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最强大的皇后传奇:从江湖卖唱女到皇后到垂帘听政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8732 回复:32

[人文通史] 宋朝最强大的皇后传奇:从江湖卖唱女到皇后到垂帘听政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rainlxsh

ZxID:3206502


等级: 素材组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3-28 0
  献明肃皇后,名刘娥(968~1033),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1. 大胆的投资


          刘娥祖籍太原,生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因此刘家举家迁至成都华阳。生刘娥之时,母亲庞氏曾梦到明月入怀,醒来后便生下一女,取名刘娥。

  父亲死在军中时,刘娥还在襁褓之中,被寄养在外婆家,后母亲又病亡。开始,还有外祖父家可以依靠,但外祖父家门庭衰弱、人丁稀少,朝暮也得为生活发愁,刘娥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个生活上的累赘。因为无依无靠,刘娥几次想自尽,离开这个苦难的世界。少年贫寒的滋味,使这个本来天真明媚的少女比寻常女子多了更多的欲望和心机。?

  一天,游乡银匠龚美在刘娥的家门前摆摊,刘娥闲来无事,便在旁边看热闹。

  游乡的工匠见多识广,见人能说人话,见鬼能说鬼话,不管是什么人,都能搭上腔,边干活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你神侃,活干完了,拍屁股走人,下次有幸碰上了,那就是熟人。

  银匠龚美看见刘娥后,一下子被小姑娘的姣容吸引住了。心里想道,我游乡串巷走遍了四川,阅人无数,从未见谁比眼前这个小姑娘漂亮,按说书人的说法,真的是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是一个任何男子见了都要引起一番冲动的女人。因此,他不由得对刘娥多看了几眼。刘娥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好气地问道:“你干活呀!怎么老看我?”

  龚美说:“我并非心存歹意,只因你的品貌大贵。我阅人无数,从未遇见过像你这样貌美而大贵之相。”

  刘娥以为龚美是在调侃自己,有些落寞地说:“我是一个很穷的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连生活都没有着落,谈什么大贵啊!”

  “像你这样一个美人,还愁没衣穿、没饭吃吗?”龚美反问道。

  刘娥回答说:“你怎么还这样说话,何必要取笑我呢?”

  “我也一样是个穷小子,怎样好笑话你?”龚美辩解道。

  “那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

  龚美见眼前这个小姑娘说得天真率直,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这个小美人身上投资,赌一把,说不定能赚大钱。

  龚美虽是一个小生意人,却有独到的眼光,他想在这个小姑娘身上投资,做一笔似乎很难得到回报的投资。

  龚美是个聪明的投资人,他在做一笔疯狂的投资,投资对象:美女;期望值:美女变贵妃。

  由于有了投资的想法,他便对刘娥讲,说他有一个办法,能使刘娥今后大富大贵,吃不完、穿不尽。

  刘娥以为龚美骗人,不想搭理他了。

  “我说的是真的。”龚美认真地说,“只要你能够听我的话,暂时忍受屈辱,吃点苦,我保你今后一定能享受荣华富贵。”

  刘娥见龚美不像是开玩笑,也有所心动,心里想,从来做人都要能屈才能伸,吃得苦中苦,才为人上人。如果真的能有好日子过,暂时吃些苦、受些罪算不了什么。但她不知道龚美怎样给她带来荣华富贵,半真半假地问道:“你说说看,怎样才能得到荣华富贵?”

  龚美知道刘娥心有所动,便对刘娥说出了他的计划,他叫刘娥随他学习鼗鼓,然后一同上京城闯天下,凭她的美貌和自己教给她的技艺,如果能得到哪位王子皇孙的赏识,说不定就可一步登天,荣华富贵也就缠上她了。

  刘娥低头想想,觉得自己已是穷困潦倒,呆在这穷山沟里,永无出头之日,出去闯一闯,说不定真能交上好运。只是益州离京城,远隔千山万水,自己一个弱女子,身无分文,怎么去呢?

