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慕容世家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5224 回复:13

[人文通史] 神秘的慕容世家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yunaiyue

ZxID:1727285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9-05-17 0
神秘的慕容世家
慕容 一个充满侠骨柔情的姓氏

  如今却仅仅存在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

  这个千年前曾经在北方叱咤风云的民族

  在今天竟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姓慕容的人

  他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

  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我生来姓慕容,我痴迷于汉字"慕容"从字形到读音的奇妙组合,假如时光可以倒退1600年,我就可以隐约看到先祖们的戎马一生,可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究竟发生什么,让慕容人从此隐姓埋名?

  2007年3月,辽宁朝阳市政府在网站上登出寻找慕容氏的启事,因为在朝阳境内意外发现了慕容世家1600年前建立的三燕都城遗址,一时间,种种有关慕容的信息一涌而出,含有慕容二字的网友们纷纷前来验证身份,究竟谁会是慕容世家最后的遗脉呢?

  我们带着种种猜测赶赴朝阳市,想看看在这座千年老城里是否可以寻找到慕容世家的片段记忆。为什么在我们的印象中,怎么也想不起有人沿用过这个姓氏呢?

  【主持人】:

  提到慕容姓氏,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就联想到金庸著名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那位慕容公子---慕容复。小说中的慕容公子武艺高强,只是一生里营营役役,抛弃了爱情和友情,最后走火入魔,永远地沉浸在所谓复国的迷梦里。而事实上,在中国的4000多个姓氏中,慕容,作为复姓确实存在,只不过不在前100之列,比较生僻。同时,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姓慕容的男子多英俊挺拔,女子也绝丽秀雅。更引人入胜的是,慕容家族曾经真的创建过自己的王国,并且很可能留下过象慕容公子一样人品出众而又偏执狭隘的无数破落王孙。那又该是怎样的一些故事呢?

  我们所能想象出的有关慕容姓氏的情景,只能从一些武侠影视作品当中搜寻到。香港导演王家卫的电影《东邪西毒》中就有过一个慕容姓氏的人物,那个由林青霞扮演的慕容燕的女子,逢人言口必称自己是堂堂大燕国的公主,慕容家的小姐,并且武功盖世,身姿轻盈飘逸。

  而今更多人唤起记忆的是金庸的作品《天龙八部》,那个身居姑苏、白衣飘飘的南公子慕容复道出了慕容世家的点滴故事,并用极多篇幅去建立读者对"姑苏"慕容的向往,令人觉得慕容氏不论男女,武功所学都超越凡境,而慕容复一心念念要复的都城大燕国,竟然就是所指在辽宁的朝阳,可为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呢?

  我们在朝阳寻找慕容世家遗迹的时候,突然得到消息,说是朝阳市中心的某个重要遗址正在被人盗挖。于是,我们闻讯赶赴现场,到达的时候,只看到了几个匆忙收兵逃跑的盗掘人。


龙城采访现场


龙城遗址

  一个更令我们感到惊异的事情是,这个刚才被盗挖的遗址竟然就是在公元342年慕容世家建立的三燕都城--龙城遗址,也就是慕容公子念念不忘要复的都城。千回百转,恍然如世,慕容世家的王朝就这样忽然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采访】:朝阳文化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孟昭凯

  最开始怎么发现的都城遗址

  这个是原来棚户区改造,这地方原来住的都是平房,陈旧的平房,决定改造这个区域拆迁,当时定的是先勘探先发掘,后建设,所以咱们进行了文物勘探,勘探过程当中,用控铲探出来了,地下有遗址,所以整个把剖面剖开以后,就发现石路,建筑址,还有刚才咱们看到的石的很大的一个什么形象说不太清楚,它是在宫门的两侧,当时这些上面还有烧的木柱子的木碳,粗的这么粗,所以这个建筑很大,

  据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只有都城才能修建三门道城门。那么,朝阳发现的龙城就是一座清晰而庞大的都城遗址。在遗址的挖掘中,我们发现其修筑相当考究,门道气势恢宏,不但路宽拓展到5米,还全部以200厘米长、80厘米宽的长方形大石块对缝铺设,排列整齐。地层中还出土了础石、瓦当等建筑构件,由此可以遥想当年慕容王朝的繁华景象。

  【采访】:朝阳文化产业办公室副主任:孟昭凯

  这条道是当年的主道,从三燕时期,到辽一直到明清这条道都是主道,主要的活动都集中在路的两侧,商贸活动大户人家都在路的两侧,整个文物层次非常清楚,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历史上叫作英周,这就是英周路了,也就是咱们整个容城的活动中心,整个活动中心都在这儿,

