斗殴的兄弟,在外人想要来侵占家产时,却能抱成一团一致对外是同样的道理。
王敦占领建康后,在东晋朝廷已为自己所控制的情况下,没有废晋自立,也没有废黜司马睿,这不是因为他没有这样的野心,而是因为其他世家大族(其中甚至包括王导)的反对。因为此时司马睿对他们的威胁已经消除,维持一个弱势的东晋王朝,而不是让王敦、王导为首领的琅邪王氏坐大,更符合这些世家大族的利益。
同年闰十一月,忧愤成疾的元帝司马睿去世,太子司马绍继位,是为明帝。
司马绍是司马睿的长子,自小就很聪慧,很受司马睿的喜爱,王敦对“远近属心”(《晋书•明帝纪》)的他也颇为忌惮,在占领建康后,曾“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同上),受到温峤等大臣的坚决反对才作罢。
司马绍不是那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人,在他即位之时,东晋中央的朝政已完全由王敦所安排的人控制,王导更是受遗诏辅政,形势比司马睿在位期间更为不利,但他既能采取种种举措不断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又能不动声色,不让世家大族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多大的削减。王敦一家独大的局面,本就让南渡的其他世家大族担心,他对东吴本地的世家大族,又是进行打压而不是团结,这都让他处在了十分孤立的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敦却想要再次兴兵进攻建康,这些世家大族对他来讲,就由上次的同盟而一变为敌人了。
司马绍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就提前作了准备,使王敦的此次举事很快就失败了,王敦本人也在这次战争期间病死。
王导在这次平乱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却莫就此认为他是良心发现,突然转变为东晋王朝的忠臣了:他在王敦两次叛乱中的表现之所以迥异,只是因为他比王敦更有识见,知道王敦这样做很可能是失败,即使暂时成功,那也是把琅邪王氏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迟早是要跌下来,摔成粉碎的。只有维持之前那样的局面,才符合琅邪王氏的长远利益。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b]换汤不换药[/b][/size][/color][/font]

在王敦败死后,王导的地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提高,琅邪王氏仍然是对东晋朝政影响最大的世家大族。但经此一战,即位不久的司马绍的声望有了很大提高,另外一些世家大族也提高了地位,琅邪王氏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把朝政大权完全控制于己手了。
琅邪王氏被削弱后,司马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让自己弱势的地位有所改善,但却未能就此而建立由自己来主持朝政大权的局面:从琅邪王氏手中分出来的权力,大部分流向了其他南渡的世家大族手中,其中所得最多的是以庾亮为首的庾氏。
庾亮的妹妹是司马绍的夫人,司马绍在做皇太子的时候又与他交好,司马绍在登基之后,为了对抗王导、王敦等人,关系亲密又颇有才干的他自然就是上好的人选。这样一来,以庾亮为代表庾氏家族的权势地位,在司马绍登基后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不过庾亮再怎么亲密,也亲密不过司马绍的宗室子弟,更亲不过自己,而庾亮的作为,也的确证明了他是把自己的家族利益,放在东晋朝廷的得失之上的。所以一心想要振兴积弱的皇权的司马绍,对他是既重用又有所防备:他不但加封宗室子弟加强皇室的力量,更是以门第不高,“每思崇上抑下”,尽忠于东晋皇室的卞壸等人,来遏制庾亮、王导所代表的世家大族的势力。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明帝司马绍去世,时年五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成帝。
以司马绍的才干魄力,本来是有可能逐步振兴皇权,改变皇室与世家大族共天下的局面的,但年轻的他却早早去世,年幼的司马衍继位后,东晋的朝政大权,就难以避免的继续为世家大族所把持了。积弱的东晋皇室,就此失去了振兴的绝佳机会,不得不与这些世家大族共天下直至灭亡了。
司马绍对此是有所了解的,他在病重的时候,曾想托付后事于虞胤(司马睿皇后之弟)和司马宗(司马懿之子司马亮的孙子),但在庾亮等人的反对下,不得不改由司马羕(司马亮之孙)、王导、卞壸、郗鉴、庾亮、陆晔、温峤并受遗诏,共同辅佐司马衍。司马衍即位后,太后庾氏临朝听政,朝政大政便主要由庾亮决定了。
这一改变,对东晋皇室来讲,只不过是与自己共天下的那个“王”换成了这个“庾”而已。
东晋朝廷所直接掌握的兵力既小且弱,以至于在王敦第二次叛乱的时候需要借流民帅刘遐、苏峻手中的兵力才能够平乱。但这支强大而又不甘心为朝廷所控制的军队,在王敦之乱被平定后,就成了东晋朝廷和世家大族头疼的难题了。
庾亮是有心于此的,但他的手段却不怎么高明,不但没使问题得到解决,反而激发了矛盾,使苏峻在咸和二年(公元327年)起兵,拉拢祖约(祖逖之弟)共同叛乱,并在第二年的二月攻占了都城建康。
但苏峻在政治上的才能还不如王敦,没能利用已在自己控制之下的朝廷,来巩固通过军事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很快就在温峤、陶侃等人的讨伐下败下阵来,他本人也在战斗中被杀死。
东晋皇室已经失去了改变与世家大族共天下这一局面的能力,以苏峻为代表的,威胁着东晋皇室和世家大族的强大势力,又暂时被压制下去,世家大族之间权利分配的冲突,就不可避免的,起而成为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的主要矛盾了,而东晋王(皇)位的更替,也就由前面的,皇室与世家大族的斗争结果确立,变为由世家大族的角力胜负来决定了。
苏峻之乱被平定后,引发这一事件的庾亮不得不引咎离开都城建康,但他外出坐镇的既是东晋的重镇,又近邻建康,所以仍然可以凭借这手中的实力遥控朝廷,不让琅邪王氏(王导)或其他世家大族起而代之。
在王敦死后代替他坐镇荆楚的陶侃,是一流的世家大族之外的人物。而另一坐镇重地,手握军权的郗鉴(同样出身于一流世家大族之外),又善于协调各方势力的平衡,不让一家坐大,这就不能不让那些世家大族有所顾忌。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庾亮、王导等人还能既斗争又合作,把相互之间的角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咸和九年(公元前334年),陶侃去世,庾亮得以统领荆、江、豫等州,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实力,但他为了有效的控制这些地面,不能不把驻扎地由邻近建康的芜湖迁移到武昌,这样一来,王导对中央(建康)的控制就得到了加强。在这种各有增益的情况下,琅邪王氏与庾氏的角力,仍然未能分出胜负。
在咸康五年七月到六年正月(公元339—340年)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鼎足而立,对东晋的局势有着巨大影响的王导、郗鉴、庾亮相继去世。琅邪王氏与庾氏的继承人都缺乏前人的才干和声望,不得不转而对自己已经取得的权势和地位进行巩固,这两大世家大族之间的角力,也就跟着进入了低谷。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帝司马衍于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去世,琅邪王司马岳(司马绍之子,司马衍之弟)继位,是为成帝。
司马衍“少而聪敏,有成人之量……及长,颇留心万机”看来他并不是一位昏庸之主,不会甘心于做一个傀儡皇帝,但他“少为舅氏所制,不亲庶政。”又缺乏“雄武之度”(以上并见《晋书•成帝纪》),在这样的局面下自然是无所作为,在庾冰(庾亮之弟)让他舍子改立同母弟司马岳的时候,只能听而许之了。
司马岳即位后,武陵王司马晞(司马睿之子)、会稽王司马昱(司马睿之子)、庾冰、何充、诸葛恢共同辅佐。但庾翼(庾亮之弟)坐镇于外,庾冰辅政于中,东晋的内外大权,便主要由角力占先的庾氏所掌握。
建元元年(公元343年),庾翼声称北伐,把坐镇襄阳这一重镇十多年的恒宣调走,将其地纳入自己统辖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加强了庾氏对内外朝政的控制。
建元二年(公元344年),康帝司马岳去世,临终前拒绝了庾冰、庾翼兄弟以司马昱为继嗣的建议,立皇子司马聃为太子。同年九月二十六日,司马岳去世,时年二岁的太子司马聃于第二天继位,是为穆帝。

[b][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遗臭万年而不得[/size][/color][/font][/b]