  龚美似乎看穿了刘娥的心事,便说只要她愿意,其他就不用她操心,他能想办法。刘娥说道:“我同你非亲非故,你凭什么要帮助我?”

  “我虽是一个银匠,也颇通相术。”龚美说,“你有后妃之相,将来一定能大富大贵。”

  “我现在是个穷光蛋。”刘娥仍然不放心地说,“没有什么报答你。”

  “我也不富裕,也不要你马上报答我。”龚美认真地说,“只要你日后有了出头之日,不要忘了我就行,当我有困难的时候,接济我一二即可。”

  刘娥本是一个弱女子,生活在僻陋的乡间,一日三餐都有问题,那种富贵的生活,是她连想都不敢想的。听龚美说得认真,不像是开玩笑,便提议与龚美结拜为兄妹,日后有了出头之日,一定不忘龚美的大恩大德。

  龚美当然是求之不得,两人真的焚香对拜,结为异姓兄妹。然后,两人结伴,一同前往京师。

  这趟京师之行,对于刘娥,是走出穷乡僻壤,到京城去碰运气,对于龚美,则是一项投资的开始,投资项目:美人。

  2. 美人进京


  在赴京城途中,龚美教了刘娥一项技艺——打鼗鼓,鼗鼓是一种两旁缀灵活小耳的小鼓,有柄,执柄摇动时,两耳双面击鼓作响,俗称“拨浪鼓”。原本是小商贩用来招徕顾客的道具,配上鼓声唱着曲子,就成了一种说唱艺术。

  原来,龚美小时本是个玩鼗鼓的,后来才改行做银匠。他的鼓词鼓术,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经过改良的,有一种独特的风味,格外地新颖别致。刘娥天生丽质,聪颖绝伦,加之心灵手巧,鼗鼓的敲击方法一点即通,教唱的曲儿一学即会,更兼珠喉婉转,唱起曲儿格外动听。有时,她觉得龚美教的词调有不完善的地方,还要自行修改,故她的击打方法和唱的曲调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路上,两人边走边卖唱,后来又买了一面小铜锣,每当演出的时候,龚美敲铜锣,刘娥打鼗鼓唱曲,居然创造出一种男女合演的花鼓戏。这在当时可是新鲜事儿,二人逢州过县,走一路,唱一路,吸引了不少的观众,甚至还在不少地方引起轰动,不但吃住的问题解决了,而且还略有结余,两人分外高兴。

  两人到了京师,在最繁华的地段找了家客栈住下。第二天,便在闹市区找一块空场子,打起鼗鼓,敲响铜锣,摆地摊卖唱。

  打鼗鼓的技艺,在京城是一件新玩意儿,以前从没有人这样玩过。京城的特点是人多,而且闲人特多,闲人都喜欢瞧新鲜、凑热闹。他们突然看见一位绝色美人,敲着新奇的鼗鼓,唱着动听的曲儿,一下子就围了过来。刘娥见围的人多了,表演起来格外卖力,有节奏的鼗鼓声,银铃般的歌声,加上苗条的身段,更有卖弄风骚的表演,使围观者如醉如痴,三五日间,便轰动了汴梁城。人们争相前来观看,刘娥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两人赚得个钵满盆满。

  赵恒此时年方十四岁,被封为襄王,还没有册立为太子。他早就听说蜀中出美人,欲找一名川妹子做侍妾。听说京城来了个唱鼗鼓戏的川妹子,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不但长得漂亮,曲儿也唱得动听,便动了好奇之心,欲前往一睹为快。带了几个近侍,微服去看刘娥的表演。?