  慕容人的王朝就在这历史的烟尘中浮现出来,这条被古时称为"营州"路的土道上,曾经游走着那个王朝威风八面的骄傲身影。今天,我们知道"慕容",不只是一个姓氏,它还是鲜卑族的第一大姓。而鲜卑氏族是匈奴之后,在北方崛起的第二个强大的游牧民族。除慕容鲜卑之外,还有宇文氏和段氏。其中,慕容氏建立的燕国是当年北方的第一国,当中原大地上的一代雄主汉武帝正在叱咤风云、打理刘氏江山的时候,燕王慕容皝就已经在辽西地区建立自己的都城,倚仗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勇烈,几年之间就迅速崛起为东北地区的霸主。

  在本次调查采访的信息整理过程中,我们还意外获知了前燕王慕容皝之子慕容俊的昔日繁盛。


朝阳师专校长雷广臻


  【采访】:三燕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广臻

  北京称帝第一人是从朝阳去的幕容俊,经过这样的寻找活动我们发现这一点,这一点不仅仅是我们发现的,尤其是几城,在战国时候有一个燕国,那个燕国称王不称皇帝,所以称皇帝的人还是从幕容俊开始的,他是第一人。

  慕容俊称帝后的前燕国是慕容世家最风光无限的时候,当时国土的领域甚至南扩到了现在的北京。寻根问祖,当年慕容氏的酋长莫护跋就是在朝阳北票彰吉营子乡的这一片农田地最先落户的,建立了慕容世家入住辽西后、最早的都城--大棘城。在我们寻访的过程中有幸遇到了省考古所的田书记,并向他询问了从考古角度发掘出的三燕历史。


考古专家田立坤在考古现场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这个村子叫三官营子,村子下面就是一个从战国到汉代的一个遗址,根据这个村子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周围的地貌环境我们认为这个地方就是十六国前燕第一个都城,大基城,这里面因为城里面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现有战国的燕王剑,然后周边的地理环境,跟文献记有基城附近有一个黑石谷,这个小山沟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小黑石,

  我们凭借什么来确定这个地方就是慕容氏最初建都的棘城遗址呢?据文献记载说,棘城里有一个黑石谷,黑石谷应该是以地貌特点命名的,现在这个山头里就有很多黑色石头,这为棘城的确立提供了辅助作用。在北票彰吉营子乡的许多院墙上,我们也发现了那些黑石头。

  而在这里生活的百姓不姓慕容,他们早已与那段慕容家族的历史永无联系了。

  尽管我们还没有找到慕容家族的最后遗脉,但是在这次寻找慕容活动的行程里,我们已经渐渐清晰了对于这一支草原上的少数民族的认识,慕容世家在中华民族的融合和文化交流上做出了贡献,这一点是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知道的。

  【采访】:三燕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广臻

  我们觉得寻找到慕容的后裔是一件幸事,但不是活动本身的意义和目的,我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让更多人重温历史了解龙城,他们的反应是感觉到一个方面感觉到朝阳是我们慕容氏的老家,我们都应该为朝阳做一些事情,他们都觉得做这样的事情非常有意义,有的回去就说是不是需要我们做一些,有的信息也给我们讲下一步的寻找慕容活动听后裔的意见还有的跟我们联系说我们这里有慕容的家谱请你们和我们一起研究一下,

  就当我们为慕容家族当年的文治武功喋喋不休之时,省考古队的田书记提供给我们一个新发现,那就是我们此刻脚下踩着的这方偌大的夯土台。


龙城出土的金步摇


夯土层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人工夯筑的,(怎么判断年代)根据里面包含的遗物,各个时代的从器型啊器类啊,是有自己的特点,(为什么是三燕不晚于三燕)这里有一个城位,我们考古很重要的是地层学,根据它的叠压关系,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盖房子,最下面的作为基础的石头也好,肯定是最先放下的,在这种原生堆积没有被后来摇动的,越在下面的它时代越早,它这个时代应该是比较,而且这么大的夯土台也不会是在辽或者唐以后,因为这个地方在唐和辽以后没有这么大的建址,从这个地方来讲不是一个文化中心或者政治的中心不会有这么大的夯土台,因为当时来说营筑这么大一个夯土台也不是一件小事儿,比如说在咱们现在一个很偏僻的山村不会有一个摩天大厦起来的,像大都市里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方才有行政机构才有这种建筑,像这个大夯土台,绝对不是说百八十人能做起来的,这是很大一个工程。

