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称呼职务的由来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333 回复:2

[人文通史] 各种称呼职务的由来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tiino

ZxID:7055860

等级: 禁止发言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8-02 0
各种称呼职务的由来
老板的由来

17世纪初,荷兰印度公司的殖民主义者开始在现在的纽约市建立贸易站,他们用十分低廉的价钱,买下了许多土地,而后又转手倒卖给享有采地权的地主们。

为了赚更多的钱,不少荷兰殖民主义者干脆在纽约市定居下来,他们修建房屋,经营农场,从事贸易,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荷兰人将领队的人称为“户主”,而后转指“监工”,之后又改称为“监督徒弟的工人师傅”。

“这个名称太长了,叫起来不太方便!”

“就是嘛,应该短些才好。”

“还是叫‘上司’吧。”

“不,我看叫‘老板’更好!”

一些殖民主义者议论纷纷。

经过一番议论,大家一致同意叫“老板”,这个名称很快就叫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称成了美国的俚语。


黄花闺女的由来

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是一位长得非常漂亮的公主。

农历正月初七这天下午,寿阳公主与宫女们在宫廷里嬉戏。她躺卧在含章殿檐下,一阵微风吹来,将腊梅花吹得片片起舞,有几瓣竟吹落到了寿阳公主的额头上,留下了斑斑花痕,拂拭不去,寿阳公主反而更加妩媚动人。从此以后,寿阳公主便经常摘取几片梅花,粘贴前额,以助美观,那些宫女们见了,个个称羡,并跟着仿效起来。这样打扮,人们把它称为“梅花妆”,简称“梅妆”。

由于腊梅有季节性,不能经常保持,于是,宫女们便想方设法采集其他黄色花粉,而后做成涂饰粉料代替腊梅,以便长期使用。大家把这种粉料称为“花黄”。“梅花妆”不久便流传到了民间,很快受到女孩的喜爱,特别是那些富有大户的女孩以及歌伎舞女,更是争相仿效。

在当时,人们都认为不贴花黄,就缺少了女性特征。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上两颊画成各种花纹成为少女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装饰。但少女出嫁以后,就要改变这种贴黄的装饰,别作一番打扮。同时,“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说明这个女子还没有结婚,还说明这姑娘心灵美好,品德高尚。这样,“黄花闺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轻女子的代名词了。


“小姐”的由来

我国一度喜欢称年轻女子为小姐,但是“小姐”这个称呼原本非美称。据清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宋代钱惟演在《玉堂逢辰录》中,记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由此可见,“小姐”最初是指宫女而言;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又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赠妓人杨小姐》诗,此诗是赠给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姐”。宋、元时姬妾也常被称为“小姐”。

今天小姐用于称呼未婚女性,成为人们的日常称谓词。

只是小姐一词近来有些变味,许多“三陪女”或提供色情服务的女子也被称为“小姐”,故在旅店、餐厅、理发店等服务行业里,许多年轻女性拒称小姐。


“先生”的由来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本此。

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

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又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

现在,妻子多自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有时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众的女性也有被称为先生的,比如“宋庆龄先生”。


“老百姓”的由来

“老百姓”这是中国人(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的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所以,“百姓”们来,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的词语。

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国人(在此主要指汉人)看来,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爷”、“老祖宗”,或者“老板”,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吗?)所以,百姓们就自称“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点补偿。但在白纸黑字的古书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只是不能写书的“庶民”们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间才敢说的。

“丫头”称呼的由来

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头上都要梳着两个“髻”,左右分开,对称而立,像个“丫”字,所以称为“丫头”。唐代刘禹锡《寄赠小樊》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另外,古代婢女经常梳丫髻,所以“丫头”又成为婢女的称呼,宋代王洋在《大阳道中题丫头岩》诗中写道:“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疏。”并自注说:“吴楚之人谓婢女为丫头。”可能由于“丫头”称呼流行于吴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写诗为注。从此以后,“丫头”称呼广泛流行,直至现在有的地区仍在沿用此说。


“江西老表”的由来

一种说法认为江西人被称为“江西老表”,与朱元璋有关。

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天下,混战十八年。朱元璋曾被陈围困在鄱阳湖中,后来被湖中小岛康山村民救出,才得以脱险。不久,朱元璋已兵强马壮,他带兵遣将又要和陈友谅一决胜负。临行前,朱元璋对康山百姓说:“如果我以后夺得了天下,你们有事只管来找我,只要说是江西老表(指表兄弟)就行,我一定要报答你们!”后来,朱元璋果然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过了几年,江西遇旱灾,百姓无以为生,康山百姓想起当今的皇帝朱元璋,决定派一位姓江的年轻人去找他。朱元璋乃一国之君,国事浩繁,见一面谈何容易,姓江的年轻人想起家乡人民的重托,只好冒死到金銮殿去击鼓撞钟。鼓声激怒安乐窝里的皇帝朱元璋,但当他听说是江西老表求见时,马上转怒为喜,好言抚慰,并封青年人一个官职,派人运送去大量的粮食和金钱等救灾物资,且令康山村民永不缴纳赋税。自此,“江西老表”的称呼不胫而走,流传至今。