司马聃即位后,太后褚氏(司马岳的皇后)临朝称制,庾冰、庾翼兄弟又分别于此年和次年去世,刚登上权利巅峰不久的庾氏家族,便开始向下滑落了。
由于此时没有一个其他的世家大族能脱颖而出,迅速的将庾氏家族取而代之,司马昱便成为他们彼此妥协的产物,得到了居中辅政的地位。另一方面,迅速在长江中上游扩展实力的桓温,其家族又缺乏足够的人才,来协助他同时参与对中央朝政的经营乃至控制。所以,在穆宗永和年间的前期,东晋的朝野内外便暂时呈现出一片安定的景象。
桓温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同时也很有些野心,曾自言“纵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他既然有恢复中原的志向,又不能借助自己家族的势力来扩张自己的权势,就想要通过恢复和扩张国土的功绩,来为自己的野心张本。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灭掉了蜀汉割据势力李势。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桓温在得知了赵国(石赵)大乱的消息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北伐适宜,并上书请求北伐。早已在为桓温的强大心忧不已的朝廷,自然不肯给他这样的机会,将北伐的建议搁置了下来。
桓温在屡次请求都没有得到满意答复的情况下,于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底以北伐的名义顺流而下,驻扎在武昌,以逼迫朝廷对自己的建议作出反应。朝廷不得不再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时候,派殷浩率领军对北伐,结果却遭到了惨败。在这样形势下,朝廷对桓温北伐的请求再无托辞可言,只能让他负责北伐的事宜。
永和十年、十二年(公元354年、356年),桓温两次北伐,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声望更加入日中天,但在朝廷的各种“巧妙”手法下,他却既没能插手中央朝政,又没能将地位重要的豫州和徐州纳入统辖范围,与朝廷之间,仍处于没有太大优势的焦灼对峙态势之中。
在这样的形势下,穆帝司马聃于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去世。司马聃没有子嗣,皇太后褚氏下令以琅邪王司马丕(成帝司马衍长子)为继嗣。司马丕继位为帝,是为哀帝。
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哀帝司马丕去世。司马丕也没有子嗣,皇太后褚氏下令以琅邪王司马奕(成帝司马衍之子)为继嗣。司马奕继位为帝,是为海西公。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在经过多年的经营,将荆、扬两镇都纳入统治之下后,再度兴兵北伐。此次北伐使桓温得以实现多年的梦想,将中央朝廷纳入控制之下,但他的这次北伐,却在自身的失误和世家大族势力的牵制之下,以大败而收场,使他的声望受到了极大损害,可谓是收之桑榆,失之东隅。
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十一月,年纪已高,有些等不及了的桓温,废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而司马奕在被废黜之后,“知天命不可再”,“杜塞聪明,无思无虑,终日酣畅,耽于内宠,有子不育,庶保天年。”(《晋书•海西公纪》),又活了十五年,于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去世。
此时东晋的内外大权完全把持于桓温一人之手,司马昱“虽处尊位,拱默守道而已,常惧废黜。”(《晋书•简文帝纪》)。但桓温虽然大权在握,却缺乏既有声望才能、又甘愿为其所用的心腹。那些有影响的世家大族,在桓温压倒性的优势面前,自然不敢进行什么明显的反抗,然而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施展出自己的能量,让桓温在关键时刻功败垂成。这在简文帝遗诏之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七月二十三日,司马昱病重,一日一夜发急诏四道召桓温入朝辅政,被桓温推辞。五天后(二十八日),司马昱立十岁的长子司马曜为太子,随后下达遗诏,让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又说“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王坦之当着司马昱的面将这道遗诏撕毁,并晓谕司马昱,司马昱于是让他将其改为“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虽然如此,在司马昱去世后,朝臣们却仍然“‘疑惑,未敢立嗣。’或曰:‘当须大司马处分’。”在这种情况下,王彪之站出来责以大义,于是“朝议乃定”,太子司马曜得以被立为皇帝,是为孝武帝。
司马曜即位后,太后褚氏下令让桓温“依周公居摄故事”,诏书已经下达,王彪之又将其封还。(此三段所引皆出《资治通鉴•第一百零三卷》)
王坦之是世家大族太原王氏的领袖,王彪之是(王导之侄)琅邪王氏的代表。从司马昱病重到司马曜即位之间的短短几天时间里,所发生的关于遗诏所发生的故事,可以看出,在东晋皇室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彻底向桓温屈服的情况下,世家大族们仍然竭尽所能的,将桓温“简文临终禅位于己,不尔便为周公居摄。”(《晋书•桓温传》)的期望击碎。
桓温在得到这样的结果后,虽然“甚愤怨”,一度有诛杀王坦之、谢安(世家大族陈郡谢氏的领袖),强行代晋自立的念头,最终却不得不接受现实。
此后不久桓温就病重了,对皇帝之位痴心不改的他,数度暗示朝廷为其加九锡(禅位之前的一种荣典),结果又被谢安、王坦之、王彪之等人故意拖延,到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七月十四日,终于将这一代枭雄拖死了。
桓温死后,继承其权势的是他的弟弟桓冲,“为群情听归”(《晋书•桓冲传》)的谢安则是他的主要对手。在谢安通过让太后褚氏“临朝决政,献替专在乎己。”(《晋书•王彪之传》)这样的办法,把朝政大权把持于手之后,没有桓温那样的野心和抱负,有着顾全大局的器量的桓冲,就于宁康三年(公元375年)将扬州让于谢安,并离开都城建康前往徐州的镇地京口。
太元二年(公元377年),镇守荆州的桓豁(桓温之弟)去世,桓冲就领荆州刺史,进一步远离了建康。谢安所领袖的陈郡谢氏,就成为了继琅邪王氏和庾氏之后的,第三家执政东晋朝廷,与司马皇家共天下的世家大族。

[font=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4][b]同生共死[/b][/size][/color][/font]

这时候苻坚的前秦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随时都有可能大举南下。在这强大外力的压迫下,已经与东晋朝廷绑在一起了的世家大族们,就暂时放下了相互之间的角立,团结了起来。
在这样的形势下,苻坚的前秦大军,在太元八年(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被谢玄(谢安之侄)率领的东晋主力部队一举击溃,从此一蹶不振,北方也再度陷入了分裂之中。
淝水之战后,外部的压力减轻了,东晋内部的矛盾就又凸显出来了。这一次,除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外,还有皇室与世家大族的冲突,其中后者处于更主要的地位。
由于谢安等人主要集中在朝廷,没能像之前的琅邪王氏和庾氏那样,在地方上形成强大而牢固的势力,他们对朝政大权的把持,也就不能像前两者那样稳固,仅仅通过朝廷内部的斗争就有可能将其动摇。
这动摇在战后不久就发生了:谢安受迫于以司马道子(孝武帝司马曜之弟)为代表的东晋宗室,以北征的名义离开朝廷,直至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去世。而立下了极大战功的谢玄,也不得不让出对军队的掌控之权。
世家大族控制东晋朝廷,是通过该家族的杰出的人物来进行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这个家族就无法从众多的世家大族中脱颖而出,取得执政的地位;如果这样的人物去世,该家族又没有才具声望能代替的人物出来顶替,那这个家族已经取得的执政地位也会跟着失去。这一点王导和琅邪王氏的兴衰,庾亮兄弟和庾氏的事迹就是明证。
在谢安等人或死或退后,陈郡谢氏也从执政地位上退下来了,此时的世家大族中,没有哪一家有能够取代谢安的杰出人物,而东晋朝廷的声望又因淝水之战而大大提高。此消彼长,世家大族在共天下中的强势地位,就难以避免的要被削弱了。如果东晋皇室能出现几个杰出的人才,是很有机会回归皇权至上的传统,把与世家大族共天下的局面,改为用世家大族治天下的。
但是司马曜和司马道子都是腐朽不堪的人物,虽然有这样的企图,却缺乏相应的才能,再加上主(司马曜)相(司马道子)之间的摩擦。这就给了世家大族喘息利用的机会:他们固然难以继续维持在东晋政权中绝对的主导地位,却依然得以维持与皇室共天下的局面。
这样的局面形成后,东晋政权内部的主要矛盾,就变成了皇帝与强势宗室的冲突了,而他们在冲突中所借助的力量,正是依附于彼此的世家大族。
司马曜在他在位的晚年,对司马道子的侵逼已经十分不满,着手培养了不少地方方镇的势力,来对他进行牵制,只是“以太妃之故,加崇礼秩。”(《晋书•简文三子传》),暂时继续隐忍。如果不是司马曜意外去世,这种日益激烈的冲突在积累之下,很可能来一次大爆发。
次年,王恭再次举兵,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之子,当时在荆州)起兵响应。结果王恭的前锋刘牢之,在司马元显(司马道子之子)的收买下倒戈,致使王恭败死,殷仲堪、桓玄仓皇退走。次年,桓玄消灭了企图攻击自己的殷仲堪与杨佺期(荆州司马),独揽上游,成为对建康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强大势力。
此时司马元显已代司马道子掌握朝廷大权,他为了建立一支可以由自己完全掌控的军队,以对抗上游的威胁,强制在东土诸郡征发壮丁,不仅造成了世家大族的强烈不满(南渡的世家大族,为了避免与江东的世家大族产生冲突,纷纷前往东土这样开发程度不高的地方开庄立园,确保自己的经济收入),更是引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啊义。
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孝武帝司马曜因为一句玩笑话,被其宠幸的张贵人指示婢女用被子闷死。太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安帝。
司马德宗是个连冷热都分不清楚,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的白痴。这样的一个人来做皇帝,东晋朝廷的大权自然就要被司马道子一人独揽了,但他所控制的也仅限于这个中央朝廷。
隆安元年(公元397年),依附于孝武帝司马曜的王恭(太原王氏)从京口起兵,以诛杀依附于司马道子的王国宝(王坦之之子)为借口,荆州刺史殷仲堪(同样是为司马曜所委任)也于荆州起兵响应,司马道子无力抵抗,只得处死王国宝、王绪兄弟以换取王恭的退兵。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在农民起义基本被镇压下去后,司马元显以刘牢之为前锋讨伐桓玄,结果刘牢之再次倒戈,不战而降,使桓玄长驱直下进入建康。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先后被杀。第二年十二月,已经彻底将东晋朝廷掌握于手中的桓玄逼迫司马德宗禅让,代晋自立为帝,国号楚,完成了其父桓温的遗志。
不过桓玄没能在皇帝的位置上坐多长时间,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等人在京口起兵;同日,刘毅、孟昶、刘道规(刘裕之弟)等人在广陵起兵,前往京口与刘裕会师进攻建康,桓玄败走江陵,不久被杀。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司马德宗被刘裕迎回建康,恢复帝位。
在自相残杀,桓玄之篡和农民起义的数重打击下,东晋皇室和世家大族一蹶不振,不但再也没有了过去呼风唤雨的风光,连自保的能力都失之殆尽。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十二月,王韶之奉刘裕之命,用衣裳拧成的绳子将司马德宗勒死。刘裕立司马德文(司马德宗之弟)为帝,是为恭帝。
在刘裕的暗示下,司马德文于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六月十一日让出皇帝之为。同月十四日,刘裕即皇帝位,国号宋。偏安于长江之南的东晋王朝,在延续了103年后,正式灭亡了。而司马德文这个东晋的末代皇帝,也在第二年的九月被刘裕手下的士卒用被子闷死。“自是之后,禅让之君,罕得全矣。”(胡三省《资治通鉴•考异》)

