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MP3品牌达上百个之多,使之成为IT圈竞争最激烈的商品,商家的销售骗术也层出不穷。
MP3冒充MP4卖
李先生花300元买了一款“MP4”。回到家却遭遇做IT生意的邻居当头一棒:这个“MP4”是假的,其实是带显示屏的MP3。
电脑城经销商小杨揭秘,随着MP4开始普及,商家利用不少消费者对MP4缺乏了解的弱点,将带显示屏的MP3含糊地说成MP4,骗一个算一个。其实,MP4与MP3的区别并不在于有无显示屏,除能当U盘用外,MP4既能看电影又能听音乐,而MP3则只能听音乐。
牺牲音质卖外观
如今的时尚青年购买电子产品就一个标准:炫。这个标准让许多商家钻了空子,生产出了“最炫”的MP3,而这类产品多是以牺牲音质为代价。
经销售人员推荐,西政学生李小姐选购了一款外形个性、背景和液晶屏颜色超炫的MP3。由于卖场嘈杂,试音时,在大音量的动感音乐冲击下,李小姐毫不犹豫买下了这款外观和音质都特“棒”的MP3。事后发觉,声音听着总觉得不饱满,做工也越看越粗糙。
业内人士说,一些厂商针对消费者重外观的特点,抛弃MP3的核心功能——音质,转而炒作外表。他建议,购机时一定要现场反复试音,最好试听自带或现场下载的歌,因为MP3中都会有几首高音质歌曲,如同商场电视机播放的试机碟一样,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
当心买到克隆机
刘小姐在石桥铺电脑城看中一款名牌MP3,卖价比网上还便宜200元,当即买下。回家细看竟发现是个假名牌——其英文标志比正品少了一个U。
赛博电脑城经销商王先生说:MP3与假手机一样,也有大量冒牌机鱼目混珠。虽然其款式与名牌极为相近,但音质效果、产品质量等相差极大。消费者购买MP3时不能看着模样儿眼熟、价格相对便宜就贸然掏钱,一定要认清品牌。
除了产品质量,另有行家提醒,购买MP3不要为省下几块钱而不索取发票,因小失大,因为经销商常以没有发票为由而拒绝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