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24668 回复:10

[人文通史] 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0-01-10 0
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color=#669900][color=#ff0000]冉闵概述
[/color][/color]
[color=#669900]冉闵,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公元350年,建立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魏。[color=#ff0000]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是拯救了汉民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color]在大混战中,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公元352年,为慕容俊所执后斩于遏陉山,后被追封为武悼天王。


[/color]
[table=100%][tr][td=2,1][color=#ff0000]基本信息栏[/color][/td][/tr][tr][td][table=100%][tr][td][color=#ff0000]中文名:[/color][/td][td][color=#ff0000]冉闵[/color][/td][/tr][tr][td][color=#ff0000]别名:[/color][/td][td][color=#ff0000]染闵[/color][/td][/tr][tr][td][color=#ff0000]国籍:[/color][/td][td][color=#ff0000]中国[/color][/td][/tr][tr][td][color=#ff0000]民族:[/color][/td][td][color=#ff0000]汉族[/color][/td][/tr][/table][/td][td][table=100%][tr][td][color=#ff0000]出生日期:[/color][/td][td][color=#ff0000]322年左右[/color][/td][/tr][tr][td][color=#ff0000]逝世日期:[/color][/td][td][color=#ff0000]352年6月1日[/color][/td][/tr][tr][td][color=#ff0000]主要成就:[/color][/td][td][color=#ff0000]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color][/td][/tr][/table][/td][/tr][/table]





[color=#ff0000]一、简介[/color]

  [color=#669900]冉闵(rǎn mǐn)(约322年-352年)

  冉闵(约生于西元322年左右,卒于西元352年6月1日),汉族,有文献记为“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今河南内黄西北),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君主。民族英雄,中华文明之保护者。冉为今人所广为人知的是屠杀胡人的命令,即杀胡令。他是拯救了汉族的抗胡英雄,以勇猛著称,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勇将之一。

  这位将军异常英勇,正如晋史对他的描述“身高八尺,善谋略,勇力绝人,攻战无前”,每次临战冲锋在前,骑朱龙马(难得一见的千里马),他左手使双刃长矛(两头施刃,锋利无比的古代兵器),右手持连钩戟。其勇猛令五胡军队无人能挡,每战杀敌无数。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朱龙马,每战冲锋在前,杀敌数百人。 如《后赵录九·石虎传》载:三个胡酋趁冉闵率大军进攻其它胡酋的机会,率骑七万袭击邺城,冉闵得知后,急率一千余骑兵回来救援,刚好与胡骑在邺城北面相遇,冉闵一马当先,所部千余骑都跟着奋勇冲杀。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 《十六国春秋》《册府元龟》等载:匈奴刘显在冉闵攻襄国之后,帅众十万攻邺,闵率数千骑出战,冉闵大败刘显,斩万人,冉闵带军追杀,再战,斩三万余人。 《十六国春秋辑补》载:“冉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双刃矛也称两刃矛,“两头施刃”,锋利快捷,最为冉闵常用。
[/color]
  [color=#669900]他在众胡联军绝对优势的兵力围攻中创造了很多军事奇迹,与鲜卑的决战前,他以一万汉军敌鲜卑铁骑十四万鲜卑铁骑十战十捷。 中计被困的冉闵骑朱龙马,持矛戟,于十余万鲜卑铁骑军中,手刃三百余鲜卑强兵悍将,及至战马受伤(一说朱龙马是累死的)倒地被俘,面对鲜卑国主质问仍大呼:“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你们这些禽兽一样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们堂堂中华英雄呢!) 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
[/color]

[attachment=11325985]

[color=#ff0000]二、英雄事迹[/color]

  [color=#669900]公元309年,乞活军活动在黎阳的一支在和匈奴前赵帝国的战斗中被打败,冉闵的祖父冉隆和叔父冉襄等亲人都殁于此役。冉氏家族留下一个11岁的少年——冉瞻(按现在的标准还是一个孩子),冉瞻带领所部乞活余部继续与胡人英勇战斗。

  公元310年,石勒(此时是前赵的大将)攻打河内,勒见两军阵前的一少年英勇非凡,长而勇悍,精于骑射,阵前临矢石不顾。勒赞曰:“此儿壮健可嘉!”冉瞻寡不敌众,被俘。石勒徙冉瞻及其部众于兰陵郡。327年,冉瞻在和匈奴前赵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冉瞻之子就是后来的冉闵。冉闵除继承了父亲的勇猛外,还善于使用智谋。

  公元316年,司马氏篡夺曹魏建立的西晋王朝在经历八王之乱后,国力损失惨重,虚弱不堪,最终被匈奴人灭国,北方和西域各胡族势力趁天下大乱之机入侵中原。

  公元338年,少年冉闵首次参加战争,在昌黎大战,史载后赵诸军尽溃,唯游击将军冉闵三千汉军独全。此战后,冉闵成名,被石虎提拔为北中郎将,参加了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事(当时北方燕代之地,后赵境内有内迁的丁零,乌桓,夫余等各族各部,时常有叛乱,外有慕容鲜卑常发兵寇边)。冉闵在防卫后赵北方边界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其间也有两次调到外地作战)。

  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族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在返迁的路上这些不同民族的胡族相互进攻对方,掠杀对方,抢夺粮食,甚至人肉相食,能成功回去的人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诸胡乱中华时,北方汉人被屠杀的只留下四五百万,最主要的凶手是匈奴人和源于东欧高加索山到黑海草原地区的白种羯族。(这个民族有拿人头祭祀的习惯)冉闵灭羯赵,歼灭三十多万羯族与匈奴为主的胡兵。冉闵后来在邺城对羯族屠杀了二十几万,加上全国各省各地的复仇屠杀。羯族与匈奴在血腥的民族报复中被基本杀绝。

  公元350年冉闵率军于凌水河畔大败鲜卑燕军二十万。擒斩燕军七万余人,斩首上将以上三十余名,焚烧粮台二十万斛,夺鲜卑北燕郡县大小二十八城,冉闵威震中原。后冉闵推翻羯赵,称帝建国,年号永兴,国号大魏,史称冉魏。挟胜利之势,突袭各路胡军。先后经历六场恶战。
[/color]
[color=#6600cc]  (1)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2)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3)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4)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5)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6)六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color]

  [color=#669900]几番大战,打出了汉家铁骑的威风,各地汉人纷纷起义响应,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匈奴、羌、氐等胡人势力被迫撤出中原。石遵、石鉴、石琨、石宠、石蟠被灭三族,羯族的主力军被完全消灭。至此,石虎的十四个儿子,两个被他自己处死;六个自相残杀而死;五个被冉闵灭族,一个投靠东晋,被斩于街市;全部死于非命。石虎一生造孽无数,终于在子孙身上得到了报应。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1]《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九记录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冉闵就义后,冉魏国的臣子绝望至极,悲天呼地。纷纷守节自缢,少部分逃往东晋,无一投降前燕者。冉魏几十万汉人不甘受辱,纷纷逃向江南,投奔东晋。东晋军未能及时接应,使得几十万百姓中途受到截击,死亡殆尽。晋将自杀谢罪。

  由于冉闵的王朝时间很短。大臣多自杀殉国。没有人给冉闵写书立传。后来统治北方的北魏(鲜卑王朝)的史学家把冉闵大骂一顿。在史书上没有人为冉闵正义直言。而后代又缺乏资料,只能根据以前遗留的资料来整理。某些太监史学家片面强调冉闵的杀胡。而不说明冉闵杀胡的原因。[/color][color=#6600cc]想想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寇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并不是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民族矛盾不可调和。那些穿着兽皮。吃着生肉的野蛮部落。哪里懂得礼仪廉耻,生命的价值。入侵印度的蛮族部落把创造古代印度文明的当地人当作奴隶一样的驱使。印度的种姓制度大家都知道吧。21世纪的今天还生活在印度社会低层的贱民。就是那些几千年前被征服的印度本国人。冉闵天王昭告天下,邀四海豪杰奋起杀胡。屠胡令所到之地。中华子民纷纷响应。正因为冉闵,我族方才免于重蹈古印度人之悲剧。
[/color]
[color=#ff0000]三、生平事迹[/color]