  据田书记考证,这块夯土台的年代不会晚于辽、唐之后,甚至不晚于慕容家族的三燕时期。目前它只暴露出西北角的一块,究竟是一个什么古代工程仍是个谜。不过,田书记又为慕容氏的源流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香港中文大学有一个叫姚中仪的老先生,有一篇文章提到慕容鲜卑可能是波斯人,他的证据就是从莫户拨这个名字来的。莫户他认为是与波斯语的幕户相通,幕户是波斯语宗教神职人员的一个职称,或者是一个职务一个名称,他说幕户和莫户音是相通的,因为古代译音无定字嘛,另外从考古上来讲咱们三燕文化里面有好多西域文化的因素,一个是咱们像五十年代像房申,张家营房申发现的墓里面有金布摇,这种金布摇就是西亚中亚最开始在那儿产生的,后来通过北方传过来,慕容鲜卑带到辽西的,但是慕容鲜卑怎么接受金布摇咱们还说不清楚,

  【主持人2】:

  金步摇花饰,应该是慕容氏族最据代表性的象征物,甚至形成了在3世纪晚期以金步摇为主要内涵的特殊文化现象--慕容氏摇叶文化。慕容氏家族将西域传来的摇叶文化吸收、强化,并将这种异域风格的饰品传至朝鲜、日本。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慕容"一词在今天日本语发音中却出人意料地发出"步摇"的古音,那么,这一中国北方慕容的古音会不会就是借着步摇传到了日本呢?

  “我”的叙述:

  我依稀记得,我婆婆年轻时总有一只金色的步摇花晃动在她的发髻间,走路时,金步摇摇曳飘零,带来绵延不绝的风韵。我问婆婆,它是从哪儿来的呢?

  或许,慕容姓氏的由来与他们喜爱戴在头上的一种饰品"金步摇"有关。因为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似,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步则摇动是步摇的原义,在朝阳北票房身的慕容鲜卑墓葬中就出土了两件金步摇头饰。在古代的《簪花仕女图》中就画有女子发前头插步摇的图案。然而,步摇并非是慕容氏族的首创,它是由遥远的西亚地区通过草原丝绸之路传播至北方,并由它直接传播到了朝鲜、日本。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朝阳正处于这么一个接点上,所以不论是从旱路的典型的丝绸之路,还是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来讲,辽西地区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都可以说接点,所以后来从辽西地区通过朝鲜半岛影响到日本列岛,是北朝或者三燕这个时期。

  一个王朝的建立总要与杀戮和征战的血腥词汇相连,喜爱美丽头饰慕容氏又是靠怎样的力量纵横他们的金戈铁马,最终开疆拓土建立王国的呢?难道真的象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有什么类似于"斗转星移"的家传武功吗?当我们带着这种年轻人的顽皮心态探询慕容家族秘密的时候,竟然发现了这个家族中的重要秘密--他们竟然就是马镫的发明者。



龙城出土的马镫

  对于穿过广漠的荒原长途跋涉的马上民族慕容家族来说,马具是北方民族必须要用到的,人一旦拥有马具之后,便可以在马上活动自如,这样就使得骑兵发展起来,进而增强了慕容鲜卑的军事力量。而马具的最终完善成熟,应该说慕容家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尤其是马镫的产生,骑马没有镫在马身上,人不是太稳定的,这样有了马镫尤其是有了双镫,人能够在马上更能活动自如,这样就使骑兵发展起来,尤其像汉人不善于骑马,没有镫就不适应,所以他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人的作用,一旦有了马镫人可能两个脚踩在马镫上,人就可以增加他活动半径,而且更加牢固,增加安全稳定所以骑兵作用更大,这应该说幕容鲜卑在马具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聪明的慕容家族就是这样依靠一双马镫拥有了天下无敌的骑兵,开始掌控了马上天下。但是,他们的王朝为什么仅仅存在了一百多年呢?

  纵观慕容家族的世代牌位,从慕容廆到慕容垂,他们深受汉文化影响,又保留了北方民族的骁勇,真所谓英雄家族,可问题就出在了慕容氏族的豪杰太多,死于内部交锋的人不在少数。

  【主持人】:

  一个叫格鲁赛的法国人写了本书叫《草原帝国》,他专门研究欧亚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他说少数民族进入到文明地区后,丢掉了本民族传统优秀的东西,学到了发达地区的腐化享乐。曾经叱诧风云的慕容鲜卑之所以迅速崛起,迅速灭亡,很大程度上他们失去了原有适应环境一往无前的精神,最终进入中原地区,必定被汉化。 那么如今我们寻找慕容氏,似乎不太可能看到慕容氏族最原始的样貌,那么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鲜卑先人的棺椁