[backcolor=#ffffcc][color=#ff00cc]西晋的王位更替[/color][/backcolor]

西晋 (265——316)

(1)武帝司马炎 ——┬—— (2)惠帝司马衷 
265~290      │            290~306 
                │ 
                ├—— 吴孝王司马晏 ————— (4)愍帝司马邺 
                │                                    313~316 
                │ 
                └—— (3)晋怀帝司马炽 
                              307~313      前赵灭西晋 西晋亡
[table][tr][td]东晋的王位更替

东晋 (317——420)
 
(1)元帝司马睿—┬—(2)明帝司马绍—┬—(3)成帝司马衍—┬—(6)哀帝司马丕
317~323    │        323~326    │        326~342    │        362~365
              │                    │                    │ 
│                    │                    └—(7)废帝司马奕
              │                    │                              366~371
              │                    │ 
              │                    └—(4)康帝司马岳———(5)穆帝司马聃
      │                              343~344              345~361
              │ 
              └(8)简文帝司马昱——(9)孝武帝司马曜 ┬(10)安帝司马德宗
                      371~372              373~396    │        397~418
                                                      │ 
                                                      └—(11)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
                                                  ——  宋灭东晋 东晋亡
[/td][/tr][tr][td=2,1][/td][/tr][/table]

[ 此贴被w527945611在2011-01-29 14:17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lininxue

ZxID:1437766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3-07-11 0
又学到了新知识,感谢分享
睡七

ZxID:12027689

等级: 热心会员
回家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03-11 0
663
船前一壶酒,船尾一卷书.钓得柴鳜鱼,璇洗白莲藕.
244402625

ZxID:5708795

等级: 热心会员
嘎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7-12-15 0
谢谢总结咩,好长感觉很有用,慢慢看先马住
zly20

ZxID:676929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13 0
谢谢总结,很有用啊!!
soulous110

ZxID:565983

等级: 职业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2-16 0
好乱的历史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2-15 0
历史长河悠悠不休........................
瑶池碧落

ZxID:11335430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齐小憩
小憩哥哥。哪去了。。。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1-01-29 0
已审
更过关于魏晋南北朝的资料可看下素材以前的收集活动
【素材收集——历史篇】任务之魏晋南北朝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fm/r5889305_u11335430/
O(∩_∩)O~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1-01-29 0
北朝的王位更替 (包括东魏、西魏)

杀皇帝最多的宦官

在符坚的前秦政权逐渐瓦解的时候,曾被其消灭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复国,代国也不例外。公元386年,受到代国的旧部支持的拓跋珪(拓跋什翼犍之孙),在牛川(今内蒙古锡拉木林河)即代王位,重建代政权。同年改国号为魏,这就是北魏。
拓跋珪是慕容垂(西魏王朝的实际创建者)的外甥,慕容垂就支持他消灭了两个强有力的对手,使其成为塞外唯一的强大势力。之后慕容垂又因觉得强大的北魏会威胁他的后燕政权的安全,数次出兵攻击,结果不是被拖垮就是被打败。在慕容垂死后,拓跋珪乘机进入了中原,于公元398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是为道武帝。
北魏在立嗣的时候,是有先杀掉继嗣的母亲,以防止母后专权的习俗的。在公元409年的时候,拓跋珪打算立代王拓跋嗣(拓跋珪长子)为太子,就先下令赐死了他的母亲刘贵人,拓跋嗣对母亲的感情很深,哀泣不能自已,使拓跋珪十分生气。
拓跋珪服食寒食散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好处是让他急躁烦闷、喜怒无常,经常为小事而杀人,所以他的生气对拓跋嗣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听从了侍从建议的拓跋嗣就跑到外边躲避了起来,想等他的怒气平复了再回去。
拓跋嗣躲起来后,拓跋珪的怒气便发泄到自己的嫔妃贺夫人身上了,将其囚禁起来,准备杀掉,得知道了消息的拓跋绍(贺夫人之子)就带人进宫,杀掉了道武帝拓跋珪。拓跋绍打算自立为帝,人们却都支持拓跋嗣,结果拓跋嗣就在众人的支持下,杀掉了拓跋绍与贺夫人,继位为帝,是为明元帝。
公元423年十一月,明元帝拓跋嗣去世,太子拓跋焘(拓跋嗣长子)继位,是为太武帝。
拓跋焘在即位后不久,就立了长子拓跋晃为太子。拓跋晃是颇有才干的,拓跋焘对他也十分信重,后来甚至让他来主持国家事务。拓跋晃对“性险暴,多不法”(《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六卷》)的宦官宗爱很厌恶。宗爱就先下手为强,诬告拓跋晃十分信用的仇尼道盛、任平城,使两人被拓跋焘处死,进而让因此而忧虑过度拓跋晃,在公元451年的时候去世了。
后来拓跋焘得知了事件的真相,十分后悔。宗爱担心自己会被处死,就再次先下手为强,在第二年(公元452年)的二月将太武帝拓跋焘杀死。大臣们对该立谁为后嗣这个问题,讨论了很久也没讨论出结果,宗爱就矫称赫连皇后的命令招入这几位大臣,将他们杀死,然后拥立跟自己亲善的南安王拓跋余(拓跋焘第六子)为帝。
拓跋余即位后,朝政大权全部为宗爱所掌握,拓跋余不甘心做傀儡皇帝,想要从他手中将权力夺回。结果宗爱继续先下手为强,在这年的十月初一,秘密的将拓跋余杀死。就在宗爱考虑拥立谁对自己更有利的时候,拓跋余之死唯一的知情者,羽林郎中刘尼,已经与源贺、陆丽等商定立拓跋浚(拓跋晃长子)为帝。十月初三,终于没能先下手的宗爱,这个中国历史上杀害皇帝最多的宦官,就被处死了,时年十三岁的拓跋浚继位,是为文成帝。

得失皆太后

公元465年,拓跋浚去世,十二岁的太子拓跋弘(拓跋浚长子)继位,是为献文帝。
献文帝即位后,权臣拓跋乙浑总揽朝政,在被太后冯氏(拓跋浚的皇后)除掉,冯太后临朝听政,在公元467年皇子拓跋宏出生后,拓跋弘开始亲政。
拓跋弘亲政后,难免要与对处理朝政很有热情的冯太后产生矛盾。“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魏书•显祖纪》)的他,又是个难得一见的,对代表着至高无上权势的皇帝之位不甚看重的帝王。结果他就抱着既然做着不自由不开心,那就干脆不要做了的想法,打算将皇帝之为禅让给自己的叔父拓跋子推,只是因为大臣们反对这才作罢。
到公元471年的时候,实在不愿再为皇帝之位所累的拓跋弘,不管不顾的将皇帝之位,禅让给了时年只有五岁的太子拓跋宏(拓跋弘长子),做起了太上皇帝,拓跋宏是为孝文帝。由于拓跋宏太过年幼,所以国家大政还是要由拓跋弘这个太上皇帝来决定。冯太后对此十分不满,再加上又记恨他杀死自己的情夫李奕的事情,就在公元476年的六月将他毒死了。
拓跋弘死后,冯太后再次临朝听政。冯太后虽然权力欲很强,但却是很有政治才干的,他宠信的,任用的大臣都颇为作为,而拓跋宏也十分孝顺,所以冯太后虽然曾有过废黜这个孙子,另立他人为帝的想法,两人之间大体还能相安无事。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拓跋宏这才开始了真正的亲政。他是少数民族政权中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在位期间施行的诸多改革影响十分深远。
拓跋宏的改革,是遭到了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反对的。他的的太子元恂(拓跋宏长子,拓跋宏将姓“拓跋”改为“元”)也在其列,在拓跋宏于公元494年将都城迁往至洛阳后,元恂“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公元496年八月,拓跋宏出游嵩山,元恂乘机“欲召牧马轻骑奔代(代指北魏旧都平城)”,因被发觉而没有得逞,拓跋宏回来后,将其废黜并毒死。而鲜卑的元老重臣穆泰、陆睿等人,也对拓跋宏的改革不满,与一些臣僚策划拥立阳平王拓跋颐为帝,因消息走漏而被zhen压下去。
公元497年正月,拓跋宏立元恪(拓跋宏第二子)为太子。公元499年四月初一,孝文帝拓跋宏病死,时年十七岁的太子元恪继位,是为宣武帝。
拓跋宏在病重的时候,因为“天下未平,嗣子幼弱”(《资治通鉴•第一百四十二卷》)的缘故,曾想效仿霍光、诸葛亮的故事,托孤于弟弟彭城王元勰。元勰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他知道自己如果接受了拓跋宏的托孤之举,那就会“震主之声,见忌必矣。”(《魏书•彭城王传》),对他自己和北魏朝廷,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所以坚决地推辞了。
元恪即位后,开始的时候对元勰等宗室诸王,还是很信任重用的。在他亲政之后,曾经担任辅政之职的元禧(拓跋宏之弟),受了小人的挑拨,担心会被杀害,就试图谋反。在他的叛乱被镇压下去后,不知道前因后果的元恪,认为他是“无故而反,由是益疏忌宗室。”(《资治通鉴•第一百四十四卷》)
元恪疏忌宗室后,信任的是自己的舅舅高肇,在他的诬陷挑拨下,不少宗室诸侯王被剪除,元勰也终于在公元508年的时候,被元恪派人毒死。
公元515年,宣武帝元恪去世,此时掌握北魏朝政大权的高肇正拥兵在外,六岁的太子元诩,在崔光、于忠、王显、侯刚等人的主持下,得以顺利地继位,是为孝明帝。
元诩即位后,元恪的皇后高氏(高肇之女),就想派人杀掉他的亲生母亲胡贵嫔。按照北魏的习俗,这来是很正常很应该的,但由于高肇的缘故,就被刘腾、侯刚、于忠、崔光等人给制止了。而大权在手,兵权在握的高肇,也没有大阴谋家的手段,很轻易的就被除掉了。
高肇家的势力被清除后,北魏的朝政大权就逐渐的落入了临朝听政的胡太后手里。在公元520年的时候,掌管禁军的元义和宦官刘腾,因为担心自己不法的事情,被胡太后所信任的元怿追究,就哄骗年仅十一岁的元诩,将胡太后幽禁了起来,元怿也在当天晚上被秘密杀害。
公元523年四月,刘腾病死,独掌大权的元义,对胡太后的防备之心又逐渐松弛了下来,这就给了她可乘之机,逐渐长大的元诩,对专权的元义也有所不满,这对母子就联合了起来。胡太后是长于权谋的,元诩也能够深匿形迹,不动声色。元义在这样的组合下很快就败下阵来,在公元525年的时候,先是被解除了禁军的兵权,然后被贬为庶民,最终被下诏赐以自尽。
此时的元诩虽然还只有十六岁,但他能不动声色的配合胡太后,铲除元义这个大权臣,已基本具备了亲政的能力,胡太后却选择了再次临朝听政。母子的关系,便由合作的对象而变为竞争的对手了。
元诩十分嫌恶胡太后信任的郑俨、徐纥,却又无能为力,就想借助强大的地方势力尔朱荣,来胁迫胡太后。公元528年二月,得知了消息的胡太后就毒死了孝明帝元诩,改立年仅三岁的元钊为帝。
尔朱荣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拥立了元子攸(元勰第三子)为帝,是为孝庄帝。尔朱荣在拥立元子攸后,很快就攻占了都城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杀死。