另一个说法是古时候战乱,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许多年后,年轻的后代,还回到江西扫墓,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以为是祖宗的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次年预先守候,双方相见,论起家族上代渊源,认出是表亲关系来,而称“老表”。


“拖油瓶”的由来

“拖油瓶”是旧时对改嫁妇女的一种歧视性称呼。

旧社会妇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带到后夫家去的,俗称“拖油瓶”。对于这样一个奇怪的称呼,许多人百思不解。其实这是以讹传讹,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

古时候寡妇再嫁,后夫娶寡妇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一旦寡妇带来的子女有什么三长两短,往往引起前夫亲属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娶寡妇做妻子时,就要请人写一字据,言明前夫子女来时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而人们就把再嫁妇女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说成了“拖油瓶”。


“三只手”的由来

“三只手”这个词是舶来品,最早见于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著名喜剧《一坛黄金》。在该剧第四幕第四场中,他气急败坏地要奴才伸出手给他看有没有拿他的金罐,他看了第一只,又看第二只,最后要奴才伸出第“三只手”给他看。以后,“三只手”就成了小偷或偷窃行为的代名词了。


“狗腿子”的由来

现代人养狗渐成风气,甚至把狗视同自己的孩子。但过去,人们对狗没有什么好印象,凡是沾“狗”的词,大都是骂人的,比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尾续貂”等等。“狗腿子”也不例外。

据传,从前有个富人的腿断了,一个奴才为讨好主人欢心,主动要求截下自己的腿为主人接上。主人问:“你自己的腿怎么办呢?”奴才说:“我可以接上一条狗腿。”“那狗的腿又怎么办呢?”“给狗用泥巴捏上一条。”所以,狗在撒尿时,总要把后边一条腿翘起来,是怕那条用泥巴捏的腿让尿给冲掉了。这就是“狗腿子”的来历。


“两面派”的由来

“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那么,“两面派”是怎样来的呢?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苦不堪言,谁来了都要欢迎,都要在门板上贴上红红绿绿的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人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个一劳永逸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大祸。

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见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翻转,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气极之余,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殊不知这里面还有一段血泪史。


“替罪羊”的由来

这是一个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圣经》(《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十二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有以羊代牛受过的记载。《孟子·梁惠王上》中载:“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注:新钟铸成,宰杀牲畜,取血涂钟的仪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齐宣王不忍心看见牛恐惧战栗的样子,而命以羊替换牛来祭钟。从此以后,“替罪羊”作为一个悲剧色彩的词汇就流传开来。


“傻瓜”的由来

人们习惯把愚蠢的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追究其由来,还有一段奇特的故事。原来“傻瓜”的“瓜”,并非“瓜果菜豆”的“瓜”的意思。

在我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地取名“瓜州”,聚居在那里的姓姜的人取族名为“瓜子族”。这一族人非常诚实、肯干,受雇于人时,耕种、推磨样样艰苦工作都干,而且干起活来不声不响。这样,人们便误认为他们“愚蠢”,进而便把这类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一位清代文士写的《仁恕堂笔记》中便说:“甘州人谓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肃)至四川一带还叫不聪明的人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变而来的,而后沿用至今。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还有另一种说法,与推牌九有点关系。

原来,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


“东道主”的由来

关于“东道主”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故事。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乏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以东,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东道国”就是以主人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汇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事的国家。


“黑马”的由来

国内外的报刊、电台在评论某个异军突起的胜者或爆出的冷门时,常常提到“黑马”。“黑马”一词究竟典出何处、意指什么呢?

