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7484 回复:5

[人文通史] 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天若舞

ZxID:789464


等级: 派派贵宾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5 0
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b][color=#ff0000][size=4]网络收集多帖编辑整理。。图片百度另外搜的。。[/size][/color][/b]
[b][color=#ff0000][size=4][/size][/color][/b]
[b][color=#ff0000][size=4]对应类别对应图。。具体图不一定对相关内容。。

古文小说有一定用处。。。细节啊。。。
[/size][/color][/b]
[color=#669900][b][color=#6600cc][size=4][/size][/color][/b][/color]
[color=#669900][b][color=#6600cc][size=4]诏书[/size][/color][/b]

[attachment=11325652]
  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诏字。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后,自以“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号称皇帝,自称曰朕。并改命为制,令为诏,从此诏书便成为皇帝布告臣民的专用文书。汉承秦制,唐,宋废止不用,元代又恢复使用。明代用诏书宣布重大政令或训诫臣工。

  [b][color=#6600cc][size=3]诏书的历史[/size][/color][/b]


 [color=#6600cc] 西周[/color]

  诏书在西周时分为「诰命」和「敕命」两种,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


 [color=#6600cc] 秦汉[/color]


  秦始皇于前221年一统天下後,自以为功绩胜过三皇五帝,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秦亡後,汉朝继起,基本上承袭了秦朝的制度。而其中诏旨的写作格式,汉代的开头大多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 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有这麼一段论述:"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後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attachment=11325654]
  [color=#6600cc]魏晋南北朝[/color]

  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但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朝代更替频繁,每几十年便更替一次,使皇帝都强调其统治乃天意,他人不得违天。

  [color=#6600cc]隋唐[/color]

  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其中有严格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唐六典》卷8门下省「事中」条)。所以在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与魏晋南北朝时略同。而西周时的「诰命」与「敕命」在此时专指帝王授官、封赠的命令。


 [color=#6600cc] 宋
[/color]

  宋代的诏令虽继承唐代,但有所变化。宋代皇帝的诏令,不论事情大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但此处二府系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学士为之,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如《宋大诏令集》所载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八位皇帝的即位赦文均以门下置于篇首,同时,《宋大诏令集》中所存的诏令中,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亦占有相当比例。

 [color=#6600cc] 元[/color][color=#0000ff] [/color]

  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故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蒙文和汉文诏书开头都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语。其中「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是蒙文,意为「天眷命」。
[attachment=11325655]
 [color=#6600cc] 明[/color]

  明代加强中央集权,对于「天命」之说亦广加利用。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
  另外,明朝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天眷命,统驭万方」或是「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节日朝贺须用「天永昌」,皇帝郊祀称自己为「嗣天子臣」,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字样等等,都认为明朝政权的统治出自天意。此时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

  而对于民间的祭拜天地行为则视为亵渎神明,须杖七十,真似「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attachment=11325653]
  [color=#6600cc]清 [/color]

  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为主文,结尾则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为多。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

[color=#6600cc][size=3][b]  诏书的拟写[/b][/size][/color]

  诏书有一定的格式,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语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中间则叙述诏告天下事件的内容。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後,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後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天安门城楼上宣读,象征著布告天下。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搨黄」。
[/color]
[color=#669900]  注:“奉天承运皇帝”为一个词,奉天承运为皇帝的修饰定语。


[color=#ff00cc][size=5][b]圣旨[/b][/size][/color]
[attachment=11325649]

[color=#ff00cc]定义[/color]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  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假传圣旨。


[attachment=11325650]
[color=#ff00cc][size=3][b]样式和材料
[/b][/size][/color]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右图为明代正统年间圣旨。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圣旨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规定:长的可达500厘米,短的约为200厘米,宽度一般约33厘米。上面印有皇帝的玺印。明清两代圣旨的诰命和敕命,都是由翰林院撰拟的。明清两代圣旨的书写者称为“庶吉士”,是在进士中择其最优秀者,由皇帝亲自评点,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就曾被录用为“庶吉士”。所以,圣旨的文字书写端庄秀丽、圆润飘逸,圣旨的行文极为洗练,几乎达到无可增删的程度,其内容又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b][color=#ff00cc][size=3]防伪标记[/size][/color][/b]


  有些圣旨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看来,皇帝也怕别人假传圣旨呀!