  刘娥虽然年纪不大,但颇通人情世故,见一个气度不凡的公子,带着几个随从挤进来观看,知道定是非常人,便拿出浑身的绝活儿,表演起来格外卖力,甚至有时抽个空儿向这位公子哥飞个媚眼。

  赵恒也是情窦初开之时,初见刘娥的花容玉貌,已经被她的美色弄得目眩神迷,再加上刘娥有意地目挑眉语,暗中传情,更惹得他意马心猿、浑身发烧,恨不得冲上前去将这位美人搂在怀里,狠狠地亲上几口,怎奈在大庭广众之下,由不得自己的性子。回到府邸,他立即命人去把打鼗鼓的女子召进襄王府。

  问起刘娥的身世,她说自己姓刘,名娥,山西太原人氏,后来流落到益州,祖名延庆,曾在晋、汉时代做过右骁卫大将军。父名通,在太宗朝做过虎捷都指挥使,随同太宗出征太原,中途病逝。母亲不久也病逝,她是由外婆家抚养长大的。后舅家人相继去世,就与表兄龚美游走四方,以卖唱糊口。前不久才来到京城讨生活。说到伤心处,两眼含泪,一副凄切之态,使人越觉得楚楚可怜。

  赵恒是越看越爱,越爱越看,当即决定,将刘娥留在襄王府做侍女。

  刘娥随同龚美进京的目的,就是要投身公子王孙,谋求荣华富贵,进京不久,就有此奇遇,一步登天进了襄王府,当然是求之不得。

  龚美的投资项目,第一步已经成功了。刘娥也如愿以偿,进了富贵官宦人家。

  龚美的投资,能够收到回报了,他在等。

  3. 美人进宫

  赵恒贪恋刘娥的美色,才将她收入王府。刘娥进入襄王府后,名义上是侍女,实际上享受着远远超过侍女的待遇。

  刘娥进京的目的,就是要找一个公子王孙,过上那荣华富贵的日子。进了襄王府,同襄王赵恒,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一个是含情脉脉,怜香惜玉,一个是移篙近舵,投怀送抱。真是洛皋解珮,幸遇陈思,神女行云,巧逢楚主。两人相怜相爱,如胶似漆,掉进了温柔乡,熔成了鸾凤交。

  赵恒的乳母泰国夫人,对来历不明且出身低贱的刘娥十分不满,要求赵恒将刘娥驱逐出襄王府。赵恒正当少年,遇到刘娥这样才貌双全的女子,情投意合,如何能轻易舍弃。乳母见赵恒不听话,便将这件事告诉了太宗皇帝。

  太宗听说儿子小小年纪便沉溺于女色,勃然大怒,勒令赵恒立即将刘娥逐出襄王府。

  乳母的话可以不听,父皇之命却是难违,万般无奈之下,赵恒只好将刘娥送出宫,表面上是将她送回四川老家,暗地里却将她送到亲信幕僚张耆(原名张旻)的家里。张耆悄悄安排家人悉心照顾刘娥,为了避嫌,他自己每天都睡在襄王府中。

  赵恒送走刘娥之后,奉太宗之命,娶了名将潘美第八个女儿为妻,潘氏成了他第一位正妻。赵恒虽然娶了潘氏,但一有机会,就悄悄溜到张耆家与刘娥私会,张耆的家变成了他金屋藏娇之地。

  刘娥的处境虽然不那么名正言顺,一般的女子,可能会厌倦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活,但刘娥不是寻常女子,此时的她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而是借这个机会,在张耆家里博览群书,遍读史经,研习琴棋书画。

  赵恒见刘娥如此善解人意,更是对她另眼相看,从心里真正地爱上了这个女人。刘娥是赵恒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人,而且这份爱情终身不变。

  投资人龚美在等,他在等投资的最终回报,刘娥在等,她要等那出头之日。资源共享是长远的,等待是漫长的,两人这一等,等了十五年。

  十五年后,太宗皇帝驾崩,赵恒即位做了大宋第三代皇帝。赵恒做了皇帝后,立即派人把刘娥接进宫,刘娥终于拨开乌云见太阳,重见天日了。

  刘娥进宫之后,立即被封为美人,不久便荣升为德妃。按宋宫制度,皇后以下的命妇主要有妃、嫔两等。妃有贵妃、淑妃、德妃和贤妃四等,嫔的等级则多达十七等,其下又有婕妤为一等,美人为一等,才人和贵人为一等。当时赵恒的第一任妻子潘氏已死,第二任妻子郭氏封为皇后。

