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遗址(37P)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2667 回复:2

[人文通史] 中国古遗址(37P)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7 0
中国古遗址(37P)
[color=#660000] 古遗址是清代以前,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遗留下来的遗迹。包括城堡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寺庙址,还包括当时一些经济性建筑遗存,如采石场(坑)、窑穴、窑址、贝丘等。我市古遗址分布极广,主要有贝丘遗址、窑址、村落遗址、采石场(坑)等贝丘遗址,俗称蚬壳岗。多位于河流湖泊岸的山岗、平地、土墩中,往往在贝丘堆中发现各种贝壳、兽骨、鱼骨及石器、陶器残(片)等,其中部分贝丘下层出现古人类居住的房基遗存,也有部分出现埋葬在贝丘层的墓葬(常见人骨架)。
  古窑址是我市主要是分布在西江、北江两岸属于五代、唐、宋时代的窑址,近年普查已发现的有小塘镇、罗村镇交界的奇石窑址群、和顺镇逢冲文头岭窑址,罗村镇招大镇岗窑址。附近往往堆积不少变形或残破的陶瓷、瓦片、烧土、炭碎及各种窑具等遗物。[/color]

[align=center][b][color=#FF0000][size=5]古遗址[/size][/color][/b][/align]

[color=#660000][b]古代人类各种活动留下的遗迹。[/b]既包括人类为不同用途所营建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等各类建筑残迹;也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遗址,大都湮没已久,有的则沦为沙漠中的废墟。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古遗址的调查发掘,可以揭示许多古代遗迹,进而考察有关的社会状况,因而在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工作中备受重视。中国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在千处以上,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85处,包括各种有代表性的遗址。

  [b]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b]  人类起源于地质年代的第三纪末,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于更新世时期。中国目前所知人类化石产地和旧石器地点共计 200余处,除新疆、海南两个省(区)外,各地都有发现,特别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分布很广。这些地点的地层堆积,主要有 3种类型:①河湖相堆积。元谋猿人遗址是一处典型的地点,沉积物以粉砂亚粘土和粘土为主,猿人化石和石器出自沉积层的下部。丁村遗址和水洞沟遗址,是在黄土底部的砂砾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②土状堆积。北方是在黄土层下的红色土层中发现人类化石和石器,蓝田猿人遗址的公主岭、陈家窝村两地点都是如此。南方则在耕土层下的红土层中找到石器或化石。③洞穴堆积。最有代表性的周口店遗址,第 1 地点(即北京猿人产地)为长约 140米、宽约 20米的巨大山洞,角砾岩堆积厚达30余米。金牛山遗址、和县猿人遗址、穿洞遗址等地点,也是比较典型的洞穴堆积。另外,大窑遗址是广泛分布于山坡冲沟的石器打制场,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则在第三纪褐煤层中发现古猿化石。

  [color=#660000]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color]  新石器时代遗址包括住地和葬地。有时仅发现住地,未找到葬地,或者仅发现葬地,未找到住地。广大平原地区的古遗址,常位于河流转弯或两河交汇处。西北黄土高原的古遗址,由于河床冲刷下沉的关系,多在距现今河床和村庄较高的二级台地上。江淮等河网地带的古遗址,常见于地势高亢的土墩 (堌堆)。靠近海滨和河湖岸边的古遗址,因其堆积物中包含大量的贝类介壳,在考古学上被称为“贝丘”遗址。

  中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遗址总计约有1万余处,其中作过发掘的近千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体可以分为两类:①新石器时代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发现地。例如: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为磁山文化发现地,河南渑池的仰韶村遗址为仰韶文化发现地,西安半坡遗址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发现地,甘肃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为马家窑文化及其马家窑类型发现地,青海民和的马厂塬遗址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发现地,山东泰安的大汶口遗址为大Link title汶口文化发现地,山东章丘的城子崖遗址为龙山文化发现地,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为中原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发现地,湖北京山的屈家岭遗址为屈家岭文化发现地。②保存较好的住地或葬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范围往往很大,面积几万、几十万以至几百万平方米。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遗址,都由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组成,居住区的房屋环绕中心广场排列,周围又有人工挖掘的濠沟。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的房屋基址多达 240座,前仰韶阶段和仰韶文化早、中期为半地穴式建筑,仰韶文化晚期则为地面建筑。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适应江南水乡的地理条件,发现的主要是木构干栏式建筑。辽宁凌源牛河梁遗址的中心区域,有女神庙和积石冢群,分布范围 200多万平方米。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迹。

