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作 素 材。||】————『素材搜集』③月名胜古迹中国篇_派派后花园

用户中心 游戏论坛 社区服务
发帖 回复
阅读:1622 回复:14

[活动专题] 【||。写 作 素 材。||】————『素材搜集』③月名胜古迹中国篇

刷新数据 楼层直达
wj宝宝

ZxID:11619415


等级: 内阁元老
青春又回来了嘛(*^▽^*)
举报 全看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8 0
【素材收集——名胜古迹之中国篇】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活动主题】

   文人墨客往往喜欢咏叹当代的名胜古迹,忆古思今,现代也保留着很多古迹,不论是否重建,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古时候的风貌,本月素材搜集主题:中国名胜古迹。

【活动方式】

    1、直接跟帖回复,基础奖励80PB

  1. ID:
  2. 时间:
  3. 名胜古迹谈:


     2、单独开贴,标题前注明[每月活动]字样,在此帖跟帖说明主题帖地址,基础奖励150PB

    注:主题帖可围绕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人文历史,独特构造,古今对比,相关诗词、典故等,或根据自己想法延伸整理素材。除基础奖励外,主题帖视整理详略情况加分,该加分贴可参与申请“铁血搜集奖章”,参与活动主题帖额外加分满20分,即可兑换1个勋章申请加分贴,主题帖积分可累加,每月只可兑换一个勋章申请加分贴。

  1. ID:
  2. 时间:
  3. 主题帖链接:


【主题帖加分标准】  

1、认真参与  5分

2、素材整理 10分

3、图文并茂 15分

4、延伸整理素材,或原创内容,额外加分5-10分

【活动时间】

   2015年3月1日-2015年3月31日

【活动说明】

    1、内容须符合活动主题,有意义文字字数达500字以上

    2、每个ID仅可回复一次
  
    3、无关内容回复在活动帖下版主将删除

    4、严禁单纯复制其他人的回复或抄袭他人整理内容,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如有问题,请在本贴提出,或站短联系素材版主。
ID
[ 此帖被wj宝宝在2015-02-28 21:47重新编辑 ]

虹彩

ZxID:5542814

等级: 文学大师
举报 全看 沙发   发表于: 2015-03-02 0
ID:虹彩
时间:3.2
名胜古迹谈:黄鹤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
黄鹤楼从北宋至20世纪50年代,还曾作为道教的名山圣地,是吕洞宾传道、修行、教化的道场。《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 :“吕祖以五月二十日登黄鹤楼,午刻升天而去。故留成仙圣迹。”《全真晚坛课功经》中称其黄鹤楼头留圣迹。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1985年落成的黄鹤楼比旧楼更壮观。这是因为飞架大江的长江大桥就横在它的面前,而隔江相望的则是这24层的晴川饭店。这一组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黄鹤楼的建筑特色,是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层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
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诗词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2至5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黄鹤楼所在的蛇山一带辟为黄鹤楼公园。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些牌坊、轩、亭、廊等建筑。有一个诗碑廊,收藏着许多刻有历代著名诗人作品的石,蛇山一带的古代景点都将陆续修复,成为武汉的一个标志。
在主楼周围还建有胜像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黄鹤楼内部,层层风格不相同。底层为一高大宽敞的大厅,其正中藻井高达10多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以及节日。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派派币 +80
发帖 回复