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坐月子只是坐着不动就行了,谁知道
科普一下!
恶露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一般情况下,产后三周以内恶露即可排净,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即为“恶露不尽”。在中医典籍《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因此,恶露不止多与“虚损”或“血瘀”有关。
恶露类别: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 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一般血性恶露持续约1周,以后逐渐转变成浆性,约2周后转为白色恶露,白色恶露可持续2-3周。共持续4到6周,总量约250ml-500ml,持续时间及总量个体差异较大。
通过对恶露的观察,注意其质和量、颜色及气味的变化以及子宫复旧情况,可以了解子宫恢复是不是正常。
恶露不绝
恶露不绝:以胎盘娩出后,胞宫内的余血浊液持续20天以上仍淋漓不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产科病证。又称恶露不净。
病因病机
恶露不绝多由素体脾气虚弱,或孕后脾虚,不能统摄冲脉之血;
或产后胞脉空虚,寒邪入侵,血为寒凝;或情志不畅,气郁血滞,血不归经;
或素体阴虚,产后阴亏,虚热内生;
或产后过服辛热温燥之品;
或感受温热之邪;
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
常见证型
①脾气虚弱型恶露不绝。
证见:恶露不绝,量多,色淡红,质清稀,无臭味,面色白,神疲食少,小腹空坠,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
治宜:益气健脾,摄血固冲。
②瘀血阻滞型恶露不绝。
证见:恶露不止,淋漓量少,色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
危害
一、产后恶露不净有可能导致局部和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二、恶露不净还易诱发晚期产后出血,甚至大出血休克,危及产妇的生命。
三、剖宫产所导致的产后恶露不净还容易引起切口感染裂开或愈合不良,甚至需要切除子宫。
中医辩证
产后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胎产心法》一、气虚:素体气虚,正气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或产后操劳过早,劳倦伤脾,气虚下陷,冲任失固,不能摄血,以致恶露不绝。
二、血热: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液耗损,阴虚生内热,或产后过食辛热温燥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导致恶露不净。
三、血瘀:产后胞脉空虚,寒邪乘虚入胞,血为寒凝;或因七情所伤,血为气滞;或因产留瘀,胞衣胎膜残留为瘀,瘀血内阻,新血难安,不得归经,以致恶露不净。
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对于产后恶露不净之症早有研究,对于产后恶露不净的治疗即应以补虚和祛瘀为主要原则,补虚以补益气血为主,祛瘀当配合理气药,取气行则血行之意。收敛止血与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通中有守,相辅相成,其益气养阴之用药特点亦符合女性体虚之病机,使治疗效果更加全面,因而此方千百年来倍受中医医家所推崇,沿用至今,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