  [color=#669900]永和五年(349年),石虎死,石世即位。同年五月,石遵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世。起初,石遵答应立冉闵为皇储,後来却立石衍为皇储,引发冉闵的不满。孟准等人劝石遵诛杀冉闵,石遵便与其兄石鉴及母亲郑樱桃商议,郑樱桃认为石遵之所以能够即位,冉闵有功劳,不可杀他。会後,石鉴将此事密报冉闵。冉闵遂联合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诛杀郑樱桃与石遵,改立石鉴。冉闵被任命为大将军,并掌控大权。石鉴即位后,胡汉两族间的矛盾逐步走向激化,胡人不断掀起暴动和兵变。350年,石鉴欲杀冉闵,事败後反为冉闵和李农所杀。冉闵杀石鉴之前,发布了“杀胡令”和“讨胡檄文”致书各地,从面引爆了汉族人民积压了近半个世纪的国仇家恨,点燃了汉族人民的复仇反抗怒火,冉闵宣布:“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于是汉族人民对胡人进行空前规模的民族复仇,无贵贱男女少长皆斩之,史载当时的全国各地方的汉族人民“所在承闵书诛之”,于时高鼻多须,头发略有发黄者亦被杀,史载仅邺城即有二十余万人被杀。其後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今河北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20公里邺城遗址,见图1),改年号永兴。冉闵遣使临江告东晋:“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由于冉闵已称帝,无法得到东晋支持。

  在杀胡令前夕,随着后赵统治的逐步瓦解,胡汉两族间矛盾开始趋于激化,而当时冉闵发动政变袭杀石遵并夺取了政权,改立石鉴,并立即对后赵朝廷进行了重新改组,清洗了一批胡人官员,转而将一批汉族官员特别是汉族知识分子安插到要害职位上:“鉴乃僭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闵为大将军,封武德王,李农为大司马,并录尚书事;郎闿为司空,秦州刺史刘群为尚书左仆射,侍中卢谌为中书监。”,而胡人由于以往对汉族人太残忍,因而非常惧怕汉人上台后会乘机报复,因而冉闵的夺权及对后赵朝廷的汉化改组,遂引起各地胡人将帅、部酋的强烈反对,这时各地胡族势力就已经纷纷聚集重兵屯于各方重镇,觊觎以邺城为中心的河北河南一带,对冉闵的根据地邺城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大战已经是一触即发。

  而以石祗为首的外地羯族势力则下手更早,早在杀胡令之前,石祗羯族集团就已经与羌族氐族势力联合起来讨伐冉闵:“时石祗在襄国,与姚弋仲、苻洪等通和,连兵檄诛闵、农”,准备进攻邺城。邺城内部,胡人也是不断掀起兵变,先是“鉴使石苞及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夜诛闵、农于琨华殿,不克,禁中扰乱。鉴恐闵为变,伪若不知者,夜斩松、才于西中华门,并诛石苞。”,接着是“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谋诛闵、农,闵、农杀之。”,再接着,胡人掀起更大规模的暴luan:“龙骧孙伏都、刘铢等结羯士三千伏于胡天,亦欲诛闵等”,这就引起了矛盾的彻底大爆发。

  公元352年,冉闵将城中的军粮分给百姓。独自带领1万人马(步兵为主)去争粮。结果被鲜卑的14万大军(骑兵。还有数万后续部队)包围。在拼死突围的冉魏士兵掩护下,冉闵连杀三百余人,终于杀出包围圈(战斗经过本文从略),但那匹和冉闵一样勇猛的朱龙战马却因过度疲劳而倒下,冉闵被俘,他的手下仍然在机械地和敌人拼命,掩护随军的其他重要官员撤离战场,一直杀到最后一人……慕容恪捉到冉闵后,献与国主慕容俊,慕容俊嘲笑冉闵:“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邪!”慕容俊大怒,令人鞭之三百,然后送至龙城,斩于遏陉山。冉闵死后,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从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慕容俊大惊,派人前往祭祀,追封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过人双膝。(正史记载,决非杜撰)作者语:冉闵壮志未酬,天地为之大恸,可惜上天既然体恤冉闵的用心,为何不干脆赐他胜利的结局。为何还要让他的冤屈千年不得昭雪,受尽同胞的谩骂。苍天不公,造物不仁,不知何时冉闵的英雄事迹才能在世间广为流传。

  冉闵残酷屠杀胡人,胡人于是提前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军事反扑。350年,石虎庶子石祗于襄国(今河北邢台)称帝,胡人将官纷纷响应。350年1月,后赵汝阴王琨及张举、王朗率军七万伐冉闵,冉闵率骑兵千馀与战于城北,大破之,石琨等大败而去;350年6月,六月,石琨又率大军10万进据邯郸,后赵镇南将军刘国自繁阳会之,冉闵又率军大破之,死者万馀人,刘国还繁阳;八月,后赵张贺度、段勤、刘国、靳豚集中约20万主力于昌城,将攻冉闵,冉闵率军反击,战于苍亭,后赵军全军覆灭;351年二月,石祗联合鲜卑、羌人夹击冉闵,冉闵因屡胜而轻敌,导致大败,部众大量死亡。此战后,冉闵所据的徐州、豫州、兖州和洛阳归降东晋,东晋势力于是重返中国北方。冉闵继续与胡人攻战。期间冉闵诛杀齐王李农及其三子。351年,石祗部下刘显在阳平之战中为冉闵击败,被杀三万余人,被迫投降冉闵,并回军杀死石祗,从而后赵灭亡。七月刘显又背叛冉闵,自称皇帝,并率军攻冉闵,为冉闵所败;352年正月,冉闵率领8000骑兵攻克襄国,杀刘显,至此后赵残余势力基本被消灭,但前燕军攻势日急,前燕慕容恪率10万骑兵进攻冉闵,追至廉台(今河北石家庄东部无极县东北),起初冉闵出击,十战十胜,后来陷入鲜卑大军重围,冉闵突围东走二十馀里,坐骑朱龙突然死亡。冉闵於是被赶上的前燕兵所俘。前燕大军随即进围邺城,邺城守军艰苦抵抗鲜卑军达100多天,粮尽援绝,人相食,八月邺城陷落,冉魏灭亡。冉闵被送於蓟城(今天津市蓟县),前燕国王慕容俊企图乘机嘲笑冉闵,道:“你只有奴仆下人的才能,凭什么敢妄自称天子?”冉闵大怒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慕容俊恼羞成怒,令人鞭之三百,“斩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五月不雨,至于十二月。俊遣使者祀之,谥曰武悼天王,其日大雪。是岁永和八年也。”(肆行劳祀曰”悼“;年中早夭曰“悼”;恐惧从处曰“悼”,这里的“悼”,意指“年中早夭”,表示同情、悼念,“武”为美谥,意为武勇过人,演义小说《五胡录》则以为“武悼”是慕容氏对冉闵的恶谥,误也,因为“肆行劳祀”是指穷奢极欲、荒淫无耻,而冉闵即便穷兵黩武,也应与“肆行劳祀”无关)。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国通史》对慕容隽致祭赠諡予冉闵一事的评价为:“他的野蛮行动反映着汉族对羯族匈奴族野蛮统治的反抗情绪,所以他的被杀,获得汉族人的同情。慕容隽致祭赠諡,正是害怕汉族人给予冉闵的同情心。”(范文澜《中国通史》)