傀儡世家

尔朱荣进入洛阳后,不久就将朝臣诛杀殆尽。他是想要自己做皇帝的,但一则此时内有着叛乱的葛荣等势力,外有陈庆之率领的萧梁大军,二则卜筮不佳的结果对迷信的他也有一定影响,三则觉得元子攸已在自己控制之中,就一直没有急着代魏自立。
但元子攸却是“宁为高贵乡公死,不为常道乡公生!”(《资治通鉴•第一百五十四卷》)的人,不能容忍尔朱荣这样一个大权臣的存在,终于在公元530年的时候,采用温子升、元徽等人的计策,杀掉了尔朱荣。
尔朱荣死后,他握兵在外的党羽尔朱世隆、尔朱兆、尔朱天光等人,没有像元子攸预计的那样,树倒猢狲散,而是很快就联兵前来攻打都城洛阳,终于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将洛阳攻破,元子攸被擒获,在同月稍后的时候被杀死。
尔朱世隆等人在起兵的时候,曾经拥立了长广王元晔为主,在第二年(公元531年)二月的时候,又将其废黜,改立元恭为帝,是为节闵帝。
元恭是个有志向的人,但他没有特别的才干,又不能匿形掩迹,在当时的形势下自然不可能有所作为,只是因为尔朱氏家族内部的矛盾才没有被废黜。
公元532年,以讨伐尔朱氏家族为名的高欢(原为尔朱荣手下的将领)攻克洛阳,将元恭废黜,后又将其毒死,改立元修为帝,是为出帝。
元修也是个不甘心做傀儡的人,但在高欢把持内外大权的情况下,也不能有所作为,最后在公元534年的时候,跑去了长安投奔起兵反叛高欢的宇文泰。高欢就又另立了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北魏也就此分裂成为了东魏和西魏。
元修的从洛阳跑到长安,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并没能摆脱自己傀儡皇帝的命运。把持着西魏内外大权的宇文泰,对这位颇有主见的皇帝也是颇为忌惮的,终于在公元534年闰十二月将其毒死,改立元宝炬为帝,是为文帝。
公元551年三月,文帝元宝炬去世,太子元钦(元宝炬长子)继位,是为废帝。
宇文泰自西魏建国开始,便一直把持着内外大权,只是因为还有个高欢控制的东魏与其并立,为了收买人心,这才一直没有代魏自立。在这种情况下,西魏皇帝就只能安于自己的傀儡身份,在名义上延续西魏皇室的存在。
元钦是不安于自己的“本分”的,竟想要密谋诛杀宇文泰,自然就避免不了被废黜的命运了。公元554年,发觉了他的阴谋的宇文泰,将其废黜,改立其弟元廓(元宝炬第三子)为帝,是为恭帝。
公元556年十月,宇文泰去世。同年十二月三十日,恭帝元廓禅位于宇文觉(宇文泰世子),西魏就正式灭亡了。元廓在第二年的二月被杀死。
东魏的孝静帝元善见,则在作了十几年的傀儡皇帝后,于公元550年的五月初八禅位于高洋(高欢次子),东魏正式灭亡。元善见在一年多后被毒死。

北齐:残暴王朝

高欢于公元547年正月初八去世后,继承他的权势地位的是高澄(高欢长子)。高澄本来是打算在自己手里完成代魏自立,建立北齐的伟业的。但他却在公元549年的九月初八的时候,意外的死在了一个厨奴的手里。
高澄死后,他的弟弟,时年二十一岁的高洋,就在公元550年五月的时候,接受了孝静帝元善见的禅让,即位称帝,北齐就正式建立了,高洋是为文宣帝。
高洋在位的早期算得上是一位有为之君,但在后期则越来越表现出昏暴的一面,有些作为甚至难以用残暴酷虐来解释,但当他清醒正常的时候,却仍能显示出一个明君的素质,而在他之后的几个北齐皇帝,也大多有种种难以为正常人所理解的兽行,所以有人就怀疑高欢家族有遗传性的精神病。
高洋即位后所立的太子是高殷(高洋长子),对这个“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的儿子,高洋因为其“得汉家性质,不似我”而颇为嫌弃,曾有过将其废黜,传位于常山王高演(高欢第六子)的想法,在大臣魏收和杨愔的规劝下才作罢。
公元559年九月初十,文宣帝高洋去世,时年十五岁的太子高殷继位为帝,是为废帝。
高殷即位后,杨愔等人,想将容易对年幼的高殷产生威胁的,高演、高湛(高欢第九子)排除出京。结果高演就在娄太后(高欢王妃)的支持下杀掉了杨愔等人,废黜了高殷。高演继位为帝,是为孝昭帝。高殷在第二年被高演杀死。
高演在杀杨愔等人的时候,曾向高湛许诺以他为皇太弟。但在即位后,他却立了自己的儿子高百年为太子,这自然引起了高湛的不满。对此知之甚明的高演,曾设法削弱高湛的权势,却没有成功。
在公元561年十一月,在打猎中意外受重伤而死的高演,知道自己只有两岁的儿子高百年即使成为了皇帝,那也会像当初自己废黜高殷一样,被高湛除掉,就在临死前下诏让高湛继承皇帝之位,试图通过这样的安排来保全自己儿子的性命。
此时已经在筹备武装政变的高湛,在确认了高演的死是真之后,就于同月的十一日即位称帝,是为武成帝。高百年在公元564年的六月被高湛杀死。
公元565年四月,天上出现了彗星,负责监视天象的太史官员,上报说这是“除旧布新之象,当有易主”(《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九卷》),高湛就听从大臣祖珽的建议,传位于时年十岁的太子高纬(高湛长子),自己做起了比皇帝更为尊贵的太上皇。高纬是为后主。
高纬年幼,北齐的大权当然还是在太上皇高湛手里。公元568年十二月,高湛病死,临死前将后事托付给大臣和士开。
高湛死后,和士开等人的权势越来越重,高睿(高欢弟高琛之子)等人对此十分不满,想要把他出为外臣,却被得到太后和高纬信任的和士开派人处死,北齐的朝政大权便更多的落入到和士开手中了。
高纬的弟弟高俨(高湛第二子)对和士开等人的专横跋扈也十分不满,他在侍中冯子琮等人的怂恿下,利用手中的兵权先发制人,一举将和士开诛杀。高俨的本意只是要除掉和士开,那些怂恿他的人却想借机立他为帝,就拥迫着他前去杀高纬。可惜他们的胆量不够大,一听到天子来了的喊声就作鸟兽散。高纬对自己这个独断专行,敢作敢为的弟弟十分忌惮,终于几个月后找机会将其杀死了。
此时的北周在周武帝宇文邕的统治下日益强盛,高纬却是荒淫不道,不理政事,使北齐的朝政紊乱不堪,再加上他又自毁栋梁,诛杀对自己和北齐衷心耿耿,而又能征善战的名将斛律光,和兰陵王高长恭(高澄之子)。北齐被北周消灭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公元576年十月,宇文邕亲率大军进攻北齐,高纬有城不守,有兵不用,一路狂逃。在终于跑到了无路可退,无地可逃的邺都后,高纬在公元577年的正月初一,将皇帝之为传于了年仅八岁的太子高恒(高纬长子,是为幼主)。
然而这所谓的除旧布新之象,却并没能挽救高纬本人和北齐的命运:当月邺城即被攻破,而率领数百骑逃跑的太上皇高纬,也跟幼主高恒一块儿,在同月的二十五日被北周军队擒获,北齐就此宣告灭亡了。高纬和高恒也在同年的十月被杀死,北齐的宗室,除了高仁英这个白痴和高仁雅这个哑巴外,也全部都被处死。