1831年,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出版了一本小说,名叫《年轻的公爵》。小说中描述了一匹黑马,原被认为夺魁的可能性极小,谁知在比赛中它竟一举获胜。从而“黑马”一词问世,被体育界用来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


“鼻祖”的由来

要解释“鼻祖”,首先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原为“自”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在古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载:“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作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那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界”,就出现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了。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先就称“鼻祖”。


首相的由来

首相,是外国的一种官职,是主持内阁会议的官员,大致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宰相,但在18世纪以前各国并没有这官职,内阁会议都由国王主持。到英国乔治一世时期,由于他是德国人,不会讲英语,听不懂内阁大臣们议论政务,就不参加内阁会议,于是就由大臣们在阁员中推选一人主持。乔治一世时期的治安大臣沃波尔起的作用颇似现在的首相。18世纪以后,在各国的内阁中便正式有了“首席大臣”或“首相”这一官职了。


总统的由来

总统是共和制国家(即共和国)的最高行政元首名称。总统制源于美国。1787年,刚获得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3个州的代表55人,在费城独立厅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国家行政大权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由各州选举的总统候选人选出;总统是最高的行政首长,又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部长、外交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政府其他官员;总统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1789年1月,根据宪法美国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选,选举独立战争的杰出领导华盛顿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总统。华盛顿本可以任终身总统,但华盛顿只担任了两届总统便决意不再继任,因此以后美国总统最多只任两届,只有富兰克林·罗斯福例外,他担任了四任总统,并且是惟一的终身总统。


“太上皇”的由来

“太上皇”这个名称在我国存在已有过千年的历史,是皇帝对未去世的传位给他的原来皇帝的尊称。早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并未形成制度。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以示乡里。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总觉得不够孝敬,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刘邦对此感触很大。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极为满意,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对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

自此以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做法。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为“太上皇”。


“公主”与“驸马”

“公主”一词是我国古代对帝王女儿的称呼。关于它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周代。

周宣王执政时期,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戚的女儿出嫁时,都要有主婚人,诸侯王的女儿也不例外。以前都是父亲主持女儿的婚事,可是周宣王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如果亲自给自己的女儿主婚,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让次于的“公”来为他的女儿来主持婚礼。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儿称为了公主。

“驸马”一词是人们对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婿的称呼。关于这个词语的起源,应该追溯到秦代。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常到各地出巡,每次出巡都有一大群文臣武将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但是有一次却遭到别人的刺杀,虽然只是刺中了副车,但是秦始皇却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他认为“真龙天子”的行踪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为了防止刺杀事件的再次发生,在以后的出巡中,他乘坐的车子不但时常不停地变换,而且安排了许多副车。即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安全,特地设了个替身,让他坐在“副车”上。但是为什么不选别人,而选皇帝的女婿坐在副车上呢?那是因为女婿是皇室的人,比其他人是外姓之人,对皇室造不成什么大的损失。由于皇帝的女婿大都担任替身乘坐副车,随同皇帝出巡各地,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婿称作“驸马”。


“男子汉”的来历

人们之所以把男子称为汉,还得从西汉时谈起。

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不断侵扰我国的边境。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不断强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西汉的士兵们都非常勇敢,所以匈奴兵把汉朝的士兵称作“汉儿”或“好汉”。作为与“女子”相对的另一个词,“男子”早已出现,随着“好汉”的出现,人们渐渐地把“男子”和“好汉”联系起来,组成“男子汉”一词,作为对男性的一种称呼。现在的男子汉一词具有褒义色彩。


何以称弟子为“桃李”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宰相的由来

宰相,实际上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助之意。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是封建国家的最重要的行政官职。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过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

根据史料,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大师的官职,都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但不具备后来宰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开始出现。在秦国最早设置丞相之职。秦国由于变法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被确定下来。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宰相的名称变化不一,但宰相的职责始终没有变化。

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宰相,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明朝的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

由于宰相权力很大,也多有才能,古人用“拜相”一词来说明宰相一职对国家和皇帝的重要。


“大使”的由来

大使,就国际关系上讲是一国派驻他国最高级的外交代表。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外交代表出现于公元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当时,古埃及王国派专门人员出使亚洲国家,称为信使。古希腊时,出现了使节,称为“普列斯维斯”,这一词语来自希腊语,意为长老。使者出使前,由国家专门机构颁发训令。训令写在两块打过蜡的合成木板上,称为外交。现代意义上的外交即起源于此。

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出现,各国加强联合。为了适应当时各国外交联系的要求,威尼斯共和国最早将驻外使节变为常驻代表。16世纪末,常任驻外大使的职能与现代大使略有不同,遇有重大外交任务,国家还要派特命大使出使执行。这种特命大使不仅与本国政府有特殊关系,担负着重要的外交任务,而且所受的礼仪待遇也要高于其他国家的大使,使节的驻在国按照严格的等级安排接待规格。这样,许多国家的普通大使要求国家也将自己冠以“特命”两字称“特命大使”。据此,当时欧洲国家纷纷将他们的普通大使升格为特命大使。于是,某国驻某国特命全权大使正式通行外交领域,直到今天。大使在权限上要高于公使,成为驻外使节中地位最高者。