  作为马上民族的慕容家族在百年之内纵横北中国,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创建过程中有过他们的功劳,慕容氏尽管最后丢掉了他的王朝,但他的后裔融到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里,继续创造着辉煌,也就有了之后的北魏隋唐的全盛。

  受汉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文化又反过来影响汉文化,慕容世家靠马具的改革发明获得了核心的战斗力,获得了天下,最后竟然又是以另一项改革发明为标志,把自己送进了棺材。是的,他们的最后的发明竟然就是棺材。

  这种特别定制、标准格式化的棺,是慕容家族最早使用的,并且从北魏隋唐时期就在全国普及起来。

  【采访】:辽宁省考古所书记:田力坤: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就是看到的这种棺,这种木棺咱们现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要用这种棺就是前大后小,前高后低,前宽后窄这种木棺,甚至佛教的我们看见很多出的佛舍利的小棺。类似骨灰盒大,不是葬人的这种棺,本身是佛教的东西他也用这种前大后小的棺,

  从生龙活虎的马上开始,到肃穆安详的棺材结束,慕容家族用自己的奋斗和命运完成了一段历史的隐喻。公元436年,慕容世家的王朝终因国力下降、皇帝穷奢极欲、部族间内讧等原因,被北魏大军灭亡,曾经不可一世的慕容世家遭遇了国破家亡的现实。

  在一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借助一个古老城市的名义,对上百万慕容的后代发出急切、深情的呼唤。问题是,当年逃亡的慕容儿女们到底去了哪里呢?那些今天在三燕文化网站登记的人真的就是慕容氏后裔吗?


专家在龙城遗址


  虚拟第一人称“我”口吻

  在北方那些干燥的季节里,上百万的慕容儿女们远走他乡,不断的迁徙,再迁徙,身体里带着存在于幻想中的那种激情,在一段已经消失的路途中行走。而我,在一千多年之后,还能够找到他们吗?

  自从在网络上登出寻找慕容的消息后,有很多人报名登记,这中间姓慕或姓容的人有不少,他们都有可能是慕容氏的后裔,因为北燕被北魏灭亡后,上百万的鲜卑慕容氏为保全性命,大都更名改姓,其中一部分人取慕容的第一个字"慕",或穆桂英的穆,或者取第二个字姓"容"。

  三燕研究会的雷会长一直没有放弃对慕氏姓氏的寻找,因为在《百家姓》中确有复姓慕容的存在,排名第436位。

  【采访】:三燕文化研究会会长:雷广臻

  有祖谱,报纸上登的那个,一个大祖谱,目前我还有一些亲戚,我爸的妹还在里面,我父亲说我太爷爷,他小时候看到他书房里有清朝官帽,我父亲记得,记得有一些像清朝红鞭子,我在四川,

  费劲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姓慕容的人,他的老家是广东高要市白土镇慕村,据说那里有三千多人姓慕容。

  三燕文化网站的工作人员仍然在积极联络着登记上来的慕容后裔,每一个人都还要通过祖谱等材料进行身份确认,他们究竟是否找到真正慕容家族的后人吗?

  现在看寻找幕容这个面还不够广。咱们慕容后燕灭亡的时候,牵走了一百万,这一百万后裔肯定不止咱们现在说几万,可能不只是几十万,有可能是是不低于上百万的,山东龙城一个人大主任,从网上看到咱们寻找慕容启示对这个事儿非常关心,而且咱们给他去函,联系了,他已经回函了,他说非常支持这个事,他是在他们当地慕容家族有三千多人,而且他有他的祖谱,从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这里面看,写的完全是咱们朝阳鲜卑后裔慕容氏,他提到北国提到慕容氏,后来他写到乔峰是辽国的,写的都是北方民族的事,我想要想把慕容氏寻访活动搞得更好,开展的时候多注意积累总结,不开始这个工作,有很多咱们上不来,咱们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的后裔,咱们不知道慕容原来是皇帝的后人,史书上有很多记载,咱们也不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起到这样的作用,

  三燕文化研究会寻找慕容氏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和理清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发现,慕容氏后裔最有可能存在的地方是:青海的土族自治县,甘肃的庆阳,山东的荣成和广东的肇庆,其中最有可能的是广东肇庆高要市的白土镇。可是令人疑惑的是,原本生活在北方的慕容氏族又怎么会南迁到那里的呢?

