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帝概述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4870 回复:6

[人文通史] 清朝十二帝概述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灬千ヽ

ZxID:264835


等级: 内阁元老
倾力而为。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0
清朝十二帝概述
— 本帖被 天若舞 执行合并操作(2011-02-24) —

[color=#6633CC]太祖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年号 天命
庙号 太祖
谥号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在世
在位 1616年-1626年[/color]

  满洲太祖天命(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出生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 宾县 - 162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小时受到很深的汉文化的熏陶。1583年起开始统一女真的大业,1587年攻克费阿拉城,自称王。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1616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后金。1625年迁都到沈阳。1626年在攻打宁远时受伤,死在回沈阳的路上。

  努尔哈赤生有16子8女。

  清太祖,名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公元1559-1626年),满族人,明朝时的龙虎将军,后金国(清)的创立者,在位11年。在战争中为火炮击伤而死(一说为患痈疽而死),终年68岁。葬于沈阳福陵(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北30里处的东陵)。

  努尔哈赤,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西老城)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祖先受明朝册封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他本人曾被明朝册封为都督佥事.龙虎将军等,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创建了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壬申日,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建年号为“天命”。史称后金。之后,努尔哈赤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使其兵势渐强,势力巨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他亲统步骑二万进攻抚顺,抚顺守将李永芳出降,于是捣毁抚顺城,掳掠人畜三十万而归。之后,努尔哈赤又攻陷清河堡等抚顺城以东的明军诸堡。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二月,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伙房水库边)附近与明朝进行了决定后金命运的一次决战。明朝为保持它在辽东的统治,调集大军十万人,号称四十六万,以杨镐为辽东经略,分兵四路进攻赫图阿拉,企图一举消灭后金。努尔哈赤采取了正确的对策“明军分兵而来,他则合兵而住”。集中八旗兵力六万余人,作战五日,击败明将杜松、马林、刘綎三路大军,杨镐闻知三路兵败,急令第四路李如柏撤兵,狼狈逃回。后金大获全胜,从而使辽东局势起了根本变化,努尔哈赤由防御转入全面进攻。接连攻占了开原、铁岭,以及辽东重镇沈阳和辽阳。公元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迁到沈阳,并把沈阳改称为盛京。

  努尔哈赤到了晚年,感到他的儿子们没有一个能治理好国政,便没有确定继位人,指定由八个和硕贝勒(满语,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复数为贝子,其尤尊者称和硕贝勒),共同处理朝政。

  天命十一年(1626)初,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攻打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明朝守将袁崇焕率军顽强守御,屡次打退了后金军,使后金军死伤惨重。努尔哈赤见状又气又恨,指挥士兵在城下凿洞,准备破墙入城,袁崇焕发觉后,命令用从西洋运来的火炮轰击。努尔哈赤被炮弹炸伤,慌忙率领全军退走。同年七月,努尔哈赤创伤复发,去清河汤泉疗养。八月,伤势转重,乘船回沈阳,途中,他知道即将逝世,就逼令曾与大贝勒通奸的大妃纳刺氏上吊而死,八月庚戌日,努尔哈赤因伤势恶化,死于途中的爱鸡堡(今沈阳市南),终年68岁。

  努尔哈赤在清朝建立后被追尊为清太祖高皇帝。

[color=#6633CC]先皇帝:历代皇帝
即位者:八子皇太极
努尔哈赤-皇太极(崇德)
太宗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皇太极
年号 天聪/崇德
庙号 清太宗
谥号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在世
在位 1627年-1643年
尊称后金天聪帝爱新觉罗阿巴咳,也称清太宗崇德(文)皇帝皇太极。 [/color]

  皇太极生有11子4女。

  清太宗,名爱新觉罗·皇太极,(公元1592-164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太祖死,他被推举为汗。在位17年,病死,终年52岁,火葬,墓在沈阳昭陵(今沈阳市北陵公园北)。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其母叶赫那拉氏。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皇太极被诸贝勒,大臣推举为后金大汗(另一说为他在努尔哈赤死后,逼死大妃,从幼弟多尔衮手中夺得汗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天聪”。

  皇太极即位后,继承努尔哈赤的遗志,用不到十年的时间,统一了整个东北,继承了明朝在这一地区的全部版图,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将其降服。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将女真族名改为满州(清亡后通称为满族)。第二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年号为“崇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

  在此期间,皇太极继续向明进攻,曾四次绕过山海关,深入明朝内地,大肆抢掠骚扰,削弱和消耗明朝的实力。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以蒙古军为响导,亲率大军,从龙井关、大安口(今河北遵化北)绕到河北,直扑明朝京城北京。使明京师震惊。明督师袁崇焕闻讯,急率锦州总兵祖大寿等自山海关疾驰入援。皇太极认为袁崇焕在职,关外诸城难攻,便巧施反间计陷害袁祟焕。时皇太极屯兵南海子,先是俘获明朝太监二人,后又命人故作耳语,让两太监听真,说皇太极与袁崇焕有密约,然后暗纵两太监归去。太监回报崇祯帝,生性多疑的崇祯帝将袁崇焕下狱,最终自毁长城,处死了袁崇焕。此次皇太极统兵入塞,先后攻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四城,次年自率大军退还盛京,而留阿敏等驻守关内四城。不久,关内四城被明军收复,阿敏率残兵败将逃归。

    后金天聪七、八年间(1633-1634年),明朝叛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先后航海来降,大为增强了后金的实力,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又命阿济格等入长城,破昌平,焚天寿山德陵(明熹宗陵),然后绕过北京,直插保定以南,凡克城十二座,俘获人口牲畜十八万。明朝督师张凤翼等皆按兵不敢战,听任清兵从容退去。

  清崇德三年(1638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岳託等越过长城,大举深入。明朝以卢象昇为督师,宦官高起潜为监军。负责督军迎敌。而高起潜与兵部尚书杨嗣昌皆不欲战,结果卢象昇孤军奋斗,在矩鹿贾庄血战而死。这年冬,清兵大蹂畿辅,连下四十三城。次年,清兵南下入山东,攻破济南,俘明德王朱由枢。然后清兵由山东回师出塞,明军皆尾随不敢击,这次出塞,清兵俘汉人四十六万余,获白金百余万,满载而归。

  清崇德六年(1641年),皇太极发兵围攻锦州。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吴三桂等八总兵领兵十三万来援,进师松山。皇太极闻知,亲率大军陈师于松山、杏山之间,切断明军粮道。明军大乱。清军趁势掩杀,前堵后追。明兵十数万土崩瓦解,先后被斩杀者五万三千多人,自相践踏死者及赴海死者更是无计其数。最后,总督洪承畴等被围于松山,于次年被俘,归降于清朝。锦州守将闻之祖大寿率众出降。塔山、杏山也相继落入清军之手。使明朝完全丧失再战的能力。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

  清崇德七年(1642)十月,皇太极又命阿巴泰等作皇太极生前最后一次入关攻明,兵分两路入长城,共会于蓟州,直抵山东兖州而还,攻破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余口、牲畜五十万头。次年(1643年)四月,阿巴泰等始率军经通州徐徐凯旋。清兵南北往返,明朝诸军皆尾随其后,始终未敢一战。