  当代权威历史著作《魏晋南北朝史纲》一书也对冉闵作出过相对中肯的评价:“至于冉闵以区区之力驰骋中原,而东晋又只作壁上观,是以亡不旋踵,只成为历史上的悲剧而已”。
[/color]
[color=#669900][attachment=11325986]
[/color]
[color=#ff0000]四、冉闵的家族背景
[/color]
  [color=#669900]冉闵可不是一个没有来头的莽撞武夫,他是有着显赫的家族背景的。相信大家还记得在初中的时候的语文课本中,有两篇关于孔子和论语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到过的冉求(即冉有),冉闵正是这个冉氏家族的后裔。事实上,孔子的弟子中有五个冉氏家族的成员,分别是,冉求、冉雍、冉耕、冉猛、冉儒。其中冉求、冉雍、冉耕更是位列孔门十二哲,因此现今很多冉氏祠堂的对联就是“一门五子从圣,十哲三贤列科”,其中冉雍又尤为受到孔子的赞赏,曾经称赞道:“雍也,可使南面”,而冉闵就是冉雍的直系子孙。现今南方冉姓大多数都是冉闵的后人。

  冉闵出生书香门第,儒传世家,那么他又是怎么转变为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的呢?这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冉闵所处的年代是五胡乱华时期,这个时期是汉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痛苦的时期。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华大地周围的各少数民族大举侵入中华大地,大肆的对汉人进行着屠杀和奴役,北方汉人数量锐减,只剩下几百万,而入侵的胡人人数却达到了五六百万,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局面啊,纵观中国历史汉族生存从来从来没受过如此的严重的威胁,即使是元清时期也比好这个时期要得多。大量汉人无奈只有南逃,晋王朝也只得往着南方迁都,西晋遂灭。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种严峻的历史条件下,容不得人们去读书做文章了,北方汉人只有三种命运,要么被杀掉或是奴役,要么做汉奸,要么就反抗。冉闵选择了第三种。后人有诗赞曰:“五胡铁蹄踏北国,弱汉无奈唯乞活。棘奴忍辱兴汉事,万代功绩话蹉跎!”

[/color]
[color=#ff0000][backcolor=#ffff00]五、世无冉闵,中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backcolor]
[/color]
  [color=#669900]很少有一个历史人物像冉闵这样充满争议,以至于主流教科书因为无法定论而不得不将他忽略。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他的行为也可以说是扭曲的。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该如何评价他?目前我所找到最早持这一观点的是清未学者荆驼写的“冉闵传”,称冉闵“振古铄今,扭转乾坤”(见《江苏》,11/12期合刊本(光绪30年4月1日),页89,104-5)。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

  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晋纪》《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屠杀在数个州开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虎发男女16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他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40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50万人造甲,17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5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伴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

  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住在“富丽堂皇”宫殿里的石虎,竟笑曰:“我家父子如是,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当时“[/color][color=#6600cc]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color]
  [color=#ff0000]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color][color=#669900]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color]  [color=#ff0000]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400万左右。[/color][color=#669900]大屠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取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做“皇帝”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做奴隶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汉人张宾的建议,定都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在南方石勒长期与祖逖将军作战.祖将军死后,没人能有效的组织北方各堡与胡人对抗。公元320年前后,屈指可数的几个保壁大帅也最后降石赵,石赵王朝完成了对中原和关中的牢固统治。
[/color]
  [color=#ff0000]到公元349年,冉闵屠胡之前,迁居中原的胡人高达五六百万之多,[/color][color=#669900]数量上相当惊人,他们是在东汉、魏、晋、石赵四个朝代因各种原因迁到中原地区来的胡人。有被当时政府强迁进来的,有主动迁进来的,有武装打进来的。晋朝统治时期,在“南达长江,北到燕辽,西起关陇,东至东海”的广阔区域,不断的有各胡酋占山为王,扰乱地方。但大都不敢公开反对晋朝的统治,为害的区域只是个别郡县,不对晋朝统治集团构成威胁。直到匈奴人刘渊和羯族人汲桑石勒等的出现,匈奴、羯人合流,胡人铁骑横扫了整个黄河流域,建立后赵。

  公元350年前后,冉闵歼灭数十万后赵胡军,推翻后赵王朝,致书各地,号召汉人起来杀胡人复仇,史载全国各地:所在承闵书诛之。当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陕西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甚至远在陇西的麻秋收到冉闵的“讨胡檄文”后,都杀掉所部胡人响应,因为陇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脚,麻秋带领部下斩关向东出关中投靠冉闵,中途与胡人王朗干了一仗,杀朗部胡人数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除了向侵略者报仇外,冉闵最大的功绩还在于驱逐胡蛮数百万出中土。

  《晋纪》:“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

  石虎统治后期,冉闵救济饥民。冉闵推翻后赵,分兵四面出击,与各大小胡酋互攻,数百万胡人被中原人们驱逐(石虎强迁到邺城的共计几十万汉人,也有近半数在动乱中返还家乡,中途大部份被胡人所害。)氐、羌、胡蛮等各民族数百余万,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返迁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掠对方,甚至人肉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

  冉闵使胡族大返迁,造成中原百余万胡人死亡达十之七八,这就变相的杀了百万胡人.中国历史上后来建国的十六国国家中,鲜卑除外,就是成功返回去未被灭的民族部落重新入主中原所建立。但这时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仗。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color][color=#ff0000]五胡乱华时的少数民族往往打仗不论男女老少全族皆兵。[/color][color=#669900]当然往后发展精兵全由男子充当。在十六国南北朝频繁的战争中,胡族大量战死,胡族彼此之间也相互灭族。民间从事农耕的汉人不断恢复增长,北朝东西魏的战争使胡人人口枯竭.两国汉族大地主势力却强大起来,为补充兵源不足,不得不开始大量起用汉军.西凉地区的汉军得到北周起用,正是在这一时期.鲜卑国主们把公主嫁给这些汉族地主势力以拉拢他们,汉军的起用为后来杨坚灭胡和隋唐的建立创造外部条件。

  这支羯人在鲜卑的统治下以打仗为业。 鲜卑内战时羯酋造反,压抑久了的尔朱羯疯狂地杀着鲜卑人,差点将鲜卑灭族。在鲜卑复仇的打击下,羯人在侯景带领下跑到南方梁朝统治区,梁朝政府接纳了他们,收为雇佣军。忘恩负义的侯景确杀死了梁武帝,对江南人实施血腥的种族屠杀,使原本人口众多,千里沃土的江南变成赤地千里,尸骨遍地,杂草丛生的不毛之地(仅屠靖康城就将全城4万户约20万人杀绝),史称侯景之乱。

  后来,南梁大将王僧辩,于是召集陈霸先、杜龛、韦载等人率军讨伐,花了很大代价才灭此悍族,这一种族才真正从地球上消失。王僧辩等人把许多原本在两广和越地山区的人口补充到长江中下游,充实当地人口。陈霸先建立陈朝,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经济和人口增长,即使这样直到隋灭陈时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南方的人口却一直没有恢复到侯景之乱前的规模。 由此可见,单侯景几千羯兵就可血腥杀光江南人,更别说几百万胡人如果没被驱逐出在中原,而在中原繁殖几千万后必然向汉族要生存空间的结果!
[/color]
  [color=#ff0000]冉闵赶胡族出中原,为汉人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冉闵的神兵铁骑,让胡人从此不敢再轻视汉人的武力,收敛了他们肆意抢掠的行径。[/color][color=#669900]冉闵,不愧为我大汉英雄,其功业利在千秋!!!冉闵在取得政权后。并不想和胡寇闹翻脸。曾经宣布:“与官合则留,不合则去。”一夜之间,周围百里的汉人全部争相拥入城中,所有的胡人全部离去。城门那里一面是大量的汉人拥进城市来投奔冉闵。一面是大量的胡人纷纷出城。
[/color]  
[color=#ff0000]讨胡檄文[/color]

  
  [color=#669900]稽古天地初开,立华夏于中央,万里神州,风华物茂,八荒六合,威加四海,华夏大地,举德齐天。蛮地胡夷无不向往,食吾汉食,习吾汉字,从吾汉俗,此后胡夷方可定居,远离茹毛饮血,不再兽人。然今,环顾胡夷者,无不以怨报德,抢吾汉地,杀吾汉民。中原秀丽河山,本为炎黄之圣地,华夏之乐土,而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前晋八王乱起,华夏大伤,胡夷乘乱而作,扰乱中原,屠城掠地。永兴元年,胡狗鲜卑,大掠中原,劫财无数,掳掠汉女十万,夕则奸淫,旦则烹食,千女投江,易水为之断流。狗之暴,以汉为“羊”,杀之为粮。永嘉四年,围猎汉民,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不日,夷人匈奴,四面纵火,烤汉为食,死者二十余万。太兴元年,帝受辱,崩于匈奴。凡此种种,罄绣难书!

