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很无语……可吐槽的地方太多了,害我都不知道从何吐起(摊手)
随便抽一段:
先 秦 时 代,华 夏 族 服 饰 的 特 点 是 上 衣 下 裳,宽 衣 博 带,《说 文 解 字》说:“上 日 衣,下 日 裳。”下 身 穿 的 裳 实 际 是 裙,而 不 是 裤。周 天 子 赏 赐 给 属 下“赤 带”是 一 块 红 色 的 布,在 腰 间 垂 于 腹 前。是 贵 族 的 服 饰 和 身 份 的 标 志,又 叫 韦,衣 服 是 右 衽 窄 袖 长 衣 长 度 在 膝 盖 上 下,领 袖 是 襟,裙 都 用 花 边 装 饰,没 有 纽 扣,而 胡 人 的 服 饰 是 短 衣 窄 袖,左 袖 长 裤 革 带 皮 靴。赵 武 吴 王 毅 然 进 行 了 变 服。废 掉 下 裳 而 改 穿 裤,与 当 时 东 胡 族 的 裤 褶 相 似。褶,就 是 指 穿 在 外 面 的 的 上 衣,特 点 是 短 小 而 具 有 宽 广 的 袖 子;或 者 是 指 一 种 左 袖 的 短 袍。左 袖 是 胡 人 衣 式 的 特 点,广 秀 则 是 从 胡 服 的 窄 袖 演 变 而 来。
1、赤是赤,红是红,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颜色,最大的差别在赤是正色而红不是;
2、广袖是汉服本身的一个特点(所谓“宽袍大袖”),而窄袖是受胡服影响,如果lz指的是袖身宽大、袖口紧收的那种,那叫“垂胡袖”
3、华夷之分,从衣饰上来说,最基本的是华夏(就是文明人)右衽束发,而蛮夷左衽披发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针对的是当时衣服的过分宽大,而不是裙改裤。古人之所以着裙,不是为了好看,而是因为当时的裤无裆,只有两个裤筒子,穿时拿绳子直接系在腰带上,外面不着裙就会露出生殖器,十分不雅,故裤外着裙是为了遮羞。
=========================================
男 子 外 衣 都 统 称 为 袍。袍 身 长 大 的 下 摆 叫 袂,袖 子 宽 松。紧 窄 的 袖 口 叫 祛。袍 有 衬 里。是 夫 衣 。袍 和 单 衣 的 衣 襟 都 有 曲 裙 和 直 裙 两 种,曲 裙 就 是 深 衣。
朱子深衣泪目……
做为祭祀时的正式服装,深衣的讲究很多,包括衣长、袖长、裙幅、颜色、图案都有其特殊含义,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思想观念的集合,不是随随便便什么都可以叫深衣的。
=========================================
隋 唐 时 期 妇 女 的 服 饰 显 示 一 种 与 众 不 同 的 风 格,这 也 与 当 时 的 审 美 观 有 关,当 时 以 体 态 丰 腴 为 美,小 女 子 喜 欢 穿 男 装。
说体态丰腴、喜着男装时请将隋隔离,虽然“唐承隋制”,可审美差别还是很大的。
隋主要还是以修长为美的,而且隋代妇女主要穿着以上襦下裤为主,仅有贵族妇女才会着裙,甚至到唐初还有帝诏,提倡宫中着裙——也就是自上而下推广裙装。
还有那个“高头鞋碌”……正规叫法是“翘头履”囧,唐代盛行的原因是裙子太大行动不便,必须用履头勾住裙子前摆,防止行走时踩到。
然后上面男服里,唐代的圆领袍就这么被无视了……
==========================================
这 一 时 期 皇 后,皇 太 子 妃 以 其 他 显 贵 命 女 子 的 服 饰 也 很 繁 杂 且 等 级 严 格 。比 如 皇 后 的 服 饰 中 有: 跬 衣、鞠 衣、钿 衩、 衣;皇 太 子 妃 的 服 饰 有:翟 衣、鞠 衣、钿 衩, 衣 三 种。但 首 饰 的 数 量 少 于 皇 后 的 服 饰;其 他 命 妇 的 礼 服 更 较 上 两 种 简 单。
当 时 妇 女 的 一 般 服 饰 也 很 丰 富。
对命妇衣着有严格等级制度始于明……咱不否认之前有一些规定,但都没怎么严格执行,一直到武皇帝时还有发诏令禁止行夫走贩衣黄,也还是没完全禁住……麻烦不要说得跟唐代衣饰等级要求那么严格似的……(无力)
==========================================
隋 至 唐 初 的 女 子 服 装,大 多 是 上 穿 窄 袖,衫 襦。下 穿 长 裙,腰 系 卡 带,肩 披 长 巾,脚 穿 高 头 鞋 碌。窄 袖 长 到 手 腕。上 衣 短 少 仅 仅 到 腰 部,在 唐 朝 的 壁 画 中,唐 代 妇 女 穿 的 就 是 窄 袖 衫 襦。身 长 披 帛。长 裙。这 种 上 衣 极 短 而 下 裙 拖 长 的 服饰 、更 能 显 示 出 比 例 上 的 节 奏 感 而 表 现 出 体 态 美,可 见 唐 代 妇 女 的 绰 绰 风 姿。
咱哭,这文作者眼睛长在哪里啊……他哪只眼睛看见隋代壁画雕像里女子大量着裙了?