  考古学家通过典型遗址的系统发掘,逐步认识各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区、系、类型问题的研究。发掘较多的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长城地带,业已建立新石器文化的编年体系。事实说明,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起源并非中原地区一个中心,而是存在若干个中心,彼此密不可分,呈现多元一统的发展格局。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07] [/align]

  [b]夏商周时期的都邑遗址[/b]  夏商和西周王朝的Link title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游地区。与探索夏文化关系密切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已发现两处周绕廊庑的大型殿堂基址,对其属夏、属商则有不同看法。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和郑州商代遗址,均属商代前期,都发现长、宽各1000多米的城垣以及成组的宫殿基址和其他重要遗迹。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包括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区、平民住地及其墓葬区等,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商代方国遗存,文化面貌既有中原文化的强烈影响,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西周时期的周原遗址和丰镐遗址都曾发掘大型建筑基址、较多的墓葬以及青铜器窖藏等。应属周初燕国都城所在的北京琉璃河遗址,包括规模不大的城址和贵族墓地,有的大墓出土了记载燕国早期史实的有铭铜器。

  东周列国的都城遗址几乎都建在邻近大河的冲积平原上,保存情况一般较好,有的地面上存在着夯土城垣和宫殿基址。作过勘察和发掘的列国城址有:临淄齐国故城、曲阜鲁国故城、侯马晋国遗址、禹王城遗址 (魏国早期)、郑韩故城遗址、赵邯郸故城、燕下都遗址、秦雍城遗址、楚纪南故城以及中山古城遗址、薛城遗址等。一般周长达10余公里,有夯筑城垣二重,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宫殿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并筑有宫城。布局情况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①宫殿区被郭城包围,例如曲阜、薛城、禹王城等;②多数城址宫殿区在郭城的一角或一侧,城内或周围还有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08] [/align]

  [b]秦汉及其以后时期的城市遗址[/b]  秦汉及其以后时期都城最集中,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历年作过全面勘察的主要有:秦咸阳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魏洛阳故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邺城遗址(曹魏、十六国、东魏、北齐)、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金上京会宁府遗址、金中都遗址、元上都遗址、元大都遗址等处。通过勘察,大部城址的城垣范围城门位置、主干大道以及宫殿区、里坊和其他重要遗址的分布情况已基本清楚。两汉时期的长安和洛阳,宫城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基本上属于帝王和贵族的专用城市。大约从曹魏邺城开始,都城布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的东西两京,宫城和皇城约占全城十分之一,已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都城由宫城和外郭二重演变为由宫城、皇城和外郭三重组成。宫城由包括多处并分布在城区南部演变为集中于城区北部和中部,并以南门为正门,门前大街为全城的中轴线。居民区和商业区则由位于城区北部改为位于城区的南部,区划和排列也由不规整趋于规整。历代都城城内及其附近的重要遗址,作过大规模发掘的颇为不少,例如:秦咸阳的宫殿遗址、汉长安的未央宫遗址、武库遗址和王莽九庙遗址、洛阳的东汉灵台遗址、北魏永宁寺遗址、唐长安的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青龙寺遗址和西市遗址等。远离都城的皇帝行宫遗址有些也因考古发掘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秦至西汉前期的姜女石遗址和北戴河衡山遗址以及唐代的九成宫遗址等。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

  秦汉及以后时期的地方城邑遗址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城邑、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在历史研究和考古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汉代的如崇安汉城遗址、西海郡故城遗址、楼兰故城遗址以及居延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唐代的如西北的北庭故城遗址、高昌故城和雅尔湖故城,西南的太和城遗址(南诏),东北的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还有东北地区汉代以后的高句丽前期王都丸都山城、金代蒲与路故城遗址等。它们或为边陲重镇,或为方国都城,在建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西藏阿里地区的古格王国遗址,现有建筑群残迹数量之多,各类遗迹、遗物保存情况之好,都是已知古遗址中甚为罕见的。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09] [/align]