将军的由来

古代没有将军,掌管军事的官职叫司马。那时国家军队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师),大夫以下叫士。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增加兵力,大国诸侯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而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作战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因此,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到了汉代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级别。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分成若干级别的。


秘书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秘书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自从汉代以来我国封建政权便设有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可见“秘书”一词出现早于“书记”。但秘书并非官名,要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书省”,这是南朝梁始设的官署,是行政机关,虽有“秘书”之名,却无现在秘书之义。为后期沿袭,明清不设此官署,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多数的行政机关都开始设秘书,可见秘书在我国官制史上还很年轻。

秘书这个名称,原来是指皇家秘密的藏书。东汉桓帝时开始设秘书监这个职官,其实是相当于国家的图书馆长,年俸六百石。实际上的“秘书长”汉初叫“长史”,后来叫“中书侍郎”、“翰林学士”等。幕僚中的“记实”、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当于秘书。击鼓骂曹的祢衡,就是江夏太守黄祖的秘书,他能写出黄祖“所欲言而未能言”的内容,是一个出色的秘书工作者。


导游的由来

顾名思义,导游就是指导旅游。导游之称是从“向导”一词演化而来。“向导”这一称谓,在我国古代是军队中的一种专门名词。《孙子兵法》中就有“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者,不能得地利”之语。

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从齐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没有熟悉地理的向导带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不知所措。后来,管仲提出一个办法,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乃纵老马于军前,任其所至,随而从之,竟得道而归。实际上,这老马就是起了向导的作用。因此后来留下一句“老马识途”的成语,流传至今。

在我国旅游行业中,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袭用“向导”这一称谓,也有把它称为“旅行干事”的;还有一个带点官气的名字,叫做“领队”。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旅游事业突飞猛进,方才确定了“导游”这一专门称谓。


翻译的由来

我国的外语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西域名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了我国的第一部译著《安般守意经》后,佛经的翻译事业开始起步,晋代已设置译场,有组织地进行佛经翻译工作。到了隋代,长安有了数百名翻译人员的佛经翻译中心,而且有十分细致的分工。如精通汉、梵语文和透彻理解经典教义、能解决翻译上一切疑难的译场负责人“译主”;负责把梵文译成汉语的“译语”;记录译文的“笔授”;对译文进行润色加工使之文笔流畅的“润文”和审校译文、纠错正讹的“证义”等。但由于条件所限,当时的译文质量不高。直到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之后,佛经翻译家玄奘才开创了融直译和意译为一体,既不损害原著本意,又便于读者了解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进入了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时期。玄奘用一生时间译出了他出访印度时带回的佛经74部,共1335卷。他还是我国第一个把中文著作译成梵文的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翻译外,为了适应梵文教育的需要,隋唐还出现了专门讲述梵文音韵、解释辞义的“字书”,如《隋书经籍志》中著录的《婆罗门书》、《扶南胡书》和唐代的《悉昙字记》等。到了明代,编撰刊行了一套收录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每个词用汉语标音的外语辞典《华夷译语》。同时,在明代还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著作,如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由拉丁文本翻译成中文的《几何原本》以及李之藻和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

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成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馆”。它培养出严复、汪凤藻等一批翻译人才,还编译了一些外语辞典和外语文法书籍。


“会计”名称的由来

“会计”最早起源于中国,历经很长时间,才形成现在意义上的“会计”。

“会计”就是“总会计算”的意思。“会”字在当“总计”讲的时候,应读做“侩”(Kuài)。一字多音(多义)在我国文字中是常见的现象。

“会计”一词最早出于《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晚年在绍兴的苗山上大会诸侯,稽核他们的功德,这个行动称会稽(会计)。

“会计”一词用在财务上也是非常早的。《孟子》里有“会计当面已矣”的话。《战国策》“冯谖为孟尝君市义”里也提到了这一句词,孟尝君要派人去薛邑收债,问门下请客:“谁习计会?”冯谖则应声而出。到了汉代,我国设置了管理会计事务的官职。《汉书》上载,汉初的桑弘羊,曾“为大习农中丞管会计事”,平文侯张苍则担任了计相的官职。


“商人”的由来

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把买卖人称作商人,原来“商人”一词的由来与我国商业的起源与形成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在社会上便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在大禹治水时有功,被封为商,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一天,王亥在贩运货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袭击,抢走了货物和随从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有个儿子叫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便兴兵伐易。最后终于灭了易氏,商的势力也从此扩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孙汤商族后裔,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孙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代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农业上定居耕种,手工业等也相当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一下变成了周朝的种族奴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了。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作家的由来

