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百花深处
作者:深北以北
文案:《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明万历年间,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为生。渐渐地有了钱,在园中种植树木,叠石为山,挖掘水池,修建草阁茅亭,栽培四时花 卉,使这块菜地成为一个十分幽雅的所在……人称百花深处。 本文以此为基础展开情节,讲述古代小人物琐碎温馨的农家生活故事。家长里短,细水长流,发家致富。种田种菜,种出个百花深处。 田园风轻松向,偶尔吐槽,温馨而不温吞。虽然种田,却奸/情满满。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青梅竹马 种田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张秋萤 ┃ 配角:柳长青,何少一,郝世进,张秋棠,杜三娘,程苏苏,赵筱筱…… ┃ 其它:种田文
首发地址链接:[url]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870517[/url]
推荐理由:《百花深处》一年之前就已经完结的文了,可能是作者深北以北太低调的缘故,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这篇文,前几天在晋江搜索高积分的种田文才发现的,看文章的标题和文案(看过《北京》)就觉得这篇种田文应该很有韵味,看完之后果然很对我的胃口。
《百花深处》是以历史真实记载而展开的一篇温馨小故事,这点跟秋李子的《雀栖梧枝》有点像.推荐这篇文的理由有三:
一、剪不断理还乱的宗族亲缘关系。种田文多以乡村和城市市井为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不可避免的要在亲戚和宗族之间打转,同族的亲戚被塑造的形象多数都不是太正面,我觉得有夸大的成分在里面,《百花深处》在这一点上把握的非常合理到位。第一点,贯穿故事的最大的矛盾或者是背景是铜锣湾(距离京城不远的小村子)两大家族张家与郝家的矛盾,这点在古代的乡村是非常常见 。第二点,同一宗族相互扶持要多过冲突,女主张莹秋的伯母在文中是个比较极品的存在,但女主张莹秋一家也一直在帮助李氏的一家子,对于"瘾君子"祖兄也多有照顾。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多少有点不理解,但是在古代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义务。
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是"群居"——“氏族部落”——“周代封国建邦”——“土地私有促使氏族解体”——“宗族替代氏族,姓替代氏”(比如黄帝是轩辕氏,相传姓赵;山东在远古是祝融氏的封地,后解体为八大姓)所以在乡村,多是同一个姓或几个姓的人员组成。宗族的权力是非常强大的,宗族的族规有时要高过法律,这是有原因的,首先人多好办事,一个宗族在一个村子一起生活,阡陌相邻,生产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其次宗族是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的福利体系,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什么养老扶弱的体系(两宋出现过,大体在城市),这个职能基本上都是宗族在做,特别是一些有恒产的大宗族,承担一个宗族鳏寡孤独的赡养。最后就是一个宗族休戚相关,大家不要忘了有”株连“”连坐“的说法,当然也有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如晚清的湘军淮军,就是以宗族和师生关系建立起来的官僚军事集团。
二、青梅竹马到不离不弃的夫妻。本文共分四卷,时间跨度比较长,从女主幼年写到青年,是一篇比较典型的青梅竹马的文。女主性格特点是善良有急智,活泼话唠,有时妙语连珠。男主比较沉稳很聪明,对女主一往情深。本文高潮在三卷结尾四卷开头,也是男女主感情唯一的波折。总体讲是一篇甜文
三、旧瓶新酒,百样的感情百样人生。本文不仅仅描写男主女主一对有情人,还有何少一与赵莹莹的阴错阳差,杜三娘与郝家大少爷的感情纠葛,男主父母的奇特恋情。可以看出来,作者想为我们展现很多不一样的男女情感。
推荐写到这,还想说一下这篇文我觉得不好的地方,首先就是节奏有点慢,特别是二卷三卷我觉得节奏可以快一点。其次,描写的男女对数有点多,而且这些感情多少有点”奇闻“的影子。最后,虽不是穿越文,金手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