  [b]古代手工业遗址 [/b] 年代较早的古代城址,几乎都曾发现制陶、制铜、制铁和铸钱等手工业遗址,但远离城市的大型手工业遗址则以烧制瓷器的窑址为多。窑址往往分布在较大的范围内,出土有大量的窑具和残次瓷器,有的还发现加工原料、制坯成型及施釉的作坊遗迹。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之一。制瓷工业出现于东汉的晚期。初期主要集中在今浙江东北部。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发展,南方许多省区 (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四川等地 )都发现有瓷窑遗址。隋唐时期,制瓷业在北方得到迅速发展,发现多处瓷窑址,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特点。宋代制瓷业达到繁荣时期,已发现的瓷窑址分布在十几个省、区,数量达几百处,不但形成有特色的窑系,而且出现了一批名窑。明代以后,民营窑场激增,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各窑系的多数名窑则日趋衰落,只有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作过调查发掘的代表性窑址主要有:东汉时期即已烧制青瓷的浙江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宋代几大名窑中的浙江龙泉大窑龙泉窑遗址、河南禹县钧台钧窑遗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还有以创烧影青瓷闻名的景德镇湖田窑址;重要的民间窑址有:陕西耀县黄堡镇耀州窑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四川邛崃什邡堂邛窑遗址、福建德化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建阳水吉乡建窑遗址、江西吉安永和镇吉州窑遗址、河北邯郸观台镇磁州窑遗址等民间窑址。

  矿冶遗址主要包括:(1)开采与冶炼铜矿的遗址,发现有采铜的矿井巷道和炼铜竖炉等遗迹,如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各地发现并作过发掘的古铜矿遗址还有:江西瑞昌铜岭、湖北阳新港下、湖南麻阳九曲湾、内蒙古林西大井以及安徽南部的铜陵、南陵等县市的若干地点。它们的年代,大多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有的可早至商代。(2)开采与冶炼铁矿的遗址,一般发现有炼炉、锻炉、炒钢炉等遗迹和铸范、铁器等遗物,有的在与遗址相距不远的地方找到矿井遗迹。有代表性的汉代冶铁遗址有河南巩县铁生沟、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温县招贤村等处。汉代以后的冶铁遗址也有一些发现。河南鹤壁还曾发现北宋晚期的煤矿遗迹。[/color]



[align=center][b][size=4][color=#FF0000]古文化遗址[/color][/size][/b][/align]

[color=#660000][b]西侯度遗址 [/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10] [/align]

  位于芮城县中瑶乡西侯度村,为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大约180万年。经发掘出土的动物化石有巨河狸、鲤、山西轴鹿、粗面轴鹿、粗壮丽牛、山西披毛犀、三门马、古中国野牛、晋南麋鹿、步氏羚羊、李氏野猪、纳玛象等。石器出土数量不多,主要以石英岩为原料,类型有石核、石片、砍斫器、刮削器和三棱大尖状器。另外在文化层中还出土有若干烧骨,这是目前中国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石器和有切割痕迹的鹿角以及烧骨的发现,证明远在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遗址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b]吅右胖穂/b]

[align=center] [attachment=11326111] [/align]

位于芮城县风陵渡吅哟逡淮敝劣兰檬卸劳反灞苯В现淋浅窍亟Э谀瞎担ご
[ 此贴被琳儿来也在2010-01-17 23:23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5
  • 灬千ヽ

    派派币 +15

    良好文章+基础分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7 0
琳儿。。大晚上你发啥不好。。又发牙齿又发墓的。。你姐姐我今晚一个人在家!
琳儿来也

ZxID:1497904


等级: 总版主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7 0
规模超兵马俑 神秘的郑韩车马坑




令人沮丧的空墓室 使人振奋的车马坑

  
9月17日河南新郑考古现场拍摄的国君级“中”字形大墓墓室。


  文物考古专家近日在新郑郑韩故城内发现郑国公族墓地,规模赶超西安秦始皇陵兵马 俑。其中包括18座春秋时期郑国贵族陪葬车马坑、3000多座墓葬,埋葬有多位郑国国君,属郑国王陵遗址。

  郑韩故城是春秋时期郑国和战国时期韩国先后建都所遗存的城址,位于新郑市城关附近的双洎河与黄水河交汇处,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