  2007年3月底,朝阳三燕研究会的两名代表和我们摄制组决定一起赶赴广东高要市白土镇的慕容村,寻找慕容氏的后人。毕竟是相隔1600年的时间,在广东的一个陌生的地名里,此番行程我们会找到那个神秘的慕容家族吗?他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这群人会是1600年前慕容世家的真正遗脉吗?

  (虚拟第一人称“我”的口吻)

  多少年了,多少故人、旧事早已物是人非。今天,有谁还能记得我先祖慕容家族的隐秘心声,一段古代草原马上民族的人世豪情?哦,慕容氏,当万物涌上前来的时候,我该如何去识别你呢?

  我们带着对慕容世家的深深迷恋,踏上了去往广州肇庆寻访慕容后裔的发现之旅。离开了慕容家族先祖们祖祖辈辈聚集的北方地区,我们试想,当年慕容氏的贵族和百姓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死离别迁徙到了中国的南部?我们摄制组连同三燕文化研究会的两名同志,在到达广州之后又继续乘车赶往肇庆。

同期:

  孟局:"去白土镇幕村。"

  一方面线索提供的地名很小,很少有人知道;另一方面,肇庆地区的方言很重,交流有困难,这些都给我们的行程带来不便。

  在一路询问的指引下,我们终于找到高要市白土镇的幕村。

同期:

  找到幕村。

  一进幕村村委会办公室,我们的目光就情不自禁地搜寻有关任何慕容的信息,村书记看出了我们的急迫,为打消疑虑,他主张拿出身份证,上面清晰地印着慕容瑞湖四个字。除此之外,慕容瑞湖还特意翻出村里的户籍证明,有慕容姓氏村民的名字也清楚地写在上面。最重要的是,慕容瑞湖掏出了用纸包好的、由村民世代保存下来的祖谱。

  这一张珍贵的慕容氏祖谱上眷写着:宋来粤太始祖慕容绍奕的字样。另一份用宣纸写的附录里记述了他们是辽东公安北将军慕容廆的后代,已传至二十二世孙。

  这一惊奇的发现让我们迅速将历史向前翻到公元294年,那个叫慕容廆的人就是燕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他为慕容鲜卑氏族前燕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幕村全景


慕容姓老人为大家读祖谱

孟局同期:

  在朝阳市一千六百年前的龙城就是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长达一百年之久,这个时候的慕容氏是最盛时期,慕容廆他统治时期.他地盘达到现在的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的一部分,整个东北内蒙的南部,朝阳市政府搞了一项大的活动,十月份将召开慕容大会,全国的慕容后裔代表聚集龙城回顾历史欢聚一堂,真诚地邀请你们参加会议。

主持人:

  我们知道在慕容世家的最后一个王朝--北燕被灭亡之后,上百万的慕容贵族和百姓们便开始分散的逃亡到河北、山西等中原地区,慕容氏的儿女们从此隐姓埋名,改姓慕、或姓容,姓复姓慕容的很少。如今,我们在广东南方找到的这个慕容后裔群是如何由北南迁到了这里呢?曾经称雄北方、最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慕容鲜卑人为什么会选择离老家朝阳那么远的地方定居呢?


幕村委员会牌子


众人展示慕容姓氏祖谱

  作为慕容廆的后裔,幕村里的慕容姓氏人说,鲜卑慕容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世事全凭口口相传,祖上的老人告诉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鲜卑族人。从那张《慕容氏大宗族谱》里显示,他们是在西燕时开始南下,唐宋时慕容族人便已大多居住在华南各省,到了元末明初,先祖慕容绍奕这一支为躲避战乱和朝廷的迫害,迁居广东,逐渐定居下来。

同期采访慕容遇益:

  六七百年前,我们慕容后裔在这里定居下来,祖先是慕容廆的后裔,到了慕容绍奕迁到幕村定居。

  这一本《慕容氏简史》就是这位名叫慕容遇益的老者研究撰写的,他为了能让幕村慕容氏的后人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祖先根源,花费了半辈子时间研究慕容姓氏,以提醒世代耕种在白土镇幕村的慕容氏人,不要数典忘祖,记得自己是慕容鲜卑氏族的后代。

孟局同期:

  在辽宁省姓慕容得找不到了,但是姓慕的姓容的有,据史料记载姓慕姓容的也都是慕容的后裔,他是从元朝以后,姓慕容的基本找不到了,你们这是全国据我所知我查了很多资料,据我所知全国姓慕容的唯一的后人,到现在姓慕容……


众人观看族谱


幕村书记——慕容瑞湖

  令我们感到庆幸的是,作为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后裔一族的复姓慕容氏人,他们依然生活存在着,并在广东高要这里世代居住了近700年的历史。