  今之胡夷者,狼子野心,以掳掠屠戮为乐,强抢汉地为荣。而今之中原,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天地间,风云变色,草木含悲!四海有倒悬之急,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中原危矣!大汉危矣!华夏危矣!

  不才闵,一介莽夫,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青天于上,顺昌逆亡,闵奉天举师,屠胡戮夷。誓必屠尽天下之胡,戮尽世上之夷,复吾汉民之地,雪吾华夏之仇。闵不狂妄,自知一人之力,难扭乾坤。华夏大地,如若志同者,遣师共赴屠胡;九州各方,如有道合者,举义共赴戮夷。以挽吾汉之既倒,扶华夏之将倾。

[/color][color=#ff0000]六、冉闵杀胡人的真正原因[/color]

  《[color=#669900]资治通鉴》:“闵使尚书王简……下令城中曰:‘近日孙、刘构逆,支党服诛,良善一无预也。今日以后,与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所任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所用,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官悉拜门牙。’一日之中,斩首数万。”

  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乱”之时。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段氏鲜卑来对付成都王司马颖。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王浚发现后,要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

  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羯族)公然明定胡人劫掠汉族士人免罚,胡人有所需,可以任意索取一般汉人的东西。同时又禁止汉人称游牧民族作胡人,而称“国人”,违者斩。他的开国汉人大臣,来朝见他时,因身上值钱东西和衣服被胡人抢了,勒问他出了什么事,大臣正在气头上,说胡人抢了他,而忘了说国人。才发觉说错了话,赶紧向石勒赔罪,勒赦免了他。可以想像一般汉人当时的处境。

  由于听信巫师之言,石勒之子石虎(一说为侄,一说为与其婶所生,可能是乱伦中所生)对汉人酷虐残暴。他跟一条毒蛇一样,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淫欲,二是杀戮,三是享乐。

  石勒发男女十六万,运土筑华林苑及长墙于邺北。时逢暴雨,漳水水涨,死者数万人;石虎已有多处宫殿,还不满足,又驱汉丁四十余万营洛阳、长安二宫,造成尸积原野;修林苑甲兵,五十万人造甲,十七万人造船,死亡超过三分之二;夺汉女五万入后宫肆意变态凌杀污辱之行,其间由于负妇义夫的反抗,死者不计其数;从长安——到洛阳——再到邺城,成汉的使者见到沿途树上挂满上吊自杀的人,城墙上挂满汉人人头,尸骨则被做成“尸观”,恐吓世人,数万反抗将士的尸体被弃之荒野喂兽;血腥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北方汉人锐减至六七百万,造成赤地千里的景象;人口的大量减少,土地的大量荒芜,傍之虎狼等野兽成群出现繁殖。石虎将邯郸(一说临漳以南)以南中原地区,数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其狩猎围场,创全人类有史以来的吉尼斯世界记录。规定汉人不得向野兽投一块石子者,否则即是“犯兽”,将处以死罪,被杀或被野兽吃掉的人不计其数,汉人的地位竟连野兽都不如;太子石邃比他爹石虎还要令人发指。如果说石虎是残暴荒淫的话,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只能以变态来解释。在自己府上闲着无聊的时候就带着刀乱窜,碰到自己的侍女就把她的头砍下来,擦干净血放到盘子里面做成工艺品和部下观赏。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恶魔竟然笃信佛教,他命令他所掳掠的汉族女子做尼姑,碰到漂亮的就先和她交配,然后就把这个倒霉的尼姑身上的肉割下来和牛羊肉混着煮,还把这种食品赏赐给部将吃,让他们猜测是什么原料做的。

[/color]
[color=#ff0000]七、冉闵的年龄[/color]

  [color=#669900]根据《资治通鉴》记载,310年时冉闵父亲冉良被俘时为12岁(虚岁),可见冉良生于299年,那么冉闵的出生年月,大致应当在315年---325年之间。

  另外,按照乱世立长君的原则,魏国太子冉智当为冉闵长子,而史载352年邺城被围时“冉智尚幼”,甚至还不能独立处理政务,一切政事都决于大将军蒋干,而按乱世男子十三岁就能够自立、常有单独作战的记录,可见352年时冉智最多不过十二三岁而已;至于冉闵“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不过是让幼子冉胤挂个名,实际上是另外让左仆射刘琦来担任实际指挥,这就类似于刘裕让12岁的儿子刘义真挂名的做法。

  而根据《文渊阁版十六国春秋》的记载,我们则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断出冉闵的大致出生年份。按《文渊阁版十六国春秋》记载,328年冉闵父亲冉良阵亡时,冉闵“时甚幼,聪慧异常,临事果锐。”,既然一方面年纪还很幼小,而另一方面又“聪慧异常”,那么也就是刚开始记事的年龄,可知328年时冉闵最多也不过五六岁光景,故冉闵应当生于322年左右,最早也不应该早于320年。

  这样算来,[color=#0000ff]352年冉闵牺牲时的年龄最多也不过30岁左右,一般认为是在27岁-----32岁之间[/color]。

[/color][color=#ff0000]八、冉闵被误读的真正原因[/color]

  [color=#6600cc]在人类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发生过这样大规模吃人的事件。同一时期在西方,是匈奴人阿提拉进攻罗马帝国,他残暴是残暴。但并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记载。后来女真,蒙古,满族虽然也很残暴,但史书上也没有留下他们吃人的纪录。今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根本无法想像“五胡乱华”时期的血腥与残暴以及我们汉族先民所蒙受的苦难。[/color][color=#669900]这些历史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是学不到,因为在书本上只有民族融合、鲜卑拓跋宏汉化等等,完全是报喜不报忧。对黑暗面一点也不描写。近来《狼图腾》的作者当是不掩盖这些暴行。但他又认为这样杀你吃你是为了汉族好。是给我们输血。好让我们强大起来,所以我们不应该仇恨那些食人恶魔。反而还要去感激他们。能说出这种话的人,我想他如果生活在那个血腥的年代,应该会舍身饲魔。心甘情愿地让他们吃掉。然后让那个被消化得变成什么也不知道的“我”强大起来。

  中国历史界总有一些道学先生,动不动就叫嚷泱泱中华、天朝上国,要胸襟坦荡、大气容人,切不可斤斤计较、睚眦必抱,切不可小家子气,以免遭四夷耻笑。

  还有一种观点:汉族人口众多,无论如何也是天然的强势,尤其是在今天。我们历来胸怀宽大,让他们一点也无妨。这些人就是典型的鲁迅先生所说的“费厄泼赖”分子。他们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分子,总爱以中华大国自居,一厢情愿的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岂不知四夷之所以降伏是因为中华的强大,每当我中华疲弱、衰落之时,它们就会像饿狼一样蜂拥而上,恨不得把我中华生吞活剥,吃个精光。

其他内容同第五点。
[/color]

[color=#0000ff]————————————————————————————————————————————[/color]