北周:杀皇帝的冠军

北周的开创者是宇文觉。他是宇文泰的嫡长子,按照立嗣以嫡的原则,宇文觉成为继承人是理所当然的。但宇文泰却迟迟没有立他为世子,这是因为他年纪最大的儿子宇文毓是姚夫人的儿子,而姚夫人的父亲,正是为宇文泰立下了极大功劳,既能征善战,又有政治才能,在朝野享有很高威望的孤独信。宇文泰担心自己舍弃宇文毓立宇文觉为世子,会导致独孤信生出异心,直到在公元556年的四月,年届五十的他才下定决心立宇文觉为世子。
同年十月,宇文泰病逝,临死前托孤于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宇文护“以周公幼弱,欲早使正位以定人心。”(《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六卷》),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三十日,让东魏恭帝元廓禅位,第二天(公元557年正月初一),十六岁的宇文觉即天王位,是为孝闵帝。北周便正式建立了。
宇文觉即位后,大权掌握在手握兵权的宇文护手中。大臣赵贵因为自己过去与宇文泰处于同等地位,现在处于执政宇文护之下而愤愤不满,谋划除掉宇文护,被独孤信制止了。此事被人向宇文护告了密,赵贵就被处死了,知情不报的独孤信也被免官,并于一月后被赐死。如此一来,北周的大权便完全落入宇文护之手了。
宇文觉是个刚毅果敢的人,对宇文护的专权十分不满,想要除掉他,但做事不秘,就被得知了消息的宇文护废黜了,另立了宇文毓为天王,是为明帝。
宇文毓即位后,宇文护对北周的内外大政的把持更加彻底了,就连北齐人都说他“外托为相,其实王也。”(《北齐书•段韶传》)公元559年正月,二十六岁的宇文毓开始亲政,但军权依然掌握在宇文护手里。
明帝宇文毓在亲政之后颇有作为,就被有所忌惮的宇文护下了毒,在公元560年的四月二十日去世了。宇文毓在去世的前一天,口授遗诏舍弃儿子改立弟弟宇文邕(宇文泰第四子)为继嗣。同月二十一日,十八岁的宇文邕继位为帝(公元559年宇文毓改天王之号位皇帝),是为武帝。
宇文邕是个有雄才大略的人,自然也不能容忍“暗于大体。自恃建立之功,久当权轴。凡所委任,皆非其人。兼诸子贪残,僚属纵逸,恃护威势,莫不蠹政害民。”(《周书•晋荡公(宇文)护传》)的宇文护。但他更是一个善于韬光养晦,能够隐忍待机的人,知道自己现在根本没有力量进行反抗,就“深自晦匿”,对宇文护的所作所为“无所关预”,渐渐的取得了宇文护的信任,使其放松了戒备之心。
公元572年三月,宇文邕与宇文直(宇文邕同母弟)等人合谋,利用宇文护觐见太后的机会,将这个中国历史上杀害皇帝的冠军(元廓、宇文觉、宇文毓三人都死于其手)杀死了,这个时候,距他登基为帝已经十三年了。
公元578年六月初一,有着混一天下之志,刚刚消灭了北齐,正准备“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北史•周本纪下》)的武帝宇文邕病逝,时年二十岁的太子宇文赟(宇文邕长子)继位,是为宣帝。
宇文邕在生前对自己儿子的约束很严厉,对将来要继承北周皇帝之位的太子宇文赟,要求的尤其严格,“每有过,辄加捶扑。”(《周书•宣帝纪》),甚至告诉他说如果他不堪继承帝位就要改立别人。宇文赟在迫于宇文邕的威严,“矫情修饰,以是过恶遂不外闻。”(同上)总算是保住了太子之位。
然而或许是宇文邕教育不得其法,又或是宇文赟本性难改。即位后的宇文赟不待父亲宇文邕下葬,就开始追求起享乐来,之后更是大肆诛杀宗室诸王和朝廷重臣,荒废政事,整日游乐,穷奢极欲,就连见多识广的令狐德棻(《周书》史臣曰的主要作者),也只好说他是“奸回肆毒,善无小而必弃,恶无大而弗为。穷南山之简,未足书其过;尽东观之笔,不能记其罪。”
为了更好的追求享乐,同时也为了尝试比皇帝之位更高贵的太上皇的滋味,宇文赟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579年)的二月,将皇帝之位禅让给时年只有七岁的太子宇文阐,自己做起了“天元皇帝”(宇文赟自创的名号)。
公元580年五月十一,宣帝宇文赟去世。临死前想要将后事托夫于自己一向亲信的刘昉和颜之仪,却因为说不出话来而未能得逞。同一天,刘昉和郑译矫诏,以杨皇后(宇文赟的皇后)之父杨坚掌管北周内外的所有兵马,北周的朝政大权就落到了杨坚手里。
第二年(公元581年)二月,宇文阐禅位,同月甲子(十四日),杨坚登基称帝,国号为隋,北周就正式宣告灭亡了。宇文阐在这一年的五月被杨坚派人杀死。

北魏世系表

北魏 (386——534)
(1)道武帝拓跋珪—(2)明元帝拓跋嗣—(3)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晃——┐
      386~409            409~423            424~452    │                  │
                                                          │                  │
                                                          └(4)南安王拓跋余 │
452      │ 
┌——————————————————— ——————————————————┘ 
│ 
├(5)文成帝拓跋浚—(6)献文帝拓跋弘┬(7)孝文帝元宏┬(8)宣武帝元恪—(9)孝明帝元诩 
│        452~465            466~471  │      471~499 │      500~515          516~528 
│                                    │                │ 
│                                    │                ├—文穆王元怀——(14)孝武帝元修 
│                                    │                │    532~534 
│                                    │                │
│                                    │                ├— 京兆王元瑜 ┄┄┄    [西魏] 
│                                    │                │ 
│                                    │                └文献王元怿—文宣王元亶┄  [东魏]
│                                    │ 
│                                    ├— 广陵惠王元羽 ——— (12)北魏节闵帝元恭 
│                                    │                                531~532 
│                                    │ 
│                                    └— 彭城王元勰 ——— (10)孝庄帝元子攸 
│                                                                    528~530 
│ 
└————————┬——————————(13)废帝元朗
                                                      │                          531~532 
                                                      │ 
                                                      └——————————(11)长广王元晔 
                                                530~531            北魏分裂 北魏亡 

 
东魏、西魏世系表

东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魏孝文帝 —┬— 北魏宣武帝 ———北魏孝明帝 
                │ 
                │          [西魏] 
                ├京兆王元瑜——(1)西魏文帝元宝炬—┬—(2)西魏废帝元钦 
                │                      535~551      │        552~554 
                │                                    │ 
                │                                    └(3)西魏恭帝拓跋廓
                │                                              554~556 
                │                              [东魏] 
                └— 文献王元怿 ———文宣王元亶———(1)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534~550 


北周世系表

北周 (557——581)

宇文泰 —┬— (2)明帝宇文毓 
            │ 557~560 
            │ 
            ├— (1)孝闵帝宇文觉 
            │ 557 
            │ 
            └—(3)武帝宇文邕 —— (4)宣帝宇文赟 —— (5)静帝宇文阐 
                    561~578                579                579~581 
                                              隋灭北周 北周亡

 
北齐世系表

北齐 (550——577)

神武帝高欢 —┬— 文襄帝高澄 ——— (6)北齐安德王高延宗 
                │                                576 
                │ 
                ├— (1)文宣帝高洋 —┬— (2)废帝高殷 
                │          550~559    │          560 
                │                        │ 
                ├— (3)孝昭帝高演    └— (8)范阳王高绍义 
                │          560~561                577~580 
                │ 
                └— (4)武成帝高湛 —— (5)后主高纬 —— (7)幼主高恒 
                        561~565            565~577                577 
                                                              北周灭北齐 北齐亡
[ 此贴被w527945611在2011-01-29 14:16重新编辑 ]
w527945611

ZxID:3829835

等级: 明星作家
いいことに重なる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1-01-29 0
东晋的王位更替

东晋 (317——420)
 
(1)元帝司马睿—┬—(2)明帝司马绍—┬—(3)成帝司马衍—┬—(6)哀帝司马丕
317~323    │        323~326    │        326~342    │        362~365
              │                    │                    │ 
│                    │                    └—(7)废帝司马奕
              │                    │                              366~371
              │                    │ 
              │                    └—(4)康帝司马岳———(5)穆帝司马聃
      │                              343~344              345~361
              │ 
              └(8)简文帝司马昱——(9)孝武帝司马曜 ┬(10)安帝司马德宗
                      371~372              373~396    │        397~418
                                                      │ 
                                                      └—(11)恭帝司马德文
                                                                  419~420
                                                  ——  宋灭东晋 东晋亡