  幕村有3000多人姓慕容,慕容是村里的大姓,他们骄傲地称自己是鲜卑族人。也许是民族遗传基因的作用,这里许多人仍然保持着北方鲜卑人的体貌特征,明显与印象中的南方人不同。

  就说幕村村官慕容瑞湖,他与附近村庄的汉人相比,就更显起身材高大、鼻梁挺直,眼珠发黄等鲜卑人的特点。

  基本上我们都汉化了,还有一小部分人保留着,听说都有一点点以前鲜卑族的特点,我们很多人在外边工作,见到有一部分人说你们好像是北方人,好像是外国人,有这样的,我也听说过,我去其他地方也有人说我,一点点有那个特点,他形容说我是外国人,外国的。

  为了能够寻找到当年慕容鲜卑人的影子,我们还特意让村干部带领我们去见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

同期老者:

  叫慕容津,97岁,村里的长老。

  慕容津老人的妻子早已过世,南方的这个孤独的小屋在他年复一年的哀伤里叹息着生命流逝。慕容津说,年岁大了,过去的事情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可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他保持的镇定中读出故乡的味道,从他北方人的样貌里看出鲜卑氏族移民的影子。

  早进

  时隔数年,慕容鲜卑人的后裔就在这个南方的小镇里定居落户,过着田间耕作的生活。当年那个彪悍的北方游牧民族悄然化作了此地乡民,曾经的骁勇霸气也消失在广阔的平原深处。 

  采访慕容瑞湖:

  我们村里面有四五千人,姓慕容的大概有三千五,其他有姓李姓陈姓唐四个姓。听说我们历史传下来,都是我们祖先,是慕容廆的后裔,我们清楚,族谱上都记录上面,这里定居的我们祖先就是慕容绍奕,我们基本上全部都姓慕容。

  我们继续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村落,村口幕村小学的学生放学了,他们作为第24代慕容绍奕的后代,是否也会对自己奇怪的姓氏发出过疑问吗?

  同期小学生:

  我叫慕容靖雯……我们都是慕容的后代。

  一样的豆蔻年华。1600年前那个战乱年代的慕容英雄们,与这一群纯真的少年,因为慕容这个姓氏连接在一起,而同为鲜卑人后代的这个事实,令他们这些少男少女们感到无限荣光。


姓慕容的小学生


幕村书记保留的自家家谱

  采访慕容瑞湖:

  很小的时候,我们都觉得复姓慕容,到了大一点读书,有的人说你多一个字,我们慕容多一个字,基本上人家三个字,姓单姓,我们是复姓,觉得很奇怪,小时候的,到了读书看历史时候。

  我们慕容中有一种传说,慕天地之貌,有……我们听老人说我们慕容是天地之貌,我们看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有慕容,我们觉得奇怪,很荣幸,我们这么小的姓在电视面出现,我们很荣幸,曾经我去过大理……

  慕容瑞湖说,他自小生长在这里,村里还有一处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慕容氏祖祠。幕村人世代口口相传着祖先的历史和南迁经过,自然慕容的先祖们也会留下些物证以供后人凭吊。祠堂的正中挂着一幅牌匾叫垂裕堂,这有可能是一个叫慕容垂裕的人创建的,每逢春节,幕村人都会到祖祠来祭拜,舞狮就和过年鸣放鞭炮一样必不可少。

  采访慕容瑞湖:

  这是六百年前建的,在乾隆时期重修。

  "我的口述"

  我多么想再看看祖上的辉煌,哪怕今天留下任何的、无限小的风俗元素。难道那些细节也都随着慕容王朝的沉滞,大踏步地走远了吗?

  我们试想,是否可以从当地幕村人的生活习俗里看出当年鲜卑人的风俗特征呢?1600年前的慕容世家会不会把故乡的某种不可知的血液倾注到他们身上呢?很显然,这种当地的舞狮习俗是汉人留下的,一千多年时间,慕容鲜卑人在与各民族不断融合中,它们吸收了先进文化,并同化其中,如今,我们也很难去从这种舞动的气息里识别出来,究竟慕容鲜卑人的风物又是怎样的呢?

  主持人2:

  据村里的老人讲,慕容氏族人迁到幕村时,村中原有阎、梁等姓氏,几十年后,慕容成了村里的大姓,其他姓氏却逐渐减少。幕村的慕容氏人不断与汉人通婚、杂居、生活习惯已全部汉化,没有保留任何具有民族特点的衣物、风俗习惯,连身份证也填写的是汉族,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辨别幕村里的慕容后裔呢?