  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严重地损害了皇太极的健康,从崇德五年(1640年)起,病况频频发生。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极宠爱的宸妃病亡,他极为哀痛,一直朝思暮想,致使情志不舒,痰火上升,头晕目眩。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东暖阁寝宫猝然中风而亡,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一生勤于政事,勇于战阵,诸多军国大事,事必躬亲。他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积极吸收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并仿照明朝官制,确立了封建农奴制,使满族进入封建社会。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

  皇太极死后的庙号为太宗文皇帝。

[color=#FF3366]先皇帝:父亲努尔哈赤 历代皇帝
即位者:九子顺治皇帝
===清太宗孝庄文皇后===[/color]

      清太宗博尔吉特皇后(1613-1688),属于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13岁嫁于皇太极为妻,1638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

    顺治帝继位后被尊为皇太后,清兵入关后,为巩固顺治帝位,下嫁多尔衮。多尔衮死后,她辅佐十三岁的顺治帝亲政。顺治帝死后,她又辅助年仅8岁的孙子康熙帝主政,被尊为太皇太后,1688年病逝,1724年正式葬入东陵地宫。

努尔哈赤-福临(顺治)
顺治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福临
年号 顺治
庙号 清世祖
谥号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在世 1638年-1661年
在位 1644年-1661年

  清世祖顺治(章)皇帝,名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是清太宗文皇帝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戊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

  清世祖,名爱新觉罗·福临(公元1638-1661年),太宗皇太极第九子。皇太极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因爱病殁忧伤过度而死(另一说为出家后病死)。终年24岁。葬在河北孝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昌瑞山)。

  顺治帝福临生于清崇德三年(1638年)。传说孝庄文皇后怀孕后,红光照身,盘旋如龙型。分娩前夜曾梦见神人抱着一个婴儿放入自己腹内,并告知是统一华夏之主。孩子生出来后,满室红光,并散发出奇异的香气,经久不散,孩子的头发也不是扒在头顶上,而是直立着。

  尽管福临出生时有很多异兆,但其父皇太极并没有考虑传位于这个娃娃。福临的即位应该说是皇室内两大政治集团互相妥协的产物。这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以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滚为首,一个是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为首,多尔滚集团拥有正白旗和镶百旗两旗的精兵,还有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等能征惯战的实权派将领;豪格集团则掌握两黄旗的兵力,还有皇太极的亲信老臣及蒙古的支持。太宗皇帝驾崩后,两集团的矛盾就摆到了桌面上,他们为争夺皇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眼看由太祖太宗打下的大清江山就要毁于内部的火并。千钧一发之际,孝庄文皇后,这个清代第一女政治家,力挽狂澜,提出由福临即位的方案,一方面,福临是皇子,是豪格的弟弟,是喀尔沁蒙古亲王的外孙,豪格集团不会反对;另一方面,她许诺,福临即位后,封多尔滚为摄政王,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掌朝政,这样的交换也得到了多尔滚集团的认可。就这样,一个六岁的娃娃在自己生母,叔父,哥哥的共同支持下,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阳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顺治”。

  顺治即位后,由其叔父多尔衮辅政。顺治七年(1651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塞外。14岁的福临提前亲政。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多尔衮在明将吴三桂指引下,乘明亡之乱率清军进入山海关,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十月初一,顺治迁都北京,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之后,他下令剃发,圈地,颁布《大清律》,禁止文人结社,同时派兵西进和南下,镇压农民军,消灭了南明政权,控制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奠定了清王朝的基础。

  顺治积极吸收了先进的汉文化,审时度势,对成法祖制有所更张,且不顾满洲亲贵大臣的反对,倚重汉官。为了使新兴的统治基业长治久安,他以明之兴亡为借鉴,警惕宦官朋党为祸,重视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为稳定社会、恢复经济、巩固清王朝统治政权作出了贡献。但他少年气盛,刚愎自用,急噪易怒。

  顺治天资聪颖,读书勤奋,爱好绘画,他画的小幅山水“写林峦向背,水石明晦之状”颇为时人称道,他的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意态自然,有笔墨烘染所不能到处,堪称一绝。他尤其檀长人物速写,有一次,他路过中书大臣盛际斯,忽然命令盛跪下,盛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盛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草就一帧盛的小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盛转惊为喜,请顺治将小像赐给自己,顺治笑而不答,随手将小像付之一炬。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顺治上早朝时,看来神态还正常,身体健康。第二天早上,宫中养心殿却突然传出了他的死讯。直到他下葬,群臣都没有见过他的遗体。死后,他只留下了一份遗诏,立玄烨(即康熙)为皇太子,由鳌拜等四大臣辅政。

  另一种说法是,顺治多年来一直厌恶尘世。公元1660年秋,他所宠爱的黄妃病故后,哀伤不已,毅然放弃皇位,暗暗去五台山出家为僧,后来康熙还秘密地去看望过他。也有人说他的出家与董小宛有关,董小宛曾为冒辟的小妾,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后董小宛被皇太后赐死,顺治转而消极厌世,才去五台山出家为僧。

  顺治在遗诏中,还检讨了自己的十四个方面的过错:

一、自己在十八年的政治生涯中“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使天下未得安定,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二、对满族大臣安排,使用不当,使有些人有才能而不能施展;对有的大臣,明知他们不称职,又没能断然罢免。

三、深居皇宫,对朝鲜族廷大臣接触很少,致使君臣间的感情淡薄。

四、朝廷机构臃肿,费用浩繁,又精工修建宫殿,制作器具,浪费很多。

五、自以为聪明,不肯听从忠谏,致使群臣保持缄默,不敢进言。

六、自知有过错,又不能下决心反省改正,致使过错越积越多、越积越重。

  在这里,他既没有标榜自己的业绩功德,也没有为自己的早逝而表露惶恐,悲哀之情,而是念念不忘朝政,总结教训以启迪后人,这在封建帝王中是难能可贵的。

  顺治死后的庙号为世祖章皇帝,史称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的死因

  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紫禁城的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从此清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的历史正式开始了。

  顺治帝本来就身体羸弱,经常心悸失眠,他常叹自己“骨瘦如柴,寿命难过卅。”顺治十四年,皇贵妃董鄂氏所生皇四子夭折,对其是沉重打击,顺治十七年宠妃董鄂氏又逝,使顺治万念俱灰,声称要出家为僧,终日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每况愈下,不到半年又染上了天花,于初七日半夜死在养心殿,时年24岁。

[color=#FF6600]先皇帝:父亲皇太极 历代皇帝
即位者:三子康熙皇帝
===顺治帝孝康章皇后=== [/color]

        清世祖佟佳皇后(1639-1663),满洲镶黄旗,佟图赖之女(汉人姓佟福临命改姓佟佳)。1654年生皇三子玄烨(康熙帝),1663年病逝。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康熙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玄烨
年号 康熙
庙号 清圣祖
字 国讳
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在世 1654年-1722年
在位 1661年-1722年

  清圣祖康熙(仁)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字国讳。

  清圣祖,名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顺治病死后继位,为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病死(另一说为大臣隆科多害死),终年69岁,葬于景陵(今河北省遵化县西北)。