南朝的王位更替

刘宋的王位更替

刘裕: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生于兴宁元年(公元363年)。《宋书》上说他是楚元王刘交(汉高祖之弟)的后代,这不一定靠得住,即使属实,刘裕这一支也早就破败了,以至于他不得不靠卖鞋子维持生计,后来就连他的孙子孝武帝刘骏都说他是“田舍公”(《宋书•武帝纪下》)。刘裕年轻的时候跟汉高祖刘邦差不多,“有大志,不治廉隅。”(《宋书•武帝纪上》),又爱赌博,为乡邻所轻视。
后来刘裕参加了北府军,担任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北府军由谢玄创建,是在淝水之战中击溃符坚大军的主力部队,也是东晋晚期最强大的一支军队)。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谢琰、刘牢之受命讨伐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刘裕被刘牢之编属为参府军事。在这次战争中,刘裕表现不凡,甚至创下了一人追击数千敌军的奇迹。从此,刘裕就崭露头角,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等到孙恩之乱被基本平定的时候,刘裕在北府军中已经成为威名仅次于刘牢之的名将。元兴元年(公元402年),桓玄杀死反复无常的刘牢之,重用资历尚浅的刘裕,试图通过他将北府军这支强大的力量控制到自己手中。桓玄称帝的次年(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以恢复东晋统治为旗号,与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魏咏之、檀凭之等百余人起兵,揭开了推翻桓玄的武装斗争的序幕。
在桓玄败死、司马德昭被迎立回建康后,身为盟主,在让东晋于既倒之后复兴的功绩中高居首位的刘裕,自然被授予重任。再加上他又是北府军的首领,所以在他于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入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后,东晋政权实际上就为其所掌握了。
刘裕虽然有野心,但他既鉴于王敦和桓玄的教训,又有曹操、司马懿父子的榜样在前,知道要成功取代前朝开创一个新的朝代,是不能仅仅依靠一时在手的权势的,就采取了外镇京口,摇制朝廷的方式,既能确保已取得的权势,又能得到谦退之名。
次年,刘裕兴师北伐屡次攻打东晋的南燕,于第二年将其国主慕容超擒斩,将南燕的大片国土纳入东晋的统辖之下。在回师以后,刘裕又迅速将卢循领导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镇压下去。
此时,东晋皇室和世家大族已是一蹶不振,在东晋内部,能够给刘裕造成一定威胁的,就只有那些与他同属于北府军的将领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北府军中名位仅次于他的刘毅。
开始的时候,刘裕对刘毅还是很容忍的,对他的请求无所不从。但是当坐拥上流的刘毅逐渐坐大,擅自任免官员、将不在自己统辖范围内的军队调入麾下,并进而产生了图取刘裕的想法之后,刘裕即使是为了自保,也不能不对他下手了。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九月,刘裕并下诏公布刘毅的罪状,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讨伐。刘毅很快就在刘裕的征讨之下败死,而另一个“骄纵贪侈……所在残略,为百姓所苦”(《晋书•诸葛长民》)的将领诸葛长民,也于同年被刘裕处死。
次年七月,割据于巴蜀的益州大族的谯纵,也被刘裕派遣的将领朱龄石率军消灭,巴蜀之地再次归于东晋政权的治下。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在刘毅败死后,成为荆州刺史的宗室司马休之,因为不肯按照刘裕的意思,处死自己“性凶暴,每违轨度,多杀弗辜……与群小谋逆。”(《晋书•司马文思传》)的儿子司马文思,被刘裕下令讨伐。司马休之父子等人在战败后出逃到后秦。
到这个时候,在东晋境内,已经基本上不存在能对刘裕造成威胁的人和势力了,有着混一天下志向的他,也就专心向北进攻了。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趁着后秦主懦国疑,内斗激烈的机会,亲统大军北伐后秦。第二年的七月,后秦国主姚泓出降,成为第二个被刘裕消灭的北方政权。此时的形势对刘裕是极其有利的,若他能继续留在北方经营,是很能够巩固收复的广大地区的,甚至有机会改变南北对立局面,让天下重新归于一统。
但就在这年的十一月,留在建康镇守的刘裕心腹刘穆之去世,刘裕担心后方会发生变故,在这年的十二月匆匆回师,留下了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刘义真年幼,辅佐他的文武群臣又互相猜疑,乃至自相残杀,刘裕所收复的包括长安在内的广大地区,很快便落入了夏主赫连勃勃手中了。
刘裕在这关键时刻选择了退兵返回建康,说明他称帝的野心是大于统一天下的志向的。此时已年近六十的他,大概对自己能够再次北伐统一北方失去了信心,如何实现代晋自立,登上皇帝宝座的计划便成为他唯一的事业了。
东晋的内外大权早就在刘裕的掌握之中,他要废晋自立是很容易的,但因为谶书上有:“昌明(司马曜)之后还有两个皇帝”的话,刘裕就在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十二月的时候,派人杀死了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以为如此一来就符合了谶书的说法,是顺天应命,可以让自己称帝后开创的朝代能够长久延续下去。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六月十一日,晋恭帝司马德文让出皇帝之为,十四日,刘裕即位称帝,国号宋,刘宋王朝就取代东晋而建立了,刘裕是为宋武帝。

元凶劭

即位时的刘裕年事已高,不能不为自己去世后的局面打算。虽然东晋的皇权一直积弱不振,晋恭帝司马德文更是毫无实力的傀儡皇帝,但东晋毕竟是延续了一百多年的王朝,在朝野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一旦发生什么变故,很难保证不会有人借司马德文的名义生事。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司马德文的被杀就成了必然的事情了。
在刘裕登基那年的八月,长子刘义符被立为太子。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五月,刘裕病重,下诏以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四人共同辅佐太子,并下令说“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宋书•武帝纪下》),想要从制度上杜绝后党专权局面的出现。五月二十一日,武帝刘裕去世,时年十七岁的太子刘义符(刘裕长子)继位,是为少帝。
刘义符即位后,“穷凶极悖……刑罚苛虐”,搞得“远近叹嗟,人神怨怒。”(《宋书•少帝纪》),徐羡之等人就起了废立之意。以次当立的刘裕次子刘义真是个颇有野心的人,身边又有谢灵运(谢玄之孙)、颜延之、慧琳道人等人为爪牙臂膀,他一旦继位成为皇帝,曾与其有过冲突的徐羡之等人,下场大概会很难看。所以他们就先将刘义真废为庶人,再废黜少帝刘义符,并将二人杀死,然后由傅亮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江陵迎立宜都王刘义隆(刘裕第三子)。
面对前来的傅亮一行人,刘义隆的僚佐们都顾虑重重,只有司马王华力排众议劝说他东下,刘义隆于是前往建康。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八月初九,时年十八岁的刘义隆正式即位,是为文帝。
刘义隆即位为,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将朝廷内外的大权都把持了起来。然而掌控朝廷内外大权的权臣,不是一个帝王所能容忍的;敢于擅自废立乃至杀害帝王的大臣,更难让一个皇帝安于枕席。
二者兼备的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就不可避免的要成为刘义隆首先清除的对象了。他即位后,一边通过赏以高官厚禄的办法麻痹他们,一边通过重用孔宁子、王华等心腹这样的一些措施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准备充分后,他就开始对他们下手了。
元嘉三年(公元426年)正月,刘义隆下诏宣布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人杀害刘义符、刘义真的罪状,先除掉了在建康的徐羡之和傅亮,然后借助檀道济的兵力,击败了起兵反抗的谢晦。
徐羡之三人死后,刘宋的朝政大权归于刘义隆之手。刘义隆是个颇能治国的守成良主,刘宋在他所统治的这段时间里,社会安宁,生产也得到较快发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为强胜的阶段。
刘义隆亲政后,对颇有才干的弟弟刘义康(刘裕第四子)委以了重任。刘义康在权势地位日益提高之后却跋扈了起来,萌生了在刘义隆去世后登上皇帝宝座的野心。刘义隆对此有所察觉,但他是个颇重兄弟情谊的人,又念于刘义康为自己和刘宋王朝作出的贡献,就一直隐忍不发,没有作出什么处理。
刘义康自然更加的跋扈,而包括身为宰相的领军将军刘湛在内的一些朝臣,也开始与他勾结起来。认识到了事情严重性的刘义隆,就在元康十七年(公元440年)把刘湛等人处死,而刘义康则只受到了被出于外镇的惩罚。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范晔、孔熙先等人,又想借拥立刘义康的名义谋反,他们事泄被杀后,刘义隆这才将刘义康废为庶人,并派兵看管起来。到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的正月,因为北魏的大军隔江威胁着都城建康,刘义隆“虑异志者或奉义康为乱”(《宋书•彭城王义康传》),这才下令将其处死。
在元嘉六年(公元429年)的时候,刘义隆立了六岁的长子刘劭为太子。刘义隆在经过刘义康的教训后,“以宗室强盛,虑有内难,特加东宫兵,使与羽林相若,至有实甲万人。”(《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七卷》),大大的加强了太子的力量。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刘劭是能够顺利地继刘义隆之后登基为帝的。
然而刘劭为了想要早一点当上皇帝,竟然听信女巫的话,想要用巫蛊的办法让父亲早日去世。这件事情被刘义隆发觉后,就想废黜刘劭,另立太子,但他没能及时行动,反而让刘劭抢先起兵,先发制人。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二月二十一日,刘劭起兵杀死刘义隆及宰相江湛、徐湛之、王僧绰等人,并于同日自立为帝。