  文物考古专家说,这个墓葬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郑国墓葬中最大的贵族墓葬,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所有郑国墓葬中发现的第一例有墓道的墓葬。

  不守规矩的郑国君



郑国的开国之君郑桓公是周王同父异母的兄 弟。最初的郑国建在郐国和东虢国之间。桓公死后,他的儿子郑武公即位,与晋侯一起保周平王将都城从西安迁到洛阳。公元前765年,郑国随之东迁到现在的位置,始称新郑。先后有18位郑国国君在这里建都,历时390年。

  据《周礼》、《左传》等史书记载,当时的埋葬制度,只有侯级以上贵族才能使用有墓道的墓葬和多重的棺椁。按爵位,郑国国君在“公、侯、伯、子、男”的排序中是伯一级的贵族,是不够级别享用的。以前发现的郑国国君级大墓,都不带墓道。专家们戏称:“郑国的国君还是比较规矩的”。但这次发现的“中”字型大墓,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郑国墓葬中最大的,也是迄今为止所有郑国墓葬中第一例有墓道的。看来,专家们的戏言要打破,郑国国君也是不守规矩的。

  庞大的王家车队




 
9月17日,考古人员在河南新郑考古发掘现场清理车马坑。


盗墓的猖獗使郑国贵族墓地成了百孔千疮,大量珍贵随葬品不复存在。结果,盗墓者觉得无利可图的、属陪葬次角的车马坑,反成了今天郑韩故城考古发掘中的主角。

  去年4月,在“中”字型大墓东50米,出土了内葬有22辆马车和数十具马骨的车马坑,它长10.4米,宽8.4米,深5米,是当时全国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车马坑,被命名为1号车马坑。一时间,郑韩故城车马坑成为全国考古界的亮点。

  此后,文物工作者用近5个月时间,对1号车马坑周围的240亩土地进行普探,发现这是一处大型贵族墓地,墓葬与车马坑分布极为密集。其中,整个墓地有3000多座墓葬,绝大多数是郑国墓葬。这些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而且不乏15米以上的大型墓,其中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形制类似“中”字型墓。整个墓地中,墓葬与车马坑分布极为密集。仅目前钻探的三分之一区域内,就有各型墓葬800多座,大中型东周车马坑18座。初步估计,整个墓地车马坑的数量,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翻两番都不止。据悉,这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多的车马坑群。

  昔日大国都 今朝新郑城

  2400年前的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名闻天下的一座大都市。以此为都城的春秋时期的郑国和战国时期的韩国,都是当时国力强盛的国家。2000多年后,这里已经沧海桑田,面貌全非了。

  现在的新郑市,是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下辖的县级市,省级文明城市。在河南省是一个实力较强、扩张较快的城市。但专家说,21世纪现代化的新郑市,城市规模只有当年郑韩故城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经考古发掘,郑韩故城遗址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一道南北走向的夯土墙将城市分成东西两部分,西城为宫城和 贵族居住区,东城为手工业者和平民居住区。

  唤醒沉睡2400年的土地




 



9月17日在河南新郑考古现场拍摄的一小孩骨架。


  16岁就开始从事考古的蔡小红,已经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工作了19个年头。 她此时正在“中”字型大墓的南墓道清理一个中型车的外饰面。这个外饰面做工非常精致,小指粗细的木条相互交错,编织在一起,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结合部用皮革或细绳系住,防止错位和散架。网格上涂着一段深棕一段鲜红的漆,分布极有规律。

  在考古发掘中,古文物的色泽保留一直是一个让人一筹莫展的难题。土基漆皮类文物往往在挖出15分钟后,就开始龟裂、脱落。等到展出时,世人看到的只能是死板的没有色彩的土色文物。在这次挖掘中,为让游客看到这些庞大豪华马车的昔日风采,考古人员在全国首次使用了“NS系列保护液”。这是河南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新研制成的纳米新材料,在文物被挖出15分钟内刷上这种保护液,可以固定其色泽,防止霉变、风化。现在,“中”字型大墓中的车辆已经经过保护液处理,无论是车栏还是车扶手上,红色漆痕既鲜艳又生动。



兵马俑图片赏析







 




 


 
[ 此贴被琳儿来也在2010-01-17 23:22重新编辑 ]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