  康熙帝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五月四日。玄烨的即位与其父不尽相同,应该说是一连串巧合的结果。玄烨六岁的时候,一次与其他皇子去给父皇请安,顺治皇帝问他们长大要做什吗,老二福全说要做一个好亲王,辅佐皇帝治理天下;老三玄烨则说要做一个好皇帝,为百姓谋福,他的回答得到了顺治皇帝的褒奖。但好景不长,顺治皇帝深深地爱上了董鄂妃,而且,不久生下了皇四子,顺治皇帝为表达对董鄂妃的一片真情,立即决定立皇四子为太子。就在这时,玄烨得了天花,在古代,天花是不治之症,眼看玄烨就要死去,为了避免传染,玄烨被移到了宫外救治。谁知,天花不知从何途径传染给了皇四子,虽经太医的轮番诊治,皇阿玛,皇额娘的精心照顾,这个还没来得及取名的小孩还是匆匆离开了人间。而不久,玄烨却奇迹般的恢复了健康,失去了竞争对手,又得过天花得他,无疑成了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顺治十八年(1661年),弥留之际的顺治皇帝顺理成章地将皇位传给了玄烨,为大清王朝,也为黎民百姓选择了一位好皇帝。如果说顺治皇帝的即位是孝庄文皇后的英明决断,是人力所为的话;那么康熙皇帝的即位就应该是上天的安排,是老天爷为黎民百姓选择了一位好皇帝。

  康熙继位时,年仅八岁,由鳌拜等四位大臣辅政。致使鳌拜结党营私,严重危害了皇帝的统治。康熙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成功的翦除了专权鳌拜及其党羽,随后康熙作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开始了其雄才大略的进取,其文治武功都值得称道,使得康熙由守成之君变成了创业之君,缔造了“康乾盛世”的辉煌。

  康熙的文治有许多可值得称述的。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奖励垦荒,兴修水利,废除了原先满人执行的圈地制度,减少农民的赋税,使耕者有其田,大大加速了农业的发展。康熙还修治大运河,使其全程畅通,沟通南北经济的交流。在用人方面,康熙健全科举取士,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笼络汉族地主阶极,团结汉族部分知识分子;又开明史馆,组织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

  唐熙还大力提倡自然科学,进行全国土地测量,完成《皇朝全览图》的绘制,在此基础上进行税制改革。康熙五十一年(1712)颁布法令,规定人丁税根据户籍册上现有的人数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康熙在位期间还多次蠲免赋税。粗略统计,康熙时期蠲免赋税达五百多次。这些措施对巩固和加强多民族的中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繁盛、统一的封建强国。

  作为一代雄主的康熙,他最大的建树,还应该说是那赫赫的武功。首先是平定三藩之乱。所谓三藩是明朝的三个降清将领,三藩手握重兵,形成割据势力。康熙为了加强统一,于康熙十二年(1673)下令撤藩。三藩联兵,声势浩大,举起反清大旗,数月之间,清朝江南半壁江山失于三藩之手。康熙帝临危不惧,运筹帷幄,作出果断的军事反击,同时采取政治攻势,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康熙的这场胜利,也彻底征服了一些明朝遗民的反清之心,从此政治趋于稳固。

  其次是降服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使中国重新归于统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康熙挟平定三藩胜利之势,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军进攻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爽投降。至此,在清初割据了四十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大陆的怀抱,维护了全国领土的完整。

  再次,康熙驱逐了入侵后盘据雅克萨的沙俄军队,遏制了沙俄帝国势力的侵略。沙皇俄国乘清朝内部动荡之机,入侵中国黑龙江省流域,并盘据雅克萨城。康熙派兵驱逐了盘据黑龙江省流域雅克萨的沙俄势力,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部边界线,并设立黑龙江将军,驻守北部边疆。

  随后康熙进兵新疆和西藏,平定了回疆、准噶尔等反动贵族的叛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疆域,这是康熙皇帝对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春,康熙帝年近七十,他为了表示敬老,曾将65岁以上的满汉在职官员,以及告老还乡,得罪被遗送回原籍的旧官员,统统召入乾清宫,饮酒吟诗,直到黄昏才散席。参与盛会的有一千多人,故称为“千叟会”。

  和康熙的政治生活相比,他的家庭生活并不美满,诸皇子夺储之争,使他心力憔悴。康熙共有三十五个儿子,诸子为了抢夺储位,各自拉帮结派,明争暗斗。他为挑选继承人问题而费尽心血。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允?为皇太子,三年后感到不适当他废掉。两个月后,又重新立允?为皇太子,二十四年后他感到太子权力过重,直接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同时生前过早地公开立储君的弊端过多,所以他再次废掉其长子,准备在临终前留下传位遗诏,暗立继位人。他晚年最中意的是十四子允题,他特地任命允题为抚边大将军,派往边陲去扭转关系重大的西北战局,以让他建立功绩,提高威望,为继承皇位创造条件。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八日,康熙得了感冒,浑身发烧,经太医医治后好转,就在畅春园静养。据说,此时康熙亲手写了立允题为继承人的遗诏。当时唯一能接近康熙的大臣,是负责京师警卫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此人是皇四子胤祯的舅舅和亲信,一心想让胤祯继位。然而康熙却不中意于胤祯。隆科多趁机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传成“传位于四子”。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突然死去,很可能为隆科多所害。

  有些学者认为,康熙在病危之际曾将诸子至面前,公开宣读遗诏,除远在西北的允题和被拘禁的允?外,众皇子大多在场,遗诏不可能被改纂改。并且遗诏用满文写就,纂改之事是子虚乌有。还有学者认为,康熙是突然死去,不可能留下遗诏。

  另有一说认为,皇四子胤祯素为康熙钟爱,8岁时随康熙出关北巡,10岁时出猎封为贝子,32岁时又晋封为亲王,曾奉命掌管朝廷军政、钱粮大权。当诸皇子露骨地为抢夺储君而争斗时,胤祯虽暗中培植势力,表面上却置于事外,博得了康熙的欢心,使康熙决意在皇十四子和皇四子之中选择一个继承人,最后选中了皇四子胤祯。

  康熙死后的庙号为圣祖仁皇帝,史称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死因

  玄烨政绩非常突出,但立储,几立几废,身心受到严重刺激,开始患病,从他数次发病情况看,他患的可能是高血压、心脏病。当时他“伤心不已”,“渐觉虚弱”,“胸中有结”“日日不能释然于怀”。到五十一年再废太子时,就已“心思用尽,容颜清减”。六十一年十月廿一日,玄烨去南苑行围,时值天寒地冻,他已近七十高龄,体弱多病,于十一月初七“偶冒风寒”,当日回到畅春园,传旨“整日即出透汗,自初十至十五静养斋戒”,但这次患病,来势较猛。病中派皇四子胤 代行祭天大礼有五子允祺前往孝东陵典祭,实际是支走其子,便于向隆科多口授遗嘱,致使心力憔瘁,气力不支,于十三日丑时病情突然恶化,遂将其八个皇太子召至御榻前宣布四子胤禛即位,戌时,耗尽心血的玄烨结束了生命,终年69岁。

[color=#6666CC]先皇帝:父亲顺治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四子雍正皇帝
===康熙帝孝诚仁皇后=== [/color]

        清圣祖赫舍里皇后(1652-1674),满洲正黄旗,索尼之孙女。13岁嫁于玄烨,生二子,承祜(夭折),胤仍(理亲王),享年22岁。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雍正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胤禛
年号 雍正
庙号 清世宗
谥号 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在世 1677年-1735年
在位 1722年-1735年