自相残杀

正率领军队在外攻打西阳蛮的刘骏(刘义隆第三子),在刘劭弑父之举后,就传缴方镇,回师讨伐刘劭,得到了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刘裕第六子)、雍州刺史臧质的响应。到这年的五月四日,只做了不到三个月的皇帝刘劭就败死了。而在四月二十七日的时候,刘骏已在新亭即位称帝,是为孝武帝。
刘骏这个皇帝比他哥哥刘劭好得有限,他的大臣袁鳷对他称赞刘裕的“俭素之德”(《宋书•武帝纪下》),他竟然出口讥笑说这是田舍公,对自己的爷爷尚且如此,对叔伯兄弟、内外大臣和天下的百姓就可想而知了。
大明八年(公元464年),在统治的十年里大肆诛杀宗室的孝武帝刘骏去世,十六岁的太子刘子业继位,是为前废帝。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用在刘骏、刘子业父子身上最合适不过了,他不但继承了父亲的种种恶行,还将其发扬光大,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由于刘骏大肆诛杀的对象主要还限于宗室之内,而刘子业却是大臣名将,亲信近臣一概不放过,这样一来,自然是“举朝遑遑,人人危怖”(《宋书•蔡兴宗传》)了。
当刘子业身边的宿卫之士也感到朝不保夕的时候,他的末日也就到了。泰始元年(公元465年)十一月,阮佃夫、寿寂之、朱幼、姜产之、王敬则、戴明宝等人联合起来,由寿寂之乘机将前废帝刘子业杀死,然后拥立湘东王刘彧(刘义隆第十一子)为帝,是为明帝。
刘子业在死前曾派人去给江州刺史刘子勋(刘骏第三子)下毒。刘子勋年幼,掌握江州实权的江州长史邓琬,就奉他起兵反抗。在得知刘彧即位的消息后,邓琬认为应该由自己手中的刘子勋来当这个皇帝,就拥立他为帝,起兵反叛,刘子勋的两个弟弟刘子顼、刘子房也由各自的长史作主起兵响应。
这次联合叛乱在第二年的时候先后被刘彧平定,刘骏其余的十二个儿子,也先后被全部杀死。而刘彧此时仅存的五个弟弟,也被他先后除掉了四个,只留下了“素凡讷,少知解……谨涩无才能,不为物情所向。”(《宋书•文五王传》),让他觉得不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威胁的桂阳王刘休范(刘义隆第十八子)。
泰豫元年(公元472年)四月,将宗室屠杀殆尽的明帝刘彧去世,时年十岁的太子刘昱(刘彧长子)继位,是为后废帝。
年幼的刘昱即位后,自然是“素族当权,近习秉政”(《宋书•文五王传》),这引起了“自谓宗戚莫二,应居宰辅”(同上)的刘休范的强烈不满,于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五月起兵造反,率领大军直捣健康。
朝廷的军.队在萧道成的指挥下,在新亭截住了刘休范的主力;萧道成又指派手下的将领黄回、张敬儿以诈降之计,寻找机会杀掉了刘休范;而刘休范派去进攻宫城的jun队,也因为王道隆等人的死守而没能得逞,最后在内外夹击之下溃败。刘休范的叛.乱就被镇.压下去了。
逐渐长大的刘昱,开始表现出在暴虐上超越刘子业的潜质。手握兵权,数次立下镇压叛乱的大功,逐渐掌握了刘宋政权大权的萧道成,利用大臣们的普遍不满,指使亲信寻找机会,在升明元年(公元477年)的七月将刘昱杀死,改立安成王刘准(刘彧第三子)为帝,是为顺帝。
刘准即位后,独揽朝中大权的萧道成,逐渐显示出代宋自立的野心。坐镇上游的沈攸之以他擅自杀害废帝刘昱为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举兵从长江顺流而下,进行讨伐。但沈攸之“擅命专威,无君已积”(《宋书•沈攸之传》),不是一个能得人心,让士卒竭力尽死的人,所以他虽然兵多将广,却很快就被击败了。沈攸之已死,刘宋的另一个重臣袁粲也被萧道成派人杀掉,刘宋政权便只能眼看着萧道成走上篡位之路了。
公元479年四月二十日,宋顺帝刘准下诏禅位于齐王萧道成,刘宋便正式灭亡了。而禅位之后的刘准,也步了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后尘,在一个月后即被杀死。

萧齐:青出于蓝的诸帝

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四月二十三日,萧道成即位称帝,是为齐高帝,国号齐,是为萧齐。
萧道成的代宋自立,不像曹魏代汉、司马晋代魏那样经过数代的经营,他本人也缺乏刘裕那种在数次北伐中建立的崇高声望,只是靠着手中的兵权,借着刘宋内乱的机会取而代之。所以在他即位之后,就斩草除根,把刘宋的宗室“无少长皆幽死”(《南史•宋本纪下》)。
建元四年(公元482年)三月,高帝萧道成去世,太子萧赜(萧道成长子)继位,是为武帝。
萧赜即位后不久就立了长子萧长懋为太子,但萧长懋却于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正月二十五日去世,萧赜就就在这年的四月十四日,立了萧长懋的长子萧昭业为皇太孙。同年五月三十日,武帝萧赜去世,遗诏令萧鸾(萧道成之侄)辅政。同日,萧昭业继位,是为郁林王。
在萧赜的继承人这个问题上,朝野内外都是归心于既有才能,又有为政经验的萧子良(萧赜次子)的,在萧赜去世之际,很多大臣都以为会由他来继承帝位,王融更是打算假造遗诏以他为继嗣,只是因为被东宫的卫士阻拦才没能得逞。在萧昭业登基,萧鸾执掌朝政大权之后,萧子良自然深受猜忌,于第二年的四月忧惧而死。
萧鸾是个有野心的人,萧昭业又昏庸不堪,萧鸾就在建武元年(公元494年)的七月将他杀死,立时年十五岁的萧昭文(萧长懋次子)为帝,是为海陵王。萧锵(萧道成之子)和萧子隆(萧赜之子)想讨伐萧鸾,却因为犹豫不决而被萧鸾先下手杀害。同年十月,萧鸾在大杀宗室诸侯王之后,将萧昭文废黜,自立为帝,是为明帝。
萧鸾即位后,继续大杀宗室,在他于永泰元年(公元498年)去世之前,萧齐的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包括萧赜在内的十九个儿子中,已经只有萧薿(萧道成次子)一支留有后代了。这年的四月,知道自己深受萧鸾猜忌的王敬则起兵造反,但却很快兵败而死。三个月后的七月三十日,萧鸾病死,时年十六岁的太子萧宝卷(萧鸾第二子)继位,是为东昏侯。
萧宝卷是历史上又一位著名的昏暴之君,他牢记父亲萧鸾“作事不可在人后”的叮嘱,“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南齐书•东昏侯纪》),将萧鸾遗诏委任的六位辅政大臣一一处死。
永元二年(公元500年),萧宝卷派崔慧景领兵,讨伐投降北魏的豫州刺史裴叔夜。早就有朝不保夕之感的崔慧景,听从萧宝玄(萧鸾第三子)的意见,起兵造反,回师围攻都城建康,被带兵前来勤王的萧懿(萧衍之兄)击败,萧宝玄也被处死。然而萧宝卷对愚忠于他,至死都无一句怨言的萧懿也不放过,在崔慧景之乱平定不到半年的时候,就派人将他毒死。
萧衍在得知了萧懿被杀的消息后,联络荆州长史萧颖胄共同声讨萧宝卷,奉荆州刺史萧宝融(萧鸾第八子)为帝,是为和帝。
萧宝卷的军力本来是很强大的,但他既轻敌又吝于赏赐,更是听信小人的谗言,准备处死守城的将领。王珍国等将领就串通皇宫内的宦官和侍卫,于中兴元年(公元501年)的十二月将萧宝卷杀死,萧衍等人随即进城。
与萧衍共同起兵的萧颖胄,这一年的前些时候病死,朝政大权便全部落入萧衍一人的手里了。萧宝融在东归建康的途中,于公元502年的三月二十八日,下诏禅位于萧衍。萧齐政权正式覆亡。萧宝融本人,在禅位之后不久也被萧衍派人杀死。