  刘娥生性机敏,为人机巧多变,对郭皇后十分殷勤,与其他嫔妃相处得也很好,算得上是八面玲珑。由于她很会处理人际关系,宫中嫔妃没有人不喜欢她,包括宫女在内,无人不称她贤德。

  时隔不久,刘娥进位修仪,不久,又册封为德妃,地位不断攀升。

  刘德妃得宠之后,称龚美为兄,命他改姓刘,然后请求赵恒赐给一个官职。这个聪明的投资人,果然收到了回报。

  4. 赵祯的身世之谜

  郭皇后去世后,宫中还有数名嫔妃,最得宠者当属刘德妃,次为杨淑妃。

  此时,赵恒尚无子嗣,故去的郭后虽然生过三个儿子,但个个短命,没有一个活下来;杨淑妃也生了两个儿子,也都先后夭折。刘德妃很想生个儿子,好向赵恒要求继承皇后之位。无奈肚皮不争气,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怀上龙种。这时候的刘德妃,已经是三十七岁的女人了。看来,她是一只不生蛋的母鸡,命中注定不能生儿子了。

  赵恒望子心切,又选纳前宰相沈义伦的孙女沈氏进宫为才人。此时的沈氏只有十四岁,又是名门之后,这个女人进宫,对刘德妃在宫中的地位带来了巨大威胁。朝中群臣一直赞成立沈才人为新皇后,赵恒却迟迟不表态,显然,他心里还有个刘德妃。

  刘德妃是一个很有心计的女人,郭皇后在世的时候,她没有非分之想,当郭皇后没了的时候,她对中宫之位实在是有些心动。但她知道,自己肚皮不争气,不能生儿,如果有儿子,就有了竞争皇后的资本。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也就是借腹生子之计。

  刘德妃先用自己的侍女李氏的美色去打动赵恒,让李侍女去做赵恒的司寝。司寝的职责,就是给赵恒铺床叠被,当然,只要赵恒高兴,她随时可以在那个床上陪主人睡觉。

  刘德妃的目的很明确,自己生不出儿子,就让李侍女去替她生,等她怀了龙种、生了儿子之后,抱过来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是她借腹生子的全盘计划。

  李氏是杭州人。父亲李仁德在吴越王时曾任左班殿值,母亲早年去世。吴越归顺于宋廷后,李仁德在迁徙汴梁的途中染病身亡。继母携所生子改嫁,只剩下李氏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以为生,只好削发为尼,在尼姑庵讨一口饭吃。

  有一次,刘德妃到尼姑庵拜佛,见李氏相貌娇美、举止从容,料定她是一位大家闺秀,便与她交谈起来。李氏像是遇到了知己,对刘德妃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刘德妃顿起同病相怜之感,将李氏带出尼姑庵,收为自己的侍女。李氏文文静静,沉默寡言,深得刘娥信任。

  李氏年轻,人也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和、善解人意。

  赵恒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新来的司寝,不需要李侍儿主动提出要求,赵恒就临幸了她,由司寝变为侍寝,几度云雨,李侍儿果然怀上了龙种。

  一次,身怀有孕的李氏随赵恒出游,不小心碰掉了头上的玉钗,玉钗掉落在地。赵恒暗自祈祷:玉钗若完好无损,当生下男孩。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虽是一个传说,但既从侧面反映了赵恒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情,也是赵恒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李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果然是个儿子。

  赵恒中年得子,大喜过望,给这个新生婴儿取名受益;并晋封李侍儿为才人。这个受益,后来改名赵祯,就是宋仁宗。

  刘德妃没有将这个孩子留在李才人的身边,而是抱过来据为己有,这就是她设想的移花接木之计。刘德妃把李才人生的儿子抱过来后,对杨淑妃说,由她们两人共同抚养这个孩子,杨淑妃为人随和,一口答应了。为了防止真相外泄,刘德妃严厉地告诫宫中的宫女太监,就说孩子是她生的,谁要是说漏了嘴,后果自负。