  清世宗雍正(宪)皇帝(1677年-1735年)。名爱新觉罗胤禛,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

  胤禛于康熙十七年出生。

胤禛与政治

  康熙四十七年黄河洪水情况恶化。在几位贪官的指挥下,灾民为能够得到需要的补助。康熙皇帝听说后,决定派出一为皇子来担当灾区筹款的艰难任务。由于太子胤礽无能,也不想得罪人,为朝廷办事的胤禛与皇十三子胤祥一起决定当差。


胤禛即位

  雍正皇帝的即位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见:康熙传位之谜)。但是我们知道的是,清朝官方史记所说,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之前,命皇子们聚来,忠臣张廷玉传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


后代

  雍正皇帝先后得五子,皇长子和皇次子幼年去世。临死前,雍正把皇位传给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命皇三子弘时自毙。皇五子弘昼从小软弱,未能和兄长们挣位,也没有这个意图。


影响

   雍正是清朝历史上一个能干的皇帝,也在民间被先后制造谣言。民间传说雍正皇帝是篡位而即位的,把雍正描写成一位毒死父亲,气死母亲,不务正业的小人。

雍正皇帝的死因

  胤禛继位时年四十五岁,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他的身体状况虽非羸弱多病但也非骁悍强健。即位以后,面临着允棋等人的分裂活动他不得不把精力投入到政务中去,日久天长,健康必受影响。

  雍正四年即承认精力不足,疲劳衰弱,一下病倒拖了一年,失于调治。雍正八年三月,间日时发寒热,饮食大减,夜不能寐,历时两年有余。五月间一度好转,九月再度加重,直到十月才度过险关。这场将近一年的寒热病,几乎送了胤禛的命,一个53岁的人,患了这样一场大病(似疟疾),使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死于圆明园。

  对于他的死因,缺乏史料,只能从乾隆帝即位之初的上谕中分析。

  乾隆在胤 死后的三天内,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三十八件要事,三分之二与葬礼直接相关。其中一件是传谕给宫中的道士的。言:“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且深知甚为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言生事,……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

  实际上,胤禛生前曾谕几路总督、巡抚为其寻找道士,甚至不顾夏日炎炎,在宫内、宫外辟静之处用万斤灰炭炼丹。年老体弱的胤禛豢养道人,为治病强身这个目的显而易见,道士推拿炼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治疗方法,但盲目迷信却走向反面,从胤禛对道士的重视态度与乾隆果断的驱道行动联系起来分析,就可以感到胤禛之死与长期服用丹药引起重金属中毒有关。

[color=#FF9900]先皇帝:
父亲康熙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
四子乾隆皇帝
===雍正帝孝敬宪皇后===[/color]

清世宗纳喇皇后,满洲正黄旗,费扬古之女,嫁于胤祯后生子弘晖(端亲王),1731年死。

[color=#6666CC]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乾隆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 乾隆
庙号 清高宗
谥号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在世
在位 1736年-1796年 [/color]

    清高宗乾隆(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96年),是雍正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五十年,卒于嘉庆四年。于雍正十三年即位。在为共六十年,是中国封建史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仅次于祖父康熙。

    乾隆在位初期重用十四叔胤禵。权臣和珅深得乾隆重用。

乾隆生有17子10女。

  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皇帝,即清高宗,年号乾隆,故亦称乾隆帝。满族。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8月13日)生,是雍正皇帝第四子。

  弘历自幼聪明好学,过目成诵,文武兼备。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为乾隆。时年25岁。

  乾隆即位时,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70余年的治理,已呈现出繁荣景象。在此基础上,乾隆帝通过推动农业、商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建设,使清朝达到了强盛的顶峰。

  乾隆天资聪颖,“幼读诗书,颇谙治理”。即位后,实行宽严相济的治国之道。他吸收了康熙、雍正时期治国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从康熙以来,治国之策时宽时严,利弊相生。康熙以宽大治国,导致官民不畏法,诸事废弛;雍正则从严治理,却政气繁苛,民受苦累。乾隆帝刚柔相济的为政之道,稳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上,乾隆在即位之初便以宽大为政,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务本足国,首重农桑”。他减免农民的租税,提倡开垦荒地,注重农业耕种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设施,关心民众疾苦,推行“摊丁入亩”的土地政策等等。经过治理,到乾隆中叶,当时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了700万顷,比顺治末年增加了30%。商业和城镇发展十分兴旺,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乾隆在文化上也卓有功勋。他即位后,重视知识和文化,重开博学鸿词科,以学致化,并组织大批文人访求书籍,完成《明史》、《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等书籍的编纂工作。并下令组织撰写《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及各省通志。乾隆在文化上最突出的功勋,是历时十年组织编辑了空前绝后的《四库全书》。收集了过去的敕撰本、内府本、各省采访本、私人本等一些流行本加以重新校勘,按经、史、子、集四部分门别类地整理汇编,收入了各种图书3503种(一说为3461种),共79337卷,36275册。经过这次规模宏大的编辑整理,很多珍本秘籍得以保存下来,对于学术和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乾隆不仅在治国之道上卓有成效,而且在平定叛乱、巩固边防方面也做出了重大成就。乾隆曾夸耀自己“十全武功”,并自号“十全老人”,作《十全记》一篇。所谓“十全”为:平准噶尔为二;定四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十。这十次战役,对国内边境少数民族的平叛战争均取得了胜利,对外战争也均以外国求和而结束。这里特别应提到的是反击廓尔喀入侵。乾隆五十五年(1790),吞并尼泊尔的廓尔喀族侵略军入侵西藏日喀则,占领扎什伦布寺,大肆掠抢。西藏的*赖、班禅向清王朝报急。乾隆闻讯后,即派大军入藏,收复西藏失地。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乾隆五十七年(1792),颁发了《钦定西藏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其地位“与*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明确转世活佛的灵童继位要由中央政府批准。这些措施使西藏地区同中央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

  乾隆基本上可算是一个有道明君,但其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也是其本色。乾隆在位期间,巡游无度,计南巡六次,东巡四次,西巡五次,至于祭奠孔庙,避暑承德,近游京郊,更是数不胜数。一人出游,万人随从,街铺锦毡,蔽以绸帐,极尽奢华之能事。

  1795年,乾隆当了60年皇帝后,以“不敢上同皇祖(康熙)纪元六十载之数”为由宣布退位。第二年正月,乾隆帝举行内禅典礼,让位给颙琰,即嘉庆皇帝,乾隆帝自称太上皇,仍总持朝政。

  嘉庆四年(1799),乾隆病逝,享年89岁。死后谥庙号高宗。葬于裕陵(今河北遵化县)。

乾隆皇帝的死因

  弘历在几个兄弟当中,不论在才华或政治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胤禛死时他年方25岁,有较好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统治知识和几年参与军事机务的经验,所以极为顺利掌握了政权。

  弘历天资聪慧,青年时代受到精心培养。从雍正十三年九月(1735年10月)弘历登极至做太上皇以后的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共63年多,基业稳定,政绩卓著,其前提条件是其寿命长,政策当。他个人对绘画、文玩、音乐、体育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在养心殿断气,才被人抬着离开了宝位,享年89岁。在他的一生中注重锻炼,反对进补,常自称为“长寿老人”,看来他一生都很健康,只是老死而已。