梁:得失于一身

萧宝融禅位一个月后,萧衍即皇帝,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在代齐自立的前后,自然也免不了大杀萧齐的宗室以试图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他在建国时正直壮年,不用急着为自己身后的事情做安排,他又是个有一定能力和志向的帝王,所以在取代萧齐自立之后,不少萧道成的支属后代,得以逃脱了被杀的命运。
与刘宋、萧齐的猜忌残忍不同,萧衍对自己的宗室大臣们十分宽容放任,只要不是犯了谋反大逆之罪,即使是公开杀人抢劫,一概不加处理。这虽然避免了通知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却激化了阶级矛盾。再加上萧衍又将个人的崇佛之举置于国家大政之上,所以到他在位的晚期,国家虽然在表面上依然平静,实际里却是矛盾重重,乱流潜涌,处于危机四伏的状况之中了。
太清元年(公元547年),东魏的重臣侯景叛变,遣人向萧衍投降,请求他派军队援助。萧衍认为这是一统南北的大好机会,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并派侄儿萧渊明带兵前去进攻东魏,以支援侯景,结果却为东魏大将慕容绍宗歼灭,萧渊明也被俘获。侯景的军队随后也为慕容绍宗击败,率领步骑八百人前来投奔,赚取了寿阳(今安徽寿县)。
后来萧衍又中了东魏之主高澄的反间之计,与其谈判,企图以侯景换回萧渊明和被东魏俘虏的士兵。侯景得知此事后,就起了反意,萧衍却全无防备,待之甚厚。
萧衍开始的时候没有儿子,把弟弟萧宏之的儿子萧正德养为己子,后来他的长子萧统出生,就又把萧正德还给了萧宏之,萧统后来又早死(死于大通三年,公元531年),萧正德就认为应该由自己来继承皇帝之位,但萧衍却立了第三子萧纲为太子。对此大为不满的萧正德,就暗地里做着夺取皇位的准备。侯景得知这一情况,就派人与萧正德联络,表示愿意拥护他为皇帝,萧正德信以为真,答应做侯景的内应。
侯景起兵后,萧衍认为侯景兵少力弱,又自恃有长江天险的,没怎么放在心上,派萧纶(萧衍第六子)带兵前去讨伐,同时让萧正德负责保卫都城建康。侯景在萧正德的帮助下顺利渡过长江,共同围攻建康。建康城里兵强粮足,支撑了一百多天也没有被攻破,但前来救援的军队虽然为数众多,但除了韦粲一人率部死战外,都顿兵观望而不战。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十二日,建康的台城(禁城)被攻破,萧衍被侯景软禁起来。两个月后,八十六岁的萧衍病饿而死。
虽然在萧衍之后,梁政权还延续了好几年,换了几个皇帝,但梁的中央统一政权已不复存在,说梁朝是得失于萧衍一身,是没什么不妥的。
梁武帝萧衍死后,侯景立太子萧纲为帝,是为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八月,侯景将萧纲废黜,改立萧栋为帝。十月,侯景派人将萧纲即诸子全部杀死。十一月十九日,侯景逼萧栋将皇帝之位禅让于自己。
在建康被围的时候,坐镇上游,拥有萧梁政权最强兵力的湘东王萧绎(梁武帝第七子)却只派了一万人的军队前去应付,这是因为有着称帝的野心他,是利于长寿的萧衍早日去世的。梁武帝死后,兄弟行次在他之前,在皇位的继承上有优势的萧纶就成为了他的下一个目标:他先是派遣将领王僧辩进围萧纶所在的郢州,在萧纶逃到西魏境内的汉东后,又以向西魏称臣割地为代价,换取了萧纶的被处死。
镇守梁益之地,兵强粮足的萧纪(萧衍第八子),跟萧绎也差不多,在建康被围之时无动于衷,在萧衍已死,萧纲被杀后,就自立为帝,并以讨伐侯景为名,率领大军顺流而下。萧绎便向西魏请兵,借助西魏的大军来除掉这个强有力的皇位竞争对手。萧纪在西魏与萧绎的内外夹击下很快兵败身死了。
在萧绎为除掉跟自己竞争的兄弟而努力的时候,侯景已经攻取了江、郢二州,乘胜西上了,幸亏萧绎的大将王僧辩是能征善战的,很快就打败了侯景,攻取了建康,侯景逃跑未遂,在胡豆州(今江苏镇江市北)被人杀死。王僧辩进入建康后,按照萧绎的指示,杀死了前来投奔的萧栋(萧统长子萧欢之子)兄弟三人。
侯景既然败死,萧绎也就可以放心的称帝了。承圣元年(公元552年)十一月十二日,萧绎在江陵即位,是为元帝。但机关算尽的他却没能在皇帝宝座上坐太长时间,承圣三年(公元554年)九月,执掌西魏大政的宇文泰派大军进攻江陵,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将江陵城攻破,萧绎被擒,十二月十九日被处死。
萧绎死后,晋安王萧方智(萧绎第九子)被王僧辩、陈霸先奉立为主,在第二年的二月即位为梁王。这时候北齐又立了萧渊明(萧衍之侄)为梁主,齐人及萧渊明本人都写信给王僧辩,请求他迎立,被他拒绝,但萧渊明在北齐的军队支持下已然前行,并打败了他的军队。王僧辩只好派人前去迎立萧渊明。同年五月二十七日,萧渊明在建康即皇帝位,是为闵帝。
当初跟王僧辩共同奉立萧方智的陈霸先,不同意他另立萧渊明的举动,就借机设计将王僧辩抓获并杀掉。王僧辩死后的第三天,也就是这年的九月二十九日,萧渊明退位,十月初二,萧方智即位,是为敬帝。
萧方智即位后,朝政大权当然是落在了陈霸先的手中。在王僧辩的残余势力,等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力量被消灭后,陈霸先就开始为取代萧梁自立作准备了。梁敬帝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梁正式灭亡。萧方智本人,则在第二年的四月初三被陈霸先派人杀死。

陈:一蟹不如一蟹

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十月初十,陈霸先即皇帝位,国号陈,是为陈武帝。
永定三年(公元559年)六月二十一日,陈霸先去世,唯一的儿子陈昌又被俘在长安,当此之时,“内无嫡嗣,外有强敌,宿将皆将兵在外,朝无重臣”(《资治通鉴•第一百六十七卷》),这对建国只有二年的陈来说,是相当严重的形势。
陈霸先的皇后章氏,召掌握宿卫之兵的中领军杜棱,和中书侍郎蔡景历入禁中商议,果断的采取了秘不发丧,急召在南皖的临川王陈蒨(陈霸先兄陈道谭之子)进京的措施。正好取胜回师的侯安都经过南皖,就带着陈蒨同行。六月二十九日,陈蒨进入建康,此时章皇后却因为陈昌的缘故而犹豫起来了,最后在侯安都的坚持和胁迫下,陈蒨得以在当天登上皇帝之位,是为文帝。
陈朝刚建立的时候,号令范围不超出建康周围千里。梁元帝萧绎在上游经营多年,颇有根基,萧绎虽然死了,他的残余势力在那里还很强大,他们依附于湘州刺史王琳,盘踞于湘、郢二州。王琳又跟北齐、北周勾结,对新生的陈政权具有极大的威胁。陈霸先在称帝之后,主要的精力便用在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上。
王琳听说陈霸先去世的消息后,认为这是消灭陈朝的好机会,与北齐军队联合进攻,于这一年的十一月率领大军东下。第二年二月十四日,陈的大将侯瑱在梁山击溃王琳的军队,北齐的军队也被击败,王琳逃奔到北齐。
陈国在击败王琳和北齐的联军后,又收复了江、郢二州,此后又采取封锁政策,逼迫占领了湘州的北周军队撤离回国,将其纳入统治之下。到这个时候,陈国的统治才得到了基本的稳固。
天嘉四年(公元566年)四月二十七日,文帝陈蒨去世,时年十三岁的太子陈伯宗(陈蒨长子)继位,是为废帝。
陈蒨在病重的时候,因为太子陈伯宗幼弱,担心他不能守住陈的社稷,曾有改立弟弟陈顼为继嗣的想法,在陈顼固辞,大臣孔奂苦劝的情况下才作罢,以陈顼、到仲举、刘师知三人共同受遗诏辅政。
刘师知因为陈顼“地望权势为朝野所属”(《资治通鉴•第一百七十卷》),想把他由朝廷排挤到外地。陈顼得知这一消息后,将刘师知处死,稍后将到仲举也处死了。陈的国家大政就掌控于陈顼一人之手了。
光大二年(公元568年)十一月,陈顼以废帝陈伯宗与刘师知等通谋为由,将其废黜,自立为帝,是为宣帝。
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初五,陈顼患病,太子陈叔宝(陈顼嫡长子)与始兴王陈叔陵、长沙王陈叔坚(二人皆是陈顼之子)一同入宫侍候陪伴。陈叔陵是个有野心的人,准备找寻机会除掉陈叔宝。同月初十,宣帝陈顼去世,在陈叔宝俯伏痛哭的时候,陈叔陵暴起发难,用切药刀砍昏陈叔宝,皇后柳氏、乳母吴氏和陈叔坚三人共同努力才将其制住,但陈叔陵很快就又挣脱逃出,收集兵众在自己的府第自守,最后才被萧摩诃带兵讨平。陈叔陵死于乱中,他的儿子们也都被处死。同月十三日,太子陈叔宝继位,是为陈后主。
此时的北方早已统一,隋文帝杨坚也已于陈叔宝即位的前一年代周自立。一旦杨坚稳固了统治,隋朝的大军就会南下进攻,陈朝的局势已经是危在旦夕了。但陈叔宝虽然在文学上很有才华,是著名的词人,在政治上却是昏庸无能,在公元588年隋朝的大军已经沿江而驻,随时有可能渡江进攻的情况下,自恃有长江天险、王者之气的陈叔宝君臣,仍然赏花赋诗,饮酒作乐。终于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589年的时候,渡江而过的隋朝大军,一举将陈朝消灭,陈叔宝也被俘虏。而南北对峙的局面,也就此结束,分裂了数百年的中华大地,又重新归于一统。而陈叔宝本人,在度过了十四年屈辱的阶下囚生活后,于公元604年病死。

南朝的王位更替
 
刘宋的王位更替

宋 (420——479)
(1)武帝刘裕 —┬— (2)少帝刘义符 
420~422    │          423~424 
                │ 
                └— (3)文帝刘义隆 —┬— (4)刘劭 
                            424~453    │        424 
                                        │ 
                                        ├—(5)孝帝刘骏———(6)前废帝刘子业
                                        │        454~464                465 
                                        │ 
                                        └—(7)明帝刘彧—┬—(8)后废帝刘昱 
                                                465~472  │        473~477 
                                                          │ 
                                                          └— (9)顺帝刘准
                                                                              477~479 
                                                                  齐灭宋 宋亡 

萧齐的王位更替

齐 (479——502)
┌ ——  萧道生  ———— (5)明帝萧鸾 —┬— (6)东昏侯萧宝卷 
│                              494~498    │          499~501 
│                                        │ 
│                                        └— (7)和帝萧宝融 
│                                                    501~502 
│ 
└ (1)高帝萧道成——(2)武帝萧赜——文惠太子萧长懋—┬—(3)郁林王萧昭业 
          479~482          483~493                    │            494 
                                                        │ 
                                                        └— (4)海陵王萧昭文
                                                                                    494 
                                                                  梁灭齐 齐亡 

萧梁的王位更替

梁 (502——557)
(1)武帝萧衍 —┬— (2)简文帝萧纲 
502~549    │          549~551 
                │ 
                └— (3)元帝萧绎 ——— (4)敬帝萧方智 
                          552~555              555~557            陈灭梁 梁亡 

陈的王位更替

陈 (557——589)
┌ —  始兴王陈道谭 —┬— (2)文帝陈蒨 ——— (3)废帝陈伯宗 
│                    │        560~566              567~568 
│                    │ 
│                    └— (4)宣帝陈顼 ——— (5)后主陈叔宝 
│                              569—582              583—589 
│ 
└ (1)陈武帝陈霸先 
          557~559
[ 此贴被w527945611在2011-01-29 14:11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