  刘德妃所说的后果是什么,这些宫人清楚得很,除了死,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从此,赵受益的身世成了宫中的一等机密,谁也不敢提这件事。

  想到严重的后果,谁敢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

  李才人做人向来很温和,眼看自己的儿子被刘德妃抱走,心里虽然不高兴,但慑于刘德妃的权势,也不敢流露任何不满的情绪,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可能还会危及儿子的安全。

  赵恒宠爱刘德妃,也默许了她抱养李才人之子这件事。

  从此,赵受益的起居就由刘德妃和杨淑妃照料,赵受益呼刘德妃为大娘娘,呼杨淑妃为小娘娘。

  刘德妃终于如愿以偿了,自己生不出儿子,却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皇子赵受益的生母。

  刘德妃以色得幸,专宠后宫,这是私欲所致,幸亏刘德妃虽有心计,却未为恶,事郭后恭敬有加,待杨妃也以和为贵,虽然将宫中侍儿所生之子据为己有,似乎有些不仁道,但她上不敢欺罔赵恒,下也未加害李侍儿,只不过借此以攫皇后之位,贪图尊宠而已,虽然有些狡诈,但也无大恶。

  后世之人不齿刘娥的行为,将这段故事演绎成匪夷所思的“狸猫换太子”,至有狸奴换主之讹传,并说这件事是宦官郭槐一手操办的,包拯三审郭槐,致使仁宗皇帝寒窑认母。这都是捕风捉影、荒唐之谈,都是文人杜撰出来的,描写虽然风趣,但却歪曲了历史。

  5. 后宫有了新主人

  后宫无主,时间长了不行,赵恒不准备再拖了,他决定要立新皇后。

  当时的皇后候选人有三个,刘德妃、杨淑妃、沈才人,其中,刘德妃的要求最迫切,而且她还在背后给赵恒吹了不少的枕头风。

  册立皇后是件大事,赵恒当然要与大臣们商议一下,不过,他的态度很明朗,就是要册封最宠爱的刘德妃为后,谁知他的话刚出口,就引来了激烈的反对声,翰林学士李迪认为,刘德妃出身寒微,不足己母仪天下,旗帜鲜明地反对立刘德妃为后。

  赵恒闻声脸色大变,反驳道:“刘德妃祖父刘延庆在晋、汉的时候做过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太宗皇帝驾前,官至虎捷都指挥,世代将门,怎么能说是出身寒微呢?”

  参知政事赵安仁出班启奏,他说沈才人是宰相沈伦的孙女,出自相门,更合适当皇后。

  这就是说,沈才人出身名门,历史清白。

  看来,大家都不认同刘德妃,对她的履历压根就持怀疑态度,什么祖父是右骁卫大将军,父亲曾任都指挥使,可能都是造假,不足取信。因为这些都是她自己说的,谁也不能证明她的身份。

  赵恒见几臣群起反对,蛮横地说:“刘德妃入宫在前,沈才人入宫在后,不能乱了次序。”

  堂堂的一国之君,竟然说出了如此荒唐的话,封皇后也要论资排辈,讲究个先来后到。群臣见皇上发了脾气,谁也不敢出声了。

  赵恒见大家安静了,放缓了口气说:“朕曾在宫里宣谕,无论哪一个嫔妃,谁先生得儿子,即立谁为后,现在刘德妃生下的皇子已经三岁,君无戏言,朕怎么能自食其言,失信于德妃呢?”

  其实,这个儿子到底是谁生的,他自己清楚得很。他为了能使自己心爱的人顺利地登上中宫之主的位子,竟对文武百官撒了个弥天大谎。

  群臣听了,再也没有人多言。既然她生了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即将立为储君,母凭子贵,皇上力排众议,谁还敢再说什么呢?