[color=#FF0000]先皇帝:
父亲雍正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
十五子嘉庆皇帝
===乾隆帝孝贤纯皇后=== [/color]

        清高宗富察皇后(1711-1748),满洲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 雍正五年册封她为皇子弘历的嫡福晋,乾隆继位后册封她为皇后,先生皇子永琏,立为太子,但不久夭折,后生永琮,不久也夭折,受此打击,痛不欲生。

    乾隆十三年,为安慰她乾隆东巡,竭孔庙,祭泰山,因受风寒,病死于德州,享年37岁。


[color=#FF6666]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嘉庆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颙琰
年号 嘉庆
庙号 清仁宗
谥号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在世 1760年-1820年[/color]
  清仁宗嘉庆(睿)皇帝(1760-1820)爱新觉罗颙琰,生于乾隆二十四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

  乾隆二十五年封令妃之子颙琰为嘉亲王。乾隆连立两位太子都早早去世,到乾隆晚年才立第三次太子,这次,是皇十五子颙琰。

  因嘉庆继位后四年乾隆还控制着政治局面,嘉庆四年颙琰开始亲政。亲政仅六天逮捕和珅。

  嘉庆共生有5子9女。

      白绫半匹灭和珅
      不愧清龙汉民根。
      盛世康乾手底去,
      未知何处觅余荫。
              ——引自富察·鹤年先生《清帝杂咏十二首之七·嘉庆》

  爱新觉罗·顒琰,初名永琰,1760年生,其生母魏佳氏,祖上属汉军旗,后被抬入满洲旗。所以,后人称顒琰是“清龙汉凤”所生。顒琰的父亲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后仍很健康,只是因为不愿超过其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才立他的第十五皇子顒琰为皇太子,并将帝位内禅给顒琰,改元为嘉庆。于是,大清朝便空前绝后地出了一位太上皇,和一位在太上皇余荫下登极的嘉庆皇帝。

  嘉庆真正掌握国政,是在嘉庆四年太上皇驾崩之后。这时的大清,已不是史家称道的“康乾盛世”那般光景了。白莲教、天理教纷纷举义,一些外藩也屡示不恭,而最令嘉庆头疼的,则是贪官污吏横行,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可以说,嘉庆执政的二十五年,也正是他为整顿吏治伤透脑筋的二十五年。他首先拿天下第一贪官和
珅开刀,没收其家产以充实国库,继而又铲除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可惜的是,嘉庆长期在乾隆的耀眼光环下生活,养成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因此,对弊政多是惩而不杀、戒而不绝,直到他死前,吏治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整饬。这不能不说是嘉庆一生最大的遗憾。

  嘉庆死于1820年,谥号为“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昌陵。

  《嘉庆皇帝》一书,生动地刻画了顒琰的内心世界和嘉庆一朝的风风雨雨,文笔流畅、情节曲折、语言犀利,读后令人感慨万千、掩卷长叹……

  ?坌戮趼?順埮(1760~1820),高宗15子。生于北京圆明园天地一家春,37岁继位,年号嘉庆,在位25年。卒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葬于河北易县(昌陵),享年61岁。乾隆帝为太上皇亲训政.大清王朝表面上一片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已是吏治败坏,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民间起义此起彼落。嘉庆四年,下诏诛和坤,福长安,抄沒和坤家财,充实国库.尽管嘉庆帝也想革除積弊,振兴清王朝,但他的努力不能改变清王朝走向衰弱的局面。在位期间,英国殖民者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他生性简朴,为人宽厚,但对清王朝的衰落却熟手无策。

嘉庆皇帝死因

  顒琰六岁就傅,十三岁即通五经,文章“援笔立就,动成典则”。十五岁大婚后仍日居书室,寒暑罔闻。 琰经过从建储到即位加训政的二十多年里,更臻于成熟。为后来从政奠定了牢固基础。度过了曲折而不平安的二十五年。

  宫廷内部的斗争,八卦教、捻子军的造反,同母弟庆亲的去世,不能不使顒琰的内心忧郁,负担加重。嘉庆二十五年七月甘四日到避暑山庄,准备去木兰围猎,在去山庄的路上“偶感喝暑”,到山庄后即“觉痰气上壅,至夕益盛”。至二十六日傍晚,疾大渐。戌刻,崩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

[color=#66CC00]先皇帝:父亲乾隆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次子道光皇帝
===嘉庆帝孝和睿皇后=== [/color]

清仁宗钮祜禄皇后(1775-1849),满洲镶黄旗,恭阿拉之女,嫁于順埮后,生二子,旻恺(?淄酰瑫F忻(瑞亲王),享年74岁。

[color=#6633CC]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道光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旻宁
年号 道光
庙号 清宣宗
谥号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在世 1782年-1850年[/color]

  清宣宗道光(成)皇帝(1782-1850),名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皇帝。

  道光共生有9子10女。

  爱新觉罗·旻宁(乾隆四十七年1782—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六世皇帝,嘉庆第二子,年号道光,庙号宣宗,在位三十年(1820——1850年)。其先世长期闭关自守,政治腐败造成国力衰微而中华大地又为外强觊觎的对象。旻宁继位似有察觉,意欲革除旧弊,任用贤臣,禁止鸦片,再图中兴。然而积弊太深,内外矛盾日趋尖锐,终于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了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他终无作为,随波沦落。

  道光也是能诗之人,从现存四千一百七十三首的数量看,仅次于乾嘉二帝。其内容对平叛、镇压起义、治河兴农都有记述,只是对鸦片战争这样大事讳莫如深。

  长龄入觐题四韵以赐之

  欣闻马首已旋东,与联同心建大功。
  宣力三朝清且慎,扬威西极勇兼忠。
  琼楼绘像群英冠,铁盖垂名众望崇。
  先遣延年昭眷注,边风永靖播仁风。

  提示 本诗作于道光八年。原题“三月二十四日扬威将军威勇公长龄奏报,三月初三自喀什噶尔起程入觐,时已入夏,取扇头写以墨菊,并题四韵以赐之”。大臣晋见,皇上亲笔绘画写诗赠之,表现了他想以武功求治的思想。长龄字懋亭,萨尔图克氏,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年间新疆大小和卓木叛乱,平息时部分人逃往国外。道光六年其后裔张格尔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窜回新疆,攻城略地,妄图分裂国土。朝廷派长龄平叛,于道光八年张格尔逃至喀什噶尔地方(今喀什市)后被俘,解北京处死。

道光皇帝的死因

  旻宁,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寅时生于大内撷芳殿,为顒琰的第二子,六岁就傅,十五岁与钮祜禄氏成婚,嘉庆十三年正月钮祜禄氏病死,十二月又与佟佳氏成婚。一共有后妃20人。

  他即位顺利,崇尚节俭,但清已处未落时期。晚年,圣躬不豫,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三日,病于圆明园慎德堂,召见部分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密议传位大事,次日卯刻病危,又急召宗令和御前大臣等十人,明示皇前朱谕,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并将另一个宠儿封为亲王。

  关于旻宁死于何疾,因无原始资料故难以推断。

[color=#FF0066]先皇帝:父亲嘉庆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四子咸丰皇帝
===道光帝孝全成皇后=== [/color]