[attachment=11325651]
[color=#ff00cc][size=3][b]清朝圣旨内容和等级规定[/b][/size][/color]


  清制规定,颁给亲王、世子、亲王福晋、公主的为金册,颁给郡王、郡王福晋的为镀金银册,贝子及贝勒、贝子夫人、外藩蒙古亲王、郡王贝勒的为龙边纸册。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圣旨,颜色、底纹图案比较丰富,有三色、五色、七色之分;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则颜色是纯白色的。这些圣旨所采用的布料,是“江宁织造”专供皇宫颁发圣旨而织就的提花锦缎。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多彩圣旨,含有金黄、大红、咖啡、赭石、橘黄等色,锦缎底纹有仙鹤、狮子、卷云等图案,绚丽多姿,雍容华贵。诏书均为33厘米宽,最长的为500厘米,最短的约有300厘米。圣旨两端织成两条提花翻飞的银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清代圣旨均用汉文和满文合璧书写,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合于中幅书写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圣旨内容由翰林院撰拟,经内阁大学士奏定后,再按品级填发。书写则由皇帝从进士中亲自评点选拔出来的最优秀者“庶吉士”来承担。由于圣旨从拟稿到缮写均由顶尖文化高手来完成,因而这些圣旨在颇富史料价值的同时,更具有极大的艺术欣赏价值。其行文的精悍洗练,几乎达到了增一字嫌其累赘、减一字达意不确的程度。其汉文书法为端庄的小楷,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委实令人惊叹。

  欣赏这些圣旨,如同阅读一部历史。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的圣旨,用料考究,色彩绚烂,现在看来依然光彩夺目。而光绪皇帝颁发的圣旨,昔日华丽的锦缎已被粗糙得类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可见大清帝国之国力衰落。到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时代,圣旨已经变成了“指叙令”,“制诰之宝”玉玺则换成了“司法部印”。但当导游小姐打开“指叙令”背后的电灯,我们才惊奇地发现,这份“指叙令”居然暗藏着“满洲帝国”4个篆字的水印防伪标记。
[attachment=11325657]
[color=#0000ff][/color][/color]
[color=#669900][color=#0000ff]  清朝的是官职越大颜色越多,多彩圣旨颁发给五品以上官员,发给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颜色单一,为纯白绫。最高等的是七色圣旨。同时圣旨的轴柄质地也是按官员品级不同而有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五品为黑牛角轴。关于圣旨的长度历代并没有硬性的规定。
[/color]
  “受命于天,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亦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这是“奉天”的来源。至于“承运”,又牵扯到邹衍的“五德始终说”。邹夫子认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又配之五德,每一个朝代都代表其中一德,如黄帝尚土德、夏尚木德、殷尚金德、周尚火德。五德循环往复,朝代便兴亡绝续。奉天成运,皇帝诏曰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运之道的皇帝下诏书说”。钦此就是皇家专用名词,就是到这里结束的意思。其实真实的皇帝圣旨并没有奉天成运,皇帝诏曰和钦此的这些套话,这主要是古代戏文中是这么唱的,现在的电视也这么演,大家就认为是这样的。一般古代圣旨分两种:圣旨开头是昭曰是由皇帝口述旁人代写的而开头为制曰是由皇帝亲手所写的



[b][color=#ff0000][size=4]谕旨[/size][/color][/b]

[attachment=11325647]

  [color=#ff9900]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谕和旨原为两种文书。 谕原为以上告下的通称, 君臣都可以用。[/color]《左传》载有周天子谕告诸侯之词,《宋史·职官志》有“官吏用榜谕以告谕人民,皇帝作戒辞以谕百官”的记载。到了清代,凡皇帝下达的谕令都冠以“上”字,从此上谕成为皇帝专用文书。旨义为意指,唐宋时期把皇帝派侍臣口头下达的命令叫圣旨,宋代大臣下行的命令称钧旨,知府以下所布命令称台旨。元代把白话诏书称为圣旨。明代皇帝派侍臣口头下达的命令称圣旨,也称谕旨。清沿明制,谕旨成为皇帝日常发布命令的主要文书。

 [color=#ff9900] 清代谕旨分两个渠道发布:一是通过内阁发抄,称明发谕旨;二是通过军机处直接递发,称寄信谕旨(见廷寄)。[/color]谕和旨的区别及格式,《光绪会典》卷三载:“特降者为谕,因所奏请而降者为旨,其或因所奏请而即以宣示中外者亦为谕。其式:谕曰‘内阁奉上谕’,旨曰‘奉旨’,各载其所奉之年月日”。谕和旨均为折叠式,白纸墨书,每幅高26厘米,宽11.5厘米。