[color=#ff0000][size=4]补充坞堡相关内容。[/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size=6][b][color=#ff0000]坞堡[/color][/b][/size]
[color=#0000ff][attachment=11325987] [/color][/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color=#0000ff][/color][/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color=#0000ff]  坞堡,又称[/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6035.htm][color=#0000ff]坞壁[/color][/url][color=#0000ff],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658.htm][color=#0000ff]王莽[/color][/url][color=#0000ff]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color][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  [/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375.htm][color=#0000ff]东汉[/color][/url][color=#0000ff]建立后,汉[/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9635.htm][color=#0000ff]光武帝[/color][/url][color=#0000ff]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史家陈寅恪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认为:“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color][color=#0000ff][/color][/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color=#0000ff]  坞堡是一种防卫性建筑,也称坞壁。汉代豪强聚族而居,故此类建筑之外观颇似城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墻,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其形象可见于河北安平逯家庄汉墓的壁画及陶质明器,如出自广州麻鹰岗、甘肃武威雷台及河南睢阳东庄东汉墓的陶质明器。大型的坞堡相当村落,较小的一如宅院。有的旁侧另附田圃、池塘。堡门一般辟于南墻正中,入口有庭院,院中建主要厅堂及楼屋。另有厨房、厕所、猪圈等辅助建筑,且多置于北面。后门常位于东墻的北端。
[/color][color=#0000ff][/color][color=#0000ff][/color][/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color=#0000ff]  坞堡可以算是一种地方自卫武力,后来演变成南宋的义军、清代的团练。[/color][/size][/color][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size][/color] [color=#ff0000](转帖)[/color]
[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
[color=#6600cc]客家民居的典型形制是一种具有坚固、严密防御体系,实行宗族共同体聚居的围堡式大屋。[/color][color=#669900]尽管其建筑形制因聚居地域不同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如赣南之土围,粤东之围垄屋,闽西南之圆楼等,但是有两个基本要素则是共同的:一是这种住宅规模非常巨大,一个大屋之内可容几十户甚至几百户人居住,而且都是同一父系血统的族人;二是这些住宅都具有坚固的、封闭的外围和严密的防御体系。因而这种居宅就具有两个最为突出的基本特征:其社会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其建筑特征是围堡式大屋。
[/color]
[color=#669900]这两个基本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的历史渊源。[/color][color=#6600cc]客家先民之南迁肇始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此后历十六国、北朝仍陆续南迁。故永嘉之乱前后中原地区的文化、社会习俗正是客家民系特征形成的文化基因。[/color][color=#669900]客家民居的上述两个基本特征,前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的宗族共同体聚居制度(这方面问题《北京师大学报》1995年第5 期拙文《客家聚族而居与魏晋北朝中原大家族制度》已经论述,兹从略)和坞堡宗族聚居方式,而与江南汉族和少数民族不同。后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与坞堡建筑,而与江南民居及坞堡亦有所不同。中古时代中原地区的这两种居处制度与南迁后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浓厚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

[/color][color=#ff0000]一、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与客家大屋[/color]

[color=#6600cc]汉代由于世家豪族的发展,为了适应其合门百口、数世同居的需要而建造的"大宅"逐渐发展起来,如北海"大姓公孙舟造起大宅"。[/color]"[color=#669900]郭详为太尉长史,起大宅在高陵城西"。这种"大宅"的具体形制,据文献记载所见:汉代"三世共财"的南阳樊重,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樊宏传》)这是有多进厅堂和高大楼阁的大宅。北魏时,范阳人卢度世,"父母亡,然同居共财,自祖至孙,家内百口……亲从昆弟,常旦省谒诸父,出坐别室,至暮乃入"。(《卢度世传》)这个百口的大家族, 子弟们每天早晨省谒诸父,当是在公共的厅堂中进行,行礼后则回到各自的"别室"去,这显然是一座容纳百口居住的巨大宅第。弘农华阴杨椿、杨津家族"尊卑百口","不异居、异财","兄弟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曾入内。有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椿年老,曾他处醉归,津扶侍还室,仍假寐閤前,承候安否。椿、津年过六十,并登台鼎,而津尝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杨播传》)这是一幅北方高门大族宗族聚居生活方式的生动图景,从中可见其住宅有公用的"厅堂",为家族成员"旦暮参问"、"子侄罗拜"及日常聚会、休息、谈笑的场所,而在"内"还有各个家庭成员自己的起居之"室"。可见这是能够容纳百口以上家族成员居住的"大宅"。考古发掘所见大宅之实例:河北安平出土东汉熹平五年墓壁画中"房屋栉比,层层进深"的庭院图应是这种大宅的具体形制。这所大宅"庭院深邃广阔,重叠错落。整组建筑,四面由房屋合拢成大四合院,其内又分割成许多小四合院。中心院有堂、厢、廊庑和通往各处的甬道"。客家大屋与这类中原大宅显然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color]

[color=#6600cc]汉魏晋时期豪族地主的"大宅"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一般均具备相应的防御功能。[/color][color=#669900]据《四民月令》记载,东汉时北方豪族地主每年三月,"农事尚闲……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可见其屋宇有御敌之设备与功能。九月,"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冰穷厄之寇"。家族成员需制造各种守备之武器,并习武以御寇。这种大宅的防御设施和功能,在考古资料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它们一般均建有望楼、碉楼等防御设施。上述东汉晚期安平墓壁画中的大宅,"不但周绕围墙,还有高耸的望楼,看来像是一座设防的坞堡"。湖北鄂城出土的魏晋之际的青瓷院落模型,"整体平面呈横长方形,外绕围墙……在围墙四角,各设一座碉楼"。客家围屋一般均具备的坚固围墙和高耸的角楼与此如出一辙。
[/color]
[color=#6600cc]江南士庶的居宅则与此不同。东晋南朝时士族官僚的住宅不再突出楼阁堂室,而是追求自然,向庄园、别墅等园林式住宅发展。[/color][color=#669900]刘宋人孔灵符,会稽山阴人,"于永兴立墅,周回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孔灵符传》)这是东晋南朝士族地主典型的庄园,在包括山林、水陆耕地和园艺的大面积的庄园范围内,建筑各式住宅和别墅。不独江南吴姓士族如此,北方南下的高门士族亦然,以一等侨姓高门陈郡谢氏为例,谢安"于土山营墅,楼馆竹林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谢安传》)其侄谢玄亦"选神丽之所,以申高栖之意"。至其孙谢灵运时已被经营得规模更为巨大,景色更为幽美,其在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谢灵运传》)其《山居赋》对这个庄园的山水、园林之美极尽描写,各式宅宇、楼、馆点缀于山水林壑之间,主要突出其观赏游玩功能。由此可见侨旧士族在这个时期都已经把住宅建筑转向园林化方向发展了,这与客家民居之求生存、自卫等实用性大相径庭。
[/color]
[color=#6600cc]江南一般民宅,由于兄弟分居,故多为小型居室。南朝大家族制度式微,盛行小家庭制度,这在住宅上也有相应的反映。[/color][color=#669900]梁代官僚徐勉在诫子书中说,他自己"内中逼促,无复房宇"。"慧日、十住等,既应营婚,又须住止,吾清明门宅,无相容处"。明言其住宅不能满足儿子结婚成家之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一方面"聊于东田间营小园",以为自己"悬车致事"之后的归宿,另一方面又"近营东边儿孙二宅,乃藉十住南还之资,其中所须,犹为不少……此吾所余,今以分汝"。(《徐勉传》)这位士族官僚建筑住宅首先是满足自身居住所需,在儿孙需要成家立业之时,只得另营居室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士族官僚如此,其他一般庶民更是如此。从东晋南朝时期社会基层实行的里伍制度中可以窥知这种民居情况,这个制度规定五家为伍,二伍为什,十什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在这种乡里基层组织中士庶错居,"君子小人","杂为符伍"。(《王弘传》)同里之中不仅居住着不同阶层和身份的居民,而且居住着各种不同家族与姓氏之人,刘宋时范叔孙所居的里中,除了范氏之外,还有施氏、危氏等姓氏居民,即使同为范氏也已析为不同家庭。(《孝义传》)南齐时会稽永兴倪翼之所居住的里中,除了倪氏之外,尚有陈、王、左等姓氏居民,他们在急难时因"孤单无亲戚"等原因而受到倪翼之母亲丁氏的周济。(《孝义传》)这些不同姓氏的个体家庭聚居一个里中,各有自己的住宅,他们"比屋邻居","比门接栋",因而相互之间的各种讯息和情况"小以为意,终自闻知,不须日夕来往也"。(《王弘传》)表明这些住宅并不大,多为小型宅院,相互邻接。
[/color]
[color=#ff0000]二、 汉魏晋北朝中原坞堡与客家围屋[/color]