清宣宗钮祜禄皇后(1807-1840),满洲镶黄旗,颐龄之女,嫁于旻宁后,生皇四子。

爱新觉罗奕詝(zhǔ)(咸丰)
咸丰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奕詝
年号 咸丰
庙号 清文宗
谥号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在世
在位 1851年-1861年
清文宗咸丰(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旻宁第四子。
咸丰共生有2子1女。
  
咸丰皇帝的死因

  咸丰执政,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

[color=#6666CC]先皇帝:父亲道光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长子同治皇帝
===咸丰帝孝贞显皇后(慈安)=== [/color]

      清文宗钮祜禄皇后(1837-1881),满洲镶黄旗,广西右江道台穆杨阿之女,咸丰二年封贞嫔,同年封贵妃,十月立为皇后。

    咸丰死后,因她无子,立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六岁的儿子载淳为帝,与叶赫那拉氏并尊为皇太后,号慈安,又称东太后,光绪七年被慈禧所害,葬定陵东普祥裕(东陵)。

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同治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载淳
年号 同治
庙号 清穆宗
谥号 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在世
在位 1862年-1874年

  清穆宗同治(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是爱新觉罗奕詝的唯一一个儿子。其母耶何那啦氏慈禧太后。

  同治无后,慈禧即挑出咸丰之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为帝,是为光绪。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年)清朝第八代皇帝。1861-1875年在位,年号同治。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驾崩,群臣忙着治理丧事,同时也为新登极的六岁皇帝操办政务,改元的年号为“祺祥”。遵照文宗遗命由八大臣辅政,两太后是不干予朝政的。权欲熏心的慈禧发动了一场宫延内部的夺权斗争。咸丰十一年九月肃顺等人扶文宗梓宫回京,两太后挟小皇帝另程返京。慈禧一行先抵率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大臣拿获,以“图谋不轨”之罪,斩首的斩首,赐死的赐死,革职的革职,废除了“祺祥”年号,十月九日载淳即帝位,改元“同治”,寓两太后同时治理天下之意,两太后破祖制,实行垂帘听政,真正执掌国政的是慈禧。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亲政两年,终年十九岁,是清朝皇帝中寿命最短的一个。葬于清东陵惠陵。

  同治帝无子女,而后光绪、宣统二帝均无后代,数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世名称为“宫荒”、“国统三绝”。讲求迷信的遗老遗少无不感叹大清气运将尽、天数兆定。

同治皇帝的死因

  咸丰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极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

  载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

  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年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他的死,尽管清代宫庭史料,特别是档案内均有较明确的记载,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笔记中,还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并加了一些演义性的描绘,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的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据《桃花圣解庵日记》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五日记载:……嘻戏游宴,耽溺男宠,日就裸瘠,旋患痈,项腹各一,皆浓溃,日未昏,殆不知人。

  《国史旧闻》)濮兰德、巴克斯著《慈德外记》载:“私家著述,皆谓太后纵帝游荡,及至得疾,又不慎重爱护,以至深沈不起,……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一八七三年(即同治十二年)外间皆窃窃私议恐帝寿之不久。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症,不能临朝,两宫皇太后代执国政。至月底帝遂降谕日:‘朕于本月有天花之喜,……’”。《四朝佚闻》中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这些著述除了记载同治皇帝的病情死因之外,还特意说明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之事,并且把这件事与同治皇帝母子矛盾及病和死联系在一起。说明由于西太后专权,同治忧郁不快之情,但是,在慈禧监视之下,仅有几个太监夜间常出没于宫禁森严的大内,至整夜不归,竟达次晨来不及召见军机大臣或醉语胡言的程度似难出现。

  其实。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可以从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中看得一清二楚,《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完全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

  这是详实可靠的。197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医院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同治皇帝的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大家的结论仍认为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是无疑的。

[color=#FF33CC]先皇帝:父亲咸丰皇帝
即位者:堂弟光绪皇帝
===同治帝孝哲毅皇后=== [/color]

        清穆宗 阿鲁特皇后(1857-1875),蒙古正兰旗,清状元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同治十一年,迫于压力,慈禧封她为皇后。

    因她是“辛酉政变”中被赐死的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以及她不顺从逢迎慈禧,使慈禧视若寇仇,时常刁难她,同治死后不满百日,她愤然自杀于储秀宫。1879年与同治帝同葬于惠陵。

爱新觉罗载?(光绪)
光绪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载
年号 光绪
庙号 清德宗
谥号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在世
在位 1875年-1908年

  清德宗光绪(景)皇帝爱新觉罗载?(1871年于北京-1908年于北京)。爱新觉罗载?四岁登基,由慈禧,慈安两宫太后垂廉听政至16岁。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爱新觉罗载?,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1898年爱新觉罗载?启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新政,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爱新觉罗载?打算依靠袁世凯囚禁慈禧,但被袁出卖,从此被慈禧幽禁在颐和圆。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1900年义和团反洋起事,导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爱新觉罗载?逃亡西安。次年签定天津条约后才回到北京。但仍被慈禧软禁。爱新觉罗载?的死因没有历史定论。一说他为慈禧毒死,一说他自然病死。他比慈禧只早死一天。

  光绪无后,即以其侄、第二代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

  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光绪皇帝的死因

  载?亲政典礼于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十五在太和殿举行,光绪十五年正月举行了大婚典礼。这时慈禧才“交权”并移居到颐和园,但是斗争仍在激烈的进行,最后终于导致了戊戌宫廷政变。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载被囚瀛台。政治上的打击和精神上的苦闷,使本来就患有多种疾病的载 身体越发不支,成为一个被慈禧抛弃的傀儡,加上久病缠身,使他再也无力奋起抗争。

  于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宣武门内迤西太平湖醇亲王府的槐荫斋,四岁入宫,在慈禧太后苛刻管制下成人,与慈禧斗争了十几年,最后落了个傀儡皇帝,这一切都是造成从小多病而且越来越重的真正原因。他从小体弱,感冒发烧,胃病时作,大婚前经常遗精而使“肾经亏损太甚”,接着脑鸣、肩背腰腿酸沉,逐年加重。

  光绪二十四年八月戊戌变法失败后,政治上的打击使病情突然加重。到了三十四年(1908)入春以后更为严重,宫中御医已束手无策,不得已召江苏名医陈秉钧和曹元恒入京诊视,到了四月份仍无起色。五月初八日,慈禧通过军机处向各地发出电文:“入春以来皇上圣躬时有欠安。在京名医,诊治无效。希尊处精选名医,资送迅速来京,恭候传诊”。这次保送来京的名医有:吕用宾、周景涛、杜仲骏、施焕、张鹏年等人。其中江苏名医(浙江候补知县)杜仲骏对吏部尚书陆润痒说:“……我辈此来,满拟治好皇上之病,以搏微名,及今看来,徒劳无益,希望全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由此证明光绪病情之严重使诸臣失掉了信心。进入十月,光绪皇帝的病情又加重了。慈禧73岁生日,皇上勉强来到殿上哭着对大臣说:太后“万寿在即,不能行礼,奈何?”大臣们也陪着落泪。慈禧见他非常可怜,马上命太监扶轿送回瀛台。十月廿一日,“帝鼻煽动,胃中隆起”“上疾剧增”,再次向全国发布上谕,急调名医来京,可是在这道上谕没有完全发出去之前,于酉正二刻三分,就崩于瀛台涵元殿,享年38岁,死于肺病。