  赵恒见反对的人闭嘴了,便命丁谓传谕学士杨亿起草诏书。

  杨亿为人很正直,他以为这事终不妥,不肯奉旨。丁谓劝道:“学士勉强作了此诏,不愁不富贵啊!”

  杨亿摇摇头说:“像这样的富贵,不要也罢,你还是让别人去享受这个荣华富贵吧!”

  丁谓见杨亿拒不奉诏,不好强求,只好命令其他学士起草这份立后诏书。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刘德妃正式被立为皇后,继位中宫。

  6. 皇后的野心

  刘氏原本是益州穷乡僻壤的一个小女子,由于碰上了一个眼光独到的投资人,才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进京之后,凭姿色取宠于赵恒,进宫之后,从美人、修仪、德妃,一直攀升到后宫的最高地位——中宫之主。她的命运,极富传奇色彩。

  刘氏当上了皇后,并没有忘记她的投资人兼合伙人龚美,除了命他改姓刘,还给他谋了官爵。这样做:刘后有了宗族,刘美成了国戚。

  龚美的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

  龚美改为刘美,成了皇后宗室,既成了皇亲国戚,又得了高官厚爵,身份立即就尊贵起来,不但不像做银匠时被人轻视,反而还有人来巴结他。翰林学士钱惟演得知刘美尚无妻室,立即托人保媒,将自己的妹子嫁与他,做个间接的皇亲国戚。

  李才人呢?刘后见她只是恭顺,又由赵恒加恩授为婉仪,不久,进位顺容。

  刘娥是该报恩的报恩了,该安抚的安抚了,然后,心安理得地做起了正宫娘娘。

  刘娥由一个江湖女子,一跃而成为皇后,是什么吸引了赵恒,铁了心要立她为后,使她在众多嫔妃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呢?这不是仅凭脸蛋长得漂亮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因为赵恒立她为皇后的时候,她已经是四十三岁的老女人了,无论怎么保养,容颜绝对比不上才十多岁的沈才人。她能够成为中宫之主,得益于她的聪慧和才干。她不仅将后宫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在朝政方面给予赵恒很大的帮助。

  刘娥住在张耆府中等了十五年,苦读了十五年,虽说不上通古博今,但确实是一个多才而有心计的女子。同时,她还有一项特长,就是过目不忘,一篇文章,只需看一遍便能背诵。继位中宫后,更留心时事,博览经史,每当赵恒退朝,批阅天下奏章到深夜,她总是陪伴在身边,看到赵恒对奏章的处理,她都一一牢记于心。赵恒有所疑问,她即引经据典,滔滔不绝,给赵恒提供帮助。这便是史书所记载的:“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赵恒退朝,闻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阖事,有问辄博引,故实以对。”

  正因为如此,赵恒更加看重刘皇后。


7 垂帘听政
  
 虽然刘娥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娥掌政的人也不少,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势力,以钱惟演和丁谓为首:钱惟演之妹为刘美之妻,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个中孰是孰非,后人只知表面,总之后来寇准落败,贬为相州知州(后为道州司马),丁谓也因为后来欺刘娥孤儿寡母想独揽大权而获罪。


  天禧四年二月(1020),真宗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后来,真宗更是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认可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群臣不安起来,刘娥虽非太子生母,却对他视若己出,克尽母职,根本不是旁人所能离间。
  乾兴元年(1022)二月甲寅,54岁的宋真宗赵恒病逝于延庆殿,遗诏曰: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而小皇帝赵桢这时只有十一岁,实际上就是由刘娥处理政务。



  然而丁谓想独揽大权,欺上瞒下,以为刘娥是女子无见识,刘娥虽然当初因为后位不稳培植他,多年下来早已查知丁谓的不法举动,此时更是怒不可竭,决心除掉他。当年六月,与丁谓勾结的宦官雷允恭被诛,丁谓罢相贬谪。丁谓被贬后,刘娥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