[color=#6600cc]客家民居建筑特征另一方面的渊源乃是中原地区的坞堡制度。[/color][color=#669900]早在西汉末年,强宗豪族就开始建筑坞堡,"时赵、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赵纲遂于县界起坞壁,缮甲兵"。(《酷吏·李章传》)东汉末年的战乱和基层组织的破坏,导致一些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武装自卫集团的出现,强宗豪族率领宗族据险守隘,因而坞堡有了很大发展。西晋末年战乱和社会基层组织的破坏更为严重,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在十六国时期达到它的高峰,成为战乱时代一种特殊的聚居方式,史称"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苏峻传》)因而诸如"关中堡壁三千余所"(《苻坚载记》下)、"冀州郡县,堡壁百余",这类记载,史不绝书。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attachment=11325988] [/color][color=#ff0000]北方坞堡及其制度大略有如下特点:[/color]

[color=#6600cc](一)具有坚固、周密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color]。《[color=#669900]说文解字》:"隖(坞),小障也。一曰庳城也。"《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可见这是一种具有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堡既然是在战乱、流离之中兴起[/color][color=#6600cc],故其建筑之时首先就考虑到它的防御设施。[/color][color=#669900]西晋八王之乱时,庾衮在禹山立坞,"于是峻险阨,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缮完器备"。(《孝友·庾衮传》)表明坞堡除选择险要地址外,还要有相应的防卫性建筑和设施。考古发掘所见坞堡建筑形制,如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都画有高墙厚壁,有的在'坞'内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或敌楼"。俨然一座小城堡,是为当时北方坞堡建筑的外观。文献所见,如董卓在关中所建的郿坞,"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董卓传》)或谓其坞"高与长安城埒"。(《魏志·董卓传》)公孙瓒在易京所筑,也是一种坞堡。它们都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显示了其聚众自保的特征。[/color]

[color=#6600cc]坞堡具有良好的防御功能。[/color][color=#669900]东汉末年"时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许)褚壁",许褚率众御敌。"贼不敢进"。(《魏志·许褚传》)常林,河内温人,"依故河间太守陈延壁",遭到军阀张杨的进攻,常林为之策谋拒敌,"见围六十余日,卒全堡壁"。(《魏志·常林传》)可见这些坞堡防御功能之完善和可靠。

[/color][color=#6600cc](二)坞堡建筑规模宏大。[/color][color=#669900]坞堡的规模,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前燕时,"张平跨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余万户"。(《慕容俊载记》)据此,平均每个坞堡330户左右,前燕每户平均口数为4.06,则平均每个坞堡为1340人。后赵时"三辅豪右多杀其令长,拥三十余壁,有众五万以应(晋梁州刺史司马)勋"。(《石季龙载记》下)据此则平均每个坞堡有1700人左右。西晋末年,"乌丸张伏利度亦有众二千,壁于乐平"。(《石勒载记》上)东汉末,曹操以满宠为汝南太守,率兵"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魏志·满宠传》)据此平均每个坞堡为1000户,东汉汝南郡每户平均口数为5.19,则平均每个坞堡为五千一二百人。永嘉初,"胡部大张【*[原字为勹内加背]】督、冯莫突等拥众数千,壁于上党"。(《石勒载记》上)"平阳人李洪有众数千,垒于舞阳"。(《石勒载记》上)后秦姚兴的将领王奚"聚羌胡三千余户于敕奇堡,(赫连)勃勃进攻之"。(《赫连勃勃载记》上)后秦具体户口数字,如以同为十六国时期的前燕每户平均口数为4.06计算,则敕奇堡有12000人左右。西晋末,郗鉴"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峄山",后"众至数万"。(《郗鉴传》)永嘉之乱时,长广挺县人苏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苏峻传》)从上述数例观之,一个坞堡的人数从一千多人到数万人之间都有,而以三四百户,二千人左右者较多。 [/color]
[attachment=11325989]



[color=#6600cc](三)坞堡组织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color][color=#669900]坞堡内的居民有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实行宗族聚居的,也有以乡党关系或宗族、乡党兼而有之聚居的。但是其中以宗族聚居者或以宗族为基础吸收乡党等其他人员加入而组成者较为普遍。许褚,谯国谯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魏志·许褚传》)东汉末年田畴"率举宗族他附从数百人"(《魏志·田畴传》)入徐无山结坞。曹魏时,杜恕"遂去京师,营宜阳一泉坞,因其壍堑之固,小大家焉"。(《魏志·杜恕传》)注引《杜氏新坛》西晋八王之乱时,庾衮"乃率其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孝友·庾衮传》)前赵光初三年(320),关中有"句氏宗党五千余家保于阴密"。(《刘曜载记》)北魏末年,"及葛荣起,元忠率宗党作垒以自保"。(《李元忠传》)由于以宗族关系聚居,因而有的坞就以姓氏命名,前秦苻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苌于北地,次于赵氏坞"。(《苻坚载记》下)即是其例。