[color=#6600CC]先皇帝:堂兄同治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侄子宣统皇帝
===光绪帝隆裕皇后=== [/color]

        清德宗叶赫那拉皇后(1868-1913), 满洲镶黄旗,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之女,1889年被册封为皇后,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慈禧临死,为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规定国政交摄政王载沣,但事必须禀询她方可,慈禧死后,她不顾国库空虚耗费百万两银子办丧事。

她残忍狠毒,贪权横行毫不逊色其姑,辛亥革命爆发后,她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后在袁世凯胁迫下,只好接受清帝逊位条件,1913年病死,与光绪合葬与崇陵。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
宣统皇帝 姓名 爱新觉罗溥仪
年号 宣统
庙号 无
谥号 无
在世 1906年-1967年
在位 1909年-1911年

  清宣统(末)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称清逊帝(1906年-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年轻的溥仪
  醇亲王之子,1908年初次即位,即位时仅三岁。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孙中山在武昌起义中获得了胜利,宣布了中华民国的成立,也推翻了大清政权。溥仪也被迫离位,但继续住在紫禁城内。
1917年,溥仪来到天津。

满洲国政权

  日本占领满洲之后,于1931年命名溥仪为满洲康德皇帝,成为日本扶植的傀儡。日本在二战中失败后,溥仪被苏联执政官员带到苏联境内,最后把溥仪移交给了中国政府。

    溥仪受到了约十年的“革命教育”与“思想改革”。之后,溥仪当选了全国政协委员。

  溥仪著有《我的前半生》。

  溥仪一生结婚五次,始终未能留下后代。

  溥仪于1967年逝世。

  根据溥仪生平所拍摄的电影《末代皇帝》获1988年奥斯卡金像奖等众多奖项。

宣统皇帝的死因

  作为清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的经历可算是坎坷而丰富了。关于他的一生,大量的书籍、影视剧已使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了。1967年溥仪因患癌症病逝于北京。

[color=#66CC66]先皇帝:叔父光绪皇帝 历代皇帝
即位者:无,中华民国1911年成立
注: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清末帝溥仪婉容皇后===[/color]

        婉容(1906-1946),字慕鸿,满洲正白旗,字慕鸿,郭布罗氏,达斡尔族人,是前内务府大臣荣源之女。

    她与溥仪同庚,1922年12月1日入宫,嫁时年方17岁,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婚礼的第三天,她和溥仪一起在?#124;暖阁接受各国驻华使节的贺礼,这是婉容以皇后身份第一次公开露面。当时,也梳着满族式的「两把头」,高高的发髻上缀满了绒花;身穿的黄缎织花旗袍既显得华艳照人。使见多识广的外国使节夫人们无不惊叹这位皇后的娇美容颜和高雅仪态。婉容病死在敦化,算来她终年只有41岁,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15
空值

ZxID:13910708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2-24 0
55555幻想破灭啦~~
快乐de妮子

ZxID:9463627


等级: 明星作家
..6月29日考会计...努力吧!
举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2-24 0
【图文】清朝皇帝画像集


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辽宁省新宾县)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30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势力日增,万历四十六年(1618)以“七大恨”祭天,誓师征明,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典册中,他的英明和业绩将与世长存。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大败而回并受伤,于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终年68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17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庙号“太宗”。 即位不到十年,他统一整个东北,并南下朝鲜,西征蒙古,屡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四月,改称帝号,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兵锋所指,京畿震惊。经过松锦两次决战,尽歼明军精锐,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皇太极博览群史,气度恢弘,军事上有勇有谋,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兴利除弊,优礼汉官,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顺治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是清太宗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戊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年)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第二年甲申,正值明朝崇祯十七年正月,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 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王多尔衮死,世祖始得亲政。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他励精图治,宵旰靡倦。他整顿吏治,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节约,减免苛捐杂税,广开言路,网罗人才,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后因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福临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子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24岁。1663年葬入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内。顺治有8子、6女。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景仁宫,为表世祖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时年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辅政,年号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亲政后,宣布永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益钱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设立南书房掌票拟谕旨,加强皇权;又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的三 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



清世宗,名爱新觉罗· 胤祯(公元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为清代入关第3帝。在位13年,传说为侠女吕四娘报家仇所暗杀,终年58岁;一说为正常死亡,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省易县西)。雍正在位期间,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等措施,平定了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了准葛尔部贵族的骚扰,与沙俄订立了《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界。同时雍正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知识分子中的反清思想,竭力强化君主专制。



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子时生于雍和宫邸。是雍正帝的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命养于宫中,时年十二岁。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雍正十三年九月即位,年号乾隆,时年二十五岁。乾隆在位六十年,在祖父康熙,父皇雍正两朝的基础上,奋发有为,勤于政事,政治上,继续平定国内叛乱,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并大力整顿吏治。在经济上,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屯田垦荒。在文化上提倡汉学,编纂大量图书。在他统治期间,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把“康乾盛世”时期推向了顶峰。乾隆在位六十年后,自动让位给儿子嘉庆,自称太上皇,但仍旧主持朝政,一直到嘉庆四年他死去为止,实际掌权统治中国达六十三年四个月,不仅是历代封建帝王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也是岁数最大的一位,卒年八十九岁。 乾隆于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死于养心殿,葬入清东陵的裕陵,庙号:高宗。有子17人、女10人。



嘉庆帝順埮,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子。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帝是一位勤政图治的守成君主。他亲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改变乾隆后期的种种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清代中衰之势。从嘉庆帝个人来说,他始终开不出一个根治日趋严重的腐化和怠惰的药方,对一大批“尸禄保位”的官僚只能警告,恫吓,最终徒呼奈何而已。他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一个日趋衰弱的封建的古老国家,不可能真正有效地对付外来侵略者,此后只能沿着衰败的道路滑下去。



道光帝旻寧是清朝入关后的帝六代皇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俭德著称。他处于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守其常而不知其变”。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使他寝食不安。他想严厉禁烟,也曾下决心抗击侵略者,但他不知英国来自何方,不知殖民主义为何物。平素无知人之明,临危无应变之策,以至战守茫然,毫无方略,只能在自恨自愧中顿足叹息,结果忍辱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签定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江宁条约》。 道光帝柄政30年。朝纲独断,事必躬亲,但内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运,禁烟等均无起色。勤政图治而鲜有作为,正是他一生的悲剧所在。



咸丰,爱新觉罗·奕宁,生于1831年,死于1861年,清朝第七世皇帝。1850-1861年在位。年号咸丰,庙号文宗。为清宣宗道光的第四子。道光三十年正月即皇帝位,时年二十岁,第二年改元。咸丰帝在位11年,内忧外患,战乱频繁,几年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最后还死在出奔逃避之中。咸丰十一年七月(1861年8月),咸丰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内,卒年31岁,葬入清东陵的定陵。有子女3人,子2人,女1人。是清朝有子女皇帝中最少者。