“带”不是“卡带”,“披帛”不是“长巾”,“翘头履”不是“高头鞋碌”——不是咱挑刺儿,既然您前面折腾了那么多名词概念,起码也要前后保持一致,把名字叫对了啊。
==========================================
唐 代 时 还 流 行 一 种 袒 胸 大 袖 衫 襦。是 贵 族 妇 女 在 庭 院 散 步、菜 花、促 蝶、戏 犬 时 常 穿 的 服 装 式 样 是:袒 露 胸 部 上 部,大 袖,对 襟 衫,长 裙,肩 披 批 帛,饰 有 织 文 和 绣 文,裙 腰 高 至 乳 部 以 上,以 大 带 系 结,大 胆 地 夸 张 了 女 子 的 腿 部 又 好 箱 是 现 在 朝 鲜 妇 女 所 穿 的 群,上 短 下 长。面 料 一 般 是 纱 罗 织 品。所 谓 的‘绮 罗 纤 线 见 肌 肤’,又 是 唐 代 妇 女 服 饰 的 一 大 特 点,即 仅 以 轻 纱 蔽 体,这 种 装 束 体 现 了 唐 代 文 化 开 放 的 特 点。宋 代 妇 女 也 穿 纱,罗 衫 襦,但 从 穿 着 的 方 式,面 料 透 明 的 程 度 上 都 无 法 以 唐 代 比,隋 唐 时 期 女 子 的 裙,腰 高 至 部,半 担 化,露 部 裙 长 可 拖 地,并 且 造 型 瘦 俏。从 隋 唐 壁 画 中 可 以 看 到 隋 唐 女 子 穿 衫,长 裙 亭 亭 玉 立 和 秀 美 形 象。裙 的 色 彩 从 绯、紫、黄、青 等 为 最 流 行。当 是唐 弦 宗 的 杨 贵 妃 最 爱 穿 一 种 黄 裙,这 种 裙 子 用 阴 金 香 草 染 成,色 泽 如 花,特 别 鲜 艳,不 怕 日 晒 ,而 且 可 以 发 出 芬 芳 的 清 香。这 种 黄 裙 逐 渐 在 宫 缤 妃、仁 官之 家 的 太 子 家 中 流 行,唐 朝 诗 人 李 商 隐 的 诗 句:“折 腰 多 舞 阴 金 裙”。就 说 明 了 这 一 点。
首先,隋及初唐女子穿着还是比较保守的,除了歌女舞女,正经女子是不会坦胸露臂妨害风化的。作者提到的“袔子”已经是盛唐的产物了,而“齐胸襦裙”则是晚唐,既然说发展过程,那么请不要将这几项混为一谈,它们不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那个所谓的“坦胸大袖衫”,起码两点还有争议:
1、“袔子”(就是古装剧里经常看到的那个疑似抹胸的东西,本来是一种内衣,唐代袔子在胸前部位绣以夸张的大花——主要以牡丹、宝相花为主,拿来外穿)里面是否还需着中衣(就是交领长袖内衣,咱看古装剧外衣领子露出的一抹白就是中衣的领子),壁画上似乎没有,而一些出土雕像上,领口部位有类似中衣领口的痕迹,但由于颜色剥落不可辨识,无法确切证明;
2、关于“大袖衫”的适用范围,也有仅着于袔子外、适用于所有唐式所有外衣的争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袖衫外是不加披帛的。
至于“裙腰高至乳部以上”,跟前面说的“袔子”没有任何关系,是晚唐时期才开始流行的“齐胸襦裙”——内着对襟或交领长袖上衣+裤子,外裙系至乳上——并且已经有学者指出其是做为家居服的穿着,外出时外面还要再着其他衣饰。至于文中提到的“朝鲜妇女所穿的裙”,跟唐代衣着没有关系,尽管在现代人眼中看起来确实有些相像——朝鲜妇女衣着实际是明代袄裙的一种变体——即将裙提高、袄缩短,以适应她们的身材。
==========================================
汗,引用原文也说咱打广告??=_=|||
隋 唐 时,女 子 和 男 子 都 穿“ 背 子 ”款 式 是 对 襟 式,也 有 少 数 是“套 衫”式 的 领 口 宽 大,显 袒 冲 状,短 袖 式 者 没 有袖 子,由 于背 子 穿 着 比 较 方 便,所 以 宫 中 的 宫 女 多 喜 欢 穿 用,而 且定 为 当 时 的 礼 服。平 常 女 子 也 多 穿 背 子 的,但 在 服 饰 面 料、装 饰 和 做 工 才 大 为 逊 色,领 字 袖 口 和 下 摆 处 只 有 深 色 的 厚 质 面 料 作 款 史 与,服 色 一 般 用 白 色。
褙子,始于隋,在唐代是下层妇女的穿着TAT,一直到宋,才普及到宫廷,至于做为常礼服(注意,是“常”礼服,即民间当作礼服来用,但不是官方规定的正规礼服)则是宋代后期的事了。
而且,唐朝啥时候衣服流行白了——除了孝服……
[ 此贴被墨镜装鸭子在2009-04-01 13:3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