  同期:

  这是慕容垂祖裔孙乐祝资物防名列下。

  在慕容氏祖祠边上我们竟然发现了刻有慕容垂后裔捐助的石碑,难道它真的就是公元386年创建后燕国的皇帝慕容垂的子孙留下的吗?

  同期:

  慕容垂的后代,我们简写去掉"慕"字。

  我们继续在幕村里寻找当年慕容鲜卑人遗留下的蛛丝马迹,他们远离故乡,初踏到这一方土地时,又会是一种什么样景象呢?我们一点点地靠近这个神秘的民族,发现路不是越走越窄,而是越来越宽敞了。我们跟随着村民在幕村的老宅里出没、游走,忽然发现这一带老屋的建筑有种熟悉的感觉,这种简陋、原始的搭建方式与北方早期的建筑如出一辙。

同期: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老房子……夯土建筑这是北方的传统……南方没有。

  我们将镜头再次闪回到慕容氏的老家三燕故都龙城,这里夯土台基的叠压关系与广东幕村的十分相似,慕容世家的先祖们在离乱年代迁徙到南方时,依然保留着北方的建屋习俗。


现在慕容姓氏人的祖祠


戴红花的慕容老人

同期:

  这是唯一留下来的,村子就剩下这一点遗迹了,我们刚来定居的时候就地取材、夯土、二代、三代。

  "我"的叙述

  我不知道,不管其他人怎样的怀疑和否定,我在头脑中一直本能的构想,当年我的慕容先祖们在这个南方小镇里的生活图景,他们如何走上一条远离老家的不归路。峰回路转,原来慕容世家的历史就这样在我脚底的世界里被神秘的承载。

  我们不想放过慕容世家留给后人的任何讯号,跟随村民的指引,我们长时间地逗留在幕村的街巷里。我们发现在幕村很少看到年壮的青年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的经济不富足,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就只留下老年人和正在读书的孩子,一些老妇人依靠编织草席卖钱为生。

  我们行走在幕村潮湿的石板路上,头脑里始终记忆着阿婆慈祥宽厚的表情,可是除却生计之外的事情她们很少关注到,那我们又该从哪里去寻找慕容世家的遗迹呢?不过有一点令我们感到奇怪,为什么幕村里阿婆的头上都带着红色的毛线呢?

同期:

  风俗就是这样的。……

  村里60岁以上的老婆婆说,她们很喜欢戴这种发卡上饰以红头绳结的简单头饰,很多年了,是一辈辈沿袭下来的。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慕容家族典型的代表饰物"金步摇"。幕村阿婆头上的红色绳结会不会就是"金步摇"的另一种演绎呢?


同期:

  村书记访问系红线的老太,说长年带着,80多岁了。

  告别头戴红线饰物的阿婆,我们更有理由相信我们是在沿着慕容世家的足迹里游走。慕容瑞湖说,村里除了慕容氏祖祠外,还有一个宗祠,只不过它的修建较晚于祖祠。可是,在宗祠里举办的风俗式样却多于祖祠,每年正月十一,慕容后人要在这里举行开灯仪式,但凡生男孩的人家都要借用祠堂大花灯的烛光点亮自家的小灯,以示后继有人。

  采访书记:

  每年正月十一,人家生了男孩就过来,开灯习俗。灯春。

  除了开灯仪式之外,宗祠庭院门口处还有一个刻有儿孙后辈名字的石碑,凡生有男丁的人家便会把子孙的名字刻进去。这块碑建于民国十七年,是从幕村的太始祖慕容绍奕的第六世孙开始载入的。


幕村最长老人——慕容荆

同期:

  小学生,后人说自己叫什么名字。

  慕容世家的子孙们羞涩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当问及他们先祖的往事时,她们流露出莫名的惊奇和惶恐。

  幕村的村官慕容瑞湖回家拿出自己家这一支后续的家谱,诺大的一张白粗布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慕容鲜卑的后人,从明朝洪武年间一直到今天,从他们的始祖慕容绍奕一直到第19传世孙慕容瑞湖,这一张错综密麻的慕容氏族谱里只有清朝嘉庆年间慕容宇中了举人,这才让幕村人光耀了一时。

  村里的老人说,他们的始祖慕容绍奕去世后,就葬在村后的金鸡山,每年的农历四月都有很多人前去敬拜,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慕容鲜卑人是他们的祖先,而且也很希望能够回到慕容世家建立的三燕故都朝阳龙城去寻根问祖,踏入北上的还乡之旅。