[attachment=11325648]
  [color=#ff9900]皇帝亲自用朱笔书写的谕旨称为朱谕[/color],用于一些机密要务,如告诫臣工、指授方略、查奸除恶等。朱谕的书写不受任何格式约束,皇帝信笔直书,密谕某臣查办某事,办事既密且速。此外,由大学士等代拟奏呈御览后再用朱笔誊写于黄折纸上的谕旨,也称为朱谕。这种朱谕用于处理日常政务,颁发各衙门官员执行。谕文开首直书谕某某部,接叙所谕之事,文尾以“特谕”结束,末书发出年月日。谕旨载体通常用折式,称为谕折,每幅6 行,每行12~24字不等。另外,皇帝用朱笔批于臣工奏章上的谕旨,称为朱批谕旨;皇帝口授某大臣传达施行的旨意,称为面奉谕旨;清末用电报拍发的谕旨,称为电旨。


  谕和旨稍有区别:
  A.谕又称上谕,是皇帝主动颁发的命令;
  B.旨又称圣旨,是针对大臣奏事而下达的指示。 [/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b][color=#ff0000][size=5]奏折[/size][/color][/b][/color]
[size=5][b][color=#669900][attachment=11325656] [/color]
[color=#ff0000][size=3][/size][/color][/b][/size]
[size=5][b][color=#ff0000][size=3]词语释义[/size][/color][/b][/size]
[color=#669900]  [/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color=#669900]中国[/color][/url][color=#669900]明、清两代高级官员向[/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013.htm][color=#669900]皇帝[/color][/url][color=#669900]奏事进言的[/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73.htm][color=#669900]文书[/color][/url][color=#669900]。 又称[/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25920.htm][color=#669900]折子[/color][/url][color=#669900]、奏帖或折奏。因以折本缮写得名。奏折之称最早见于[/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016.htm][color=#669900]顺治[/color][/url][color=#669900]十三年(1656)。史学界人认为始于康熙朝。因[/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2943.htm][color=#669900]康熙帝[/color][/url][color=#669900]常令其亲信官员及部分督抚大员密奏见闻,以便互相监视和探听民情,遂有密折文书的出现 。 密折是奏折的一种 。清初公事用题本 ,私事用奏本,而题奏本章都不能直达皇帝,须先送[/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7725.htm][color=#669900]内阁[/color][/url][color=#669900]阅览票拟后再进呈皇帝裁夺,既费时又易泄密,不利于[/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08719.htm][color=#669900]皇权[/color][/url][color=#669900]的加强,奏折则一扫此弊,具奏人可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 , 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 。 既速且密,有利于皇帝个人的专制独裁。[/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682.htm][color=#669900]康熙[/color][/url][color=#669900]四十年(1701)以后,奏折的使用就比较广泛。至五十年前后,内而[/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08026.htm][color=#669900]王公[/color][/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11853.htm][color=#669900]大臣[/color][/url][color=#669900],外而督抚提镇均可使用奏折 。 [/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2936.htm][color=#669900]雍正帝[/color][/url][color=#669900]继位以后 , 规定内外诸臣,对凡属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的国家庶政,都可以用密折先行奏闻,然后再用题本正式奏请批示遵行。于是,奏折作为机密文书遂被普遍使用,成为定制。[/color] [size=5][b][attachment=11325658] [color=#ff0000][size=4]奏折分类[/size][/color][/b][/size]
 [color=#669900] 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 4类,其公文程式各有不同。它在康熙时及雍正初年,原无一定规则与程式,也未列入[/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426.htm][color=#669900]国家[/color][/url][color=#669900]的正式官文书之内。京内外[/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95722.htm][color=#669900]官员[/color][/url][color=#669900],不论官职大小,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即使是微末之员,甚至寺庙的住持和尚,也可以上折奏事和谢恩。[/color] [size=5][b][attachment=11325659] [color=#ff0000][size=4]奏折历史[/size][/color][/b][/size]
  [color=#669900]到[/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686.htm][color=#669900]雍正[/color][/url][color=#669900]后期,尤其是在[/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677.htm][color=#669900]乾隆[/color][/url][color=#669900]时期,因奏折成了国家的正式官文书,就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制度。只有高级官员始有资格用奏折奏事。在公文程式、运转关系以及缮写的字体等方面,也都有繁琐的规定,违者就会受到处分。奏折送达皇宫,由皇帝用朱笔批示后 ,即称为朱批奏折 。雍正朝以后,奏折经朱批后,在发还具奏人遵行之前,照例要由[/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655.htm][color=#669900]军机处[/color][/url][color=#669900]抄录一份,以供有关衙门传抄执行和存案备查,称为录副奏折。也有少数奏折(如言官风闻奏事之折)皇帝不加批示,即以原折交军机处存档,不再录副传抄。还有个别事关机密之件,或因具奏人的请求,或皇帝认为不宜公开,即留在宫中,不发交军机处抄录,称作留中。雍正帝继位不久,还下令凡康熙帝的朱批奏折及他本人批过之折, 在发还具奏人遵行后,必须于年终汇总缴还皇宫保存 ,个人不得 私自留存 和抄录,并且从此成为定制。直至清亡废止。[/color]