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年)清朝第八代皇帝。1861-1875年在位,年号同治。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帝驾崩,群臣忙着治理丧事,同时也为新登极的六岁皇帝操办政务,改元的年号为“祺祥”。遵照文宗遗命由八大臣辅政,两太后是不干予朝政的。权欲熏心的慈禧发动了一场宫延内部的夺权斗争。咸丰十一年九月肃顺等人扶文宗梓宫回京,两太后挟小皇帝另程返京。慈禧一行先抵率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大臣拿获,以“图谋不轨”之罪,斩首的斩首,赐死的赐死,革职的革职,废除了“祺祥”年号,十月九日载淳即帝位,改元“同治”,寓两太后同时治理天下之意,两太后破祖制,实行垂帘听政,真正执掌国政的是慈禧。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崩,亲政两年,终年十九岁,是清朝皇帝中寿命最短的一个。葬于清东陵惠陵。 同治帝无子女,而后光绪、宣统二帝均无后代,数十年间宫中不闻儿啼,世名称为“宫荒”、“国统三绝”。讲求迷信的遗老遗少无不感叹大清气运将尽、天数兆定。



光绪帝载恬,同治十年(1871年8月14日)出生于北京宣武门太平湖畔醇王府,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十三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光绪帝19岁亲政,他富有年轻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变法危及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为主的清室贵族的阻挠。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清王朝改变旧章的一线生机被扼杀。光绪帝没有勇气冲破封建伦理思想的束缚,“天颜戚戚,常若不悦”,心境悲怆,终其一生是屈辱和哀怨的悲剧命运。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慈禧只好挟光绪帝仓皇逃到西安。义和团运动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民主革命思潮在全国广泛传播,清王朝濒于覆灭的边缘。


爱新觉罗·溥仪(1906一1967),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氏。1908年登位,年号宣统。辛亥革命爆发后,子1912年2月退位。1924年,废除皇帝称号,出宫。1934年在侵华日军策划下当上“满洲帝国皇帝”。后被苏军俘获,1959年特赦。196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文史研究馆馆员,1967年在北京病逝。著有《我的前半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5
我决定沉默Le;努力考会计.....祝福我吧!
澜韵

ZxID:11095627

等级: 热心会员
举报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04-08 0
清朝十二帝年号中的意蕴
一、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开创者,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建元“天命”
    古人以为君权神授,统治者自称受命于天,故谓之天命。努尔哈赤知晓汉文,曾被明廷封为龙虎 将军,“天命”二字足见努尔哈赤受汉文化影响之深。

二、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1626年即汗位,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称皇帝,改元“崇德”
    皇太极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他认识到后金政权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要实现长治久安,并进一步开疆扩土,必须吸收汉民族的优秀文化。皇太极仿明制,设六部,笼络蒙汉官僚,招揽人才。“崇德”即“崇尚德化”,反映了皇太极当时的政治理念。

三、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在位期间,清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
    顺治帝生于崇德三年(1638年),崇德八年(1643年)即位,明年改元顺治。顺治即位前,皇太极统一了整个东北,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这时的清帝国,雄心勃勃,兵锋屡指关内,意欲逐鹿中原,一统华夏。年号“顺治”反映了清人的这一理想。顺,顺利;治,治理。顺治,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四、康熙皇帝是顺治帝的第三子,清人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明年改元康熙。顺治时,前明的残余势力及各地主要抗清武装,基本上被消灭,华夏一统的理想得以实现。对清人来说,打下“江山”后实现国泰民安,是新的时代主题。“康熙”二字就反映了这一理想。康,安宁;熙,兴盛。康熙,即“万民康乐安宁,天下兴盛”。

五、雍正皇帝是康熙帝的第四子
    雍正帝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初封雍亲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明年改元“雍正”。雍正是借权臣的力量继位的,在夺位过程中使用了残酷的手段,参与夺位的诸弟多不得善终,康熙帝的许多近臣也遭到贬斥。所以,雍正帝即皇位的正当性,在当时就受到怀疑。“雍正”是“雍亲王得位正、为君正”的意思,他想以此强调自己皇位的“正当性”。

六、乾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与康熙齐名,他们开创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国力相当强盛的时期
    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明年改元乾隆。康熙时,清朝开始步入太平盛世;雍正时得到进一步巩固。乾隆的使命是如何进一步增强国力,让国家进入全盛时期。“乾”表示“天”,“乾隆”的意思是“天道昌隆”。以此为年号,同样反映了乾隆的治国理想。

七、嘉庆帝是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在位期间,清代的鼎盛时期终结
    嘉庆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册立为皇太子,次年即位,改元嘉庆。庆,普天同庆。“嘉庆”的意思是“嘉亲王即位,国泰民安,普天同庆”。

八、道光帝是嘉庆皇帝的长子,在他统治时期,“鸦片战争”爆发,清朝走向衰落
    道光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十八年(1813年)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即位,明年改元为“道光”,意思是“大道光辉”。

九、咸丰帝是道光帝的第四子
    咸丰帝生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即皇位,明年改元“咸丰”。咸,普遍;丰,富足。“咸丰”意思是“普天之下,丰衣足食”。咸丰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咸丰”二字反映了渴望百姓安康的愿望。

十、同治皇帝是咸丰帝与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独生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
    同治皇帝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即位时才5岁,按咸丰帝诏命,由肃顺等八大臣辅政。肃顺等准备以“祺祥”作为幼君的年号。慈禧(咸丰帝的贵妃,其子即位后被尊为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讠斤发动政变,逮治了肃顺等八大臣。政变之后,慈安与慈禧(咸丰帝皇后)垂帘听政。并取消“祺祥”年号,改用“同治”,隐含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

十一、光绪帝的父亲是道光帝的第七子,母亲是慈禧的胞妹,正是因为这种特殊背景,在同治帝病故之后,得以继承大统
    光绪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登基,明年改元“光绪”,由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垂帘听政。光,光大;绪,未竟之功业。“光绪”即“光大未竟之功业”。“光绪”这个年号反映了清廷重振国力的愿望。

十二、溥仪是清代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
    溥仪是光绪皇帝弟弟载沣的长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了重病,在他临死前,慈禧太后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由于光绪帝无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父亲载沣监国。半个多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明年改元“宣统”。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清王朝灭亡,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宣告结束。宣,大。“宣统”即“大统”。溥仪即位时,反清浪潮席卷华夏大地,“宣统”二字有为清王朝统治的正当性作辩护的意思。
xj284627129

ZxID:566888

等级: 读书识字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0-01-30 0
还是好心疼四四胤禛啊~
一辈子的劳累命啊
贤。

ZxID:1472305


等级: 内阁元老
配偶: 闲。
闲家的贤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08-12-12 0
好高兴啊
    清朝
不怎么喜欢
  历史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1
草芽菜

ZxID:699938


等级: 职业撰稿
菜头其实很聪明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08-12-12 0
我喜欢清朝,可能是因为距离现今比较近。
最喜欢的清朝皇帝是康熙,实在是超级无敌崇拜他!!
因为我觉得他实在是很厉害!!

而最不喜欢的清朝皇帝是乾隆。
他好大喜功,骄奢淫逸等。
据说,他把当时甚至可以统领世界的清朝家底完全败光!!!
那是康熙与雍正好不容易省下来的……

我觉得最可怜的是溥仪皇帝。
具体原因就不说了,
总之我认为他其实是一个很悲哀的人。

个人看法而已!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2 条评分 派派币 +2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