史籍记述坞堡之人员规模时常以其有多少"家"、多少"户"为言,"可见坞中的基本组织或单位为家庭,举同族者,虽然上有宗主,族中仍旧是一个个独立的家庭组织",而非宗族。但是它与一般个体家庭又有所不同,在坞堡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浓厚的共同体色彩。这些个体家庭之间的财产、身份地位表现得比较平均与平等,坞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亦较为突出,尤以迁徙他乡异地坞堡为然。如,东汉末田畴在徐无山由坞民公推为坞主,他与坞众共同制订"约束",然后"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田畴与坞众一样也需"躬耕以养父母"。(《魏志·田畴传》)西晋末庾衮禹山坞亦然,他也是由坞众推为坞主,然后与坞众誓曰:"无恃险,无怙乱,无暴邻,无抽屋,无樵采人所植,无谋非德,无犯非义,戮力一心,同恤危难。"于是"考功庸,计丈尺,均劳逸,通有无……而身率之"。因而"上下有礼,少长有仪"。后来他又率众在大头山结坞,"田于其下"。年谷未熟之时,他与坞众一样"食木实,饵石蕊,同保安之"。在一次下山收获途中因眩晕坠崖而死。(《孝友·庾衮传》)由此可见这些坞堡中的个体家庭土地占有比较平均,坞主与坞众一样参加劳动,他们在生产中的均劳逸,生活中的互恤危难,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相对平等和民主,都体现了坞堡的共同体色彩。
[/color]
[color=#6600cc]典型的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坞堡的三个特征,体现了其与古代中原坞堡一脉相承的性质和特征。
[/color]
[color=#6600cc](一)客家民居也是具有坚固、周密的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color][color=#669900]首先,它具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客家民居不论其具体形制为方形或圆形,都具有这个共同特征,其外围墙壁均极其高大、厚重、坚固。故客家大屋有"围屋"、"围龙屋"、"土围"等形制,常径称屋名为"××围"。其实各种圆楼、方楼也是一种"围屋"。围字之初文作"□",《说文解字》:"□,回也。象回匝之形。"客家围屋之四周封闭或环环相套的特征与此义完全相合。同书又云:"围,守也。"义为防守自卫。前者为形,后者为义,两者互为作用,密不可分。具有围堡特征的客家大屋,就是坚固、封闭的外围及其防守功能的结合体。其次,屋内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防御设施。不仅在房屋周遭设置瞭望和射击的小孔,而且在屋中必有高大的角楼,以为登高瞭望和射击之用。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长期被围困,而建造仓储,掘井凿池。不仅屋内有水井,居宅门口亦必有"门口塘",以为饮用、洗涤、防火之必备。客家大屋之内一般都有饲养牲畜的"猪栏"、"牛栏",有晾晒粮食的"禾坪",有巨大的"天井"、"花胎"等以保证充足的采光。总之,客家大屋对于人祸天灾均有着极其周密、精细的因应之道和防备手段,关起大门也足以维持相当时日的生存,一个大屋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此与北朝人颜之推所谓"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是多么相像。正因为如此,所以其防御功能极其突出,如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的尊三围,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是镇岗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3年陈济棠部44师围剿尊三围,每天出动飞机十余架次,对尊三围狂轰滥炸,并用大炮机熗等轰击,长达40余天,因围内弹尽粮绝才被攻破。此与汉魏晋北朝中原坞堡在防御方面的特征和表现是多么相似。它之普遍选址于既能避开四战之地、都会所在,土著势力相对弱小,又有樵采、耕植和水源之便的"深险平敞"之地,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我防卫。总之,巨大的客家民居所具有的这些防御设施和体系与汉魏晋北朝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中常见的建筑形制及其防御功能是非常相似的。
[/color]
[color=#6600cc](二)客家民居的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color][color=#669900]客家民居的规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巨大,而是一种超大型的建筑物,在一个大屋之内,"有房子四五百间,能住男女四五百人"。这种规模或大于这种规模的房子在客家地区是相当普遍的,闽西客家土楼"规模最大的有四百个房间,可住八十户人家,六百多人"。粤北曲江的客家大屋"翰亨围","周长625米,面积约2.74 万平方米……今屋内仍住有一百四十多户农民"。粤东梅县曾氏的大围龙屋,民国时曾有"一团人(千多人)住进去,仍未住满"。此类大屋,不胜枚举。对此人们不能不惊叹:"求之其他各地,真不易看见这类大屋。"如此大规模的房屋,只有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壁垒可与之相提并论。客家围屋,除常见的独立围屋之外,尚有以整个村落为围的巨大的村围,其规模更是大得惊人。笔者参观过的江西省龙南县里仁乡栗园围,始建于宋末,围内为一大村落,总面积约150亩,为李氏一姓所居,现住有200多户。村落四周为高大坚固之围墙,墙高四五米,上下两层射击孔,开东西南北四门,设置八个雕楼,俨然一座巨大的城堡。
[/color]
[color=#6600cc](三)客家居处制度也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color]。[color=#669900]客家人一方面继承中原大宅的居处传统,实行宗族的同居共财;另一方面又继承中原坞堡制度的居处传统,在宗族共同体的基础上实行小家庭制度,即同居异财制度。因而客家人的宗族聚居方式就表现为同居共财与同居异财的交互结合,大家族与小家庭的相互为用。虽然因时代的不同,客家人的同居异财在不断发展,但是在其宗族内部的"共财"成份却始终是非常突出的。其个体家庭制度与一般的个体家庭制度不同,是建立在宗族共同体基础上的个体家庭制度。
[/color]
[color=#ff00cc]房屋方面:"[/color][color=#669900]客人屋宇,多由创业的人,一手经营,而分给众多的子孙,但无论分遗至如何繁细,其正厅仍属公有。"一座大屋之内包括正厅在内的公共房间甚多,据《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卷8《礼俗·居室》所载有:1."龙厅","围龙房屋之中心一间, 正对祖龛龙神龛者,为龙厅,其厅常为屋人所公有。"2."上堂",供奉祖先神主及祭祀所在。3."中堂","屋中人有大喜庆事,行礼宴客,均在于此。"4."下堂","为公共出入之地"。5."南北厅",有二或四间,"此亦为一屋公有之地"。6."花厅",亦有二或四间,"此为屋人应酬宾客之所,故屋中房间可分为私有,而花厅必归于众"。7."老人间","凡男妇年老病,至弥留时,其子孙即抬于是,以俟其终,此无特别建筑之房间,或以上堂正间为之,或以南北厅及其他一间为之"。8."浴室"、"厨房","初造时常以花厅附近,择其地为特别之浴室,左右横屋之余内,选出一二间为合式之厨房,及后丁口浩繁,各择便当房间为之,不能限于一处"。9."角楼"及"楼棚","不许私人住眷及安放家私,以便有事时,众人得以登楼御敌"。除此之外,还有"门廊"、"骑马廊"、"后廊"、"伸手廓"、"禾坪"、"池塘"等均为公共所有。由此可见在客家大屋之中,公共建筑所占比例极大,可以说屋内居民除了分给自己的几间居室之外,其余都是公共房屋。

[/color][color=#ff00cc]土地方面:[/color][color=#669900]客家人虽然每个个体家庭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但是宗族公有土地依然占居主要份额。客家的宗族公有财产非常广泛、庞大,包括土地、山林、居室、祠堂、学校、水利设施、桥梁道路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土地。土地中最主要的是"族田"和"义田"。族田有"祭田、蒸尝田、学租田、儒租田、祠田、桥田、渡田等等,不一而足"。据称:"闽西客家人的宗族土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0%-40%,有的乡高达70%-80%。"据1945年闽西适中镇的调查:"宗族田地占7/10,私人地主仅占3/10。"土地改革时,"据调查,闽西共有族田占田地总面积的50%以上"。民国时期,广东兴宁的黄陂、黄槐、岗背合为一区,"共有大小祖尝一千七百二十三个,占全区百分之四十一点二的土地。除此之外,祖尝还占有外区土地三千二百十二市亩"。此外宗族还有公共之"义田", 将其收获物设立"义仓","以备饥荒煮赈,贫乏赖焉"。体现了同宗相恤的精神。

客家宗族内部同居共财与同居异财的交互结合以及"共财"成份之得以保持不坠,与其所实行的分家析产制度有密切关系。客家人"一般讲来,一个大家庭的分家析产,大都在家长、祖父母、父母死后行之,但偶而也有在生前分家析产的,则须抽出部分家产作为家长们养赡及丧葬之用"。分家时采取拈阄方式,兄弟间每人一份平均分配的原则,有的地方甚至"在父母健在尚未分家前,兄弟所置的产业,到析产时也一应加在一起,进行平均分配"。"至于父母名下一份产业,待老人百年之后,田地即作'蒸尝';房屋如已分定者,按父母遗嘱指定归属办理,如无指定归属者亦作尝产"。不仅如此,"他们在分家析产时, 只把一小部分土地分给子孙,留出大部分土地作为尝田,而且规定不准变卖,尝簿内庄严声明:'子孙变卖,不吉不昌,他人购买,绝子绝孙。'"这种分家析产制度带来的结果是,一方面每个个体家庭的财产大体是均衡的,另一方面则保证宗族公共财产世代不绝,甚至在不断的分家析产中使得共有财产部分还有所膨胀。这种分家析产制度表明客家人虽然已经实行小家庭制度,但是其宗族同财共居的历史传统依然非常顽强和浓厚,这是其宗族共同体聚居得以世代延续不断的经济基础和奥秘所在。
[/color]
[color=#6600cc]还必需指出,非客家民系某些地区也有一些大型住宅,这在中国的南北方均有,其外形与客家民居有相似之处,而且也有采取聚族而居的方式,如福建华安、南靖、诏安一带的闽南土楼,就是这类民宅。[/color][color=#669900]但是它们与客家民居有很大的差别,一方面它们不具有作为民系特征的普遍性、广泛性,只在局部地区或少数姓氏与家族采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与客家民系的聚居性质有所区别。以闽南土楼与闽南客家土楼为例,有的学者从建筑特征方面做了深入分析,指出两者虽然"外观造型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之间不仅建筑方式与技术有所不同,而且内部结构有很大区别,"客家土楼为内通廊式,家族内各户之间联系密切,分户很不明确;而闽南土楼为单元式,每户为一独立的单元,分户明确有很强的私秘性。所以决不能把这二者混为一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平面布局型式,它表明在大家族聚居中,客家人'模糊'的分户,反映出更强烈的公共性和群居性,闽南人严格的分户单元,表现出住户之间较多的独立性与私秘性。"这种房屋建筑内部结构的不同,正是反映了它们之间在聚居性质上的区别,客家民系是在宗族共同体基础上的聚居,而非客家民系的聚居则只是个体家庭集合体而已。