[b][color=#6600cc][size=5][/size][/color][/b][b][color=#6600cc][size=5][/size][/color][/b][b][color=#6600cc][size=5]照会[/size][/color][/b]
[attachment=11325646]

[b][color=#6600cc][size=4]照会历史[/size][/color][/b]


[color=#669900]  照会作为公文名称,始于明代。照会有会同照阅之意,大都是不相隶属的文武衙门之间行文时使用。明代凡五军都督府行文六部用照会。清制,总兵行文非所辖的副将,副将行文非所辖的千总,总督行文总兵,提督行文司、道、运司,总兵行文府、厅、州、县,副将行文各州、县,驻防副都统行文非所属之副将,经略行文将军、督抚等,均用照会。

  照会的程式:文首以“某官署为照会事”开始,接着用“案照”二字引叙事由缘起,结尾以“须至照会者”结束,末书“右照会某某官署”,具照年、月、日,加盖官印。


  如果行文双方官阶平等,照会日期处通常以墨笔标注,称墨笔照会;如果官阶相悬者,发文者官阶高于收文者的照会,一般用朱笔标注日期,称朱笔照会。


  清末,清政府对外国公使领事,均用墨笔照会。 [/color]


[color=#6600cc][size=3][b]普通照会
[/b][/size][/color]

[color=#666600][color=#669900]  国家间外交往来的一种文书。用作进行交涉时表明立场、态度,或通知事项等。由外交部长、副部长、外交代表出面用第一人称写成并经签名的,称正式照会;由发出照会的机关,如外交部或大使馆、公使馆等,出面用第三人称写成,盖机关印章而不签名的,称普通照会。[/color]
[/color]
[attachment=11325660]
[color=#6600cc][color=#6600cc][size=3][b]正式照会[/b][/size][/color]
[/color]

[color=#0000ff][color=#669900]  正式照会是外交通信中最正式的形式,一般用于处理重要事务或履行重要的外交礼节。正式照会用第一人称书写,用于外长之间,外长与大使之间以及大使之间的通信。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之间也可使用正式照会,但不常用。正式照会的正本必须由发文人亲自签字。如今在外交通信中必须使用正式照会的时候不多,而每当使用必有其重要性。[/color]
[/color]

[color=#6600cc][size=3][b]互相区别[/b][/size][/color]


 [color=#669900] 普通照会同正式照会的最大区别在于普通照会是用第三人称书写的文书。它是机构与机构之间,一般是两国外交部之间、使馆与驻在国外交部等官方机构之间以及使馆与使馆之间使用的通信方式。普通照会不用签署,而是由发文机构在正本上盖公章。普通照会处理的事务非常广泛,大到边界纠纷,小到申请签证都可以使用普通照会。随着外交礼节的简化,以往要使用正式照会的现在也可用普通照会取代。普通照会虽然不如正式照会正式,但其内容却不一定都不如正式照会重要。
[/color][color=#669900][/color]
[color=#669900]  另外,由于普通照会使用第三人称,不像正式照会那样面对面,总担心直接刺激对方。所以,凡抗议性质的照会一般都用普通照会。但也有例外,1999年,时任中国外长的唐家璇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照会美驻华大使,就美军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事件正式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表示我方的强烈愤慨。[/color]
[ 此贴被天若舞在2009-11-15 21:15重新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0
  • 灬千ヽ

    派派币 +10

    我很赞同+基础分

孟客

ZxID:10083412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百草春生
仿佛自如。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01-18 0
Re: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这个降书不知道要用哪儿呢……
用古代怕是还得译成古文。
不过希望永远都用不上,和平好

这个西瓜有点甜

ZxID:9726683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1-18 0
Re: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谢谢,我是来跟帖的
随芸语

ZxID:5995051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370013246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18 0
Re: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字写的好漂亮啊。我只是来欣赏下图片的。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6 0
Re: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BH的帖子啊。。。BH的诏书啊。。。
雨寒惜

ZxID:2181934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沈嫣落
闭关修炼中........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6 0
Re:一些历史文书知识  诏书 圣旨 谕旨 奏折  照会
顶上去,让他们瞧瞧
Оo.m﹏曾經の有個`小釹孩`跑到ωǒ面前对ωǒ说:メ_哥哥,伱好帅哦``ωǒ上去就是两巴掌:ツ废话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