  刘娥自知出身卑微,宋朝以士大夫为尊,因此大力抬高母家,一直追尊加封祖宗:曾祖父刘维岳成了天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兼中书令兼尚书令,曾祖母宋氏最后封到安国太夫人;祖父刘延庆为彰化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兼许国公,祖母元氏封齐国太夫人;父亲刘通为开府仪同三司魏王,母亲庞氏封晋国太夫人。


  刘娥号令严明,赏罚有度,虽然难免有些偏袒家人,但并不纵容他们插手朝政。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更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都得到了她的重用,刘氏姻族也没有做出为害国家的祸事。


  刘娥也非常简朴,当初身为皇后时服饰简朴,当了太后依然未改习性。宫中侍女见皇帝侍女服饰华丽,觉得自己身为太后侍女,怎么能被比下去呢?报与刘娥,刘娥不为所动,“那是皇帝嫔御才能享用的,你们哪有这样的资格。”


  虽然刘娥掌权日久,不愿把权柄交给仁宗,但她却依然是个慈母,仁宗少时体弱多病,刘娥忙于政务,让杨淑妃照顾,仁宗称刘娥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


  而仁宗生母李氏,刘娥也升封她为顺容,迁往真宗永定陵,成为守陵的先帝诸妃之一。而且早在真宗年间,便寻访到李氏家人封官,真宗去世后,刘娥依然沿用李氏,未下杀手。


  明道元年(1032)二月,李氏患了重病,刘娥连忙派太医前去诊治,并晋封她为宸妃。然而李氏薄命,封妃当天,便病薨,享年四十六岁。起初,刘娥只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了事,然而听了宰相吕夷简的劝说,刘娥以一品礼仪将李妃殡殓,在皇仪殿治丧,并给李妃穿上皇后冠服。李妃的父亲得到追封,兄弟李用和也再次晋升。


  刘娥虽不愿还政于仁宗,却并未想过自立。程琳献图《武后临朝图》,刘娥亲掷于地,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刘娥表态后,群臣如释重负,仁宗也心怀感激,恭孝唯谨,更于天圣七年(1029)九月颁布诏书,将太后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


  明道二年(1033)二月,举朝要行祭太庙大典,刘娥自觉天命已不久,想要在生前穿一次天子衮冕,便提出自己要着衮冕祭祀太庙。群臣大哗,却只得将皇帝衮衣上的饰物稍减了几样,呈了上去。


  二月乙巳这天,皇太后刘娥穿着天子衮衣、头戴仪天冠,在近侍引导下步入太庙行祭典初献之礼。为了将这场典礼搞得功德圆满,亚献者为皇太妃杨氏、终献者为仁宗皇后郭氏。仪式结束后,刘娥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给自己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自此,彻底还政于儿子仁宗。


  三月,刘娥病重,仁宗大赦天下,四处征召名医,然而却无法挽留刘娥的命,几天后,刘娥病逝于宝慈殿,享年六十五岁。


  第二日,仁宗在皇仪殿召群臣,哭道:“太后临终前数度拉扯身上衣服,可有什么心愿未了?”参知政事薛奎曰:“太后不愿先帝见她身穿天子服入葬。”仁宗恍然大悟,下令给刘娥换上皇后冠服。


  仁宗正自伤感,群臣却纷纷上议,说刘娥并非他生母,生母是李宸妃,而燕王更说李宸妃是太后毒死的。仁宗震惊,派人召来李用和,让他亲自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见李宸妃葬品如一品夫人,甚至身穿皇后服,仁宗大悔,叹道:“人言岂可尽信。”来到刘娥牌位前拜谢自责:“从此后大娘娘的生平可清白分明了。”而上谥号之时,刘娥谥为四字: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一般皇后只谥二字;生母李宸妃谥为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九月,仁宗下诏,刘娥和李妃同时迁葬永定陵。灵柩起驾这天,仁宗先为刘娥发引,不但执孝子礼,还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执绋之礼(牵引棺材的绳索),一直步行送出皇仪殿。随后他才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道:“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