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也有坞堡,但它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类型。南朝后期江南豪族兴起,坞堡也有了很大发展,"郡邑岩穴之长,村屯坞壁之豪,资剽掠以致强,资陵侮而为大"(《陈宝应传》史臣曰)但是南方的"坞壁"大多是一些"栅"、"寨"、"砦"等。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也,世为郡著姓……侯景之乱,稍聚少年,据丰城县为栅,桀黠劫盗多附之"。(《熊昙朗传》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栅",丰城在今江西丰城县。"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熊昙朗传》)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寨",巴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南。与此同时,"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萧乾传》)在今福建一带豪强所立坞堡被称为"砦"。这些"栅"、"寨"、"砦"是怎样的建筑物呢?东汉段颎伐羌时,"乃遣千人于西县结木为栅"(《段颎传》)。梁末,始兴曲江"著姓"侯安都, 追随陈霸先讨伐萧梁在豫章的残余势力南江州刺史余孝顷时,"孝顷俄断后路,安都乃令军士多伐松木,竖栅"。由此可见所谓"栅"是以木材构筑栅栏所成,其建筑形制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南朝史籍中频见这种土著豪强所建之"栅"。江南的坞堡何以是这种由木材构筑的"栅"呢?这与江南土著人民的日常居宅即以竹木构筑有密切关系,而且那种"干兰"式建筑也就是"栅",史称岭南"俗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豪渠皆鸣金鼎食,所居谓之栅"。"地滨边海,人惟夷獠,多居栅以避时郁"。由此可见岭南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干兰"式建筑就是"栅",故江南土著的坞堡是由木材构筑而成的"栅"也就是很自然之事。"寨"也是一种"栅","寨"也写作"砦"。显然客家围屋并非取法于这种江南坞壁,而与中原坞堡建筑有继承关系。
[/color]
[color=#ff0000]三、结论[/color]

[color=#669900]客家宗族共同体聚居的社会特征和围堡式大屋的建筑特征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宗族共同体聚居以围堡式大屋为前提,围堡式大屋以宗族共同体聚居为依归。这两个特征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同为北方南下流民,何以惟独这一支形成为客家人,关键就在于这支南下流民采取了兼备这两个特征的居处方式,前者是其形成的内在条件,后者是其形成的外在条件。宗族共同体聚居使其不致被淹没、同化于江南各族之中,从而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得以持久地、较完整地保持其从中原带来的中古时代的传统,成为在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围堡式大屋这种建筑特征,则是保证其上述社会特征得以传承不坠的最重要条件,如果没有这种特征的居室建筑,则独具客家特征的宗族共同体聚居方式亦不可能存在和持久,则其固有之社会、文化、习俗、语言也不可能保持,也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客家人。这种围堡式大屋,满足了客家人宗族共同体聚居和自卫防御的需要,不仅保证了他们在深入蛮荒之地后的生存、发展,而且因其具有的封闭性、独立性,使其有可能较少受到当地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的影响或同化,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民系特征,而瓜瓞绵绵,百世其昌。"福佬好食粥,客人好起居"的民谚表明建造客式房屋对于客家人来说是多么重要,这种房屋不仅把客家人与其他汉族民族系区别开来,也是客家人之所以成为客家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原因。这种围堡式大屋,犹如驶入深海的潜艇仍能保持其陆上的生存环境,使得这支南迁人民历经时代沧桑和地域环境的巨变仍能保持其固有的社会生态系统,生生不息,成为不可多得的"社会化石"。凡是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包括那些晚渡北人接受并实行了这种居处方式者,也就有可能陆续融入这一民系之中而成为客家人。因为早渡北人所采取的这种居处方式,是被长期的实践证明既适应南迁后当地条件而又能保持其宗族和文化传统不坠的一种最佳选择,晚渡北人必须认同并实行这一居处方式才能融入这一群体而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不可能成为客家人,而成为了吴人、蜀人、闽人、广府人……。同为北方南下的移民,何以并非都成为客家人的原因就应从这里去寻找。

客家人之所以能够实行这两个特征相结合的居处制度,与其所迁入之地域及社会环境亦有密切关系。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南北朝时期南北士族的差异时指出,南方士族"主要与城市、商业相联系,宗族则已分解",因而大家族制度破坏;北方士族"主要与农村、土地、宗族相联系",因而大家族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北方士族的势力可以延长或延续下来"。同理,从北方南下的移民, 如果与城市和商业相联系,则其与宗族的联系就将受到破坏,其大家族制度便难以维持。如果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则其与宗族就有难分的关系,其大家族制度就将得以保持。因此,那些迁于江南政治、经济中心和发达地区,与城市、商业相联系的南下移民,其与宗族的联系亦受到破坏,从而深受江南之俗影响,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客家人。只有那些迁入相对落后、偏僻地区,继续与农村、土地相联系,自然也与宗族有不可分割联系的那部分南下移民,才有可能继续实行宗族聚居,其大家族制度和宗族势力亦得以延长或延续下来,从而保持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才有可能成为客家人。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ff0000]编辑半天颜色居然没掉,又[s:300] 重来,图为相关图片。[/color][/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10-01-10 15:22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时空结飞

ZxID:2348882

等级: 才华横溢
Wherever she was, there is Eden.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1-16 0
期待有冉闵的小说啊
leelanm

ZxID:8483520

等级: 热心会员
神馬都是浮雲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1-06 0
我我~~
前段時間看《中華英雄冉閔》,其實,小說我并未什麽看,倒是前面事關五胡亂華核冉閔的資料我看了
我覺得冉閔本應該擁有像岳飛一樣的祭祀,但為什麽一直得不到正統的承認?
有時候我都想罵人,什麽民族和諧?我保證動亂的時候他們會迫不及待的跟漢人劃清界限再落井下石,猶豫都不帶一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3
[img]
http://pic.yupoo.com/leelanm/B1ivz8OF/QdteQ.jpg[/img]
迷迷1230

ZxID:448529


等级: 热心会员
耶耶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16 0
谢谢Lz~~~~我还真的不知道
dqxy123

ZxID:5525696

等级: 热心会员
曾经沧海难为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6-16 0
历史书上真的没有
wintersweet001

ZxID:951479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06-16 0
楼主准备写关于冉闵的故事?我一直在找好的小说,非常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学者,如果没有冉闵这些英雄在那个时候浴血奋战,汉族不是被灭,就是完全的奴化,现在竟然他的名字在历史教课书上无一席之地
yingzi64646

ZxID:9466547

等级: 牛刀小试
deng,等待……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16 0
Re:世无冉闵,中(蟹)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默默的路过
zea

ZxID:6529502

等级: 博览群书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13 0
Re:世无冉闵,中(蟹)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顶!!!!!!!!!!!!!!!!!!!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n.
haobanzhang

ZxID:3072806

等级: 牙牙学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13 0
Re:世无冉闵,中(蟹)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haohao !!!!!!!!
gh88195761

ZxID:9026278


等级: 明星作家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1-11 0
Re:世无冉闵,中(蟹)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好长···我没忍心看···

看名字,就不像帅哥,没有研究的必要···其实主要是看到那图,小胡子····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1-10 0
Re:世无冉闵,中(蟹)华文明已从地球消失?
小舞找的都是好东西啊。。鼓励鼓励。。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