最早的“作家”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入书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载:“(汉)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这说明自三国至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汉桓帝没登基时过着清贫生活,因不善治家理财,才弄得没有私蓄。

“作家”一词转变成今意始于唐代。据北宋李日方撰《太平广记》载:“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酬金)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就是唐宋时期对在文学艺术上成绩卓著者称“作家”的来由。明代诗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这说明盛唐时选列出来的“作家”以陕西(秦)、山西(晋)人居多。


记者的由来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欧洲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贵人等纷纷来到这里,进行商务活动。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这样,有些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务、物价行情、船只抵达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抄成单卷,或刊刻成册,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这种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报纸记者。这些专以采集和出卖新闻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我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有专职的采访记者,起初叫“访员”、“访事”、“报事人”,19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记者”这种称谓。


护士的由来

护士在医院出现的时间并不长。19世纪初,英国虽然设立了许多较大规模的医院,但还没有专门的护士,只是由仆役兼管一些护理工作。1836年德国有一位青年宗教人士开设了一所医院,并训练了一批年轻的姑娘专门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这就是最早的护士。在1852年到1856年间,沙皇俄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争,双方伤亡惨重,大量的伤病员无人照顾。当时,英国有一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女士名叫佛洛伦斯·南丁格尔,她自愿组织战地救护队,率领38名女救护队员负责伤病员的护理,在她的领导下,建立了医院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伤病员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国的圣多马医院办起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就是为了纪念近代护理学科创始人佛洛伦斯·南丁格尔(1820~1910)而设立的。

不久,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办了专门的护士学校。以后由于护士教育与技术水准的提高,各大医院都设有专科护士,各大医院也都有一批护士在从事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了。


白大褂的由来

1868年,英国著名外科医生列斯特把“巴斯德消毒法”应用于医学。在他主持下的格拉斯哥医院里,医生、护士由原来的戴灰礼帽穿大礼服,改为戴白布瓜皮帽,穿白大褂。白大褂就是这样来的。


时装模特的由来

意大利的米兰是世界的时装之都,每年时装展览会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除了时装外,意大利也是盛产国际名模的地方。时装模特发展到了今天,经历了漫长时期。

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圣·马乐尔柯用木料和粘土制作了一个类似玩偶的人体模型,并用零碎的麻布加以装饰。这种早期的人体模型很快传入法国。后来,巴黎的一位女裁缝利用这种人体模型向顾客展示新式服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果,其他女裁缝争相仿效。当时,人们称这种穿上时装的人体模型为“时装模特”。

真正人体时装模特发蒙者是英国时装设计大师沃恩,据说,他20岁时来到法国巴黎,在一个新式服装店当销售员。1846年,他为推销一种披肩服装,让店里漂亮的小姐玛丽·韦尔纳穿上招待顾客,结果取得成功,玛丽也成为他的妻子。

从1851年起,他为玛丽设计了许多服装,因而赢得了大量顾客,以后在巴黎又以“沃恩”为名开了一家自己的服装店,并雇了几个年轻女子专做招待顾客的工作,服装生意相当兴隆,使得许多服装商纷纷效仿。于是,女模特便很快在法国大批量出现,并迅速遍及了欧洲。据说,这就是第一位时装模特的由来。


节目主持人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要从1952年的美国说起。

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米克尔森挑选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沃尔特·克朗凯主持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米克尔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为了使报道显得更有力,必须把一些主要新闻都串接起来,并进行一番概括、总结。休伊特把这种设想比做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持棒人即“主持人”。“持”就是拿的意思,所谓“主持人”即主要拿(棒)的人。于是,克朗凯特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主持人的话语就像一根线一样,把各个节目巧妙地串在一起。


空中小姐

1930年5月以前,机上的乘客是由副驾驶员负责兼职照料的。

一天,在旧金山一家医院里,护士埃伦·丘奇小姐与波音航空公司驻旧金山董事史蒂夫·斯廷帕森谈天。当她听说驾驶员忙得不可开交时,便说:“您不能雇用女乘务员吗?姑娘的天性,是可以胜任空中小姐工作的。”

于是,埃伦小姐和其他七位护士,成了世界上第一批“空中小姐”。以后,各国民航也纷纷效法,“空中小姐”成为各国民航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失堕天使

ZxID:807628

等级: 自由撰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0-02-14 0
哈哈,沙发哦~
sfky

ZxID:10648595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是文笔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0-02-15 0
以前海真没注意过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