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Ta
-
- 注册时间 2007-09-22
- 最后登录 2024-02-18
- 在线时间4749小时
-
- 发帖1379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8
- 派派币5201330
- 威望32404
- 鲜花266
- 鸡蛋1
- 在线时间4749 小时
-
访问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水牛城,位于纽约州西部,通过横跨尼亚加拉河(Niagara River)的和平桥 (Peace Bridge)与东侧的加拿大毗邻。水利和矿产曾为它带来了新航道的开辟和郊区化进程,但那早已经是上世纪初的事情了。 假如你也喜欢Vincent Gallo,一定还记得他自导自演的电影《水牛66》,你也一定会记得那个琐碎、怀旧、伤感、穿着皮衣、不停抽烟的他,竟然与那座荒凉老城如此吻合。那座城市就是水牛城,Vincent Gallo的故乡。摄影师Joseph Tripi拍下的水牛城,就像《水牛66》亦都是Vincent Gallo对故乡的致敬。它们是怀旧者的牢骚,是煽情者的回忆,是游子的唏嘘与叹息。 路旁枫树的倒影在地上成为一格格的栅栏,在光与风的环抱中,我仿佛正缓缓地驶回过去。 如果抛开摄影师Joseph Charles Tripi与水牛城之间的特殊关系,光看《All American City》这组照片的话,这无疑是一组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美国城镇写照。无论是孤单公路上的录像店、超市门口被大雪淹没的汽车残壳、表彰高校运动员历史的勋章,还是那一张又一张年轻的面孔,都充满了美国公路电影的线索。Tripi不疾不慢的技巧、缜密的构图,以及充满怀旧感的淡色彩,将平庸无奇的城郊景象转化成动人的诗篇。从纽约驱车西行两小时,都市的噪音渐行渐远,随之而来的是尼亚加拉瀑布低沉而有节奏的呼唤。下桥驶过路旁红尖顶白板墙的小店,板上圆润的儿童字体欢快地向我招手。在门上小铜铃的欢迎下,走进店里甜美的空气中,蔓越莓派很快就准备好,温热的纸包递到我手中,在一曲未完的《California Dreaming》中踱出店门。 昔日的喧闹和拥挤不见了,只留下市区宁静和弥漫在空气中的乡愁。超市外的停车位日渐空旷,公园里秋千摇荡的声音越来越小。黄昏时分,返家的身影越来越长,脚下黏在一起的影子却越来越少。入夜后,酒吧里多是缓慢的萨克斯和窗台上窃窃私语的侧影。今天的水牛城,更像是一个给去尼亚加拉瀑布观光客提供休憩的中转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水牛城这组照片是自传式的,就像《水牛66》亦都是Vincent Gallo对故乡的致敬。它们是怀旧者的牢骚,是煽情者的回忆,是游子的唏嘘与叹息。缓缓驶过安静的街区,经过每一栋披着历史外衣的民居,都可以隐约听见风铃的问候。路旁草地上仍然有迷途的填充玩具,等候下一个主人的认领;长椅上随意躺落着的手工课作品,是初中学生留下的;手工糖果店外,生锈的橱窗里彩色的罐子,仍然充满着童年的诱惑。 然而,《All American City》并不只是好看而已。照片里的水牛城,正是摄影师Tripi的故乡。今年24岁的Tripi,在故乡呆满到18岁时,选择去纽约市学摄影。在纽约的生活是忙碌的,大都市的光鲜亮丽下隐藏的是巨大的压力,然而又吸引多少年轻人奋不顾身地出走。想想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是裹起行装,离开了温暖的故乡,出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离家的日子越远,我就越觉得要用我必须记录下它们,Tripi这样对我说,因为我怕我会将它们遗忘。 是的,就是因为不想遗忘故乡,Tripi从2006年冬天起,陆续用他的toyo 4x5大幅相机记录着故乡的每一个熟悉的角落。这些照片里,有他少年时代的同学,有他的第一个女性笔友,有他喜欢的乡村酒吧,有他床头的高中毕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