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个世界好象少了像战国四公子那般的人。
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说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时说 像孟尝君这样的人其实是招不到一等一的贤士的,比如老子,荀子等人。
我开始觉得古代纳贤的名人也不过如此。
但我又发现所谓圣贤高士是分很多层此和同一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人格高度的。
有的思想家受了时代的制约,停留在士宦忠君报国的高度,只为报主子的知遇之恩,像冯驩。
而有的则为探晓天地与人性而不断追寻新的高度,如孔子,李伯阳,庄周等。
所以像孟尝君这样礼贤下士的人其时在某种程度上已是招到了想要的人才了。
再就是每个人都将有一个人生经历过程,才能在苦难后有所思考领悟,甚至达到未知的高度。
而正是因为有了古代的众伯乐,才给身处重重苦难中的千里马们提供了心灵的安慰与空间,让他们不去为了生计之迫而放弃对“真”的追索,不去对自己的内心的那分自我崇高产生怀疑。
虽然历史的今天已完全不同了,到了空前自由的新高度,不再有制度式的等级贵贱,没有文字狱。
但很多新的类似的压抑又产生了,钱与权的挤占掠夺,终究还是落到了百姓与地球的头上。
生存发展的丰富和复杂化让人人都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欲求而不断征战人世的沙场,使这世界混顿犹似倒退了。没人再可能去为别人考虑了,因为没有时间思考到还有别人,因为自己还有很多欲求没满足,因为心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伯乐也许只属于已逝去的历史中一个小小的亮点吧。
而现实中的伯乐要找总还是有的,一个好友的支持,一份家庭的和睦宁静,一个意外的共鸣声都可以作为心中的伯乐。他不强大,但足够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