  我们的脚步伸进了连今天慕容后人都不曾踏进的幽暗地带,这里的老宅已有数年无人居住,积满灰尘的建筑瓦片,无时无刻不令我们感觉到另一块乡土,另一片更大的土地的存在。久远年代里的英雄呼喊,曾经的马蹄缰绳,竟然在这里辨认出了慕容世家的前世。而1600年之后,那些急促的马蹄声、勇烈的厮杀声,仿佛也随着一股拔地而起的飓风逝去了。在那样一个往昔的风雨之夜,慕容世家在此地过渡的又是怎样一番落魄的情景呢?我们又有发现,为什么老宅门牌上面的幕村的"幕"不是慕容的"慕"呢?

  采访慕容瑞湖:

  我听人解释凡是北方慕容来的在以前为了逃避追杀,所以地名都幕,我们很多南方幕村都有姓慕容的,听说,说这样的,所以不挂慕村,都挂幕村。


慕容氏人保留的旧家谱

  当慕容氏族的老家朝阳还是乍暖还寒的季节时,广东肇庆白土镇的幕村早已春风滚滚,勤快的幕村人在田野里播种着麦苗,慕容世家的后人们早已认定了这块世代耕耘养息他们的土地。老人满足地晒着太阳,孩童们懵懂地看着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他也会对自己这个奇怪的慕容姓氏发出疑问,也会孜孜不倦地继续听上一辈人讲述慕容世家的风云故事。尽管慕容鲜卑氏人的辉煌早已飞掠过去,可毕竟"慕容"二字沉浮了太多的古人的精灵,那足以令他的后人们神秘兮兮、不厌其烦的谈论下去。

  我们不得不结束此番对于慕容后裔的追踪考查。

同期:

  孟局发出正式的邀请函。

  三燕文化研究会的孟昭凯带着种种资料拿回去继续研究,补全从慕容廆到慕容绍奕过渡中间的缺失环节,我们也在联想:幕村仅仅是慕容后裔的一个小小的群落,那么更为庞大的慕容后裔群又会去往哪里呢?

  主持人:

  我们看到的广东高要市白土镇的幕村仅仅是慕容后裔慕容廆的一支,那么慕容涉归的另外一个儿子吐谷浑则率部到甘肃青海一带建立了吐谷浑国,有理由相信这个繁衍了一千多年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还会有更为庞大的后裔群,神秘的慕容世家的故事仍然在继续。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9-05-17 0
这貌似是采访贴。。
魅影流漓

ZxID:809408


等级: 热心会员
你给生命的就是生命给你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9-05-17 0
一直很喜欢慕容这姓,当时看到慕天地之貌这种说法时觉得真的很贴切。。。第一次接触到慕容这姓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虽然看书的时候不是很喜欢慕容一族,但是他们那种想光复故国、家族的精神还是蛮让人敬佩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风云雪

ZxID:222253

等级: 热心会员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09-05-18 0
感觉慕容家像是精品世家,男俊女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莫篆微

ZxID:2345162

等级: 热心会员
我愿于茫茫人海尋找人生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9-05-18 0
慕容 神秘的姓氏
一个姓氏 往往是一段历史的烟尘
多少故事埋没在其中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leehay

ZxID:6203233

等级: 派派新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5-18 0
没想到真的有这个家族,不错啊很全的资料
帝城十日

ZxID:1923552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9-05-18 0
很好啊,我们总是在书上看见慕容两个字,但从来都没有想过他们正是的或者
yll393544732

ZxID:5821119

等级: 专栏作家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9-05-18 0
好长啊  不过觉得慕容这个姓很有个性  很好听
wen5ba

ZxID:6601754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9-05-19 0
看看那个变态的慕容皇帝吧。好变态啊。
忆乘风

ZxID:74851


等级: 派派贵宾
配偶: 清茶淡嫣
不要好奇..
举报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9-05-19 0
我记得有一部电影是蒸甄子丹主演的叫什么.我忘了.好像就是说的慕容家.燕国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boaboa

ZxID:552522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9-05-19 0
据说慕容是一种帽子
freyafish

ZxID:1555671

等级: 读书识字
俯仰之间,一场风流云散……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9-05-19 0
我记得拓跋当政的时候
有一支慕容姓改姓高了
月林雨夜

ZxID:6055317

等级: 脱颖而出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9-05-20 0
真的很少看见慕容这个姓的哦~
不过这些真的很神秘的哦~
多比归来

ZxID:7837777

等级: 才华横溢
举报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09-08-20 0
当代已经没有姓慕容的人了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