  刘娥死后,刘氏家族受尊崇更胜昔日。刘娥曾有遗诏,命仁宗尊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仁宗遵其旨意,尊封杨氏为保庆皇太后,杨后虽未垂帘听政,仁宗却克尽孝道奉养。三年后,杨太后亦去世,享年五十六岁,谥为庄惠皇后(后改章惠皇后)。


【附录】野史传说

   从明朝流传下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说宋真宗的德妃刘娥和宸妃李氏同时有孕,李宸妃先产下皇子,刘德妃妒忌,勾结李宸妃身边内官,把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去皇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把李宸妃打入冷宫,将刘德妃生下的皇子立为储君,并册立刘德妃为皇后。


  另一种说法则是刘德妃的皇子不幸夭折,于是刘德妃把李宸妃的儿子据为己有,宣称是自己的儿子,真宗照样立她为后。


  两种说法的结局都是:刘娥逼李宸妃自尽,却有好心的宫人代李妃而死,而李妃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闱迷案,使李妃与儿子相认。刘娥因为做了坏事不久便死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龙图阁大学士。
[ 此贴被rainlxsh在2010-04-05 10:01重新编辑 ]





佐雯珺

ZxID:12643486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2-04-22 0
真正的历史就快淹没在传说中了,悲哀!
默染墨

ZxID:14215245

等级: 文坛巨匠
下辈子做只考拉,挺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2-04-20 0
很给力的发家史啊!刘皇后乃强人。
万年坑什么的,最讨厌了!!!
nanami_

ZxID:15443327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1-09-28 0
人啊 就是那样了
管宝宝2005

ZxID:10880406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1-09-26 0
刘娥不仅美貌,更关键的是她的才智和心胸都非一般人可比,从她能容下李氏和与杨妃一起共同抚养皇子,在当上太后听政后还拉着杨氏一起,在她临终前,她还下了一道旨意,杨氏为太后且有军国之权,这种智慧就非常难得了
shiony

ZxID:15192469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1-08-02 0
很有穿越女的风范嘛
懒虫salsa

ZxID:168449

等级: 热心会员
花开心也开,天晴人也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1-08-02 0
偶像啊
不好不要钱
mgyn

ZxID:11037290


等级: 文学俊才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1-08-01 0
也就宋朝皇帝比较厚道了。
放到其它朝代这么没背景没武力没亲生儿子自身也不够狠毒的也很危险。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90766859

ZxID:8112082

等级: 热心会员
过关!自信!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1-08-01 0
狸猫换太子,原来如此~
琴舞66

ZxID:15486534

等级: 牛刀小试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1-07-23 0
这女人可真厉害啊
蕉下听泉

ZxID:15465505

等级: 略有小成
恐龙坐地成仙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1-07-21 0
好象谁写了刘娥的故事,一个挺有名的作者,在晋江上来着。
爱父母,爱宝宝,爱先生!
阡陌念桑

ZxID:10851456

等级: 热心会员
一入耽美深似海,从此良知是故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1-07-21 0
好牛的女人啊
pink3725

ZxID:1135794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09-26 0
真是传奇啊~~~~~
宁静猫猫

ZxID:4934301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0-08-13 0
一个很聪明很厉害的女人哦,不过人还是不错的,起码没加害李妃,也善待杨淑妃
以她的出身能在史上博一个好名声,不容易
金鱼花火

ZxID:646768


当时明月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0-07-09 0
强人啊
13819562956

ZxID:2655612

等级: 家喻户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0-07-08 0
这个女的我倒是听说过的
woshixinyan

ZxID:7903945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0-05-25 0
女人还是很厉害的!
YSJ0007777777

ZxID:10098392

等级: 小有名气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0-05-25 0
  若非史实不能尽信啊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0-05-24 0
理学出来之前,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没我们想象的那么严厉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寒塘袖墨

ZxID:8985928


等级: 热心会员
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诗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0-05-24 0
原来如此,我就说嘛,古代那种对血脉传承的不容混淆的严厉,那么容易换掉。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